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琵琶行(并序)》名师教案(2课时)[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2998634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琵琶行(并序)》名师教案(2课时)[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琵琶行(并序)》名师教案(2课时)[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琵琶行(并序)》名师教案(2课时)[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琵琶行(并序)》名师教案(2课时)[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琵琶行(并序)》名师教案(2课时)[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琵琶行(并序)》名师教案(2课时)[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琵琶行(并序)》名师教案(2课时)[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琵琶行(并序)》名师教案(2课时)[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琵琶行(并序)》名师教案(2课时)[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青年时期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了解和接触,29岁中进士,历任秘书省校书郎、翰林学士、左拾遗等职,他抱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屡次上书针砭时弊,与此同时,他又于“启奏之间有可以救济人病,裨补时阙,而难于直言者,辄咏歌之”(《与元九书》),写下了以《新乐府》和《秦中吟》为代表的许多冯律诗,这些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

由于得罪了县中和官僚集团,白居易在43岁时被改职任太子左赞善大夫。

次年,宰相武元衡上朝时,被地方军阀派人刺死,御史中丞裴度也被刺伤,白居易基于义愤,率先上书“急请捕贼,以雪国耻”。

一些权臣竟给他加上了越职奏事的罪名,并造谣陷害,因此他被贬为江州刺史,继而又被贬为江州司马。

琵琶行就写于贬谪后的第二年秋天。

后升任中州刺史,杭州太守、苏州刺史,官至刑部尚书。

晚年锐气大减,思想消沉,过着半退隐的生活。

白居易是中唐时期影响极大的大诗人,他的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以其对通俗性、写实性的突出强调和全力表现,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与元九书》中,他明确说:

“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

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

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

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

”由此可以看出,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四类诗中,前二类体现着他“奉而始终之”的兼济、独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视。

同时提出了自己的文学主张: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而他的诗歌主张,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讽谕诗的创作而发的。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介绍白居易的文艺主张:

“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先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成于歌诗。

“根情,苗言,花声,实义。

二、诵读诗作,美读入境

三、小组合作,梳通文意,整体把握诗歌

1.学生就字词质疑,学生相互解答,教师作修正和补充重点字词

(1)通假字 【通假字】

曲终收拔当心画(画通划)

钿头银篦击节碎(篦通金字旁的篦,密齿梳)

(2)古今异义 【古今异义】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明年:

古:

第二年 今:

指今年的下一年)老大嫁作商人妇(老大:

年纪大了 今:

长子、长兄等)

又闻此语重唧唧(唧唧:

叹息声 今:

一般指虫鸣)因为长句(因为:

因此写了 今:

表原因)

暮去朝来颜色故(颜色:

容貌 今:

色彩)

凄凄不似向前声(向前:

刚才 今:

朝向前方(面))

(3)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

感斯人言(言:

话语)

凡六百一十六言(言:

字)

自言本是京城女(言:

说)

遂命酒(命:

吩咐,命令)

命曰《琵琶行》(命:

取名)

因为长句(为:

写、作)

初为《霓裳》后《六幺》(为:

弹奏)

为君翻作《琵琶行》(为:

介词,为、替)

凝绝不通声暂歇(暂:

副词,短暂)

如听仙乐耳暂明(暂:

副词,顿时、忽然)

别有幽愁暗恨生(幽:

深沉)

幽咽泉流冰下难(幽:

形容低微,隐晦,不畅达)

野芳发而幽香(幽:

清幽幽的)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幽:

昏暗)语

琵琶声停欲语迟(语:

说话,回答)

今夜闻君琵琶语(语:

曲)

寻声暗问弹者谁(轻声地)

别有幽愁暗恨生(隐藏的)

偏听则暗(糊涂,愚昧)

(4)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夜:

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遂命酒(酒:

名词作动词,摆酒席)

歌以赠之(歌:

名词作动词,作诗)

商人重利轻别离(重、轻:

形容词作动词,看重、轻视)

(5)文言句式【倒装句】

倒装句

转徒于江湖间(于江湖间,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于穆,曹二善才,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2.师生共同探讨诗歌的节奏和读法,感受诗歌的声韵美,初步感受意境美

第二课时一、捕“象”会“意”,品“境”悟“情”

1.关于小序

问题一:

小序有何作用?

明确:

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写作缘由。

“因事而作”

问题二:

小序意境清楚讲述了故事及感受,为什么还要成诗?

“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先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成于歌诗。

更真切地抒发情感——诗歌的特点:

抒情性

2.文本赏读

问题:

白居易有“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之说,亦有“根情,苗言,花声,实义”之说,梳理文章之“事”,体悟诗歌之“情”。

明确:

“因事而作” “根情”

“浔阳将头夜送客” “醉不成欢惨将别”【“枫叶荻花秋瑟瑟”

(作别) “别时茫茫江浸月”】

(凄凉愁惨)

“忽闻水上琵琶声” “添酒回灯重开宴”

“移船相近邀相见”

(听曲) (由忧转喜)

“自言本是京城女” “东船西舫悄无言, 【1.技艺高超

(诉世) 唯见江心秋月白。

”2. 音乐高妙

3. 感人至深】

(惊人心魄——凄苦忧伤)

“绕船月明江水寒”

(冷落凄凉)

“同是天涯沦落人” “黄芦苦竹绕宅生”

(共鸣) “杜鹃啼血猿哀鸣”

【1.来自京都 (孤寂悲凉)

2. 才能出众

3. 落魄失意】

“却坐促弦弦转急” “江州司马青衫湿”

(伤怀) (幽怨悲戚)

“实义”

①伤人:

对琵琶女的深深怜悯、同情

②伤己:

被贬蛮荒的忧愁悲伤

③伤时:

“同是沦落”暗含对社会动乱、政治衰败的悲愤

(悲悯之泪、悲伤之泪、悲愤之泪)二、小组合作,个性解读

探究1:

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最喜欢用景物描写反衬人物心境和音乐效果,请找出三处描写景色的句子。

【表达技巧】

参考答案:

①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②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③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探究2:

关于这首诗的结构,一般是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划分段落层次,但是也可以从音乐的角度划分段落层次。

请你从这两个不同的角度用文字分别写出它的段落提纲,也可用图表标示出来。

【分析文章结构】【从不同角度探究文本意蕴】

解析:

(从故事情节的角度,可按故事的“发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思路考虑,从音乐的角度,则要分析琵琶女一共弹奏了几次乐曲,据此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下面列出结构图示的答案,文字表述从略。

课文结构示图

(一)从内容的角度

发端:

送客

发展:

听乐再发展:

自述高潮:

独白

举酒欲饮无管弦(

似诉平生不得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第一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第三自然段)第四自然段)

结局:

再听乐:

泪湿青衫( 第五自然段)

(二)从音乐的角度

第一次:

送客闻琴

举酒欲饮无管弦

主人忘归客不发

千呼万唤始出来

奏曲

低眉信手续续弹

初为霓裳后六幺

第二次:

自叙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独白

凄凄不似向前声

江州司马青衫湿 写第三次:

感言弹琴

探究3:

诗人是朝廷命官,而琵琶女仅是一名歌妓,处于社会的最低层,两人的社会地位相差悬殊,但诗人却引琵琶女为知己,认为自己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你认为他为什么会发出如此感慨?

【理解领悟古诗的思想感情】

(本题旨在用对比的方法研读“序”及全诗,特别是诗的第三、四两段,然后进行综合分析。

相同点

琵琶女

诗人

a 来自京都

本是京城女

去年辞帝京

b.出色才能:

誉满京都名艺人

才华横溢大诗人

c落泊失意、沦落天涯

年长色衰守空船

谪居卧病浔阳城

因为两人有许多的相同点。

具体见下表:

探究4:

诗中有哪些景物描写?

这些描写对表现琵琶女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鉴赏诗歌的形象】【古诗的意境】【表达技巧】【理解领悟古诗的思想感情】

(景物描写是本诗的重要表现手法,品味它们在诗中的重要作用,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诗歌鉴赏能力。

本诗前三段中都有关于“江”和“月”的描写:

第一段写诗人及客人在“茫茫江浸月”的情境中听到了琵琶女的演奏,为之神往;

第二段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暗示诗人和客人都沉浸在美妙无比的乐音之中,从侧面表现琵琶女弹艺的高超;

第三段以“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明月江水寒”,从侧面烘托了琵琶女的形象,使读者能具体地想象出她“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孤单寂寞的悲惨生活。

探究5:

诗的第二段连续用了八个比喻描写音乐,请找出这八个比喻句。

它们分别描摹了音乐的哪一特征?

音乐的旋律有什么变化?

请根据你的理解填充下面表格。

比喻

特征

变化

大弦嘈嘈如急雨

急促——舒缓

轻微委婉

【鉴赏诗歌的形象】【古诗的意境】【表达技巧】【理解领悟古诗的思想感情】

大珠小珠落玉盘

宛转流畅

幽咽泉流冰下难

阻塞压抑

冰泉冷涩弦凝绝

清冷凝滞

银瓶乍破水浆迸

爆发——

高亢雄壮

高昂

四弦一声如裂帛

短促急骤

粗重急骤

小弦切切如私语

清脆圆润

间关莺语花底滑

轻快—时断时

续—暂歇

激越奔涌

铁骑突出刀枪鸣

戛然而止

探究6:

怎样描写声音呢?

我们从《琵琶行》中,可以学到许多方法。

概括起来说是:

(1)直接描摹其声音,例如 、 、 、 等;

(2)巧妙地运用比喻,这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