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城市规划设计基础2009年7月、10月试卷.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93199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城市规划设计基础2009年7月、10月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湖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城市规划设计基础2009年7月、10月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湖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城市规划设计基础2009年7月、10月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湖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城市规划设计基础2009年7月、10月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湖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城市规划设计基础2009年7月、10月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城市规划设计基础2009年7月、10月试卷.doc

《湖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城市规划设计基础2009年7月、10月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城市规划设计基础2009年7月、10月试卷.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城市规划设计基础2009年7月、10月试卷.doc

湖北省规划设计自学考试试卷及答案(ER)

一、单项选择题(20分)

1.在一个城市中,生活居住用地的比重一般占到城市建设总用地的(B)

A.30%~40%    B.40%~50%    C.40%~70%   D.60%~70%

2.居住小区人口适合规模为(D)

A.5000~14000人B.6000~12000人C.7000~13000人D.7000~15000人

3.住宅区容积率是指(A )

A.住宅区总建筑面积/住宅区总用地面积B.住宅区住宅总建筑面积/住宅区总用地面积

C.住宅区总建筑面积/住宅区住宅建筑总用地面积

D.住宅区住宅总建筑面积/住宅区住宅建筑总用地面积

4.居住小区级公共设施的服务半径一般为(D)

A.150~250米   B.200~300米  C.400~500米 D.800~1000米

5.在居住小区的用地配置中,公建用地所占比例为(C)

A.14%~16%     B.15%~17%      C.18%~27%   D.20%~25%

6.一般住宅区外部空间适宜的DH(建筑间距与建筑高度之比)是(A)

A.1~3         B.2~4         C.3~7        D.4~8

7.日照间距(前排房屋高度与前后排住宅之间的距离之比)的表示代码是(A)

A.H:

D      B.H:

B     C.F:

H      D.H:

H

8.既是规划结构中住宅区的空间形态骨架,又是住宅区功能布局基础的是(B)

A.车道      B.通路    C.人行道    D.自行车道

9.住宅区向城市交通性干道开出入口时,其出入口之间的间距不应该小于(C)

A.100米       B.120米    C.150米     D.170米

10.下列不属于住宅区供水系统类别的是(A)

A.饮用水供水系统 B.分类供水系统  C.分压供水系统 D.分质供水系统

11.住宅区燃气调压站的服务半径一般为(A)142页

A.500~1000米  B.700~1200米   C.900~1400米   D.1100~1600米

12.住宅区公共绿地一般用于种植绿色植物的用地(含小径)的比例不小于(D)

A.35%~45%     B.45%~55%    C.63%~70%      D.73%~87%

13.普通标准住宅区居民私家车停车位的配建标准一般为住宅区居住总户数的(C)

A.10%~30%    B.20%~40%      C.30%~50%    D.40%~60%

14.下列属于住宅建设强度方面的指标是(D)

A.住宅区绿化率   B.住宅质量标准  C.土地级差地租   D.住宅区容积率

15.居住区内的公共绿地(含小区和组团)不应少于(C)

A.0.5平方米/人  B.1.0平方米/人 C.1.5平方米/人   D.2平方米/人

16.衡量居住区绿化标准的是(D)

A.每居民平均占有多少平方米绿地面积和整个居住区用地的绿化覆盖率

B.每居民平均占有多少平方米绿地面积  C.整个居住区用地的绿化覆盖率

D.整个居住区绿地占总用地面积的百分比

17.居住区内主要道路的布置形式不包括(D)

A.丁字形          B.十字形      C.尽端性      D.山字形

18.根据地形坡度分级的标准,地面坡度在5%10%的地形称为(B)

A.平坡            B.缓坡       C.中坡         D.陡坡

19.住宅区内垃圾收集点的服务半径不宜超过(D)

A.20米            B.40米      C.70米        D.100米

20.下列不属于规划结构的基本形式是(B)

A.以居住小区为规划基本单位来组织居住区 B.以工业区为规划基本单位来组织居住区

C.以居住组团为单位来组织居住区   D.以居住组团和居住小区为基本单位组织居住区

一、            多项选择题(10分)

21.住宅区内的绿地系统包括(ABCE)

A.公共绿地   B.宅间宅旁绿地  C.道路绿地  D.防护绿地    E.专用绿地

22.居住区居民常用的调查方法有(BCE)

A.随机抽取   B.问卷调查      C.访谈调查   D.抽样调查   E.观察调查

23.住宅群体平面组合上的多样性可以从下列哪些变化来考虑?

(ACDE)

A.空间形状的变化B.环境设置的变化C.围合程度的变化D.布置形式的变化E.住宅平面外形的变化

24.下列属于住宅区环境指标的有(BE)

A.绿地率    B.人均绿化面积   C.户室比     D.人口密度    E.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25.住宅区的绿地具有哪几种主要功能?

(ACD)

A.使用功能  B.美化功能       C.生态功能   D.景观功能    E.隔离功能

三、填空题(10分)

26.住宅区内布置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60米)时,应设宽度和高度均不小于(4米)的消防车道。

27.现实社区景象共享原则的重要前提是(组景),(入景)是实现社区景象共享原则的目的。

28.住宅区规划中空间有流动的(带形空间)和静止的(院落空间)两种基本类型。

29.住宅区对于来自区外的城市交通噪音主要采用(避与隔)的方法处理;而对于产生于区内的交通噪音则通过住宅区自身的规划布局在交通组织和道路、停车设施布局上采用(分区域隔离)的方法来降低噪音对居住环境的影响。

30.一般而言,商业性空间不论是室内还是室外宜采用(  )为主;而(  )多在一些大型的综合性住宅区公共中心中采用。

四、名词解释题(15分)

31.住宅区:

住宅区是城市中在空间上相对独立的各种类型和各种规模的生活居住用地的统称。

32.户室比:

户室比是指住宅区内各种不同户型的比例

33.公共设施的服务半径:

服务半径是指各项设施所服务范围的空间距离或时间距离

34.居住密度:

居住密度是关于住宅区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指单位用地面积上居民和住宅的密集程度,它是一个包含人口密度,人均用地、建筑密度和建筑面积密度指标的综合概念。

35.千人指标):

千人指标是指每居民所的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的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

五、简答题(20分)

36.布置住宅群体时需要考虑哪些影响居民居住生活的物理因素?

答:

影响居民居住生活的物理因素有:

日照、日照间距、自然通风、住宅朝向、噪声防治五个方面

37.通路的通达性是由哪几个要素决定的?

答形态要素:

通路的线性、空间比例及尺度2空间要素:

通路所处的空间层次3功能要素:

通路所服务的对象和内容

38.住宅区的路网布局应在住宅区交通组织规划的基础上遵循哪些原则进行规划?

答:

1顺而不穿,保持住宅内居民生活的完整与舒适,2分级布置,逐级衔接,保证住宅区交通安全、环境安静以及居住空间领域的完整、3因地制宜,使住宅区的路网布局合理、建设经济,4功能复合化,营造人性化的街道空间,5空间结构整合化,构筑方便、系统、丰富和整体的住宅区交通、空间和景观网络,6避免影响城市交通

39.住宅区机动车集中停放如何布局?

有何优点?

答:

布局:

应当考虑居民的停车步行距离,并按照整个住宅道路的布局与交通组织来安排,坚持以方便、经济、安全、和有利于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污染为原则,一般采用建设单层或多层停车库(包括地下)的方式,往往设在住宅区和若干住宅群落的主要车行出入口或服务中心周围;优点:

方便购物、限制外来车辆进入住宅区、有利于减少住宅区内汽车通行量、减少空气和噪声污染、保证区内或住宅群落内的安静和安全

六、综合应用题(25分)                                                                    

40.采用相应的图例绘示住宅区系统组成平面图。

 

 

41.根据40题绘示的住宅区系统组成平面图分析各种用地范围的确定方法。

2009年7月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规划设计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20分)

1.居住组团人口适合规模为(A)

A.1000~3000人B.3000~5000人C.4000~6000人D.5000~7000人

2.形成社区的基础是(D)

A.血缘关系B.工作关系C.亲戚关系D.邻里关系

3.住宅区住宅用地容积率是指(D)

A.住宅区总建筑面积/住宅区总用地面积B.住宅区住宅总建筑面积/住宅区总用地面积

C.住宅区总建筑面积/住宅区住宅建筑总用地面积D.住宅区住宅总建筑面积/住宅区住宅建筑总用地面积

4.居住组团级公共设施的服务半径一般为(C)

A.90~120米B.100~150米C.150~250米D.300~600

5.在居住小区的用地配置中,道路用地所占比例为(A)

A.7%~13%B.9%~16%C.11%~18%D.12%~20%

6.让人感到亲切舒适并适宜生活的街道空间的D/H(建筑间距与建筑高度之比)是(A)

A.1B.2C.3D.4

7.国际标准组织(ISO)制定的居住环境室外允许噪音标准为(B)页

A.15~25分贝B.35~45分贝C.55~65分贝D.75~95分贝

8.住宅区尽端式道路超过120米时应设置尽端回车场,其尺寸不小于(C)

A.5米×5米B.8米×8米C.12米×12米D.15米×15米

9.沿街超过160米长的建筑物应该设置的消防车通道的宽度不小于(A)

A.4米B.5米C.6米D.7米

10.住宅区内公用电话亭服务半径为(B)页

A.100米B.200米C.300米D.400米

11由于物业管理机构与居民日常生活关系紧密在布局上与社区活动中心结合便于联系与运作,一般服务半径不宜超过(D)

A.200米B.300米C.400米D.500米

12.根据地形坡度分级的标准,地面坡度在10%~25%的地形称为(C)

A.平坡B.缓坡C.中坡D.陡坡

13.居住区的用地根据不同的功能要求分为(B)

A.住宅用地、建筑用地、绿化用地、规划用地B.住宅用地、道路用地、绿化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C.住宅用地、建筑用地、公共设施用地D.住宅用地、道路用地、公共设施用地

14.住宅区人口净密度计算式是(B)

A.住宅区总人口/居住用地面积B.居住区总人口/住宅建筑总用地

C.住宅区总人口/住宅基地总面积D.住宅区总人口/规划区总面积

15.居住区的带状公共绿地,其宽度和面积不应小于()

A.6米、300平方米B.6米、400平方米C.8米、400平方米D.8米、500平方米

16.适宜的住宅区人口密度宜控制在(A)

A.300~800人/公顷B.400~600人/公顷C.500~800人/公顷D.60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