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11821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58.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油茶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油茶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油茶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油茶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油茶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油茶行业分析报告.docx

《油茶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茶行业分析报告.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油茶行业分析报告.docx

油茶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油茶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8月

目录

一、行业监管体制与相关政策法规4

1、行业主管部门4

2、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5

二、行业发展概况7

1、油茶林的种植及产业发展7

2、茶油的生物学特性及功用9

(1)茶油是天然、营养的有机食品10

(2)茶油稳定性好,不易变质10

(3)茶油烟点高,更适合中国人的烹饪习惯11

三、行业现状11

1、油茶种植11

2、茶油加工12

3、油茶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13

(1)油茶麸13

(2)油茶壳13

(3)油茶花14

(4)油茶叶14

(5)油茶根14

四、行业市场规模14

五、行业壁垒16

1、资源壁垒16

2、技术壁垒17

3、资金壁垒17

4、品牌壁垒17

六、行业风险特征18

1、食品质量与安全风险18

2、自然灾害风险18

3、油茶种植生长周期长,前期投入大19

4、产业政策波动的风险19

七、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20

1、有利因素20

(1)中央及地方政府对发展油茶产业的重视与扶持20

(2)消费升级为油茶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源动力21

(3)中国特有的油茶林资源优势是油茶行业发展的基础21

(4)发展油茶产业不与粮食争地21

(5)我国食用植物油供需矛盾长期存在22

2、不利因素23

(1)消费者对茶油的认识不足23

(2)高产油茶林品种的推广普及不足23

(3)油茶的种植生长具有区域性23

(4)与其他食用油相比,茶油的市场价格较高24

八、行业竞争格局24

1、老知青集团有限公司25

2、湖南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25

3、江西绿海油脂有限公司26

4、湖南贵太太茶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6

5、江西源森油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6

6、福建省沈郎油茶股份有限公司27

一、行业监管体制与相关政策法规

1、行业主管部门

在油茶林种植环节,行业主管部门为国家林业局。

为更快更好地促进我国油茶产业的发展,2009年4月,国家林业局成立了油茶产业发展办公室,具体负责指导我国油茶产业的发展与规划,并履行以下主要职责:

一是组织拟定全国油茶产业发展政策、法规并监督执行;依据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组织制定油茶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并监督实施。

负责组织实施油茶年度种苗及造林生产计划。

二是负责总结、推广油茶良种良法、栽培管理经验和发展模式。

三是负责全国油茶发展示范区、示范基地、示范企业的认定、指导和宣传推广工作。

四是负责全国性油茶行业协会的指导工作。

五是负责全国油茶产业的统计和信息分析等工作。

山茶油的生产销售属于食用植物油的加工,其行业主管部门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是国务院综合监督管理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保健食品和餐饮环节食品安全的直属机构,负责起草食品(含食品添加剂、保健食品)安全、药品(含中药、民族药)、医疗器械、化妆品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草案,制定食品行政许可的实施办法并监督实施,组织制定、公布国家药典等药品和医疗器械标准、分类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制定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监督管理的稽查制度并组织实施,组织查处重大违法行为。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主管全国质量、计量、出入境商品检验、出入境卫生检疫、出入境动植物检疫、进出口食品安全和认证认可、标准化等工作,并行使行政执法职能的正部级国务院直属机构。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3年5月14日发布公告,要求自2003年10月1日起实施市场销售的茶油必须符合油茶籽油国家标准(GB11765-2003),油脂企业要严格执行广告法等法律、法规,规范油脂产品广告宣传。

科学客观宣传油料油脂的营养价值,严禁不规范、误导消费者的广告宣传。

2、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也是林业建设的一大优势资源,在我国南方广大丘陵山地有悠久的经营历史和良好的生产基础,为我国食用植物油产量平衡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此,国家及地方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发展油茶产业,相继出台了一些列旨在鼓励扶持油茶产业发展的法规及政策。

以下是我国及福建省内出台的关于促进油茶产业发展的主要的法律法规及政策:

二、行业发展概况

1、油茶林的种植及产业发展

油茶籽油俗称茶油,茶叶籽油,《本草纲目》上对其有以下记载:

“茶有种生、野生。

种者用籽,其籽大如顶指,面圆色黑。

其仁入口初甘后苦,最戟入喉,而闽人以榨油食用。

”早在公元前100多年汉武帝时,中国就开始栽种油茶,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它生长在中国南方亚热带湿润气候地区的天然无污染的高山及丘陵地带,我国油茶主产区集中分布在湖南、江西、广西、浙江、福建、广东、湖北、贵州、安徽、云南、重庆、河南、四川和陕西14个省(区、市)的642个县(市、区)。

全球油茶籽油产量的90%以上来自中国。

油茶,属山茶科山茶属植物,为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树高可达4-6米,一般为2-3米,树龄可达100年以上。

目前的油茶泛指山茶属植物中油脂含量高,具有一定栽培面积的,有经济栽培价值的种类的总称。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与油橄榄、油棕、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与乌桕、油桐和核桃并称为我国四大木本油料植物。

油茶在我国大面积种植始于上世纪60年代,种植面积最高曾达到6,000多万亩,在其发展过程中,因“三起三落”一直没有形成较为成熟的产业。

究其原因:

一是未能有效形成商品市场拉动的合力;二是比较效益低,内在源动力严重不足;三是政府扶持、保障机制尚未形成,社会催化作用较弱。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油茶产业发展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和难得的机遇。

一是茶油市场看好,油茶种植、加工可观的利润空间对发展油茶产生强大拉力;二是茶油加工能力迅速扩张,各地新建了一批油茶精深加工企业;三是经过油茶科研人员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成功选育出了一大批高产稳产油茶良种,基本可以满足油茶发展对良种资源的需要,集约化系列栽培技术已成型过关,加工技术不断成熟,为油茶产业比较效益上升积累奠定了较好基础;四是近几年国家和有关地区对油茶产业发展给予足够的重视,出台了许多优惠、扶持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各方面发展油茶产业的积极性。

根据油茶适生地区的土地资源现状,在油茶适宜生长的地区,通过大力推广应用油茶新品种、新技术,对现有油茶林进行抚育、更新和改造,或在宜林荒山荒地新造高产油茶林,对促进我国油茶产业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9年11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林业局正式印发《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提出:

“通过规划的实施,力争使我国油茶种植总规模达到7,000万亩,稳产后,通过抚育改造的油茶林年亩产茶油可达25公斤,更新、嫁接和新造油茶林年亩产茶油达到40公斤以上,全国茶油产量达到250万吨。

同时,形成相对完备的油茶产、供、销产业链条,逐步形成资源相对充足、利用水平高、产出效益显著的油茶产业发展格局。

2、茶油的生物学特性及功用

近年来,随着茶油知识的普及,广大消费者对茶油的认识在逐步深入。

茶油因其独特的营养成分迎合了现代人的健康观念,正逐步发展成为我国本土的高端食用油品种。

食用油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其中,脂肪酸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主要为人体提供能量,其摄入量不足会使人体血管变脆,易发脑出血、贫血,易患肺结核和神经障碍等疾病。

然而,摄入过量对人体健康更加不利。

根据有关研究,饱和脂肪酸含量若食用过多,就会在人体内产生脂肪积聚,造成血脂水平异常,诱发高血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

饱和脂肪酸主要存在于动物油脂以及一些植物油脂中,伴随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动物性食物食用过多导致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引起的高血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已经对我国大众的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

不饱和脂肪酸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而不饱和脂肪酸对于降低人体内的胆固醇含量,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从茶油的生物学特性上来看茶油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的特征:

(1)茶油是天然、营养的有机食品

茶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0%,属天然植物油之冠,被誉为“东方橄榄油”、“油中软黄金”。

茶油中的营养成分是天然形成的,无任何添加成分,茶油中富含角鲨烯、维生素E、甾醇、多酚等成分,具有较好的抗癌、消炎等保健作用。

此外,油茶树大多生长在中国南方的亚热带地区的高山及丘陵地带,所处的生长环境好,远离污染源,而且,油茶树本身极少发生病虫害,因此,油茶树的栽培维护过程基本不需要喷洒农药,保证了茶油的高品质。

联合国粮农组织已将其作为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高级食用植物油。

(2)茶油稳定性好,不易变质

茶油在清除杂质和水分后,可以在常温下保持数年不变质。

一般来说,植物油中的油酸含量越高,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越低,其氧化稳定越好。

茶油中的油酸含量高达80%,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在10%左右,因此,茶油在空气中不易被氧化。

此外,茶油中丰富的维生素E和多酚也有抗氧化作用,对防止油脂酸败具有积极作用。

(3)茶油烟点高,更适合中国人的烹饪习惯

精炼茶油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烟点高,其烟点一般在180℃以上,因此,在烹饪过程中不易产生油烟及其他有害物质,更加贴合中国人的烹饪习惯,更有利于健康饮食。

三、行业现状

1、油茶种植

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保健意识的增强,茶油因其独特的营养成分构成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关注,直接带动了茶油的消费需求的增加,此外,油茶传统种植区域的各级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有关的政策,对当地的油茶种植进行积极的扶持,在一系列利好因素的带动下,我国油茶中心产区的种植面积呈现迅速增加的趋势。

2014年,我国油茶种植面积超过6,000万亩,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湖南、江西、广西、福建、浙江、广东等14个省(市、区),其中江西、湖南、广西三省(区)超过全国总面积的75%。

下图为我国近年来油茶种植面积的变动趋势:

2、茶油加工

目前,我国主要的茶油加工企业主要分布于传统的油茶种植区域,如湖南、江西、福建、浙江、广西等省份。

目前我国茶油加工企业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小型的茶油加工作坊,是我国最为传统的茶油压榨主体。

该类作坊为油茶种植户提供油茶籽压榨服务,单户加工量较少。

该类作坊广泛存在于我国广大油茶种植地区,是农村中茶油加工的主要形式,具有分散性、加工方法较为传统落后的特点;第二类是毛油生产企业。

这类企业因其自身生产设备及工艺的制约,不具备精炼茶油的生产能力,主要向广大农户收购油茶籽作为原材料加工生产毛油并出售给具有精炼能力的茶油加工企业,这类企业以茶油的粗加工为主,生产的毛油在主要指标上与精炼茶油相比存在一定差异,不符合国家有关标准,需要进一步精炼才能进行对外销售;第三类是茶油精炼企业。

该类企业设备及工艺较为先进,具备精炼茶油的生产能力,代表了国内最高的茶油制作水平。

少部分企业在茶油生产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特有的茶油精炼工艺及设备,为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有些实力较强的企业还从事油茶树种植以及油茶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

这类企业的综合实力居于行业前列。

总体上来说,具备先进的生产工艺及设备,具有大规模生产能力及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茶油精炼能力的第三类企业数量相对较少。

3、油茶资源综合开发与利用

油茶全身都是宝,其综合开发利用价值较高。

除油茶籽经压榨制成茶油可以供食用之外,油茶还具有以下可以开发利用的价值。

(1)油茶麸

油茶麸又叫茶枯、茶粕,包括茶仁和茶籽壳两部分(带壳压榨),或全部是茶仁(去壳压榨)。

压榨后的油茶麸一般尚有残油6%-7%,每50千克油茶麸可得茶油2.5-3千克。

经萃取后的油茶麸可进一步提取皂素,提皂素后的残渣可用作饲料或肥料。

(2)油茶壳

油茶壳包括油茶果壳和油茶籽壳两部分,油茶果壳也叫茶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