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实习.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94641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83.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实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实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实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实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实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实习.docx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实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实习.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长安大学道路勘测设计实习.docx

说明书

道路勘测设计实习

说明书

目录

1.实习说明 4

1.1实习时间 4

1.2实习地点 4

1.3实习内容 4

1.4实习感想 5

2.外业勘测 6

2.1实习路段自然条件 6

2.2路线设计依据与设计标准 6

2.3路线布局方案 8

2.4实地定线 9

2.4.1实地定线步骤 9

2.4.2选线原则与依据 10

2.4.3选线步骤 12

2.5纸上定线 13

2.6路线方案比选 14

2.6.1路线方案比选应考虑的因素 14

2.7各作业组工作内容 14

2.7.1中桩组 14

2.7.2中平组 15

2.7.3横断面组 15

3.内业设计 16

3.1平面设计 16

3.1.1直线在平面设计时长度的限制 17

3.1.2圆曲线最小、最大半径及超高 18

3.1.3缓和曲线设计依据 19

3.1.4平曲线线形设计 20

3.2纵断面设计 20

3.2.1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 21

3.2.2纵断面设计方法与步骤 21

3.2.3纵断面设计最小纵坡和最大纵坡 22

3.2.4坡长限制 23

3.2.5平、纵曲线组合 23

3.2.6竖曲线 24

3.3.横断面设计 25

3.3.1横断面设计原则与基本要求 25

3.3.3横断面设计步骤 26

3.3.4线性组合(平曲线、纵断面、横断面)线形组合设计原则 27

3.4.土石方数量计算 27

3.5设计成果 28

1.实习说明

1.1实习时间

2016年4月7日—2016年4月17日

1.2实习地点

陕西省宝鸡市眉县汤峪镇长安大学太白实习基地

1.3实习内容

本次道路勘测实习是在学习完成《道路勘测设计》课程,结合《测量学》课程中相关知识,参考相关规范细则在太白校区进行设计、实地勘测并最终提交一个合格,可行的设计。

本次实习我们的前十天我们先在太白校区完成外业部分,即1)纸上定线,给出合理可行的路线设计方案,并且进行答辩选出路线最合理的方案用来进行下一步测量。

纸上定线是根据给定路线的等级、设计速度和相关的技术指标以及路线的起终点,结合数字地形图和地形、地物等现场条件,确定路线方案,利用纬地道路设计软件定出路线的交点、确定曲线参数,完成路线的平面设计。

2)实地放线,将纸上定线定好的路线利用GPS技术敷设中桩,再根据已敷设到地面上的中桩,利用全站仪测得路线的精确纵断面高程数据,再利用卷尺和手水准来测得横断面地形数据。

回校后转入内业进行详细的施工图设计,得出平面图、纵断面图、横断面图、直曲转角表、逐桩坐标表、路基设计表、土石方计算表等图表。

1.4实习感想

这次在太白山的道路勘测实习还算顺利,由于在来实习之前我们已经做过道路勘测课程设计,同时大一的时候还进行过测量实习,这为我们此次的太白山实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所以面对这回的现场设计大家还是不会太陌生,

虽然先前也做过类似的课程设计,但是当真正来到现场的时候,才知道以前的很多理想的方法和理论都是纸上谈兵,在实际中我们要考虑到很多因素,同时也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

在实习中我们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选线的时候由于有的地方高差较大,同时树木也比较茂盛,所以在相邻的两个交点间的视线经常不能通透,这给我们的测量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如何充分利用原有道路,使衔接顺畅;如何克服起终点间的高差,同时还要满足最大纵坡要求,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

但是正是由于这些种种问题的出现,才不断的激励着我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原因所在,最后想尽办法解决问题。

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我们不仅对《道路勘测与设计》和《测量学》这两门课程学到的部分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巩固,更重要的是锻炼了我们的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这为我们将来适应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2.外业勘测

2.1实习路段自然条件

长安大学太白山实习基地地处宝鸡市,位于秦岭西部,基地占地面积212亩,山地157亩,山地以土壤为主,其土壤性质根据地理位置分区可判断为褐色黄土,岩石性质老师已提前告知为泥质页岩。

综其特点是对水分的敏感性,干燥时的土强度较高、稳定性好,在潮湿地区土基稳定性差,强度低,在雨季易造成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必须认真处理。

沿路线从起点到山下铁门处地形较平缓,可以不着重考虑路线纵坡问题,主要考虑尽量避免校园中水池,房屋建筑等地物和线性的美观。

从铁门到山顶平台和山顶平台到终点处两段山坡的坡度都较大,应着重考虑路线纵坡。

实习基地气候条件属典型内陆季风气候,该区冬季寒冷干燥,降水偏少;夏季气候炎热,湿润;春秋季属冬夏季过渡区,气候变化较大;该区四季分明。

7-9月降水量较多,约占全年降水量50%,有利于植物生长。

山地中草木茂密,多属灌木,在测量过程中易造成不通视、打桩困难等问题。

2.2路线设计依据与设计标准

本次设计的目标是一条能克服较大高差的设计时速为30km/h的三级盘山公路。

设计依据为《道路勘测实习指导手册》、《规范》。

以下表格为该公路的设计标准。

项目

技术标准

项目

技术标准

路基宽度(m)

2×3.75

最大超高

8%

土路肩宽度(m)

0.5

停车视距(m)

30

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m)

65

超车视距一般值(m)

150

平曲线极限最小半径(m)

30

路面加宽

1类加宽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m)

350

回头曲线

设计速度(km/h)

25

平曲线一般最小长度(m)

150

圆曲线最小半径(m)

20

回旋线最小长度(m)

25

回旋线最小长度(m)

25

最大纵坡(%)

8

超高横坡度(%)

6

最短坡长(m)

100

双车道路面加宽值(m)

2.5

路基设计洪水频率

1/25

最大纵坡(%)

4.0

纵坡

最大坡长(m)

平均纵坡(%)

4%

5%

6%

7%

8%

9%

相对高差>500m

相对高差200~500m

1100

900

700

500

300

200

小于5%

小于等于5.5%

竖曲线

凸形竖曲线

凹形竖曲线

竖曲线长度

一般值

极限值

一般值

极限值

一般值

极限值

400

250

700

450

60

25

2.3路线布局方案

这次路线我们选择了邓越同学的线路作为最终选择。

他的路线布局大概为以下。

路线起点为K0+000,(36000,6000),终点为K2+130.742(35475.04,6204.63)。

其中校园内全长358m,由山门处入山。

入山后基本沿匀坡线展线并尽量使曲线首尾相接以减少短直线。

在K0+582—K0+685处为第一个回头曲线克服高差,半径为20.42m基本达到了极限值,此处路线因为不想脱离匀坡线过远所以拆掉了沿边界的一处树林。

在K0+866—K0+941处仍然为自然展线但采用了回头曲线的设计标准(曲线半径为21.967m)来克服高差,使用线形为单焦点曲线。

在K1+285—K1+382处为第二个回头曲线,半径为20.0265达到了极限值,基本沿匀坡线展开故纵断面地面线起伏不大。

在K1+571—K1+667处为第三个回头曲线,半径为23.934m,因为第三个回头处已经进入平台,所以半径可以适当大些,同时在平台边缘保证路线在平台上侧没有跌下去。

在K1+458m处切割等高线过多,所以选择架一座50m的桥梁。

在K1+915—K2+010处展开最后一个回头曲线,这个回头为了避开陡坎,整个曲线没有沿匀坡线展开,在K2+130.742处达到高程710m结束。

2.4实地定线

2.4.1实地定线步骤

(1)定导向点

在选线布局确定的控制点间,根据平原、微丘区路线布设要点,通过分析比较,确定可穿越、应趋就和避绕的点和活动范围,建立一些中间导向点。

(2)试定路线导线

参照导向点,试穿出一系列直线并交出交点,或这届将导向点作为交点,试定出路线导线。

(3)初定平曲线

读取交点坐标计算后直接两测转角和交点间距,其中纸上定线转角须用正切法量测计算,初定圆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度,计算平曲线要素。

(4)定线

检查和技术之比是否满足标准要求,以及平曲线线位是否合适,不满足时应调整交点位置或圆曲线半径或缓和曲线长度,直到满足为止。

2.4.2选线原则与依据

选线是根据路线基本走向和技术标准,结合地形、地质条件,考虑安全、环保、徒弟利用和施工条件,以及经济等因素,通过全面比较,选定路线中线的过程。

它是道路建设的基础工作,面对的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自然化境和社会经济条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

为了保证选线和勘测设计质量,降低工程造价,必须全面考虑,由粗到细,由轮廓到具体,逐步深入,分阶段分步骤分析比较,进行多方案必选,才能定出合理的路线。

选线的原则为以下几点:

1.多方案选择:

在道路设计的各个阶段,应运用各种先进手段对路线方案作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多方案论证、比选的基础上,选定最优路线方案。

2.工程造价与营运、管理、养护费用综合考虑:

路线设计应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迅速的前提下,做到工程量小、造价低、营运费用省、效益好,并有利于施工和养护。

在工程量增加不大时,应尽量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不要轻易采用极限指标,也不应不顾工程大小,片面追求高指标。

3.处理好选线与农业的关系:

选线应注意同农田基本建设相配合,做到少占田地,并应尽量不占高产田、经济作物田或穿过经济林园(如橡胶林、茶林、果园)等。

4.路线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

通过名胜、风景、古迹地区的道路,应注意保护原有自然状态,其人工构造物应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处理好重要历史文物遗址。

5.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的影响:

选线时应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深入勘测调查,弄清它们对道路工程的影响。

对严重不良地质路段,如滑坡、崩坍、泥石流、岩溶、泥沼等地段和沙漠、多年冻土等特殊地区,应慎重对待,一般情况下应设法绕避。

当必须穿过时,应选择合适位置,缩小穿越范围,并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

6.选线应重视环境保护:

选线应重视环境保护,注意由于道路修筑,汽车运营所产生的影响和污染,如

(1)路线对自然景观与资源可能产生的影响;

(2)占地、拆迁房屋所带来的影响;

(3)路线对城镇布局、行政区划、农业耕作区、水利排灌体系等现有设施造成分割引起的影响;

(4)噪音对居民以及汽车尾气对大气、水源、农田所造成的污染及影响。

7.对于高速路和一级路,由于其路幅宽,可根据通过地区的地形、地物、自然环境等条件,利用其上下行车道分离的特点,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利用上下行车道分离的形式设线。

2.4.3选线步骤

选线的任务就是在众多方案中选出一条复合设计要求、经济合理的最优方案。

选线一般按工作内容分为三步:

1.路线方案选择

路线方案选择主要是解决起终点间路线的基本走向问题。

通常是在小比例尺地形图上从交大面积范围内找出各种可能的方案,收集各种可能方案的有关资料,进行初步评选,确定数条有进一步比较价值的方案;然后进行现场勘察,通过多方案的比选选出一个最佳方案。

当没有地形时,可采用调查或踏勘方法现场搜集资料,进行方案评选。

2.路线带选择

在路线基本走向选定的基础上,按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选定出一些细部控制点,连接这些控制点,即构成路线带。

这些细部控制点的取舍,仍通过比选的办法确定。

3.具体定线

定线是根据技术标准和路线方案,结合有关条件在有利的路线带内进行平、纵、横综合设计,具体定出道路中线的工作。

具体定线有纸上定线和实地定线两种方法。

2.5纸上定线

纸上定线是在大比例尺地形图上确定道路中线的具体位置,再将纸上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