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97557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x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x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

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1、管理信息来源于数据,是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的产物。

管理信息是对实际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物质、人员、业务、资金、组织实体、变动关系等事实状态的真实反映,是极为重要的社会资源,是管理者进行各种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人们彼此联系的纽带。

随着决策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人们对管理信息的要求也不断提高(选填空题)。

2、信息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作用越来越大。

信息正与物质、能量共同成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资源要素。

3、管理信息是决策的基础。

现代管理的核心任务是制定决策。

管理决策的一般过程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1)、基本信息收集:

发现和明确决策问题,寻找机遇认知后果和风险。

(2)、方案制定:

拟定可能的解决方案,并明确各种方案对决策者的价值。

(3)、通过评价和比较选定方案,得到决策结果。

信息的本质属性-----增值性

4、如果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差额倾向于加剧系统偏离目标的运动,称为正反馈信息,它会使系统波动增大并趋向于不稳定状态;反之。

削弱则是负反馈信息,波动减小并趋向于稳定。

5、管理信息的特点

(1)、原始数据来源广泛。

既有分布在企业内部各生产、作业环节和职能部门的原始数据,也有来自有业务往来的单位、供应商、用户、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对手的信息等。

(2)、信息量增长迅速。

管理活动中要接触处理的信息量巨大。

(3)、信息具有共享性。

管理信息一经收集,就可以多次使用,供更多的组织和用户共享,而不会影响内容本身。

它能够提高信息利用的总价值。

(4)、信息的处理方法多样。

管理信息以多种方式存在,不同载体承载信息的方法和特点不同,处理的方法也就不一样。

(5)、信息具有可变形。

也可以说具有可伪性。

在复制与共享的过程中信息内容有可能会发生变化。

6、信息的分类:

按信息来源分:

内部和外部信息;按信息流向:

输入、输出、反馈信息;按管理对象即资源类型:

人事、物资信息、技术信息、资金信息。

按信息稳定性:

固定(静态)和流动(作业统计)信息

按决策层次:

战略(高层)、战术(中层)、业务(基层管理者)信息

7、企业的管理信息都要经历捕获、组织、加工、使用直至消亡这样的生命周期,管理信息的处理主要围绕信息的生命周期进行。

8、管理信息处理的要求:

及时、准确、适用、经济

9、系统:

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要素组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和特定目标的有机整体。

构成系统内部的各个要素之间形成了一定的结构和秩序,存在有机的联系。

特性:

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

10、管理就是管理者或管理机构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指挥和控制等活动,对组织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以实现组织特定目标的过程。

11、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存储、更新和维护,以企业保持战略竞争优势、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功能)

12、根据系统与企业组织之间的关联关系,可以将信息系统分为部门级信息系统、企业级信息系统和组织间信息系统。

13、业务处理系统:

TPS,又称事务处理系统,它的主要服务对象位于企业的操作和执行层面。

主要处理企业的日常业务,实现基本业务处理环节的自动化和规范化。

14、决策支持系统:

DSS,是为中高层管理者服务的、以数据分析为主、具有高度灵活性的信息系统。

它可利用分析模型和专门的数据库,加上决策者自己的洞察力和判断力,通过人机交互过程,实现对半结构化决策过程的支持。

15、整合型系统:

是指一些功能强大的信息系统,可整合不同职能部门和组织内部机构的信息流,或用来协调企业与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关系。

主要包括整合组织内部流程的ERP系统,整合上游流程的SCM系统和整合下游流程的CRM系统。

ERP是企业级的信息系统,SCM是组织间的信息系统,CRM是企业中跨部门整合的信息系统。

第二章:

企业管理的信息处理平台

1、电子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能够自动进行计算。

只要人们预先将计算的程序存储在计算机内部的存储器中,计算机就能够根据程序对输入的数据进行指定的计算。

2、数据通信:

是相对于电报通信、电话通信等传统的通信形式提出的。

它是依照一定的通信协议,利用数据传输技术在两个终端之间传递数据信息的一种通信方式和通信业务,可实现计算机与计算机、计算机与终端以及终端与终端之间的二进制数据信息的传递。

3、从通信双方的信息交互方式来看,通信过程可以有三种不同的方式:

单向通信、双向交替通信、双向同时通信。

4、传输媒体(传输介质)有哪几种:

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光缆)、无线传输介质(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蓝牙)

5、复用的常见形式主要有频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码分多路复用三种。

6、数据交换技术主要有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三种类型。

7、物联网是互联网的拓展和延伸,其技术的基础和核心仍然是互联网,因此物联网必须能支持现有互联网中的基本协议。

8、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

9、数据库系统:

是指以计算机系统为基础,以数据库方式管理大量共享数据的综合系统。

它一般由数据库、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最终用户、应用程序设计员)五个部分构成。

10、任何软件都必须在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支持下运行,所以数据库系统还必须选择与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相适应的操作系统。

一般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都自含程序开发设计语言,否则就必须使用其他的程序设计语言及软件开发工具。

11、数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图P70

第三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策略

1、系统开发的方法有哪几种:

结构化方法、生命周期法和原型法、面向对象的方法、基于构件的开发

2、结构化方法:

是以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为依据,依次完成信息系统的结构化分析、结构化设计和结构化编程等各项任务的开发方法。

结构化方法的特点是面向过程或数据流,把现实世界的问题抽象成信息流程;再通过信息流程分解和数据关系描述,定义出系统模块;最后分析模块的算法和功能,并用程序设计语言实现。

3、生命周期法:

是一种较为传统的开发方法,在大型应用系统的开发中用得比较多。

它是一种借助严格的过程约束和完备的文档管理,实现软件开发过程规范化的标准化开发方法。

主要过程图P83

4、原型法的主要优点和缺点P84

5、面向对象方法的基本概念:

对象、消息、类、继承性、封装性、多态性、动态联编

6、企业获取应用系统的不同方式,它们由以下三种最主要的方式组合而成。

(1)、开发:

通过自行开发(系统的分析、设计、实施等)制作出全新的应用系统。

可以有自行开发、合作开发和委托开发等不同的选择。

(2)、购买:

从软件经销商处购买标准化的成熟软件,直接安装或者进行二次开发。

(3)外包:

直接使用第三方提供的标准化信息服务,如租赁。

第四章:

系统分析

1、信息系统开发的流程图P103

2、诺兰模型:

哈佛商学院诺兰教授曾提出一个信息技术增长阶段模型。

认为,组织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要经过从低级到高级的六个成长阶段。

3、关键成功要素法:

CSF,是一种找出最重要因素并确定系统需求的方法。

借助这种方法,企业可以对其成功的重点因素进行辨识,以此确定组织的信息需求,以及信息系统开发的顺序。

4、企业系统规划法:

BSP,它是一种将企业目标转变为信息系统结构的方法论,其基本出发点是:

企业的信息系统应支持企业的目标,让信息系统战略表达出企业各个管理层次的需求,向整个企业提供一致性的信息,并且在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改变时保持工作能力。

即是“自上而下”地进行系统规划和“自下而上”地付诸实施。

5、通过系统信息调查弄清业务系统“是什么”的问题之后,下一步需要对所开发的信息系统需要“做什么”进行分析和规划。

6、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成果:

系统分析说明书

7、数据流程图:

是系统逻辑模型设计工具,用规范化的图示符号反映和描述数据在系统中的流动、处理和存储情况。

包括四种成分要素:

数据流、数据处理、外部实体、数据存储。

图P122

8、数据字典:

是对数据流程图上每个成分加以定义和说明的工具。

它以文字的方式对各种数据成分的逻辑内容和特征进行详细及时和描述,避免人们对某些成分概念的内容产生歧义,同时规定了图形工具所不能体现的诸多细节问题,对数据进行了具体的说明。

9、数据功能格栅图的方框可以作为系统整体模块或子系统划分的依据。

划分和确立子系统。

第五章:

系统总体设计

1、结构化程序设计提出了顺序、选择和循环三种基本的程序结构,并证明任何程序都可以用这三种基本结构构成。

2、模块分解的原则:

高内聚、低耦合

3、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

目前使用最多的是采用分布式处理的综合业务系统或集中管理系统,对应的计算机网络平台是客户机/服务器(C/S)结构形式。

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也越来越多,又称Browser/server模式或B/S模式,就是内联网。

4、概念模型也称信息模型。

(1)、常用术语:

实体、属性、码、域、实体型、实体集、联系

(2)、实体集之间的联系可以分为三类:

一对一联系、一对多联系、多对多联系

5、数据模型:

可以细分为逻辑数据模型和物理数据模型。

逻辑数据模型:

是用户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看到的现实世界,它描述了数据库数据的整体结构。

物理数据模型:

用来描述数据的物理存储结构和存储方法。

6、数据库设计的步骤:

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

第六章:

系统详细设计

1、系统详细设计使逻辑方案转化为系统方案。

2、系统设计包括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

3、代码:

也叫信息编码,是作为食物(实体)唯一标识的、一组有序字符的组合。

它必须便于计算机和人进行识别与处理。

4、代码设计:

是用规范化的编码符号来标识所有信息实体的工作过程。

在系统开发中,代码设计要针对信息的收集、加工、表示和传递等所有处理环节,所有代码都有实际含义,是对现实物品、单位、人员、业务环节等信息服务对象的标识。

5、代码设计的原则:

(1)、唯一性。

是区别系统中每个实体或属性的唯一标识,实现“一物一码”

(2)、简单性。

尽量压缩代码长度,减少出错机会。

(3)、可识别性。

要有较好的可识别性,便于记忆和区分,减少输入错误的机会。

(4)、可扩充性。

设计中需要计算代码的容量,在对系统业务拓展和对代码的使用周期进行预测的基础上估算出新的实体增加的可能性。

(5)、合理性。

必须在逻辑上满足应用需要,在结构上与处理方法相一致。

(6)、规范性。

编码要以科学划分的、通行的分类体系为基础,保持全局的一致性,为数据的分类存储、检索和统计提供方便,尽可能采用现有的国标、部标编码,结构统一。

6、人机接口界面的设计应遵循哪几个原则:

分析题:

为什么要学习管理信息系统?

意义是什么?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起到什么作用?

(1)、为什么学习: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了管理科学、信息科学、行为科学、计算机科学、决策科学、系统科学和通信技术的新型学科,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独具特色的体系。

管理信息系统的原理、方法和技术,以及从理论、手段、方法、技术等多方面提供的一套完整、科学、系统、适用的研究方法和开发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最大限度的利用现代计算机及网络通讯技术加强企业的信息管理,通过对企业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设备、技术等资源的调查了解,建立正确的数据,加工处理并编制成各种信息资料及时提供给管理人员,以便进行正确的决策,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目前,企业的计算机网络已成为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不断发展,未来以电子商务、软件和通信技术为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