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初中科学全六册每章知识点汇总.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538435 上传时间:2022-11-23 格式:DOCX 页数:210 大小:611.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初中科学全六册每章知识点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0页
浙教版初中科学全六册每章知识点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0页
浙教版初中科学全六册每章知识点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0页
浙教版初中科学全六册每章知识点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0页
浙教版初中科学全六册每章知识点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教版初中科学全六册每章知识点汇总.docx

《浙教版初中科学全六册每章知识点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初中科学全六册每章知识点汇总.docx(2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教版初中科学全六册每章知识点汇总.docx

浙教版初中科学全六册每章知识点汇总

浙教版科学全六册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上册)

第1章科学入门

   第1节科学在我们身边

   第2节实验和观察

 第3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第4节温度的测量

   第5节质量的测量

   第6节时间的测量

   第7节科学探究

第2章观察生物

   第1节生物与非生物

   第2节常见的动物

   第3节常见的植物

   第4节细胞

   第5节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

   第6节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7节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第3章地球与宇宙

   第1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第2节地球仪和地图

   第3节太阳和月球

   第4节观测太空

   第5节月相

   第6节日食和月食

   第7节探索宇宙

第4章物质的构成和特性

   第1节物质的构成

   第2节熔化与凝固

   第3节汽化与液化

   第4节升华与凝华

   第5节物质的溶解性

   第6节物质的酸碱性

   第7节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实验与制作

第1章科学入门

   实验一测量物体的长度和体积

   实验二温度计的使用

   实验三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

第2章观察生物

   实验一观察蚯蚓

   实验二认识显微镜结构练习使用显微镜

   实验三观察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

   实验四食物上滋生微生物的条件

第3章地球与宇宙

   制作一制作小型地球仪

   制作二活动星图的制作

第4章物质的构成和特性

实验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七年级(下册)

第1章对环境的察觉

   第1节感觉世界

   第2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第3节耳和听觉

   第4节光和颜色

   第5节光的反射和折射

   第6节眼和视觉

   第7节信息的获取和利用

第2章运动和力

   第1节运动和能的形式

   第2节机械运动

   第3节力的存在

   第4节力的图示

   第5节物体为什么会下落

   第6节摩托擦的利和弊

   第7节牛顿第一定律

   第8节二力平衡的条件

第3章代代相传的生命

   第1节动物的生命周期

   第2节新生命的诞生

   第3节走向成熟

   第4节动物新老个体的更替

   第5节植物一生

   第6节植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第4章不断运动的地球

   第1节地球的自转

   第2节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

   第3节地球的绕日运动

   第4节日历上的科学

   第5节地壳变动和火山地震

第6节地球表面的七巧板——板块   

第7节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图

实验与制作

第1章对环境的察觉

   实验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第2章运动和力

   制作制作水火箭

   实验测量平均速度

第3章代代相传的生命

   实验嫁接

第4章不断运动的地球

   实验观察当阳光照射下物影长度的变化

制作制作简单等高线地形模型

八年级(上册)

第1章生活中的水

   第1节水在哪里

   第2节水的组成

   第3节水的密度

   第4节水的压强

   第5节水的浮力

   第6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第7节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第8节物质在水中的结晶

   第9节水的利用和保护

第2章地球的“外衣”——大气

   第1节大气层

   第2节天气和气温

   第3节大气的压强

   第4节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第5节风

   第6节为什么会降水

   第7节明天的天气怎么样

   第8节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第9节中国东部的季风和西部的干旱气息

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

第2节神奇的激素

第3节神经调节

   第4节运动的行为

   第5节体温的控制

第4章电路探秘

   第1节电路图

   第2节电流的测量

   第3节物质的导电性

   第4节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第5节变阻器的使用

   第6节电压的测量

   第7节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第8节电路的连接

实验与制作

第1章生活中的水

   实验一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实验二硫酸铜晶体的生长

第2章地球的“外衣”——大气

   制作制作飞机机翼模型

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

   实验植物的向性

第4章电路探秘

   实验一用电流表测电流

   实验二用龟压表测电压

实验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

八年级(下册)

第1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

   第1节模型与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第2节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

   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

   第4节组成物质的元素

   第5节表示元素的符号

   第6节表示物质的符号

第2章空气与生命

   第1节空气

   第2节氧化

第3节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 

第4节生物是怎样呼吸的

   第5节光合作用

   第6节自然界的氧和碳的循环

   第7节空气污染与保护

第3章植物土壤

   第1节土壤中有什么

   第2节各种各样的土壤

   第3节无机盐和水分的吸收

   第4节植物体中物质的运输

   第5节叶的结构和蒸腾作用

   第6节保护土壤

第4章电和磁

   第1节指南针为什么能指方向

   第2节电生磁

   第3节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第4节电动机

   第5节磁生电

   第6节家庭用电

   第7节电的安全使用

实验与制作

   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

   ②氧气的制取和氧气性质研究

   ③验证绿叶在阳光下制造淀粉

   ④观察木质茎的结构

   ⑤装备直流电动机模型

⑤安装和研究楼梯灯线路

九年级(上册)

第1章探索物质的变化

   第1节物质的变化

   第2节探索酸的本质

   第3节探索碱的本质

   第4节几种重要的盐

   第5节金属的性能

   第6节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

第2章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

第1节      物质的分类和利用   

第2节物质转化的规律

第3节常见的材料

第4节材料的发展

第3章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第1节能量的相互转化

   第2节能量转化的量变

   第3节认识简单机械

   第4节动能和势能

   第5节内能和热量

   第6节电能的利用

   第7节电热器

   第8节核能的利用

 第9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第4章代谢与平衡

   第1节食物与摄食

   第2节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第3节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4节能量的获得

   第5节体内物质的动态平衡

   第6节代谢的多样性

实验与制作

   土壤酸碱性测定

   碱和盐的性质

   杠杆的工作原理

   测定小灯泡的功率

解剖猪的心脏

九年级(下册)

第1章演化的自然

   第1节地球的诞生

   第2节地球的演化和生命的诞生

   第3节生物的进化

   第4节进化与遗传

   第5节恒星的一生

   第6节宇宙的起源

第2章生物与环境

第1节种群和生物群落

第2节生态系统

   第3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第3章人的健康与环境

   第1节健康

   第2节来自微生物的威胁

   第3节身体的防卫

   第4节非传染性疾病

   第5节照顾好你的身体

第4章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1节人类发展与环境问题

   第2节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第3节实现可持续发展

实验与制作

   ①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②观察酵母种群

   ③制作血管栓塞模型

   ④制作生态球

   ⑤设计制作有关利用能源的模型与方案

 

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上册)

第1章科学入门

第1节科学在我们身边

作为科学的入门,本节内容从自然界的一些奇妙现象入手,通过对这些自然现象的疑问,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理解科学的本质——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相应答案的学科。

观察、实验、思考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改变着世界,但是我们要辩证地来看待这个问题。

它对我们的生活既带来了正面的影响,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从而理解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第2节实验和观察

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实验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

要进行实验,就要了解一些常用的仪器及其用途和实验室的操作规程。

试管:

是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可以加热,用途十分广泛。

试管加热时要用试管夹(长

柄向内,短柄向外,手握长柄)。

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应夹在距离试管口1/3处。

加热时试管要倾斜45度。

,并先均匀预热,再在液体集中部位加热。

热的试管不能骤冷,以免试管破裂。

停表:

用来测量时间,主要是测定时间间隔。

天平和砝码:

配套使用,测量物体的质量。

电流表:

测定电流的大小。

电压表:

测定电压的大小。

显微镜:

用来观察细胞等肉眼无法观察的微观世界的物质及变化。

酒精灯:

是常用的加热仪器,实验室的主要热源。

使用时用它的外焰加热。

烧杯:

能用于较多试剂的反应容器,并能配制、稀释溶液等。

表面皿:

可暂时盛放少量的固体和液体。

药匙:

用来取用少量固体。

玻璃棒:

主要用于搅拌、引流、转移固体药品。

认识自然界的事物要从观察开始。

首先要有正确的观察态度,不能为了观察而观察,要明确观察目的,全面、细致地观察实验现象,通过比较、分析,正确地描述、记录实验现象。

由于人体感官具有局限性,所以运用感觉器官的观察——直接观察往往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

为了能正确地进行观察,做出准确的判断,我们可以借助工具,扩大观察的范围和进行数据的测量。

第3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测量和观察是我们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

所谓测量是指将一个待测的量和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测量对象,我们应能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尽可能使用国际公认的主单位——即公认的标准量。

1、长度的测量。

国际公认的长度主单位是米,单位符号是m。

了解一些常用的长度单位,并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l千米(km)=1000米(m)

1米(m)=10分米(dm)=100厘米(cm)=1000毫米(mm)=106微米(m)=109纳米(nm)

测量长度使用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1)了解刻度尺的构造。

观察:

零刻度线

最小刻度值:

读出每一大格数值和单位,分析每一小格所表示的

长度和单位,即为最小刻度值。

量程:

所能测量的最大范围。

(2)使用刻度尺时要做到:

*放正确:

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紧靠被测量

的物体(垂直于被测物体)。

思考:

刻度尺放斜了造成的测量结果是什么?

(读数偏大)

零刻度线磨损了怎么办?

(找一清晰的刻度线作为零刻度线,如图所示,但读数时要注意)

*看正确:

眼睛的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思考:

视线偏左和偏右时,读数会怎样?

(视线偏左读数偏大,视线偏右读数偏小)

*读正确:

先读被测物体长度的准确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估计值。

数值后面注明所用的单位——没有单位的数值是没有意义的。

*记正确:

记录的数值=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了解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决定的。

根据实际测量的要求和测量对象,会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

了解卷尺、皮尺的用途。

知道指距、步长可以粗略测量物体长度,声纳、雷达、激光也可以用来测距。

(3)长度的特殊测量法。

*积累取平均值法:

利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少的方法来间接地测量。

如:

测量一张纸的厚度、一枚邮票的质量、细铁丝的直径等。

*滚轮法:

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

当轮子沿着曲线从一端

滚到另一端时,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

长度二周长X圈数。

如:

测量操场的周长。

*化曲为直法:

测量一段较短曲线的长,可用一根没有弹性或弹性不大的柔软棉线一

端放在曲线的一端处,逐步沿着曲线放置,让它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做出终点记号。

用刻度尺量出两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

如:

测量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

*组合法:

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物体直径。

2、体积的测量。

体积是指物体占有的空间大小。

固体体积常用的单位是立方米(m3),还有较小的体

积单位,如立方分米(dm3),立方厘米(cm3),立方毫米(mm3)等。

液体体积常用的单位有升(L)和毫升(ml)。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1立方米=103立方分米=106立方厘米=109立方毫米

1升=l立方分米=1000毫升=1000立方厘米

我们有时还会听到“cc”,lcc=lcm3

对于一些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如立方体、长方体体积的测量,是建立在长度测量的基础上,可以直接测量,利用公式求得。

如果是测量液体体积,可用量筒或量杯直接测量。

在使用量筒和量杯时应注意:

1)放平稳:

把量筒和量杯放在水平桌面上。

2)观察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3)读正确:

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筒壁并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俯视时,读数偏大;仰视时,读数偏小。

对于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如小石块,则可利用量筒和量杯间接测量。

3、面积的测量。

规则物体的面积测量与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一样,是建立在长度测量的基础上。

不规则物体的面积测量有割补法、方格法等。

方格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面积:

1)测出每一方格的长和宽,并利用长和宽求出每一方格的面积。

2)数出不规则物体所占的方格数:

占半格以上的算1格,不到半格的舍去。

3)面积=每一方格的面积×总的方格数。

第4节温度的测量

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来表示。

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单位符号是℃。

人为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

在O℃和100℃之间分成100小格,则每一小格为l℃。

通常我们认为冷的物体温度低,热的物体温度高。

但是光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温度高低容易发生错误,不能客观地反映实际物体温度的高低,这时需要借助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上面有刻度,内径很细,但粗细均匀。

下有一个玻璃泡,装有液体。

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有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煤油温度计等。

在使用液体温度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测量前,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切勿超过它的量程。

2)测量时,手握在温度计的上方。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但不能碰

到容器壁。

温度计的玻璃泡浸人被测液体后,不能立即读数,待液柱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取出。

视线应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

4)记录时,数据后面要写上单位。

体温计是一类特殊的温度计。

测量范围从35℃~42℃。

玻璃泡容积大而内径很细。

当温度有微小变化时,水银柱的高度发生显著变化。

由于管径中间有一段特别细的弯曲,体温计离开人体后,细管中的水银会断开,所以它离开人体后还能表示人体的温度。

使用体温计后,要将体温计用力甩几下,才能把水银甩回到玻璃泡中。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更先进的测温仪器和方法也不断出现。

如电子温度计、金属温

度计、色带温度计、光测温度计(在SARS期间发挥巨大的作用)、辐射温度计、卫星的遥感测温、光谱分析等。

第5节质量的测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哟接触到大量的物体,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物体的质量是由物体本身决定的。

所含的物质越多,其质量就越大。

质量具有以下属性:

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国际上质量的主单位是千克,单位符号是kg。

常用的单位还有吨,符号t;克,符号g;毫克,符号mg。

它们之间的换算是:

1吨=1000千克I千克=1000克=106毫克

常用的质量单位和中国传统质量单位的换算关系是:

1千克=1公斤1斤=500克1两=50克

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有电子秤、杆秤、磅秤等。

(弹簧秤不是测量质量的工具)实验室中常用托盘天平来测量质量。

了解托盘天平的基本构造:

分度盘指针托盘横梁横梁标尺游码珐码底座平衡螺母

使用托盘天平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1)放平:

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2)调平:

将游码拨至“0”刻度线处。

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或指针在中央刻度线左右小范围等幅摆动。

思考:

当指针偏转时,应如何调节平衡螺母?

指针偏左,平衡螺母向右(外)调;指针偏右,平衡螺母向左(里)调。

(3)称量:

左盘物体质量=右盘砝码码总质量+游码指示的质量值

加砝码时,先估测,用镊子由大加到小,并调节游码直至天平平衡。

不可把潮湿的物品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可在两个盘中都垫上大小质量相等的两张纸或两个玻璃器皿)。

(4)整理器材:

用镊子将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游码移回“0”刻度线处。

思考:

如果物体和砝码放置的位置反了,这时怎样求得物体的实际质量?

将上述公式变为左盘砝码质量=右盘物体质量+游码指示的质量值求解。

第6节时间的测量

在自然界中,任何具有周期性的运动都能用来测量时间。

古时,人们常用日晷、燃香、

沙漏等方法来计时。

现在人们常用钟、表等先进的仪器来测量时间。

时间的主单位是秒,单位符号是s。

常用的单位还有分、时、天、月、年。

时间的基本换算关系是:

I天=24小时l小时=60分钟=3600秒

时间通常包含两层含义:

时刻和时间间隔。

时刻指的是时间的一个点,如10:

00;时间间隔指的是一段时间,如课间休息10分钟。

实验室中常用来计时的工具是停表,有机械停表和电子停表。

电子停表的准确值可以达到0.01秒。

机械停表在读数时,要分别读出分(小盘:

转一圈15分钟)和秒(大盘:

转一圈30秒),并将它们相加。

它的准确值为0.1秒。

第7节科学探究

理解科学的本质,它的核心是探究。

知道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提出问题——建立猜测和假设——制定计划——获取事实和证据——检验与评价——合作与交流

能完成简单的科学探究方案设计和过程实施。

 

第2章观察生物

走进这一章,你就轻轻推开了生物世界的大门,首先你将会认识和接触到形形色色的各种生物,熟悉它们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明确它们的类别;其次通过对生物微观世界的了解,你将逐渐建立生物个体的结构层次概念;最后让我们再放眼生物的整个生活环境,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第1节生物与非生物

1、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生物的特征也就是生物与非生物区别的最基本标准,即生物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蛋白质和核酸;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因此能通过新陈代谢实现自我更新;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并适应周围的环境;生物能进行生长和繁殖,并能将自身的遗传物质传递给后代。

在以上这些特征中最基础的是新陈代谢,它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2、动物与植物的主要区别。

动物不进行光合作用,从外界摄取现成的有机物养活自己,属于异养;植物从外界吸收水和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自养;动物能进行自由快速地运动,植物却不能。

第2节常见的动物

1、动物的分类。

根据有无分节的脊惟,动物可以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

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又分别可称为低等动物和高等动物。

2、脊椎动物的五大类群及特征。

 

3、节肢动物门的特征。

节肢动物门约有100多万种动物,是种类最多的一个门,它可分为四个纲,分别是昆虫纲(典型动物一蜜蜂、蝴蝶),甲壳纲(典型动物一虾、蟹),蛛形纲(典型动物一蜘蛛、蝎子,多足纲(典型动物一蜈蚣、马陆)。

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和足都分节,并且拥有外骨骼。

4、昆虫的特征。

要判断它是否是昆虫,就要知道昆虫的特征,昆虫的身体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分节的足,一般有两对翅,体表长着一层保护身体的外骨酪。

5、无脊椎动物的分类。

无脊椎动物的共同特征是体内没有脊椎骨,它们的形态各异,按照形态和结构可分类如下。

 

第3节常见的植物

1、植物的分类。

自然界的植物共可分为五大类,即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它们的特征如下。

 

2、被子植物的开花结果。

被子植物的花可按性别分为单性花、两性花和杂性花三类。

单性花是指缺少雄蕊或雌蕊的花,或是雌雄蕊其中之一退化无效的花(如冬瓜等)。

两性花指同时具有雄蕊和雌蕊的花(如桃花等)。

杂性花指单性花和两性花同生于一株或同种的不同植株上(如山菊外围的舌状花是单性花,内围的筒状花是两性花)。

其中单性花中缺少雌蕊或雄蕊退化的花一般不能结成果实(如南瓜、西瓜等的雄花),而两性花和杂性花则可以通过昆虫和风的媒介完成传粉过程结成果实。

花在传粉后,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中的受精卵(由花粉管中的一个精子与胚珠中的一个卵细胞结合而成,发育成胚。

第4节细胞

1、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及作用。

细胞的基本结构分别是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它们的作用如下。

细胞膜:

保护并控制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

细胞质:

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核:

内含遗传物质,与遗传有关。

除此以外,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结构的作用如下。

细胞壁:

保护与支持植物细胞;

叶绿体:

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液泡:

内含细胞液。

2、动植物细胞的异同点。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共同点是:

:

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不同点是:

(1)植物细胞的细胞中具有细胞壁和叶绿体,成熟的植物细胞一般还有大液泡,动物细胞的细胞质中没有这两种细胞器;

(2)植物细胞的细胞膜的作用是保护细胞和控制细胞内外的物质进出;动物细胞的细胞膜成为细胞质和外界环境之间唯一的屏障。

第5节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

1、生物在细胞结构上的异同点。

 

2、显微镜的使用。

显微镜的使用步骤一般包括四个过程:

(1)安放:

左手托镜座,右手握镜臂,将显微镜安放在接近光源,身体的左前侧;

(2)对光:

转动物镜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再转动遮光器,让较大的一个光圈对准通光孔。

用左眼通过目镜观察,右眼张开,同时调节反光镜,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暗时用凹面镜,直到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

(3)放片:

1)将载玻片放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