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版财政学题库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97384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6.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大版财政学题库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人大版财政学题库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人大版财政学题库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人大版财政学题库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人大版财政学题库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大版财政学题库答案.docx

《人大版财政学题库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大版财政学题库答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大版财政学题库答案.docx

人大版财政学题库答案

第一章

简答题1:

政府经济活动的范围

答:

1、提供公共用品;2、矫正外部效应;3、维持市场竞争;4、调节收入分配;5、稳定经济。

论述题1:

论述公共部门的经济职能(2017年上半年考题)

答:

公共部门的职能是指公共部门具有的内在的、客观具有的经济功能,包含三项具体职能:

1、资源配置职能:

指的是通过公共部门收支活动以及相应政策的制定、调整和实施,实现对社会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资源结构和流向的调整与选择。

而其需要履行该项职能的原因如下3小点

A、公共物品的存在

因公共物品的存在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受益的非排他性,故而不能通过私人部门来提供,需要公共部门通过合理资源配置,实现全体社会人员的公共利益最大化。

B、外部效应的存在

当一种经济交易的结果对除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产生了影响,而该第三者又未参与该交易任何决策,就产生了外部效应。

外部效应分为正的外部效应和负的外部效应,政府用于矫正外部效应一般分为两类:

对于负的外部效应可通过缴税等方式迫使企业进行生产调整;对于正的外部效应的企业因生产不足给予财政补贴等

C、不完全竞争状态的存在

不完成竞争状态即市场竞争失灵状态,主要是垄断以及规模报酬递增行业的出现。

政府可采用财政补贴、接管企业等手段,按照价格=社会边际成本=社会边际效益的标准进行生产和定价,解决资源配置的失效。

2、调节分配职能:

指公共部门对参与收入分配的各主体利益关系的调节,达到收入公平(社会公平、经济公平)合理分配。

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的初级分配状况存在不公平,而又难以进行二次分配(1、市场机制下无再分配,2、慈善机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故而公共部门可以利用其强制纳税等手段,可以大规模的介入国民收入的分配,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3、稳定经济职能:

指公共部门通过运用各种政策手段,有意识的影响调控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的目标。

该职能的产生是由于市场经济不可能自动、平稳的向前发展,即“看不见的手”失效时,需要政府宏观调控政策,而公共部门在此可通过制度性安排,使公共部门发挥某种“自动”的稳定作用,例如累进税率、失业救济金。

论述题2:

举例说明资源配置效率的实现条件。

答:

资源配置效率的实现条件可运用边际分析的方法直接得出。

即社会的边际效益等于社会边际成本。

 

第二章

简答题1:

何为外部效应?

如何对外部效应进行分类

答:

也称为外部性或外溢性,指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或额外收益。

分类如下:

1、承受者不同,分为消费的外部效应和生产的外部效应;

2、发起者不同,分为生产活动的外部效应和消费活动的外部效应;

3、效应结果不同,分为正的外部效益(外部经济)和负的外部效益(外部不经济)

简答题2:

举例说明正的外部效益与负的外部效益分别对资源配置效率有什么影响?

答:

在存在外部效益的情况下,私人的边际效益或成本会与社会的边际效益或成本产生偏离,由此会导致资源配置的扭曲。

正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价格,不能充分反映该物品或服务所能带来的社会边际效益。

例如,用于预防传染病的疫苗,他不仅使得本人降低感染病菌的可能,那些没有接受疫苗的人也有可能因此而减少接触病菌的可能,甚至整个社会都会都可以从减少疾病传播的可能性中受益。

此类外部边际效益用来表示因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产品或服务给第三者带来的额外益处。

它的生产和销售会呈现不足的状态。

负的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的价格,不能充分反映用于生产或提供该种物品或生产要素的边际成本。

比如,由于污染环境,纸张的生产会给除纸张买卖双方之外的而其他人或者厂商造成损害。

而如论买卖双方都没核算其给第三者带来的这一成本,经济学中用外部边际成本来表示。

它的生产和销售会呈现过多的现象。

简答题3:

政府用于矫正外部效应(或者是实现外部效应内在化)的措施答题可以分为几类?

他们的适用范围各有那些?

答:

当某种物品或服务的私人边际效益或成本被调整到足以使得个人或厂商的决策考虑到其产生的外部效益,就实现了外部效益的内在化。

1、矫正性的税收适用于负的外部效应,具体操作:

对带有负的外部效益的物品或服务征收相当于外部边际成本的税收,以实现个人边际成本提高到社会边际成本相一致的水平,从而实现负的外部效应的内在化。

2、矫正性的财政补贴用于正的外部效益,具体操作:

通过对正的外部效益的物品或服务的消费者发放相当于外部效益的财政补贴,将其私人边际效益提高到同社会边际效益同一水平,以实现正的外部效应的内在化。

 

第三章

简答题1:

对纯粹公共物品的需求与对纯粹私人物品的需求有什么区别?

答:

该两种需求完全不同

1、纯粹私人物品的需求:

纯粹私人物品的需求量可通过加总某个时间段市场上所有单个消费者在各种价格水平上对该种私人物品的需求量的总和而得出。

2、纯粹公共物品的需求:

购买者没有能力调整各自的消费量。

购买者无法将其购买数量调整至该公共物品的价格刚好等于其边际效益的水平。

事实上,因公共物品的受益非排他性,使其不能定价。

3、对于私人物品,其所针对的消费者都是既定价格的接受者,他所能调整的只是其消费的数量,而公共物品,每个消费者针对的是他的数量是一定的,但他所愿支付的价格(边际效益)是不一样的。

简答题2:

混合物品是通过什么途径、怎样供给的?

(2017年上半年考题)

答:

供应途径:

可以由私人部门从市场上提供;政府部门直接提供;或者政府部门给予补助的办法通过市场提供。

1、拥挤性公共物品的提供,市场供给或政府供给均能实现,具体需视情况而定。

例如公路、桥梁需政府提供,影院、剧场、体育设施可由私人提供。

2、价格排他性的公共物品的提供,如由私人部门提供,产生正的外部效应,则需要政府给予补贴,否则易出现市场不足。

如若公共部门直接出资经营,也需要通过市场上的销售渠道,利用市场价格机制。

例如公共医院、学校等。

第四章

简答题1:

何为投票交易?

何谓隐含的投票交易?

投票交易对资源配置效率有什么影响?

答:

投票交易:

只有在与提案有关的效益和损失不对称的情况下才会发生,即收益大于损失的情况下

隐含的投票交易:

当分别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两个或更多的议题被组合在一起,让投票者就此进行投票,隐含的投票交易就会发生

影响:

投票交易有可能造成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也有可能在促成资源配置效率目标的实现方面发挥作用。

论述题1:

举例说明投票决策中单峰偏好、多峰偏好和配对偏好,简要论述他们与投票结果的关系。

答:

单峰偏好:

人们最理想的结果只有一个,在所有投票者的偏好都呈现单峰形的条件下,多数规则可以保证投票结果的唯一性。

多峰偏好:

意味着人们最理想的结果不止一个,只要有一个人是多峰形,多数规则下的投票结果便可能出现循环现象。

配对偏好:

当有三个或更多的方案可供选择时,就其中的任意两个方案进行投票,便是所谓的“配对偏好”。

按照配对偏好的次序不同,多种方案均能在简单多数规则下获胜,简单多数规则下的投票结果便不具有确定性,政治均衡也不存在。

论述题2:

何为政治均衡?

如何理解在投票者最偏好的政治结果中,处于中间状态的反映所谓中间投票者意愿的公共物品的产量,往往是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

答:

所谓政治均衡,是指在一定的规则下,就一种或多种公共用品的供给量及相应的税收份额在人们之间的分配所达成的协议。

公共物品的生产成本和效益的大小,以及投票者获得相关信息的难易程度,决定了政治均衡状况的主要因素。

投票者偏好的政治结果是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达到这样一个水平,他所承担的税收份额与该种公共物品的边际效益刚好相等。

而在投票者最偏好的政治结果中,处于中间状态的、反映所谓中间投票者意愿的公共物品的产量,往往是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

论述题3:

简要分析参与公共选择过程的投票者、政治家(政党),官僚以及特殊利益集团的关系。

答:

参与公共选择的参加者各有各的特点

1、投票者只有在确定投票能产生净效益,或投票能对投票结果产生影响的情况下,才会乐于参与。

2、政治家追求的目标是选票极大化,故而他们所提的精选方案或提案总是设法向中间投票者的意愿方向倾斜。

3、官僚机构为非盈利机构,追求的是权力最大化,故而提供的政府预算规模或公共物品的数量总是高于最佳状态的水平。

4、特殊利益集团往往通过对政府官员或投票者施加压力,谋求对集团成员有利提案的支持,其活动结果往往左右公共选择的结果。

 

第五章

简答题1、从经济角度谈谈消耗性支出对流通领域、生产领域和分配领域的影响?

答:

流通领域:

制约社会总需求

生产领域:

它的增减变动会通过社会总需求的相应变动而导致社会生产规模的扩大或萎缩;

分配领域:

它的结构和总额上的变动,都会引起国民收入分配状况的相应变动

简答题2、从经济角度谈谈转移性支出对流通领域、生产领域和分配领域的影响?

答:

流通领域:

通过私人消费需求和私人投资需求的制约作用来实现

生产领域:

是通过转移性支出的对象将所获得的用于购买消费品或资本品的途径来实现的

分配领域:

实质上是在国民收入已经完成初次分配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分配

论述题1、公共支出分别在理论学上和统计学上应做怎样的分类

答:

公共支出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支出的一切费用的总和

理论上分类:

1、支出的性质来分:

消耗性支出(政府购买物品或服务的活动)和转移性支出(政府资金无偿、单反面的支出)

2、支出目的来分:

预防性支出(用于维持和保护国家安全,不受到外敌破坏,保障人民财产生命安全)和创造性支出(用于改善人民生活,使社会秩序更好)

3、控制能力分:

可控制性支出(不受法律和契约控制,政府可根据每个预算年的需要适当增减)和不可控制性支出(根据现行法律和契约所必须进行的支出)

4、受益范围来分:

一般利益支出(所有社会成员均能享受其利益的支出)和特殊利益支出(特定居民或企业给予特殊利益的支出)

统计学分类

1、行政管理费;2、国防支出;3、社会文教科卫;4、社会保障;5、经济建设;6、外交事务;7、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8、政府债务支出;9、其他支出。

论述题2、按支出性质可以将公共支出分为哪几类?

这样划分有什么经济分析意义?

答:

按照公共支出的性质来分:

消耗性支出(政府购买物品或服务的活动)和转移性支出(政府资金无偿、单反面的支出)影响:

1、消耗性支出是,政府所掌握的资金与其他经济主体所提供的物品或服务相交换。

政府直接以购买者身份出现,对社会生产、就业和社会总需求有直接影响。

对国民收入分配则产生间接影响。

从公共部门的经济职能来看,其比重越高,所配置的社会资源的规模较大,履行资源配置的职能越强

2、而转移性支出,是资金使用权的转移,对将政府所掌握的资金转移到特定的人的手中,对国民收入分配产生直接影响,对社会生产、就业和社会总需求是间接影响。

若比重较大,说明对国民收入的分配直接影响较大,履行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较强。

第六章

简答题1:

关于公共支出增长的相对指标有哪些?

与绝对指标相比有何优点?

答:

相对指标:

1、公共水平支出(=公共支出额/国内生产总值*100%);2、边际公共支出倾向(=公共支出增长额/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额*100%);3、公共支出弹性(=公共支出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优点:

1、反应了整个政府经济活动在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中的地位;2、剔除了汇率的影响,便于国与国之间的比较;3、剔除了价格因素的影响,便于不同年度之间的跨年比较

简答题2:

公共支出的增长呈现出一种什么样的趋势?

答:

随着国家的发展,经济、社会的进步,政府职能的着力点逐步发生了变化。

全面考察政府职能的演变过程,其着力点从政治职能转向了经济职能,再有经济职能转向了社会管理职能,并且政府活动的范围也在扩大,政府公共部门的增长也在随之增长,无论是从绝对量,还是相对量上均是如此。

论述题1:

如何认识公共支出增长的原因?

亲简要加以分析。

答:

原因一:

公共支出需要方面:

1、军备的加强;2、国家机构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