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施工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940931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施工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施工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施工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施工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施工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施工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施工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施工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20C施工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T0620

延度(5cm./min,10℃)最小

cm

20

T0605

延度(5cm./min,15℃)最小

100

含蜡量(蒸馏法)最大

%

2.0

T0615

闪点(coc)最小

260

T0611

溶解度(三氯乙烯)最小

99.5

T0607

密度(15℃)最小

g/cm3

1.01

T0603

薄膜加热试验

(163℃,5h)

质量损失最大

±

0.8

T0610或T0609

针入度比最小

65

延度(10℃)最小

6

2、粗集料

(1)下面层采用石灰岩碎石。

(2)所有面层石料要求采用反击式破碎机加工成近似立方体形状、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具有足够的强度、耐磨耗性的碎石。

(3)粗集料粒径的规格分档建议采用表2建议值,按照总监办下发文件统一规格。

技术质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粗集料规格应符合表4的规定。

(4)检测频率为施工单位每种规格每1000t自检一次,监理驻地办每种规格每5000T抽检一次。

3、细集料

(1)细集料宜采用坚硬、洁净、无风化、无杂质的优质石灰岩采用专用的制砂机加工而成的机制砂。

(2)机制砂细集料的级配应符合S16的要求(表5)。

集料粒径加工规格分档建议值表2

级配

1#料

2#料

3#料

4#料

AC-20C

26.5~13.2

13.2~4.75

4.75~2.36

2.36~0

规范规格

S9

S12

S14

S16

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规格表3

规格

公称

粒径

(mm)

通过下列筛孔(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率(%)

19

13.2

9.5

4.75

2.36

0.6

10~20

90–100

0-15

0-5

5~10

3~5

0-3

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表4

指标

石料压碎值不大于

24

T0316

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

28

T0317

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

2.60

T0304

吸水率不大于

对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

5级

T0616

坚固性不大于

12

T0314

针片状颗粒含量(表征轮廓形状)不大于

混合料针片状颗粒含量

14

T0312

粒径大于9.5mm

粒径小于9.5mm

18

颗粒指数Iap(表征颗粒棱角性)

18~31

水洗法<

0.0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

1

T0310

软石含量不大于

3

T0320

沥青混合料用机制砂规格表5

公称粒径

1.18

0.3

0.15

0.075

0~3

80–100

50–80

25–60

8–45

5–25

0–10

(3)细集料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6的规定。

(4)检测频率为施工单位每500T自检一次,监理驻地办每2500T抽检一次。

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表6

标准

2.50

T0328

坚固性(大于0.3mm部分)不大于

T0340

砂当量不小于

60

T0334

亚甲蓝值不大于

g/kg

25

T0349

棱角性(流动时间)不小于

s

30

T0345

注:

坚固性试验可根据需要进行。

4、填料

(1)填料宜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制的矿粉,由专业生产厂家生产。

为提高混合料的抗剥离性能,厂家生产过程中填料添加30%的磨细生石灰粉(填料总质量的百分比)。

填料不应含泥土杂物和团粒,要求干燥、洁净,其质量应符合表7的技术要求。

(2)拌和机回收的粉尘严禁作矿粉使用,应运至指定地点存放处理,以防污染。

(3)检测频率为施工单位每200T自检一次。

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技术要求表7

指标

规定值

表观密度不小于

t/m3

T0352

含水量不大于

T0103烘干法

粒度范围<

0.6mm

<

0.15mm

0.075mm

(%)

75–95

T0351

外观

无团粒结块

亲水系数

<

T0353

塑性指数

4

T0354

加热安定性

合格

T0355

5、集料的生产加工

集料的加工过程将直接影响到集料的质量,因此,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彻底清除采石场的泥土杂物的覆盖层。

(2)要随时去除已风化、变质等各种品质低劣的石料。

(3)采石场的基底必须保持洁净,以免泥土杂物混入料中(特别是用装载机装料时)。

(4)严禁在雨天或地面泥泞时开采加工石料。

(5)集料破碎应采用反击式破碎机。

(6)对各结构层的集料规格建议分档如表2所示。

(7)对破碎的集料应及时进行筛分,试组配矿料级配,若组配不够理想(或不成规格料)应及时对筛网进行调整或对集料进行二次筛分,直至组配合理稳定为止,方可为配合比设计提供原材料。

6、堆放环境与现场保护

(1)注意防止运料车辆轮胎沾带泥土进入矿料堆放场地。

(2)拌和场区域场地应提前硬化。

(3)拌和场区域场地应排水良好(特别是矿料堆放处)。

(4)不同规格集料必须采用固定隔墙相互隔开,以免混堆。

(5)细集料堆放后应采取覆盖措施,以免雨天影响,晴天可以去除覆盖。

(6)矿粉或生石灰粉的存放必须采取防雨、防潮措施。

三、施工机械配置

(1)拌和设备应是能按用量(以质量计)分批配料的间歇式拌和机,应具有自动调整配合比与操作运转的功能,具有自记设备并装有温度检测系统及保温的成品贮料仓和二次除尘装置。

其产量应不小于320T/h,在拌和过程中,应逐盘打印沥青与各种矿料的用量及拌和温度。

拌和设备的产量应和生产进度相匹配。

(2)运料设备应采用有金属底板的载重≥20t的自卸翻斗车辆运送混合料。

(3)沥青混合料摊铺设备应是自动式的,中面层施工时可采用两台型号、性能相同的摊铺机进行。

安装有可调的活动熨平板或整平组件。

熨平板在需要时可以加热,能按照规定的典型横断面和图纸所示的厚度在车道宽度内摊铺,摊铺机应有振动夯板或可调整振幅的振动熨平板的组合装置,夯板与振动熨平板的频率应能各自单独的调整。

(4)沥青混合料压实宜采用下列机械:

轮胎压路机:

>

25T,不少于1台,一般XP-260

双驱双振动压路机:

11T以上,不少于2台,一般DD—110。

振动夯板:

质量不小于180kg,振动频率不小于3000次/min。

四、试验仪器设备

沥青路面施工试验工作非常重要,必须配备性能良好、精度符合规定的质量检测仪器,并配备足够的易损部件。

在施工前及施工过程中应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标定以保持其完好性和精确性,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五、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技术标准

按沥青面层所选定的沥青混凝土类型,为热拌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

根据JTGF40-2004的规定,下面层沥青混凝土应符合表8规定的试验技术标准。

AC-20C密级配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技术标准表8

技术标准

公称最大粒径

mm

19.0

试件尺寸

φ101.6×

63.5mm

设计空隙率

稳定度(φ101.6×

63.5mm)

KN

≥8

流值(φ101.6×

63.5mm)

15~40①

矿料间隙率

13~15

沥青饱和度

65~75

粉胶比

0.6~1.2

冻融劈裂强度比TSR

≥80

① 

改性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的流值可放宽至50(0.1mm)

六、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

1.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

(1)确定各矿料的组成比例

按照表9的级配范围初选三种级配,根据经验预估沥青用量后成型三组试件(每组至少两个试件),绘制压实次数和理论密度百分率关系曲线(横坐标取压实次数的对数坐标,纵坐标为理论密度百分比%Gmm)。

如果旋转100次时试件空隙率不是4%,则按照下式估算沥青用量和矿料间隙率。

Pb(估算)=Pbi-[0.4×

(4-VV)]

(1)

VMA估算=VMA初始+C×

(4-VV)

(2)

式中:

Pb(估算)、VMA估算为估算的沥青用量和矿料间隙率;

Pbi、VMA初始为初始的沥青用量和矿料间隙率;

VV为初始空隙率。

C为常数,如果VV小于4%为0.1,VV大于4%为0.2。

对比三种级配的估算结果,选择符合表8要求的最优级配。

AC-20C建议级配范围表9

方孔筛(mm)

建议范围(百分通过量%)

26.5

90—100

16.0

83-95

73-86

9.50

56-70

35-48

22-33

15-23

0.60

10-16

0.30

6-11

5-9

4-6

(2)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用以上确定的最优级配,按预估的沥青用量、预估的沥青用量±

0.5%、预估的沥青用量+1.0%四种沥青用量用实验室的小型拌和机拌和沥青混合料,按表8规定的压实次数成型试件,成型温度160~165℃,按部标准《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及《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规定的方法,测定试件密度并计算空隙率、沥青饱和度、矿料间隙率等物理指标进行体积组成分析。

以沥青用量为横坐标,以测定的密度、空隙率、矿料间隙率、饱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