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964516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4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学习用强弱,快慢的手段表现歌曲情感。

  3、培养独立、自信的唱歌的能力。

  4、欣赏优秀的歌曲,简介人声分类和演唱形式。

欣赏优秀器乐曲,简介常见乐器和演奏形式。

欣赏优秀民歌、民间歌舞。

  5、初步了解速度、力度、节拍、音色、音区等在音乐中的表现的作用。

  6、学习并感受音的高低、音阶排列的顺序。

学习连线、换气、延长、反复、顿音、力度、速度等常用记号。

进行节奏和旋律短句的练习。

  7、随着音乐进行有表情的律动、模仿动作和即兴动作。

学做音乐游戏,学习歌表演、集体舞等,注意音乐与动作的配合。

四、教学措施:

  1、以新课程理念为先导,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形成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共同感受、共同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

  2、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及时总结和认真反思,使自己的思想观念与教育教学行为得到不断的修正,形成“学习——实践——反思”良性循环的路子。

  3、教学研究,特别是适合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构建以及教法与学法的研究。

4、加强自身的基本功的训练,根据本年级的实际情况加以灵活运用。

五、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

六、教学时间安排:

第一课、春天………………………………3课时

第二课、可爱的动物………………………………2课时

第三课、童趣………………………………3课时

第四课、音乐会………………………………3课时

第五课、牧童之歌………………………………3课时

第六课、爱祖国………………………………3课时

第七课、老师的歌………………………………3课时

第八课、爱和平………………………………3课时

第九课、家乡美………………………………3课时

第一课春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从聆听《春到沂河》中外音乐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尽可能展开想像、联想,即兴创作以“春”为主题的音响作品。

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嘀哩嘀哩》,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

3.音乐知识

(1)在歌曲黄鹂鸟的叫声中模仿其节奏,从模仿实践中感受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在复习四分、八分音符时值的基础上,通过比较,让学生理解。

教学重难点:

听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与记忆力。

能辨别前十六分音符节奏与后十六分音符节奏。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1、导入:

1.以山东民歌《沂蒙山好风光》为欣赏《春到沂河》的导入。

(1)欣赏女声独唱《沂蒙山好风光》。

(2)随教师的琴声视谱哼唱《沂蒙山好风光》曲调。

2、欣赏:

1.聆听《春到沂河》第一部分(可以听两遍)。

设问:

(1)这段曲调熟悉吗?

它源于哪一首民歌?

(2)这段曲调给你们的情绪以什么感受?

2.介绍柳琴的形状与音色特征。

(有条件的学校如能用VCD及多媒体现代化手段介绍,将更为形象生动。

3.看着书上的图形谱,完整地听全曲,比较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速度变化。

4.揭示曲名《春到沂河》,介绍沂河的地理位置,引导学生懂得《春到沂河》是以山东民歌为素材改编的乐曲。

5.再次完整地聆听全曲。

从乐曲的名称(标题)及三部分的速度变化,即兴用动作来表达对乐曲的感受与理解。

三、学唱歌曲:

1.导入:

谁能模仿小黄鹂鸟的鸣叫声?

如果你不会的话,请听听歌曲中的小黄鹂鸟叫。

2.听歌曲范唱(录音或教师示范)。

3.请你模仿歌曲中的黄鹂鸟叫声。

4.讲解十六分音符的时值。

5.再听歌曲范唱,要求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

6.学习曲调:

分两部分学唱,即前16小节和后16小节。

(1)前16小节的学唱曲:

听出这16小节中的相同乐句是哪一句?

先学唱这8小节,然后在学唱其他8小节。

(2)后16小节从听辨相同节奏地乐句切入,学唱好8小节,然后再学唱最后8小节。

(3)完整地、有感情地唱好歌曲。

7.有感情地学唱歌词,唱好全曲。

8.让学生自己为歌曲第二部分选用合适的打击乐器编创伴奏,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尊重他们的创作,在尝试实践的基础上,选择最好的方案。

四、教学小结。

第二课时

1.从聆听《春》等中外音乐作品中感受“春”的意境,并尽可能展开想像、联想,即兴创作以“春”为主题的音响作品。

2.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感情地表演《春天举行音乐会》,并进行打击乐伴奏的编创活动,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颂。

1.听辨并掌握十六分音符的时值长短,并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

课前准备:

音响设备、课本、彩笔、钢琴、打击乐器等。

谈话导入:

大自然里有各种美妙的声音,你能用人声来模仿一下吗?

春雷的声音?

春水的声音?

春雨的声音?

春风的声音?

这些声音组成了春天的音乐会——课题揭示的《春天举行音乐会》。

2、聆听:

聆听范唱(教师示范或听录音)。

1.设问:

这场音乐会的指挥是谁?

这首歌多么富有想像!

2.学唱第一部分歌曲(前16小节):

(1)有感情地、有节奏地吟读歌词(按音乐节奏)。

学生吟诵歌词时,教师弹这16小节曲调为他们伴奏,既作为背景,又为学曲调铺垫,注意:

(2)在有感情熟读这段歌词的基础上,学会曲调与歌曲。

3.学唱歌曲第二部分:

以乐句为单位,以听唱法为主学唱曲调。

“春天举行音乐会”是点题乐句,也是全歌的高潮,要注意唱好。

4.有感情地唱全歌,并伴以动作表演。

5.以打击乐伴奏渲染其气氛。

6.打击乐的编创有两个方面:

一是选择乐器,二是选择节奏。

必需按不同性能的打击乐器选择其适合表演的节奏型。

如金属类宜表演长音,而木块类则宜短音。

7.在歌曲《嘀哩嘀哩》声中导入《春》的欣赏。

歌曲《嘀哩嘀哩》讲的是什么主题?

3、欣赏:

1.听《春》的主题音乐。

你能从这一段音乐声中感到四季中的哪一个季节?

说说你的感受。

2.分别聆听第一、二、三插段音乐。

3.完整地听全曲,边听边看着课本上的图形谱及插图,想像音乐所描写的情景,并校对、调整自己刚才填写的答案。

4.用彩色笔涂色块,描述音乐的情绪变化与发展。

想像音乐描写的情景,启发学生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音乐的情绪发展。

不要求统一答案,只要大致情绪(色彩)相同即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四、教学小结。

第三课时

1.复习四首音乐作品,创作以春为主题的艺术作品。

2.听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与记忆力。

创作以春为主题的艺术作品。

音响设备、课本、钢琴、创作所需的物品。

启发引导谈话,本课听的、唱的音乐作品,都集中表现一个主题,即大自然的春天。

表现春天的音乐作品有成千上万,都是作者对“春天”的有感而发,我们每一位学生也度过了九个、十个春天,你们能否也尝试一下创作……

2、编创活动:

1.课本上有四幅图,你们还可以画出更多的春天的画面,在欣赏的作品中用柳琴、小提琴表现,你们可用打击乐或你们各自所掌握的各种乐器(凡是能发出声音的物体都可以来表现),用你的想像去创作吧。

2.创作活动可以一个人,也可以找伙伴二、三人一起创作,也可以是小组,请大家自由结合,充分想像,即兴创作。

3.教师还可以自己编三条节奏,让学生听辨。

4.可以让学生创作三条节奏进行听辨。

5.三条节奏要同时拍击,并可以重复二到三次。

6.听辨后让全体学生模仿拍击。

三、教学小结。

第二课可爱的动物

1.表演《顽皮的杜鹃》,听辨两音填入括号内;

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鹃》;

创作4小节曲调。

2.杜鹃是可爱的动物,在感受、体验以“杜鹃”为题材的四首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即兴创作表演活动,以表达我们对动物的一片爱心。

1.认识低音掌握的八个音的音高与唱名。

2.唱好《顽皮的杜鹃》。

钢琴、音响设备,“杜鹃手偶”等

1、导入:

设问:

谁有过去大森林的体验?

也许我们大部分都没有去过。

能称森林的是几万株几十万株的大树组成的茫茫一大片大树。

今天要欣赏的作品是《森林深处的杜鹃》,你能从音乐声中想像吗?

二、欣赏

1.聆听《森林深处的杜鹃》

2.再听:

(1)当你听到是你想像中的森林景色时请站起来?

(2)当你听到杜鹃鸣叫声时请举手。

3.师生讨论。

(1)你能描绘一下,你想像中的森林景色吗?

(2)你能模仿杜鹃的叫声吗?

4.复听乐曲:

要求,把你对音乐作品的理解用你认为最方便、最能表现的形式表达出来。

如:

简笔画、身体的动作……边听边表现,要保持教室安静能听清音乐,自由想像。

5.简单介绍圣-桑的《动物狂欢节》。

1、轻声学唱:

注意唱“咕咕”时要短促、跳跃,想像就是杜鹃在歌唱。

2、用口风琴找到1=F的“531”三音,按课本中的要求吹奏

3、表演唱:

以三人为一组进行即兴表演。

甲为歌曲主人翁“我”,边唱边表演。

乙为杜鹃鸟,在规定时间内唱。

丙为口风琴伴奏(伴奏可以两人也可以一人)。

四、“音乐游乐宫”:

1、完成教材下方的练习与思考。

2、在括号内填入单簧管名称或图形。

3、复习已学过的音高(注意唱准,尤其是两音的音准),讲解低音点(在记谱中,除了从八音外,还有低音区的音,简谱中用音符下面加点来表示,如“567”的低音就用来表示)。

教师示范“567”的柯尔文手势。

4、手势游戏。

出示《顽皮的杜鹃》前4小节曲谱,让学生尝试视唱。

5、听辨训练:

听出乐句的重复部分及出现最多的两个音是什么音?

在什么时候出现?

(教师弹奏全曲。

6、机动:

视唱全曲。

表扬能完整地唱全曲的学生。

五、教学小结。

1、学唱歌曲《花喜鹊和小乌鸦》,感受歌曲的情绪与内容,并用自己制作的打击乐选择合适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2、欣赏乐曲《赛马》,观察探究其不同演奏方式而产生的不同音乐形象与音响效果,从而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乐器、民族音乐的热爱。

3、试用“5—5”八个音即兴创作4小节曲调。

教学重点:

1、感受、表现歌乐曲的不同音乐形象。

2、即兴创作简短的曲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