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六 图表与文字转换题含详解.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924964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97.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六 图表与文字转换题含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六 图表与文字转换题含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六 图表与文字转换题含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六 图表与文字转换题含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六 图表与文字转换题含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六 图表与文字转换题含详解.docx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六 图表与文字转换题含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六 图表与文字转换题含详解.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 语言文字运用 专题六 图表与文字转换题含详解.docx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六图表与文字转换题含详解

限时规范特训

图表与文字转换题

(满分:

141分 时间:

120分钟)

1.[2013·山东青岛一模]下面是某中学学生食堂就餐情况调查表。

请根据表格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6分)

  年级

调查内容  

高一

高二

高三

自觉排队就餐

78%自觉排队

54%自觉排队

69%自觉排队

餐后自觉收回餐具

43%自觉回收

67%自觉回收

72%自觉回收

饭后剩余情况

35%没有剩余

59%没有剩余

71%没有剩余

(1)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表格内容,表述中不得出现具体数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一则校园公益广告,提倡同学们自觉排队用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本题综合考查语言表达简明、准确的能力。

根据题意,应分别分析自觉排队、自觉回收餐具、饭菜剩余情况和年级增高的关系,然后分别概括其变化规律。

(2)本题综合考查语言表达简明、准确、得体的能力。

注意表意要明确,措辞要得体,要易于让人接受。

答案:

(1)从排队就餐来看,高一学生自觉性最好,高二最差,高三略有回升;从餐后回收餐具和饭菜剩余情况来看,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的自觉性越来越高。

(2)示例:

秩序让就餐更便捷;排队讲秩序,就餐享美味。

2.下面的图表是某机构去年针对网民阅读情况所作的调查统计,请仔细分析图表,就其反映出的主要情况作一个结论。

(不超过40字)(6分)

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要找出图表中有代表性特征的数字,比较突出的、引人注意的板块;其次,要注意题干中的明确要求——“就其反映出的主要情况”,因此概括图表时就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只需把最典型的特征反映出来即可。

答案:

多数网民有阅读杂志的习惯,每月阅读2本以上(含2本)杂志的网民占大部分。

3.仔细观察下面的统计图,按要求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4分)

青少年购买服装鞋帽时的影响源

与他们对怪异装扮的态度的关系

对怪异装

扮的态度

购买服装鞋帽时的影响源

自己

家长

同学

广告

流行的潮流

看不惯

40.5

43.8

4.7

4.8

6.3

很想模仿

37.2

18.2

7.0

4.1

33.5

无所谓

46.8

31.3

6.1

3.4

12.4

总体(商品化)

44.6

33.5

5.8

3.8

12.2

注:

表中数字为百分比。

根据图表可知,流行的潮流对青少年服装鞋帽的消费行为的影响作用比广告的作用大,尤其对于那些①________的青少年来说,流行的趋势对他们的影响更大。

然而,就整个青少年群体来看,他们对于服装鞋帽的接受程度主要影响源是②________,其次是③________,这体现了青少年群体④________的特点。

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和语言表达简明、准确的能力。

根据语段中第①空前的“流行的潮流……”,可知应该将注意力放在图表的最后一列,在这一列中,百分比最高的是“很想模仿”的青少年群体,所以第①空可知。

根据第②空前的“整个青少年群体”可知,我们应该观察图表的最后一行,或总体看各种人群,可得出第②③两个空的答案。

最后,由“这体现了青少年群体……的特点”可知,需要根据以上数据来进行总体概括。

答案:

①“很想模仿”怪异装扮 ②自己的看法(自己) ③家长的意见(家长) ④自主性越来越强(个人主义倾向加强),但也并未摆脱对父母的依赖性

4.下面是某家庭每月的生活费支出图。

请根据图表反映的情况,写出三条结论,每条最多不超过35字,不能出现数字。

(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简明的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干,明确图表反映的是“某家庭每月的生活费支出”;其次要认真读图,弄清图中各部分的比例;最后根据各部分的比例写出结论,要特别注意题干要求的不能出现数字。

答案:

(1)此家庭每月支出项目有食品、还购房贷款、教育、服装、水电、其他六类。

(2)此家庭每月支出的水电费占支出计划的百分比最低。

(3)此家庭每月食品支出和还购房贷款一样多。

(4)此家庭服装支出和其他支出一样多。

5.市教育局举行中学生“科技之星”评选,“近三年间获市级以上科技创新或理科学科竞赛二等奖以上,年龄在18周岁以内的高中学生”可以参加竞选。

经过层层筛选,洪浩同学符合入选条件,其成绩将在主流媒体和校园公示。

请你根据下表内容,替主办方写一段有关洪浩同学的成绩介绍,要求:

内容概括准确、简明、得体,不超过60字。

(6分)

姓名

洪浩

性别

出生年月

1996.12

主要学习经历

2001年9月至2007年6月在市励志实验学校读书(小学)

2007年9月至2010年6月在市励志实验学校读书(初中)

2010年9月至2013年6月在市励志实验学校读书(高中)

何时何地受何种奖励

2008年12月获省中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

2010年12月获省中学生科技创新二等奖

2011年11月获市星河道德奖(集体奖)

2011年12月获省中学生现场作文竞赛一等奖

2012年10月获市星河科技创新一等奖

何时何原因受何种处分

2013年1月因违反学校规定带手机进课堂受警告处分1次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表文转换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围绕题干要求“近三年间获市级以上科技创新或理科学科竞赛二等奖以上,年龄在18周岁以内的高中学生”答题,突出其年龄、身份,以及获奖的时间、次数。

答案:

洪浩,男,1996年12月生(现年16岁),汕头市励志实验学校学生,高中期间科技创新成绩优秀,获省科技创新二等奖一次,省数学竞赛一等奖一次,获市一等奖1次。

6.阅读下面一则材料,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语句。

所填语句不要使用数字。

(6分)

时间分配

16个无意义音节记忆百分数

5段传记文记忆百分数

立刻

4小时后

立刻

4小时后

全部时间诵读

35

15

35

16

1/5时间用于尝试回忆

50

26

37

19

2/5时间用于尝试回忆

54

28

41

25

3/5时间用于尝试回忆

57

37

42

26

4/5时间用于尝试回忆

74

48

42

26

这是一份有关尝试回忆效果的实验结果材料。

根据这个结果,我们在记忆无意义不连贯材料时,应该________;相较而言,在记忆连贯段落或文章时,应该________。

但是不管记忆材料有无意义、是否连贯,分配一定比例的时间用于尝试回忆,都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表文转换的能力。

解答表文转换题目,要注意观察图表的特点。

对于本题,要注意观察表格的相关数据体现的意义,思考表格中最大值、最小值甚至差值体现的意义。

比如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在“4/5时间用于尝试回忆”时,无论是记忆16个无意义音节还是5段传记文,无论是立刻回答还是4小时后问答,其百分值都是最大的,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用“4/5时间用于尝试回忆”的记忆是最有效的,即记忆情况是最好的。

同样,我们分析“16个无意义音节”这一栏时,通过将全部诵读与尝试回忆数据对比发现,应该以尝试回忆为主。

答案:

分配大部分时间用于尝试回忆 分配更多时间用于诵读 有利于增强记忆效果

7.为了了解家长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态度,目前,学校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调查的问题及结果如下:

问题

一点点

对新大纲中的学生课外阅读要求是否了解?

41.8%

45.46%

12.7%

知道课外必读哪些名著吗?

38.2%

52.7%

9.1%

是否支持子女的课外阅读?

72.7%

20%

1.8%

子女是否爱好课外阅读?

45.6%

50.9%

3.6%

认为课外阅读是否有益?

49%

38.2%

7.2%

经常与子女交流读书情况吗?

34.5%

60%

5.4%

是否辅导您子女的课外阅读?

29.1%

60%

10.9%

请根据以上调查数据中的主要信息,写出结论(20字以内);并据此提出两条合理的建议。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分析图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注意整体阅读,得到观点源头;②重视数据变化,从中找到规律;③搜索有效信息,简要归纳概括。

本图表的几项调查数据,“否”一栏中都很低;“是”一栏中普遍不高,只有第三条达到“72.7%”,似乎能让人高兴,而第五条的“49%”又使家长的态度充满了变数:

一旦与考试成绩挂钩,恐怕就不会有更多的支持了。

可见,总的来说,家长对学生课外阅读持不认同态度。

答案:

家长对学生课外阅读不认同。

8.下图是近年稻谷收购价格的变化情况,请用一句话概括下图的主要内容,20字以内。

(5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考生在解题时,要注意题干中的提示,“近年稻谷收购价格的变化情况”,从图表看,“近年”是从2008年至2012年这五年,通过对图中这五年“变化情况”的比较分析,考生就能得出稻谷价格“不断上涨”的结论。

答案:

示例一:

国家连续五年提高各类稻谷收购价格。

示例二:

近五年各类稻谷收购价格不断上涨。

9.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完成题目。

(5分)

(1)请为这幅漫画拟一个标题。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简洁的语言揭示漫画的寓意。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连贯、得体的能力。

仔细观察画面,从画面上的爆竹、灯笼以及人物衣着等可判断出春节的背景。

根据多只手伸过来,主人公脸上惊恐的表情,都揭示了漫画的主题。

(1)问,拟标题要简单、准确、醒目。

(2)问,揭示寓意,从主人公脸上的表情以及伸出来的多只手,不难看出漫画作者的批评态度。

答案:

(1)春“劫”

(2)每到过年,总有各种各样的开支(如拜年、发压岁钱等)让人不堪重负。

10.请你用简洁的说明性文字介绍下面这幅漫画,然后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寓意。

(5分)

介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

介绍漫画内容首先要注意漫画的标题,然后再介绍画面的主要内容,尤其需要注意介绍的顺序,如左边是什么,右边是什么,还要注意漫画中重点突出的内容。

如本漫画中那个写有“问题”的窨井及那个人扭头所说的话都需要表述出来,但不能凭空想象一些内容。

概括寓意要能够透过画面指出本质内容。

这个人用那么小的盖子就想盖住那个大的问题,明显是遮掩隐瞒,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答案:

(介绍)这是一幅标题为“解决问题”的漫画。

画面左下角是一个内有“问题”二字的大大的没有盖子的黑色窨井;右边有一个人手拿小小的窨井盖,边跑边扭过头说:

“正在着手解决!

(寓意)讽刺(批判)了那些口头承诺解决问题而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或“不负责任”“敷衍塞责”等)的人或行为。

或:

讽刺了一些人对于出现的问题,不是切实想办法解决,而是应付上级,妄图遮掩隐瞒的行为。

11.请为下面这幅漫画拟一个标题,并针对其反映的社会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

(5分)

漫画标题:

________(不超过2个字)

合理化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及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注意审视漫画内容,从画面来看,一个平衡木失去了平衡,是过于追求生产而忽视了环保工作,所以标题可以拟为“失衡”;合理化建议当然应该是注意环保,不能只追求生产,应该注重二者的平衡发展,做到可持续发展。

答案:

(漫画标题)失衡

(合理化建议)生产和环保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或:

要克服片面追求生产效益而忽视环保的不良做法,要做到可持续发展)

12.下面是关于我国家庭养老的漫画,请认真阅读,完成其后试题。

(5分)

(1)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介绍漫画反映的基本内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面对家庭养老的如此现状,你有何建议?

并说明你的理由。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认真观察漫画,标题为“都在养老”且画中的三位老人的生活迥然不同,其中的原因正在于家庭养老方面,由此可见养老不均衡现象。

针对这种现象,可考虑的方向,如强化家庭养老的监管,将“常回家看看”入法;建立社会养老模式,社区养老势在必行等。

最后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简单表述即可。

答案:

(1)我国家庭养老不均衡现象突出。

(2)中国急需探索多种养老模式。

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且老龄人口数量处于激增状态;家庭养老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部分老年人的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13.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回答问题。

(5分)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画面内容。

(不超过30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了上面的漫画,你一定有很多感想,请写出你最想说的一句话。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一只鸭看到一个蛋就说是它下的,看到蛋壳里冒出蛇就说此事与它无关。

(2)见好处就上,见责任就逃,太自私。

14.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答题。

(5分)

(1)描述这幅漫画的内容。

(不超过60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揭示漫画的寓意。

(不超过20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

(1)题要求描述画面的内容,首先应考虑画面由哪些内容组成,从画面看应是两个人,其中一个人后来变化为马的形状;然后考虑这两个人在干什么。

根据这些进行描述。

特别注意,不能写成说明性的文字。

(2)题考查漫画的寓意,也就是用抽象的内容揭示画面所表达的普遍意义。

画面中前面被拍的人,最后却成了拍马者的坐下骑,其寓意不言而喻。

答案:

(1)画面内容:

一人昂头挺胸凸肚,后面一人鬼祟而来,用手抚拍前人臀部,被拍之人渐次俯身变为马的形状,拍马之人跃马骑乘。

(2)寓意:

受人之谀,为人所制(或:

不可为拍马之举所挟制)。

15.观察下面这幅漫画,请为其题诗或配文。

(5分)

要求:

①符合画面情景;②表达鲜明、生动;③字数不超过40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生动的能力。

这幅漫画十分生动形象,所反映的现象十分普遍,发人深省。

但它是用一种形象的比喻手法来揭示生活:

人跪在地上,被手机驱使驾驭。

我们必须对其进行抽象化的思考,体会其背后的深层意义,才能理解其主题,从而解答好此题。

答案:

示例一:

手机常在手,信息似洪流。

魂牵耳指间,甘为鞭下牛。

示例二:

看那手机趾高气场,看那人类俯首臣服;跪在地上的灵魂,首先是自己的膝盖软了呀!

示例三:

时间被手机占领,生活被信息充斥;手机时刻不离,心灵已然物化。

是进步,还是退化?

16.请观察下面这幅漫画,用简洁的语言为这幅漫画写一段推介语。

(不超过100字)(5分)

高效药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

本题要求为这幅漫画写一段推介语,所谓推介语,我们可以理解为向没有看过这幅漫画的人推荐介绍这幅漫画。

向人介绍这幅漫画,势必要概括漫画的内容,点评漫画的手法、特点,指出其优点等。

答案:

漫画中,医生居然用一位干部的讲稿治好了病人的失眠症,以致高兴地夸赞其“疗效”。

这幅漫画用夸张、诙谐的方式,展现了当今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机关干部讲空话、大话、套话,不干实事,不落实处,形式主义作风严重的不良现象,蕴涵着强烈的讽刺意味。

17.[2013·南京三模]仔细阅读下面的漫画,在横线处填上合适的话。

(5分)

狐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兔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作答本题,首先要看懂画面。

狐狸背靠老虎,可见它把老虎作为自己的靠山了。

兔子身后有“三窟”,可见它为自己留有后路。

根据以上内容和寓意,模拟两者的口吻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

(狐狸)如今干什么都得有靠山!

(兔子)凡事都要给自己留条后路!

18.请介绍下面漫画的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6分)

画面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面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画面内容)画面中的三人分别代表工薪族、大款、下岗工人,他们的收入差距很大,却被搁置在同一个平台上,谋得工资收入一致的效果。

(答出差别得1分,用说明性的语言介绍得2分。

意思对即可)

(画面寓意)讽刺时下相关部门掩盖贫富差距事实,虚夸国民收入增加的做法。

(辨明感情色彩“讽刺”得1分,答出寓意得2分。

意思对即可)

19.请仔细观察下幅名为“告别”的漫画,回答问题。

(5分)

(1)请你说说漫画标题“告别”的含义有哪些?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了这幅画之后,你对图中的两个锯树人有什么看法,如果让你对他们说一句话,你应如何来说?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美丽的自然环境将与人类告别,取而代之的将是黄沙漫天。

自然环境遭到人类破坏之后,地球含着泪与人类告别,从此地球将不再适宜人类生存。

最后一棵树与人类告别,从此树将从地球上消失。

(2)请你们手下留情吧,不要再锯树了。

再锯下去,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将最终消失。

20.观察下面的一幅漫画,根据要求完成

(1)

(2)两题。

(6分)

(1)写一段话说明画面内容。

(50字左右)

(2)根据漫画内容,拟写一则公益广告。

(不超过30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

(1)这是一幅题为“只有打地铺了”的漫画。

画面上,有一片树林,每棵树上挂着售价三十万、四十万不等的鸟屋;一只鸟儿在地上铺窝孵蛋,另一只鸟儿在询问其中的原因。

(要求:

表达方式为“说明”,要点齐全,注意说明的顺序和方法)

(2)宏观调控房价,求和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