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综合素质.docx
《幼师综合素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师综合素质.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师综合素质
1.四
(1)班王红的语文、英语两科成绩都很好,唯独数学差,用她自己的话说:
“我爸妈小时候数学都不好,遗传!
”
刚接这个班数学课的张老师很惋惜,她想:
怎样让王红爱学数学、会学数学呢?
在全面了解王红的学习状况之后,张老师决定从习得学习方法、消除数学畏惧入手帮助王红。
张老师先是和王红一起总结语文与英语的学习方法,归纳其中相通的地方,指导王红尝试将其应用在数学学习上。
课堂上,张老师提问王红时,会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适当进行启发,并给王红提供机会说出解题思路,逐渐地提高了王红的听课效果。
在操作性学习活动中,王红常常不知如何下手。
针对这些问题,张老师一方面鼓励王红大胆操作,不要怕犯错误,另一方面教给她具体的操作方法,引导她逐步体验、渐入佳境。
当作业难度较大时,张老师便给王红搭一个“脚手架”,设计较容易的题目让她先完成,然后找到题目之间的联系,最终完成作业。
对于王红的作业,张老师采用面批的形式,及时反馈,以便王红适时改进。
经过张老师和王红的共同努力,王红数学成绩大幅度提高,王红再也不说自己“学不好数学”了。
问题:
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张老师的教育行为。
张老师的教学行为很好地践行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学生观要求教育要做到教育公正,要求面向全体学生,要求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
首先,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材料中,张老师并没有因为王红的数学成绩差就放弃她,而是从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和自信心等方面逐步提高王红的数学成绩,增强王红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其次,学生是独特的人。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教师要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因材施教,才能够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材料中,一方面王红的英语和语文成绩优秀,张老师根据王红的优点引导她根据英语、语文的学习方法去学习数学,克服了学习数学的畏惧感;另一方面,张老师结合王红操作性学习活动基础薄弱的特点,搭建“脚手架”的方法,引导学生逐步地完成作业。
再次,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作为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材料中,张老师通过方法的引导和自信心的确立,激发起王红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了王红的数学成绩。
因此,作为教师,在面对学生偏科的情况下,要结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积极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今天语文课的学习内容是一篇文言课文。
上课伊始,老师说:
“这篇课文比较长,我们将用两节课学完。
”说完,便转过身去板书。
他刚写完课文题目,便听到有同学喊:
“报告!
”“什么事?
”老师问。
“老师,我不同意用两节课的时间学习这篇课文。
”喊报告的那位同学站起来说。
“为什么不同意呢?
”老师和蔼地问。
“我认为这篇课文虽然长,但语言比较好懂,即使有些难懂的句子,课文下面都加了详细的注解,而且我们已经按照您的要求预习了课文,查阅了很多相关资料,大部分同学应该基本掌握了这篇课文的内容,似乎没有必要再花两节课了。
”
老师听了该同学的解释后,便向大家问道:
“你们还有谁赞成他的意见?
”结果同学们都赞成。
于是,老师说:
“很好!
我也赞成大家的意见。
那我们就用一节课的时间来学习这篇课文吧!
”同学们立刻发出满意的欢呼声。
问题:
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这位老师的教学行为。
从学生观角度看,老师的行为是妥当的,符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首先,“以人为本”学生观强调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在材料中,教师把学生当作独立的人来看待,认真采纳学生的意见,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学生的情况、条件、要求和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尊重学生的建议,并对他们的想法提出赞赏。
其次,“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不可能代替学生感知、观察与分析,更不可能代替学生掌握规律。
材料中的学生充分发挥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预习课文、查阅资料、主动学习,教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要。
综上所述,老师践行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是值得赞扬的。
3、王老师教六年级语文兼班主任,他每天都给学生布置大量作业,其实要批改堆积如山的作业也是一种折磨。
他想,学生完成这些作业肯定不轻松。
一天下午放学前,王老师突然想,让学生自己给自己设计一次作业会怎么样呢?
就叫“自设作业”吧。
当他把这一想法告诉学生时,学生很惊讶,作业还有自己设计的吗?
同学们感到既新鲜又激动。
第二天,王老师带着期盼和不安的心情打开了那一份份作业,着实吃了一惊!
有“老师,我考考您”,有“小发明介绍”,有“诉说我的烦恼”,有“我喜欢的名人名言”,有主题班会设计方案,有显示个性的硬笔书法,有的干脆是一副自画像……看着这些丰富多彩的作业,王老师激动不已!
这些作业是同学们怀着极大的热情设计的,那里有学生的坦诚和率真,有学生的希望、喜悦、烦恼和困惑,还有他们对美的理解和对是非的判断,这其中闪烁着创造和智慧的火花,是师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流。
当下午放学前王老师把作业发下去时,同学们一改以往看也不看便塞进书包的习惯,而是迫不及待地翻开作业本,品味着老师批改的一字一句。
借此时机,王老师指导学生把“自设作业”和语文学习结合起来。
以后的日子,“自设作业”竟在许多学生的作业中生了根。
王老师发现,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浓了。
问题:
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谈谈你从材料中获得的启示。
王老师的做法是合理的,充分践行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值得每一位教师学习。
首先,王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材料中,王老师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看到了学生未来的发展潜力,为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王老师让学生“自设作业”,对学生充满了信心,体现了教师相信学生的发展潜能。
其次,王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学生是独特的人,是完整的人。
材料中,王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充分展现学生自己的创造和智慧。
通过“自设作业”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的机会。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他们通过“自设作业”体现出来,王老师能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根据学生不同类型的作业都能认真地批改,因材施教。
最后,王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是学习的主体。
材料中,王老师能够根据素质教育的理念,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认识的主体、实践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
明确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通过让学生“自设作业”,并指导学生把“自设作业”与语文学习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充分促进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综上所述,作为教师要持有“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做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化的发展。
4、于老师决定在班上组织一次全员参与的特长展示活动,学生们陆续在报名表上写上自己的“拿手好戏”:
手工、书法、弹琴、乒乓球……于老师发现,除了小伟,其他学生都报了项目。
小伟刚从外地转来,学习成绩很差,很少参加集体活动,在班上也没有什么朋友,于老师把小伟找来,鼓励他报名参加特长展示活动,小伟却自卑地说自己没有什么特长。
于老师启发他说:
“不管是什么,只要是拿手的,就可以展示出来!
”小伟想了很久,急的快哭了,怯怯的问:
“老师,我削梨又快又好,皮不会断开,请问削梨算是特长吗?
”于老师当即拍板:
“行!
就这个了。
”
展示活动当天,于老师郑重的请小伟表演削梨。
在大家好奇的目光中,小伟拿出了一只黄澄澄的大鸭梨和一把小刀,两手飞快地转动,不一会儿就把梨削好了,削好的梨子圆滑晶莹,细长的果皮垂下来足有两米长。
同学们都情不自禁的鼓起掌来。
从那以后,小伟开朗多了,学习更加用功了,学习成绩有了较大提高。
于老师还注意发挥他肯吃苦、爱劳动的优点,推荐他担任班上的卫生委员,他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得到了锻炼。
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于老师的教育行为。
(1)以学生为本。
于老师组织班级全员参与特长展示活动,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独特性,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体现了于老师的素质教育理念。
于老师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当班级的其他学生都报名了,于老师发现小伟没有报名,鼓励小伟报名参加活动。
(2)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教育的生机和活力,在于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于老师重视小伟的个体差异,考虑到小伟刚从外地转来,学习成绩差,没有什么朋友,鼓励小伟报名参加特长展示活动。
(3)关爱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于老师关爱每一个学生。
当小伟想到自己削梨又快又好时,于老师当即表示非常好,这说明于老师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从那以后,小伟开朗多了,学习更加用功,成绩提高很快。
于老师注意发挥他肯吃苦爱劳动的优点,推荐他当卫生委员。
5、当学生在课堂上回答不出问题时,不同老师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下面是两位老师的做法。
教师甲对学生吼道:
“一上课就发呆、开小差,你到学校干什么来了?
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整个一笨蛋!
坐下!
”学生非常沮丧地坐下,整节课都无精打采。
教师乙和蔼地对学生说:
“不着急,我们一起回忆学过的内容和昨天的实验课。
昨天你们小组的实验很成功。
你还能想起实验过程吗?
”学生思索片刻,答对了一部分。
教师乙兴奋地说:
“对!
只要我们动脑筋,就有思路。
再想想,还有补充吗?
”学生思索了一下,又做了补充。
教师乙点点头:
“很好,请坐!
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看法吗?
”……该学生听得更认真了。
问题:
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甲乙两位老师的教育行为。
教师甲的行为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需要我们引以为戒;教师乙方的行为符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值得我们学习。
首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学生处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是成长过程的必然;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力,有能力也必然会克服问题,不断发展。
材料中,教师甲没有将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对学生的错误一味训斥惩罚,没有正视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改正问题;而教师乙看到了学生现有的问题只是暂时的,积极包容学生的错误,启发引导学生回忆知识,思考问题,保护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自尊心。
其次,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的行为和认识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
材料中,教师甲一味的训斥学生,不但不会使学生真正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还严重伤害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克服开小差的错误;而教师乙则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因势利导的启发学生自主回忆和思考,并赞扬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努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信心。
因此,作为教师,要向教师乙学习,践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把学生看作是发展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现有问题和未来发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6、 材料:
亮亮喜欢打人,经常有小朋友因此找王老师告状。
今天,小朋友们坐在餐厅等待吃饭时,明明经过亮亮身边,顺手戳了亮亮一下。
亮亮还手打了明明一下。
这时,王老师经过,看见亮亮打人,一把抓住他,用力狠狠戳他的头,推得他直摇晃,并生气地说:
“看你还打人!
”见此情景,小朋友纷纷数落亮亮曾经打了自己,王老师听后更生气了,她用力拍打亮亮的肩膀,同时生气地大声吼道,说“你真是讨人嫌!
长得人不像人!
”问题:
请从儿童观的角度,评价王老师的教育行为。
王老师的教育行为是不恰当的,没有体现“以人为本”的儿童观。
首先,王老师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亮亮的行为,只要看到亮亮动手打人就用亮亮之前的行为来解释,而不会考虑这次事出有因。
其次,王老师没有尊重儿童的独立性,没有把亮亮看成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和权利的主体。
王老师“狠狠戳亮亮的头”,“大声吼”说亮亮“讨人嫌”“长得人不像人”等侮辱性的言行都侵犯了儿童的权利和尊严。
最后,王老师应该考虑到儿童的独特性,意识到亮亮经常有打人的行为一定有背后的原因,作为老师应该因材施教,找出亮亮行为的原因,帮助亮亮取得进步。
7、一位老师给学生上科学课,主题是“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老师安排学生去校园里甚至校外的大自然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并做好记录。
走出课堂的孩子们显得很兴奋,不久一位同学跑过来说:
“老师,我捉到一只蚂蚱。
”其他同学也围过来看,突然,一个同学说:
“这是只公的。
”围观的同学哄堂大笑。
老师问道:
“你怎么知道的?
”“我观察的,公蚂蚱有劲,跳得高。
”他自信地说。
这是孩子最直接的推理,确实难能可贵!
老师及时表扬道:
“你真是一个小生物学家,科学就是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希望你能认真研究一番。
”孩子认真地点点头,就在这时,一位同学跑过来告状:
“一个同学把蚂蚱踩死了。
”老师很快意识到这是一个绝好的教育机会。
他走过去,几个同学正在气呼呼地责备那个同学。
这位老师说:
“蚂蚱也是有生命的物体。
我们应该爱护每一个有生命的物体。
我相信,这位同学一定是无意踩死的。
这样吧,老师提一个建议:
不如挖个坑,把他安葬了吧!
”于是,在学校的草地上,举行了一场特殊的“葬礼”。
可以说在这潜移默化中,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珍惜会比多少遍说教都来得有效!
问题:
试从教师职业理念的角度,评析这位老师的教学行为。
这位老师的做法是恰当的,值得学习的,践行了素质教育的理念。首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师观要求教师对学生要尊重和赞赏。材料中教师在一个同学发现蚂蚱并通过自己判断是公蚂蚱的时候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对他一笑置之,而是表示赞赏,践行了要尊重和赞赏学生的理念。其次,素质教育观的内涵要求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材料中教师在上科学课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也积极关注学生品德的培养,在一个同学踩死蚂蚱大家都在声讨他的时候没有过分严格批评学生,而是和大家一起安葬蚂蚱,通过实际行为来教育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再次,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教育。材料中教师通过户外实践的形式给大家上科学课,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践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做法。
8、材料:
材料一:
今天的午点是香蕉,拿到香蕉后,王浩马上双手握住香蕉,眯着眼睛,“叭”的向吴老师开了一“枪”,小朋友们都笑了起来,吴老师没有生气,而是问小朋友们:
“王浩觉得香蕉像一把枪,你们觉得像什么?
”小朋友们看着手里的香蕉,纷纷说:
“像小船,像月亮,像香肠……”材料二:
吃香蕉的时候,吴老师问:
“香蕉吃到嘴里是什么感觉?
”小朋友们纷纷回答:
“很甜”“很软”“粘牙”“和橙子不一样,它没核”……材料三:
吃完香蕉,吴老师问:
“香蕉皮像什么?
”“降落伞”“一朵花”“一只大章鱼”……材料四:
以往,老师会要求小朋友们把香蕉皮丢进垃圾筒里,可今天,吴老师要求小朋友们把香蕉皮留在桌面上,并给小朋友们提供了绳子、透明胶、剪刀等工具,兴趣盎然地带领大家玩起香蕉皮来。
问题:
从教师职业理念的角度分析吴老师的保教行为。
教育观:
启发的教学方法,保育与教育相结合;儿童观:
因材施教,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能根据幼儿身心发展水平进行教育。
9、任教六年的李老师回忆道:
读初二时,新来的语文老师以“春游”为题。
让我们写一篇作文。
我写了一次与爸爸上山采杨梅的经历,由于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所以写得有声有色。
这个语文老师对班上的情况不了解,并不知道我是班里最差的学生,在批改完作业后,我的作文成了班上唯一优秀的范文,老师拿着我的作文本声情并茂地大声朗读着,我一听是自己的作文,心狂跳起来。
语文老师读完了以后,就对全班同学说:
“请写这篇作文的同学站起来。
”我在后排怯生生地站了起来,全班同学以惊奇的目光注视着我,我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自豪。
老师在读完了我的作文后,还分析了作文好在什么地方,并给了我几张空白稿纸让我再誊写一遍,然后在班里墙壁上开辟了一个作文园地。
我的作文就是作文园地里的第一篇范文。
由此,我找到了自信,发现自己原来并不是一无是处,我也有很多闪光点。
自从那以后我开始要求自己坚持写周记和日记,并送给老师批改。
老师在看完之后要么写一句评语,要么盖上一个“优秀”字样的图案,我非常满足。
写日记这个习惯从初二开始一直保留至今,现在我的日记本已达五十多本了。
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材料中语文老师的教学行为。
语文教师的行为符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值得我们学习。
首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处在发展过程中,有很强的发展潜力。
材料中,教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对于学生的作文非常认真详细地加以指导,并且给予不断的鼓励,不但促进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更给予学生未来发展的自信。
其次,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独特的人,不同的学生之间有其独特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实施因材施教。
材料中,语文教师发现了学生在写作上的闪光点,给予了有的放矢的教育,帮助学生批改日记,不断鼓励学生在写作上的成就,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积极性。
再次,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教育公平,面向全体学生,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材料中,语文教师并没有关注“我”在班级中的“差劲”表现,而是一视同仁,对学生的作文大加赞赏,评选为范文,给予学生莫大的鼓励,促进学生发展。
因此,作为教师,要践行以人为本的教师观,公平公正的面向全体学生,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具有自身独特性的人,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10、老师带着孩子做这个模仿游戏,很受欢迎。
有一天孩子对老师说:
“老师,我不想跟你那样做,我想和你做得不一样!
”老师说好,老师拍手,她跺脚,老师扮小花猫,她学大老虎。
好多小朋友和老师说:
“老师,我们也想做不一样的动作。
”老师说好,游戏重新开始,孩子们做得特别认真。
她想到了他们做了很多平时没有没做过的动作。
老师发现规则改变后更吸引孩子注意力。
孩子们的反应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发展了。
从儿童观角度,解析张老师的教育行为。
体现了张老师“育人为本”和“全面发展”的儿童观。
(1)尊重儿童,关注个体差异。
张老师在尊重儿童的基础上,关注到儿童的个体差异对儿童活动的需求。
当一个孩子对老师说,想换一种方式做游戏时,老师并没有制止或是批评儿童,而是同意儿童的提议,与儿童换角色来表演。
这体现出张老师尊重儿童的人格,平等对待儿童,培养儿童的求知欲和学习的积极性,发散儿童的思维能力并提高儿童的动作协调能力。
以适当的教学活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2)平等对待儿童,促进儿童人格发展。
当一个儿童提出改变游戏规则,很多小朋友都效仿时,张老师欣然同意,体现出张老师平等对待儿童,尊重儿童人格。
张老师促进儿童富有个性、自主的人格发展,实质上是为儿童一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张老师采取恰当的方法组织儿童活动,促进儿童在愉快的活动中得到身心健康的成长,使儿童在玩中学,学中玩的同时,发展他们艺术的想象力、创造力,促进其健全人格的形成。
(3)挖掘儿童潜能,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当游戏规则改变后,为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儿童做了很多平时没有做过的动作,发展了儿童的反应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得儿童智力得以进一步提高。
轻松的教学活动为儿童带来欢乐的同时,使其感受美的存在,满足了儿童全面发展需要。
11、晓星经常欺负同学,班上的同学都不愿意跟他交朋友。
在一次课外活动中,其他同学都三五成群地说着,只有晓星一个人呆在角落里,马老师悄悄地走过去,对他说:
“咱俩一起玩吧。
”晓星生硬地问道:
“为什么?
”马老师蹲下身来,俯在晓星耳边说:
“因为我喜欢你啊!
”他们两人就玩起了游戏,游戏中,马老师问:
“想让大家一起玩吗?
那就招呼大家一起来吧!
”因为有老师的参与,同学们很快围拢过来。
这一次,晓星和同学们玩得很开心。
马老师组织开展以“交朋友”为主题的班队活动,在活动中教给晓星与人正确交往的方法,并鼓励班干部主动与晓星交往。
在老师和全班同学的帮助下,晓星渐渐不再欺负同学了,有了自己的好朋友。
问题:
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评价马老师的教育行为。
老师的行为符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值得我们学习。
首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学生处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是成长过程的必然;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力,有能力也必然会克服问题,不断发展。
材料中,老师没有因为晓星的问题而一味批评,而是正视晓星存在的问题,鼓励他与其他同学交往,帮助他学会与其他同学交朋友,最终让晓星不再欺负同学,交到了好朋友。
其次,“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要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面向全体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
材料中,面对“问题学生”晓星,教师不离不弃,耐心地帮助他融入班集体;通过交朋友的活动,让晓星获得了自己的好朋友,改正了欺负学生的不良行为。
因此,作为教师,要贯彻“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关心热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现有问题,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12、材料:
一周长假结束后,楠楠一进教室,就马上走到自然角去探望小金鱼和蝌蚪。
“小金鱼不见啦!
”楠楠大叫起来。
邓老师很吃惊地走过去看,以前游来游去的小金鱼不见了,只剩下两个小鱼头躺在缸底的水草下,几只蝌蚪竟然正在“啃”着鱼头。
蝌蚪吃金鱼的事立刻引起了孩子们的注意。
早餐结束后,邓老师决定利用这次机会,组织孩子们讨论小金鱼的死因。
孩子们分小组进行了热烈讨论,他们列出了几种可能的原因:
(1)天气闷热致死。
因为放假期间,天气一直有些闷热。
(2)水污染致死。
因为涵涵曾经将肥皂泡吹到鱼缸里,大家觉得水污染可能会导致金鱼死亡。
(3)金鱼吃得太饱,胀死了。
因为小杰家的金鱼就是这样死的。
(4)金鱼是饿死的。
因为放假期间没人给金鱼喂食,它们就饿死了。
……邓老师继续组织幼儿讨论怎样的喂养方式是正确。
大家纷纷发表意见。
随后,邓老师指导孩子们把金鱼的尸体从鱼缸里捞出来。
有的孩子还提出要把金鱼埋葬到草丛里,邓老师答应了,给孩子们借来铲子,看着孩子们很认真地把他们心爱的金鱼埋好。
问题:
请从儿童观的角度,评析邓老师的保育行为。
教师的做法符合新课改背景下育人为本的儿童观,这种保育行为值得我们去学习。
首先,儿童是发展中的人,有巨大的潜能和探索意识。
材料中,就金鱼的意外死亡,教师并没有直接告知幼儿答案,而是带领幼儿大胆假设,论证研究,激发了幼儿学习热情,促进了幼儿的发展。
其次,育人为本的儿童观强调要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材料中,教师不但就金鱼之死引发大家在知识方面的讨论,还为金鱼举办了一个葬礼,让幼儿体会到了生命的宝贵与意义,陶冶了幼儿的情操,丰富了幼儿对大自然的情感与热爱。
因此,作为幼儿教师,要向邓老师一样,全面贯彻育人为本的儿童观,一切以儿童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帮助幼儿在各个方面健康快乐地成长。
13.汤老师接手3班班主任一个月了。
他在课间经常把做作业的同学“撵”出教室,还“异想天开”地让学生自主设计去世界文化遗产的考察路线,让学生模仿在联合国发言,让学生设计一次公益募捐的方案……
就在其他老师议论汤老师的这些做法时,他又在“折腾”分层教学。
现在他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准备,上课要同时兼顾班上多个小组的学习状态……有老师建议他少“折腾”,还说:
“你关注大多数学生就行了,何必那么费劲。
再说即便你这样辛苦,也不一定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学好。
”汤老师依然坚持他的做法,在经过多次实验后,他慢慢发现分层教学还有很多窍门,比如可以把分层教学与“小先生制”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所思所得。
例如,在学完《屈原》之后,学生交上来的作业有读后感,有续写、改写,有诗歌、图画、短剧,角度多样,观点鲜明,一段时间之后,汤老师发现学生越来越乐于在作业中另辟蹊径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了。
汤老师的行为是正确的,他践行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的具体要求。
首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人。
每个学生都是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每个学生都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材料中汤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异想天开”的让学生设计路线、方案、发言等内容,充分体现出汤老师能够看到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同时在分层教学时,让学生总结所学所思所得,关注了学生的发展过程,把学生看成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其次,“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特的人。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每个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
材料中汤老师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学生的作业类型有读后感、续写、改写、诗歌、图画等多种形式,体现了学生自身的个别差异,充分体现出汤老师能够关注并发展学生的独特性。
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