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 时蓉华.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915549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3.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 时蓉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社会心理学 时蓉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社会心理学 时蓉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社会心理学 时蓉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社会心理学 时蓉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 时蓉华.docx

《社会心理学 时蓉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 时蓉华.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心理学 时蓉华.docx

社会心理学时蓉华

社会心理学时蓉华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性质、对象、范围分类

1、社会心理学概念:

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或群体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2、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介于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是心理学和社会学的交叉学科。

3、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个体层面(社会化、自我意识、社会认知、社会态度、社会动机)人际层面(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群体层面(侵犯、助人、极化、去个性)大众层面(流行、流言、舆论)

4、社会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比较:

类别

研究重点

研究立场

研究范围

研究方法

生理心理学

个体心理

(生理心理)

个人角度

个人心理的各种过程及生理机制

实验、观察

社会学

社会生活的本质

整个社会生活的总体

各类社会现象及其相互关系、社会的发展与变化

社会调查、

理论分析

社会心理学

个体及群体的社会心理

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社会相互作用)

和人们相互作用有关的个体、小团体、大型群体(包括各种社会及个人的现象)

实验、调查

观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

5、两种倾向的社会心理学:

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用心理学方法研究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心理学或心理学家研究的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

用社会学方法研究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心理学或社会学家

研究的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学得社会心理学

两者的区别:

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

偏重于阐明政治、经济、社会条件等如何

影响人的行为。

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

首先要分析心理变化与过程,找出影响个人行为的社会条件,还要揭示制约个人行为的动机与自我概念等是如何发生作用的。

6、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验室实验法

(二)现场调查

(三)现场研究法

(1)现场实验

(2)现场观察研究:

现场观察是围绕着团体生活的正常活动进行的系统观察,以获得数据作出结论。

(进行连续性观察;进行轮换性观察;进行隐蔽性观察)

(四)模拟研究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动向

1、社会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一、早期孕育(哲学思辨期)(古希腊——19世纪上半叶)

基本特征:

根据权威的思辨和社会准则来阐明人们的社会行为。

代表人物: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孔孟

二、初创时期(经验描述期)(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

1875,德舍夫勒首先在现代意义上使用了“社会心理学”

1908:

罗斯(E.A.Ross,美国)《社会心理学》

麦独孤(W.McDougall,英国)《社会心理学导论》

三、确立时期(实证分析期)(20世纪20年代~至今)

特征:

描述——实证定性——定量理论——应用大群体—小群体、个体

普遍论——特殊论

20-30年代:

团体、小群体、个体研究

40年代:

信仰、偏见、劝导、宣传

50年代:

社会交际

60年代:

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70年代:

重点涉及归因研究

80年代:

日益重视认知、应用的研究

代表人物:

勒温

2、第二章中相关的理论(了解)

第三章社会化(重点)

一、社会化的定义

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所公认的行为方式,就叫做社会化。

二、社会化的特点

(1)个人的社会化是以其生物的遗传素质为基础的

(2)人的社会化过程也是个性化过程

(3)个体的社会化具有某种共性一生完成的

(4)社会化是通过人的

三、社会化的主要因素

(一)社会文化的影响

(二)学校的影响

(三)家庭父母的影响

四、社会化的类别(自己看一下就行)

五、社会角色的获得

期望效应(罗森塔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对个人提出恰如其分的希望与要求,就会产生良好的期待效果。

(了解)

六:

社会化的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了解,看几遍)

(二)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主要内容:

1.道德判断从他律到自律

2.道德判断从效果到动机

3.对于错误行为的处理,从为惩罚而惩罚到采取有针对性的惩罚方式。

(三)柯而堡的道德发展理论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掌握)

(1)前世俗水平。

处于这一水平的儿童,对于是非的判断取决于行为的结果,或权威成人的建议。

包括两个阶段:

惩罚与服从的定向阶段:

他们怕受惩罚,或表现为服从权威。

工具性的相对主义的定向阶段:

判断是非以能否满足需要为标准,有实用主义倾向。

(2)世俗水平。

判断是非能注意家庭与社会的期望。

包括两个阶段:

好孩子或好公民的定向阶段:

非常重视社会对他的评价,而不是考虑行为本身的正确与否。

维护权威与社会秩序的定向阶段:

认为判断是非应该尊重权威与维护社会秩序。

(3)后世俗水平。

发展出一套独立的、超越社团的道德标准。

两个阶段:

社会契约的定向阶段:

从法律上、道义上比较灵活地判断是非,认为如果法律、规则不合理,可以修改。

普遍的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

根据尊重人权的平等,人性的尊严,相互信赖等带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原则来判断是非。

第四章自我意识

一、自我意识的定义

是人对自己存在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

生理状况、心理特征、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二、自我意识的特点:

社会性、形象性、主客观的统一性(主观性和客观性)

三、自我意识形成的三个阶段:

生理的自我、社会的自我、心理的自我(好好看看具体的内容)P81

四、埃里克逊的自我发展观(掌握)

1.婴儿期(出生到18个月左右),这阶段是获得基本信任而克服基本不信任感。

2.童年期(18个月到三四岁),这阶段是获得自主感而避免怀疑感与羞耻感。

3.学前期(四到五岁)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4.学龄初期(六岁到十一二岁)获得勤奋感避免自卑感。

5.青春期(相当于高中阶段)这个阶段的核心问题是自我意识的确定与自我角色的形成,主要是获得同一感而克服同一性混乱。

6.成年早期(18到30岁)建立家庭的阶段,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

7.成年期(中年期到壮年期)成家立业的阶段,获得创造力感,避免“自我专注”。

8.成熟期(老年期)获得完美感,避免失望感。

五、对人关系中的自我表现(了解)P92

六、相互关系中影响自我表现的因素:

(了解)

1.相互关系中对方的特点

2.当时情镜

3.所属团体的参照

七、自我评价:

是一个人对自己生理、心理特征的判断,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八、自我评价的特点:

主观性,内容的多样性(了解)

第五章性别角色差异心理

一、男女性别角色定义指属于一定性别的个体在一定的社会生活中占有的适当位置,以及被该社会规定了的行为方式。

二、性别角色的特点:

(1)多样性

(2)相对稳定性

三、性别角色的相关理论

1.精神分析理论的两性观------弗洛伊德所倡,埃里克逊发展

弗洛伊德的尚男抑女论,埃里克逊的内部空间观(掌握)P121

2.社会学习理论的两性观

3.认知发展理论的两性观

四、性别认同的三个阶段:

性别认同、性别分化、亲长认同

五、男女两性角色心理差异(着重了解)P129

1.两性在认知活动中的表现

2.情感、意志活动中的两性差异

(1)男子的支配欲

(2)女性的忍耐心和依赖心

(3)自我满意感的两性差异:

女性在各个年龄阶段中的自我满意感均低于男性。

3.人际交往中的两性差异

4.成就动机方面的两性差异

第六章社会动机

一、动机

(一)定义:

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部动力。

(二)含义:

1.动机是一种内部刺激,是个人行为的直接原因。

2.动机为个人行为提出目标。

3.动机为个人行为提供力量以达到其体内平衡。

4.动机使个人明确其行为的意义。

(三)特征:

复杂性、可知性

(四)动机与需要的关系:

1.动机由机体的需要激发

2.需要的情感成分与认知成分具有动机作用

(五)动机的分类

1.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内:

对活动本身感兴趣外:

由活动外的刺激诱发出来的

2.初级的原发动机和高级的习得的社会性动机

社会动机分为:

交往性动机与威信性动机

二、彼得罗夫斯基的动机系统理论

主要包括:

兴趣、信念、意图、未被意识到的动机——意向

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内容包括哪些P156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体系分为五个层次:

从生理的、安全的、社交的、自尊的需要,一直到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七章社会认知

一、社会认知(即社会认识过程)

1、概念:

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特征有:

认知的选择性、认知反应的显著性、认知行为的自我控制。

2、进行社会认知时的参照依据:

(1)自身经验、思维活动、信息加工…

(2)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3)认知者的动机与兴趣(4)认知者的情绪

二、社会认知的范围

1、对他人情绪、情感的认知

(1)非言语信息

(2)面部表情

2、对他人性格的认知①对他人性格的真正了解有赖于长期的接触、交往和共同生活

②人们倾向于在短暂接触的基础上对他人性格进行推测和评价

③性格判断中的“以貌取人”现象

3、对人际关系的认知依据意见、态度、表情.推测彼此关系情感成分参与极多

三、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

1.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

2.当时的情境

3.认知者本身的特点

(1)认知者的经验

(2)认知者的性格

(3)认知者的需要

四、七社会认知的归因理论

1、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也就是把他人的行为或自己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

2、归因的参照点

(1)根据他人行为的特殊性、连续性与一致性等原则进行归因

(2)结合他人的其他条件进行归因

(3)根据认知者切身利益关系对他人行为归因

五、刻板印象(了解)P182

第八章社会态度

一、社会态度

(一)定义态度是由认知、情感、意向三个因素构成的、比较持久的内在结构,它是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个体对外界刺激发出反应受其态度所调节。

认知因素规定了态度的对象;情感因素是对态度对象的感受体验;意向因素是个人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

二、社会态度转变的方法

(1)实事求是的提供信息

(2)说服宣传要晓以利害

(3)双方面宣传和单方面宣传

(4)逐步提出要求

(5)积极参加活动

(6)团体规定

三、影响社会态度转变的因素

1、宣传者的威信:

专业性、可信性

2、态度改变的个人因素:

自尊心的强度、权威主义倾向的强度、想象力的丰富性、性别、智力水平、当时的需要。

3、对态度变化的心理上的抵抗

客观原因:

宣传者的宣传如果单纯的为宣传而宣传,以命令的形式进行宣传,或宣传言过其实或强调的太过分,宣传效果会适得其反。

主观原因:

(1)心理上的抵抗是个人感觉到在某些方面羊油自由行动的权力被剥夺是,自身激发出的一种动机状态,目的是想确保行动的自由

(2)是由于好奇心的驱使,而产生了与宣传意图相反的效果。

四、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人有许多认知因素,这些认知因素之间有些相互独立的,有些相互关联。

协调——保持不协调——解除或减轻

五、偏见具有的特征

1.偏见是以有限的或不正确的信息来源为基础的

2.偏见的认知成分就是刻板印象

3.偏见有过度类化的倾向

4.偏见含有先入为主的判断

第九章大众心理的连锁反应

一、模仿:

指个人受非控制的社会刺激引起的一种行为,其行为与社会上其他人的行为相类似。

它不是通过社会或团体的命令而发生,被人们模仿的对象具有一种榜样作用,模仿者发生的行为与榜样者行为相似。

二、流行

1、概念:

指社会上许多人都去追求某种生活方式,使这种生活方式在比较短的时期内到处可见,从而导致彼此之间连锁感染的现象。

2、特点:

(1)突然迅速的扩展与蔓延,又在较短时间内消失

(2)有循环的特点

(3)不同于风俗习惯,流行是一种风气,风行一时

(4)不同于伦理道德,比道德威力小,但可破坏道德,也可起巩固行为规范的作用。

(5)没有强制性,

(6)风尚发生在权威身上,流传速度更快。

三、流言

1、流言——指提不出任何信得过的确切的依据,而在人们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种特定的消息

2、流言与谣言的区别

谣言是恶意的攻击,是谣言制造者故意捏造、散步的假消息。

两者的区别在于动机不同。

其共同点是,它们都缺乏明确而可靠的事实依据,但都能广为传播。

3、流言产生与传播的条件:

(1):

缺乏可靠消息

(2)不安与忧虑

(3)社会危机状态

 

第十章相符行为

一、从众

1、概念个人在社会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2、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

(一)团体的条件与特点(团体人数;团体的吸引力;个人在团体中的位置)。

(二)团体中个别人的反从众行为是抵消从众行为的一个因素。

当个体感觉到社会或团体压力很大的时候,只要团体中有一个或几个吃不同意见者出来反对,就能减少压力,个人从众行为也会减少。

(三)个人的心理特点如需要、情绪、智力、自尊心等与其从众行为有关。

重视社会对自己的评价的人易发生从众,智力水平低而自尊心弱的人易发生从众。

(四)个人在团体中的地位高低与从众行为有关。

地位较低的成员往往有从众的压力。

二、众从

1、众从行为产生的条件(选择或简答)

(一)少数派成员内部的特征:

(1)成员态度和行为的一致性

(2)符合时代精神的独立行为

(3)权威人物的加入

(二)多数派成员内部的关系:

(1)内部意见分歧

(2)内部缺乏群体凝聚力

(3)不明确所遭遇问题的真实情况

三、服从

1、服从概述个体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别人的愿望而做出行为,并且这种行为是在外界压力的影响下而被迫发生的。

四、从众、众从、服从三者间的联系与区别

答:

从众:

个人在社会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众从:

团体中由于多数人受到少数人意见的影响二改变原来的态度、立场和信念,转而采取与少数人一致的行为。

服从:

个体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别人的愿望而做出行为,并且这种行为是在外界压力的影响下而被迫发生的。

服从于从众的区别:

从行为上看有共同点,两者的行为都是属于相符行为。

服从是被迫的,即对行政命令、团体规范或权威意志的服从,是无条件的服从。

从众不是对团体规范的服从,而是对社会舆论的的压力的服从。

从众也有可能是一种违心的服从,它与服从不同之处在于不是对团体或权威的明文规定的执行,而是在团体压力下的随从行为。

第十一章利他行为

一、利他行为

1、定义:

提供时间、资源或能量以帮助他人的行为。

此行为有益于他人、公众和社会,又不期待任何回报。

是一种亲社会行为、利社会行为、助人行为

 

2、对利他行为的解释

(一)社会生物学家:

一个团体中成员在遗传上的关系越密切。

则其成员间的关系越稳定,因此,利他行为主要涉及团体选择与亲属选择。

不同生物品种之间仍可以发生利他行为。

(二)心理学家:

利他行为是一种不期望日后报答二出于自愿的助人行为。

有两种含义,一是利他主义行为,以助人为其行为的目的,即我为人人;二是报答性行为,因曾受人帮助而认为自己应该帮助他人,即因为人人为我,所以我要帮助他人。

有四种特性:

它是一种出于自觉自愿的行为;以有益于他人为目的;不期望他人日后报答;利他者本身有损失。

3、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

(一)助人者的因素1、认知如果认识到他人的困难时自己无法控制的,就给予帮助;反之,助人行为受到抑制

2、移情与内疚感设身处地以他人的立场去体会当事人的需要和痛苦,从而产生助人行为;

3、情绪

4、其他个人因素指身份特点包括性别与年龄

(二)受助者的因素1、性别女性被帮助的机会多于男性

2、年龄老年人和幼儿较多的得到别人的帮助

3、仪表穿奇装异服,招摇过市的人,当他发生困难时,就较少的获得帮助。

(三)情境因素人们看到别人都在做好事,就能激发自己也去做好事。

(四)社会文化利他行为受当地社会文化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所影响。

二、冷漠行为

1、定义:

指在紧急、危险的情况下,个人明知他人受到生命和财产的威胁而需要得到自己的帮助时,却持坐视不救、袖手旁观的态度。

2、冷漠行为的旁观者作用

(1)旁观者起观众作用:

当有其他人作为旁观者时,个人的行为会比没有其他人在场时产生更多的顾虑,特别是在不清楚旁观者将怎样评价自己的行为时,不愿意在众人面前处于尴尬的地位。

(2)旁观者起榜样作用:

(3)旁观者起责任分散作用

3.产生冷漠行为的主观原因(看一下P297)

(一)个人付出代价的权衡

(1)消耗自己时间和精力有多少

(2)担心的人安全

(二)个人对受害者的认识

(三)个人受当时情景影响

第十二章侵犯行为

1、概念:

是个体有意伤害他人且不被社会所许可的身体行为或者言语行为。

由侵犯动机引起的。

2、挫折——侵犯理论

包含两个要点:

一是侵犯的发生都有挫折为前提;二是任何挫折事件都会引发侵犯,但也承认,个体对惩罚和报复的恐惧会压抑侵犯行为发生的可能。

关于侵犯行为的强度,制约于以下三个因素:

(1)侵犯的强度与目的受阻的强度成正比例关系

(2)抑制侵犯的力量,与该侵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的强度成正比例关系

(3)挫折强度在不变的情况下,预期惩罚越大,侵犯发生的可能性越小。

如果预期惩罚不变,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

挫折--侵犯行为的修正:

挫折是引起侵犯的一个可能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

C社会学习理论强化;观察与模仿

(1)直接观察

(2)间接学习(大众媒介)

3、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

(1)生理唤起因素:

有些人心浮气躁时,往往容易发生侵犯行为,如性、酗酒与毒品的刺激,甚至运动也可能促使其发生侵犯行为。

(2)环境因素:

如高温、拥挤、噪音等

(3)社会性因素:

大众媒介、去个人化作用、受他人挑衅。

(4)个人因素:

性别、认知水平道德发展水平

5、侵犯行为的控制

(1)社会公正可减少人们的挫折感

(2)惩罚侵犯行为

(3)说服教育

(4)恰当的宣泄

(5)控制暴力电视

(6)培养成熟的个性

第十三章人际关系

一、人际关系概述

1、概念:

是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心理上的距离。

人际关系反映了个体或团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因此,人际关系的变化与发展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程度。

2、人际吸引的心理分析:

人际吸引是个体与他人之间情感上的相互亲密状态,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肯定形式。

(好好看一下)

增进人际吸引的因素:

接近性;相似性;需要的互补性;能力与特长;仪表。

阻碍人际吸引的因素:

不尊重别人的人格;自我中心主义强;对人不真诚;过分服从并取悦别人的人;妒忌心强;过分自卑;情绪孤立等。

3、人际沟通的条件(看一下P338)

第十三章团体心理

一、定义:

指一群人在其同一规范与目标的指引下协同活动的一个组合。

特点:

团体内成员在心理上有一定的联系,并发生相互影响。

团体内每一成员都在团体内占有一定的地位,扮演一定的角色,执行一定的任务。

团体了内各成员之间必须有具有一定的结构,有共同的目的。

二、团体的心理效果:

团体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团体的支持力量。

三、良好团体的心理学原则

(1)目标整合原则

(2)志趣相投原则

(3)心理相容原则

四、团体对个人活动效率的影响(简单了解P36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