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中级课件第十七章.ppt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95698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9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中级课件第十七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会计中级课件第十七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会计中级课件第十七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会计中级课件第十七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会计中级课件第十七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计中级课件第十七章.ppt

《会计中级课件第十七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中级课件第十七章.ppt(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会计中级课件第十七章.ppt

2022/10/20,1,第十七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2022/10/20,2,第一节会计政策变更,一、会计政策变更的概念

(一)会计政策的概念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

企业采用的会计计量基础(也称会计计量属性)也属于会计政策。

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具有如下特点:

1、企业应在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政策范围内选择适用的会计政策2、会计政策涉及会计原则、会计基础和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

(1)会计政策所指的会计原则是指某一类会计业务的核算所应遵循的特定原则,而不是笼统地指所有的会计原则。

(2)会计基础,主要是指会计确认基础和会计计量基础。

(3)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是指企业根据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允许选择的、对某一类会计业务的具体处理方法作出的具体选择。

2022/10/20,3,第一节会计政策变更,3、企业所采用的会计政策是企业进行会计核算的基础4、会计政策应当保持前后各期的一致性5、实务中某项交易或者事项的会计处理,具体准则或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未作规范的,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的原则、基础和方法进行处理;待作出具体规定时,从其规定。

需要披露的会计政策:

p310,2022/10/20,4,第一节会计政策变更,二、会计政策变更及其条件

(一)会计政策变更的概念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者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

(二)会计政策变更的条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企业可以变更会计政策:

1、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2、会计政策的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三)下列情况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1、本期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差别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2、对初次发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者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2022/10/20,5,第一节会计政策变更,三、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

(一)企业依据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的要求变更会计政策的,应当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二)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的,应当采用追溯调整法处理,但确定该项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除外。

追溯调整法处理步骤:

第一步:

计算累积影响数

(1)计算税前的差异(旧政策与新政策之间的差异对利润表相关项目的影响

(2)计算对所得税的影响(3)计算税后的差异(一般是用税前的差异减去所得税的影响就是税后的差异;累积影响数就是税后差异的影响数)第二步:

进行会计处理计算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作出会计分录。

第三步:

报表项目调整第四步:

附注说明,2022/10/20,6,例1:

本题不考虑所得税影响,第一节会计政策变更,借:

固定资产3855000贷:

预计负债弃置费用3855000借: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4281016.05贷:

固定资产累计折旧1927500预计负债2353516.05借:

盈余公积法定428101.605贷: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428101.605,2022/10/20,7,第一节会计政策变更,(三)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列报前期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应当从可追溯调整的最早期间期初开始应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

在当期期初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以前各期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

1、不切实可行的判断不切实可行,是指企业在采取所有合理的方法后,仍然不能获得采用某项规定所必需的相关信息,而导致无法采用该项规定,则该项规定在此时是不切实可行的。

2、未来适用法未来适用法,是指将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应用于变更日及以后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或者在会计估计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确认会计估计变更影响数的方法。

2022/10/20,8,第二节会计估计变更,一、会计估计变更的概念

(一)会计估计的概念会计估计,是指企业对其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

会计估计的特点:

1、会计估计的存在是由于经济活动中内在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2、会计估计应当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或资料为基础3、进行会计估计并不会削弱会计核算的可靠性,2022/10/20,9,第二节会计估计变更,

(二)会计估计变更的概念会计估计变更,是指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当前状况及预期经济利益和义务发生了变化,从而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或者资产的定期消耗金额进行调整。

发生会计估计变更的原因:

1、赖以进行估计的基础发生了变化。

2、取得了新的信息,积累了更多的经验。

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的划分:

(1)以会计确认是否发生变更作为判断基础。

(2)以计量基础是否发生变更作为判断基础。

(3)以列报项目是否发生变更作为判断基础。

(4)根据会计确认、计量基础和列报项目所选择的、为取得与资产负债表项目有关的金额或数值(如预计使用寿命、净残值等)所采用的处理方法,不是会计政策,而是会计估计。

2022/10/20,10,第二节会计估计变更,二、会计估计变更的会计处理会计估计变更应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

(一)如果会计估计的变更仅影响变更当期,有关估计变更的影响应于当期确认。

(二)如果会计估计的变更既影响变更当期又影响未来期间,有关估计变更的影响在当期及以后各期确认。

(三)企业难以区分某项变更区分是会计政策变更还是会计估计变更的,应当将其作为会计估计变更处理。

2022/10/20,11,第二节会计估计变更,例2:

ABC公司于2007年1月1日起开始计提折旧的管理用设备一台,价值84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8年,预计净残值为4000元,按直线法计提折旧。

至2011年初,由于新技术发展等原因,需要对原估计的使用年限和净残值作出修正,修改后该设备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2年,预计净残值为2000元。

会计处理:

(1)不调整以前各期折旧,也不计算累积影响数。

(2)变更日以后发生的经济业务改按新的估计提取折旧。

2011年不必对以前年度已提折旧进行调整,只需按重新预计的尚可使用年限和净残值计算确定年折旧费用,2011年起每年计提的折旧费用为21000元(440002000)2。

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借:

管理费用21000贷:

累计折旧21000(3)附注说明。

略,2022/10/20,12,第三节前期差错更正,一、前期差错的概念前期差错,是指由于没有运用或错误运用下列两种信息,而对前期财务报表造成省略或错报。

(一)编报前期财务报表时预期能够取得并加以考虑的可靠信息。

(二)前期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时能够取得的可靠信息前期差错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1、计算错误。

2、应用会计政策产生的错误。

3、疏忽或曲解事实以及舞弊产生的影响。

4、固定资产盘盈等。

2022/10/20,13,第三节前期差错更正,二、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企业发现前期差错时,应当根据差错的性质及时纠正。

(一)企业应当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错,但确定前期差错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除外。

追溯重述法,是指在发现前期差错时,视同该项前期差错从未发生过,从而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更正的方法。

对于不重要的前期差错,可以采用未来适用法更正。

(二)确定前期差错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可以从可追溯重述的最早期间开始调整留存收益的期初金额,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也应当一并调整,也可以采用未来适用法。

(三)企业应当在重要的前期差错发现当期的财务报表中,调整前期比较数据。

2022/10/20,14,第三节前期差错更正,例3:

209年12月31日,ABC公司发现208年漏记了一项管理用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300,000元,所得税申报中也未扣除该项费用。

假定2008年甲公司使用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该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5%任意盈余公积金。

(1)分析错误的后果208年少计折旧费用300000少计累计折旧300000多计净利润225000多提法定盈余公积22500多提任意盈余公积金11250,2022/10/20,15,第三节前期差错更正,

(2)会计处理补提折旧借: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00000贷:

累计折旧300000调整应交所得税借: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75000贷: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所得税费用7500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借: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225000贷: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本年利润225000调整利润分配有关数字借:

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22500-任意盈余公积11250贷: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33750(3)报表调整(略)(4)附注说明,2022/10/20,16,第三节前期差错更正,例:

AS企业于2003年12月1日取得一项固定资产,该固定资产原值为232.5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7.50万元,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按照企业的会计政策应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但AS公司考虑期初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的折旧费用较大,故AS公司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所得税税率为33%。

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税法要求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2007年末发现上述差错,企业能够合理确定前期差错累积影响数,应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错进行会计处理。

要求:

(1)确定累积影响数,填列累积影响数计算表。

(2)对上述事项进行相关账务处理。

(3)填列2007年度会计报表相关项目调整表。

2022/10/20,17,第三节前期差错更正,

(1)确定累积影响数,填列累积影响数计算表,2022/10/20,18,第三节前期差错更正,

(2)进行账务处理借: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1.68递延所得税资产15.60贷:

累计折旧47.28借: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31.68贷: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1.68借:

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3.17(31.6810%)贷: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3.17(3)填列2007年度会计报表相关项目调整表(略),2022/10/20,19,第三节前期差错更正,2022/10/20,20,第三节前期差错更正,2022/10/20,21,第三节前期差错更正,2022/10/20,22,第三节前期差错更正,2022/10/20,23,第三节前期差错更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