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硫化机专业学习交流材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98535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716.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桂林硫化机专业学习交流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桂林硫化机专业学习交流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桂林硫化机专业学习交流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桂林硫化机专业学习交流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桂林硫化机专业学习交流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桂林硫化机专业学习交流材料.docx

《桂林硫化机专业学习交流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桂林硫化机专业学习交流材料.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桂林硫化机专业学习交流材料.docx

桂林硫化机专业学习交流材料

 

桂林橡胶机械厂学习总结

制造二部硫化工段

2013年1月14日

 

1、硫化机《检测记录》要求

1.1产品性能参数要求

1.2产品主要技术装配要求

1.3主要技术精度

2、《硫化机“三度”检测方法及标准》

2.1主机部位⋯⋯⋯⋯⋯⋯⋯⋯⋯⋯⋯⋯⋯⋯⋯⋯⋯⋯⋯⋯⋯⋯⋯⋯⋯⋯⋯⋯⋯⋯⋯⋯⋯⋯⋯⋯⋯⋯⋯5

2.1.1参数1底座上平面的平面度

2.1.2参数2底座上平面的水平度(mm/m)

2.1.3参数3横梁对底座的偏移量(在强制对中范围内)(mm)

2.1.4参数4横梁下平面与底座上平面平行度(mm)

2.1.5参数5横梁在垂直运动范围内的垂直度(在强制对中范围内)(mm/m)

2.1.6参数6下蒸汽室的平面度(mm)

2.1.7参数7下蒸汽室底面与筋板的平行度(mm)

2.1.8参数8上下蒸汽室的平行度(压铅法,最大合模力时,4块铅片厚度差)(mm)

2.2中心机构⋯⋯⋯⋯⋯⋯⋯⋯⋯⋯⋯⋯⋯⋯⋯⋯⋯⋯⋯⋯⋯⋯⋯⋯⋯⋯⋯⋯⋯⋯⋯⋯⋯⋯⋯⋯⋯⋯⋯17

2.2.1参数9活络模操纵缸活塞杆中心(或上横梁相应孔中心)与中心机构中心的同轴度(mmTIR)

2.2.2参数10中心机构与下蒸汽室的同轴度(mmTIR)

2.2.3参数11中心机构活塞杆升高到极限位置时的垂直度(mm)

2.2.4参数12中心机构活塞杆的直线度(mm)

2.3装胎机构⋯⋯⋯⋯⋯⋯⋯⋯⋯⋯⋯⋯⋯⋯⋯⋯⋯⋯⋯⋯⋯⋯⋯⋯⋯⋯⋯⋯⋯⋯⋯⋯⋯⋯⋯⋯⋯⋯⋯22

2.3.1参数13装胎机构立柱的垂直度(mm/m)

2.3.2参数14机械手抓胎器中心(在装胎位置)与中心机构中心的同轴度(mmTIR)

2.3.3参数15机械手抓胎器抓胎部位(在装胎位置)与下蒸汽室的平行度(mm)

2.3.4参数16机械手抓胎器抓胎部位张开后的圆度(或圆跳动在φ400mm时)(mm)

3、主机轴瓦更换间隙配合要求

3.1检测方法及公差要求⋯⋯⋯⋯⋯⋯⋯⋯⋯⋯⋯⋯⋯⋯⋯⋯⋯⋯⋯⋯⋯⋯⋯⋯⋯⋯⋯⋯⋯29

3.2更换装配要求⋯⋯⋯⋯⋯⋯⋯⋯⋯⋯⋯⋯⋯⋯⋯⋯⋯⋯⋯⋯⋯⋯⋯⋯⋯⋯⋯⋯⋯⋯⋯⋯⋯⋯⋯31

4、硫化机大修交流⋯⋯⋯⋯⋯⋯⋯⋯⋯⋯⋯⋯⋯⋯⋯⋯⋯⋯⋯⋯⋯⋯⋯⋯⋯⋯⋯⋯⋯⋯⋯⋯⋯⋯⋯32

5、专业术语备注

6、硫化机“三度”检查方案(初稿)

6.1《硫化机“三度”检查规定》

6.2《硫化机“三度”检查台账》

--------

 

1、硫化机《检测记录》要求

1.1产品性能参数要求

序号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实测

1

冷模最大合模力(kN)

4300-86

2

冷模最大合模力时主电机电流(A)

≤3倍的额定电流

3

空运转时主电机电流(A)

≤0.8~1.6倍额定电流

4

在开合模试验中噪声dB(A)

≤80

1.2产品主要技术装配要求

序号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实测或图纸规定

1

蒸汽室内径(mm)

φ1525

2

调模高度(mm)

254~635

3

主导棍在运行中的滚动量(导槽的直线部分除外)(mm)

≥导轨工作长度的70%

4

主电机制动后,上横梁的惯性移动量(mm)

≤30

5

合模终点应使曲柄中心于下死点前(mm)

4~10

6

活络模操纵缸(mm)

内径

φ260

行程

350

7

中心机构水缸经4.2MPa的水压试验,保压30min

无渗漏

1.3主要技术精度

序号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部位

1

底座上平面的平面度(mm)

≤0.3

主机

2

底座上平面的水平度(mm/m)

≤0.5

主机

3

横梁对底座的偏移量(在强制对中范围内)(mm)

≤0.3

主机

主机

4

横梁下平面与底座上平面平行度(mm)

下死点位置

≤0.5

主机

从下死点上升1/2时

≤1.2

主机

5

横梁在垂直运动范围内的垂直度(在强制对中范围内)(mm/m)

≤0.5

主机

90°

主机

6

下蒸汽室的平面度(mm)

≤0.5

主机

主机

7

下蒸汽室底面与筋板的平行度(mm)

≤0.1

主机

主机

8

上下蒸汽室的平行度(压铅法,最大合模力时,4块铅片厚度差)(mm)

≤φ0.05

主机

主机

9

活络模操纵缸活塞杆中心(或上横梁相应孔中心)与中心机构中心的同轴度(mmTIR)

≤0.5

中心机构

中心机构

10

中心机构与下蒸汽室的同轴度(mmTIR)

≤φ0.3

中心机构

中心机构

11

中心机构活塞杆升高到极限位置时的垂直度(mm)

≤0.5

中心机构

中心机构

12

中心机构活塞杆的直线度(mm)

≤0.25

中心机构

中心机构

13

装胎机构立柱的垂直度(mm/m)

≤0.5

装胎机构

装胎机构

14

机械手抓胎器中心(在装胎位置)与中心机构中心的同轴度(mmTIR)

≤φ1.0

装胎机构

装胎机构

15

机械手抓胎器抓胎部位(在装胎位置)与下蒸汽室的平行度(mm)

≤1.5

装胎机构

装胎机构

16

机械手抓胎器抓胎部位张开后的圆度(或圆跳动在φ400mm时)(mm)

≤0.5

装胎机构

装胎机构

2、《硫化机“三度”检测方法及标准》

2.1主机部位

2.1.1

参数1底座上平面的平面度

允差:

≤0.3mm

工具:

1600mm长的直尺,塞尺(2级精度)

步骤:

按图示,沿着直尺的全长在直尺与底座之间滑动塞尺检测,并记录数据。

检测结果记录在相应位置

从左往右

从前往后

1

1

2

2

3

3

4

4

5

5

结论

结论

操作者

检查员

释义:

平面度允差:

≤0.3mm

工具:

1600mm长的直尺,塞尺(2级精度)

如800mm的直尺则允差为≤0.15mm

2.1.2

参数2底座上平面的水平度

允差:

≤0.3mm/m

工具:

框式水平仪(1级精度)

步骤:

按图示将水平仪放在底座加工表面上进行检测,并记录数据。

检测结果记录在相应位置

纵向检测

横向检测

1

1

2

2

3

3

4

4

5

5

6

6

结论

结论

操作者

检查员

释义:

2.1.3

参数3横梁对底座的左右偏移量(在强制对中范围内)

允差:

≤0.3mm

工具:

游标卡尺(1级精度)

步骤:

合模时,横梁对中装置的对中轴能顺利插入支座对中孔,再开模,分别测量对中轴、对中孔的实际尺寸,若尺寸符合图纸要求,根据综合量规法,其偏移量误差合格。

检测结果记录在相应位置

尺寸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尺寸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对中轴

对中轴

对中孔

对中孔

结论

结论

操作者

检查员

2.1.4

参数4横梁下平面与底座上平面平行度

允差:

≤0.5mm(下死点位置);≤1.2mm(从下死点位置上升1/2时)

工具:

内径千分尺(1级精度)

步骤:

横梁降至下死点位置和从下死点位置上升1/2行程时,分别用内径千分尺测量横梁下平面与底座上平面之间的距离,其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即为该项目的平行度。

记录读数。

检测结果记录在相应位置

下死点位置

从下死点位置上升1/2时

1

1

2

2

3

3

4

4

结论

结论

操作者

检查员

释义:

1、横梁下平面与底座上平面平行度的基准为上蒸汽室的与横梁连接端面,在四角进行检测。

而非横梁下底面。

2、硫化机死点位置为连杆与曲柄上对中孔完全对照。

2.1.5

参数5横梁运动的垂直度(在强制对中范围内)

允差:

≤0.5mm

工具:

磁性百分表(1级精度),直角尺

步骤:

按图示安装量具,合模且记录0°范围的读数,直角尺旋转90°后再检测,并记录读数。

检测结果记录在相应位置

0°处检测结果

旋转90°后检测结果

结论

结论

操作者

检查员

释义:

横梁在垂直运动范围内的垂直度指的是合模时强制对中杆自插入开始至结束的行程内。

2.1.6

参数6下蒸汽室的平面度

允差:

≤0.5mm

工具:

1000mm长的直尺,塞尺(2级精度)

步骤:

按图示,沿着直尺的全长在直尺与下热板之间滑动塞尺检测,并记录数据。

检测结果记录在相应位置

1

1

2

2

3

3

4

4

结论

结论

操作者

检查员

释义:

 

2.1.7

参数7下蒸汽室底面与筋板的平行度(mm)

允差:

≤0.1mm

工具:

步骤:

 

释义:

2.1.8

参数8压铅试验

允差:

≤0.05mm

工具:

模具,铅丝

步骤:

安装模具,将铅丝放在下模(图示位置),80%~100%最大合模力时,四块铅片厚度差≤0.05mm,并记录数据。

检测结果记录在相应位置

1

1

2

2

3

3

4

4

结论

结论

操作者

检查员

2.2中心机构

2.2.1

参数9活络模操纵缸的活塞杆中心(或上横梁相应孔中心)与中心机构中心的同轴度

允差:

≤φ1.0mm

工具:

测量座、磁性百分表(1级精度)

步骤:

按图将测量座装在中心机构环座的轴颈上,带有百分表的磁力表座吸在测量座上,使百分表测头触及活塞杆外圆,旋转测量座一周,百分表上最大读数与最小读数之差即为该项同轴度误差。

记录读数。

检测结果记录在相应位置

90°

90°

180°

180°

270°

270°

结论

结论

操作者

检查员

释义:

以活络模活塞杆为基准,但此基准的前提是横梁基本对称,与底座的平行度,强制对中度处于自然状态,正常合理状态,然后调整下蒸汽室固定螺栓。

2.2.2

参数10中心机构与下蒸汽室的同轴度(mmTIR)

允差:

≤φ0.3mm

工具:

测量座,磁性百分表(1级精度)

步骤:

按图示安装测量座,旋转测量座,用百分表测量中心机构环座,其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即为该项同轴度,并记录读数。

检测结果记录在相应位置

90°

90°

180°

180°

270°

270°

结论

结论

操作者

检查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