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一历史习题23《伟大的抗日战争》人民版必修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912828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55.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一历史习题23《伟大的抗日战争》人民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一历史习题23《伟大的抗日战争》人民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一历史习题23《伟大的抗日战争》人民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一历史习题23《伟大的抗日战争》人民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年高一历史习题23《伟大的抗日战争》人民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一历史习题23《伟大的抗日战争》人民版必修1.docx

《学年高一历史习题23《伟大的抗日战争》人民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一历史习题23《伟大的抗日战争》人民版必修1.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一历史习题23《伟大的抗日战争》人民版必修1.docx

学年高一历史习题23《伟大的抗日战争》人民版必修1

三 伟大的抗日战争

 

                

一、侵华日军的罪行

1.背景。

(1)1927年,日本确定“征服满蒙”的武装侵略方针。

(2)为了摆脱经济危机带来的极端困难。

(3)中国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给日本以可乘之机。

2.概况。

(1)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东北。

(2)1935年,日本制造华北事变;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

(3)1937年8月13日,日军发动八一三事变,先后攻占上海、南京。

(4)1938年5月日军占领徐州,打通津浦路。

(5)1938年10月,日军攻占广州、武汉,占领中国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

►应用示例

20世纪20年代,日本关东军主任作战参谋石原莞尔提出:

“满蒙问题的解决是日本唯一生存途径。

”通过下列哪一事变,这个荒谬的看法变成了关东军的侵略行径?

(A)

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

3.侵华日军的罪行。

(1)1937年12月,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惨案,杀害30万人。

(2)日军在中国20多个省实施惨无人道的细菌战和毒气战。

(3)日军为了巩固和扩大占领区,实行所谓的“以华制华”政策,扶植傀儡政权;进行经济掠夺和推行奴化教育和愚民政策。

二、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

1.背景: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加紧侵略中国;国民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

2.概况。

(1)中国共产党。

①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号召中国工农红军和人民“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

②1935年,中共中央召开瓦窑堡会议,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2)关外军民。

①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抗日义勇军,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

②1936年中共满洲省委将各路抗日武装组成抗日联军。

(3)国民党爱国官兵。

①1932年一·二八事变发生,国民党爱国将领蔡廷锴、蒋光鼐率领国民党爱国官兵奋起抗日,多次打退日军进攻,迫使日军三易主帅。

②1933年,日军攻占山海关、承德,继续沿着长城进犯,二十九军宋哲元等部英勇抗战。

③日军攻占多伦,国民党爱国将领冯玉祥联合共产党员吉鸿昌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与日军血战五昼夜,将日军赶出察哈尔省。

(4)爱国民众:

工人游行、募捐;工商业者抵制日货,拒收日钞,要求政府与日经济绝交。

(5)爱国学生:

1935年12月,青年学生发起声势浩大的一二·九运动,随之,平津学生南下深入工厂、农村、军队进行抗日宣传。

(6)1936年,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要求联共抗日,这就是西安事变,该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序幕。

►应用示例

1936年西安事变后,经中共的努力和斗争,蒋介石被迫接受的条件是(B)

A.停止内战,实行抗战B.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C.停止内战,一致对外D.停止内战,共同抗日

三、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1)直接背景:

1937年8月13日,日军制造八一三事变,威胁南京!

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布“抵抗暴力”。

(2)正式建立及意义:

国共两党达成协议,西北主力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从此,抗日战争发展为全民族的抗战。

2.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抗战。

(1)概况:

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的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人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1937年9月的太原会战中,八路军115师组织了平型关伏击战,歼敌1千余人;1938年国民政府在山东进行台儿庄战役,取得抗战以来最大胜利。

(2)结果:

正面战场的抗战消耗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但未能挡住优势敌人的进攻;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

(3)相持阶段的抗战:

1940年5月,在湖北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率部与敌人奋战九昼夜壮烈殉国。

►应用示例

卢沟桥事变是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因为(C)

A.中共发表了抗日通电

B.中国军队奋起抵抗

C.国共已经准备团结抗战

D.蒋介石代表国民政府确定准备抗战的方针

3.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战。

(1)制定抗战路线:

1937年,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会议,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会后,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2)建立抗日民主政府:

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首府为延安。

(3)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华北进行百团大战,歼敌四万多人,沉重打击了日军侵略的嚣张气焰,在此前后,蒙古抗日游击队、回民支队等少数民族的抗日武装队伍在反扫荡斗争中发展起来,敌后战场逐步发展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

四、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1.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2年1月,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中国战区盟军统帅部成立,蒋介石任最高统帅,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

2.中共七大。

(1)背景:

1944年,敌后抗日军民发起局部反攻。

(2)召开时间:

1945年,地点:

延安。

(3)内容: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4)意义:

这次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应用示例

关于中共“七大”,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B)

A.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B.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C.提出解放全国人民,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的任务

D.为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3.抗日战争的胜利过程。

(1)1945年5月,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7月,中、英、美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8月,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苏联对日宣战,出兵击溃日本精锐部队关东军。

(2)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正面战场和敌后军民进行反攻。

(3)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并于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

10月25日,台湾光复,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终于取得了最后胜利。

4.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1)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

(2)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共御外敌,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耻辱,捍卫了民族的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应用示例

日本投降后,重庆有一个灯谜,谜面是“日本无条件宣告投降的原因”,打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

当时谜底有两个:

①屈原(原子弹);②苏(苏联)武。

对此正确的认识应当是(D)

A.以上两个谜底都正确,反映了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

B.以上两个谜底都正确,它准确地反映了中国抗战胜利的外因

C.以上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作用

D.以上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中华民族为抗战胜利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和所起的作用

课堂点睛

试用“一、二、三”(一对主要矛盾、两个战场、三个阶段)归纳抗日战争。

一对主要矛盾——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两个战场——国民党为主导的正面战场和中共为主导的敌后战场。

三个阶段——战略防御阶段、战略相持阶段、战略反攻阶段。

 

                

一、选择题

1.(2015·茂名模拟)蒋介石曾在日记中写道:

“日寇野心既已爆发,必难再收,东亚从此将无宁日矣。

天灾频仍,匪祸纠缠,国家元气衰敝已极,虽欲强起御侮,其如力不足何!

”文中提到的日本侵华事件是指(B)

A.甲午战争B.九一八事变

C.卢沟桥事变D.淞沪会战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从材料“日寇野心既已爆发”“匪祸纠缠,国家元气衰敝已极,虽欲强起御侮,其如力不足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此事件是九一八事变。

2.“下午6时,副总司令召集全部职员在大礼堂训话。

大意谓‘……如其坚决不允,兵谏是我做的,罪名该我顶受。

我也必须亲身护送蒋到南京,俟中央政府的发落。

大丈夫做事要磊磊落落,所谓好汉做事好汉当……’”工工整整的蝇头小楷,密密麻麻地挤在泛黄的宣纸本上,这一页日记的右上角清楚地写着“十二月十二日,十月二十九戊辰,晴”。

这位叫汤宝田的文职军官,记录下的这件大事,标志着(B)

A.国共十年内战的开始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C.抗日战争爆发

D.国共两党矛盾已经解除

解析:

由“十二月十二日”、“兵谏”“送蒋到南京”来看,指的应当是1936年的西安事变,在西安事变中,张学良对蒋介石实行兵谏。

而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也就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3.(2014·惠州调研)1936年,日本东京申办1940年奥运会成功,然而两年后日本决定放弃举办这届奥运会。

其原因可能是(D)

A.受经济危机打击,无力举办

B.深陷中国战场泥潭,无心举办

C.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带头反对

D.发动侵略战争,遭到国际社会抵制

解析:

1938年日本决定放弃举办奥运会,其原因可能是来自外部的压力,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遭到国际社会的谴责,抵制参加奥运会,日本不得不选择放弃,故A、B项错误,D项正确;1941年珍珠港事件后太平洋战争爆发,与题目时间不符合,故C项错误。

4.(2014·上海单科)某一宣言称:

承认三民主义为今日中国之必需,取消“苏维埃政府”,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该宣言发表于(C)

A.辛亥革命时期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期间

解析:

辛亥革命时期没有红军,故A项错误;北伐战争时期也没有红军,故B项错误;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合作,取消“苏维埃政府”,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解放战争期间国共之间发动战争,不是合作关系,故D项错误。

5.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军国主义在侵华战争中制造的一起惨绝人寰、震惊中外的历史事件,被害人总数达30多万。

它的发生(D)

①是日本侵略者在华暴行恣意泛滥的结果 ②是日本侵略者侵华政策长期发展的结果 ③不是偶然的 ④值得中、日以及其他各国爱好和平的人民的深思

A.①②B.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

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是其残暴的表现,日本力求征服中国,变中国为其殖民地。

四项说法都正确。

6.(2015·执信期中)营长姚子青率领守城勇士,抱定“固守城垣,一息尚存,奋斗到底”的决心,激战两昼夜,最后在巷战中全部牺牲。

这个事件发生在(A)

A.淞沪会战中B.太原会战中

C.徐州会战中D.武汉会战中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依据所学可知姚子青率领守城勇士英勇抗战是在淞沪会战战役中,故本题选A项。

7.(2014·广州调研)某回忆录记载:

“西南大城市聚集着中国那个年代大多数的学者和文化人。

重庆、成都、昆明、桂林,乃至一些县城和乡村,集中各种科学家和各类学者密度之高,是前所未有,今日也难再现。

”上述现象发生于(B)

A.国民革命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

解析:

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先后占领我国大片沿海地区,因此出现“西南大城市聚集着中国那个年代大多数的学者和文化人”的现象。

8.有一支军队的军歌歌词是“扬子江头淮河之滨,任我们纵横的驰骋;深入敌后百战百胜,汹涌着杀敌的呼声”。

这支军队是(B)

A.八路军B.新四军

C.国民革命军D.抗日联军

解析:

首先根据材料“深入敌后”,可判断这支军队是敌后战场中共带领的八路军或者新四军,再根据“扬子江头淮河之滨”位于南方等信息,可判断此军队是集中在南方的新四军。

9.下图是1948年5月在一次“漫画月展”上展出的名为《支持得住吗?

》的漫画。

对此最为准确的理解是(D)

A.反映了在抗日战争后期日本侵略者节节败退的事实

B.反映了内战爆发后,解放军难以抵挡国民党军队的进攻

C.反映了国民党军队主力被基本消灭后,南京政府难以支持

D.揭示出国民党军队难以支持的局面,预示解放战争必胜定局

解析:

抗日战争1945年即宣告结束,因此A项错误;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发生在三大战役结束之后,即1949年初,故C项错误;根据漫画可判断图中人物蒋介石被解放军打得断腿伤臂,溃不成军,难以支持的局面。

10.(2015·湛江月考)1940年9月7日,蒋介石下令“各战区应以十八集团军此次在正太、同蒲、平汉各路之游击破坏动作为法则……加强敌后游击战,专以铁路、公路、水路各交通线与兵站、仓库、飞机场等实施有计划、有组织之长期破坏。

”材料反映出(C)

A.防御阶段敌后战场的抗战

B.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全面开展游击战

C.国共两党均开展过敌后抗战

D.国共两党的抗战路线逐渐趋向一致

解析:

解答本先看时间是1940年9月7日,所以A项不对,1938年10月抗日战争开始进入相持阶段;从内容上看,D项不对,国共两党的抗战路线存在全面抗战路线和片面抗战路线的差异;题干中蒋介石下令“加强敌后游击战”说明B项不对,因此选C项。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2015·湛江质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时期

纪念文章的标题或主旨

纪念抗战胜

利十周年

《人民日报》刊登了专栏文章,《苏联击溃日本帝国主义的历史意义》,强调打败日本主要是中国人民和苏联的功劳

纪念抗战胜

利二十周年

《人民日报》刊发纪念文章:

《人民战争胜利万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二十周年》。

文章对苏联的出兵和援助只字未提

纪念抗战胜

利四十周年

《人民日报》在《中国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一文中表述:

“抗日战争是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为中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进行的。

纪念抗战胜

利五十周年

《人民日报》刊发了江泽民同志在首都各界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将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放到了一起同时纪念

请回答:

(1)在抗战胜利原因的分析上,材料中纪念抗战胜利二十周年和前一时期的文章相比,有何变化?

分析变化的原因。

(2)在抗战胜利原因的分析上,材料中纪念抗战胜利四十周年与表中的前两个时期的文章相比,更突出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产生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3)五十周年的纪念讲话,又增加了什么新视角?

结合上述材料内容,请你较为全面、客观的表述抗日战争的性质。

(4)上述材料说明,在研究、评价历史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案:

(1)变化:

十周年时强调苏联的作用;二十周年时忽略苏联的作用。

原因:

50年代中苏关系友好;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

(2)突出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或突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作用);国民党的抗日贡献得到承认。

原因:

改革开放,人民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文革”结束,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主的史观;承认国民党的抗战作用,有利于两岸统一。

(3)新视角:

把抗日战争放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视角评价。

性质:

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或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下)、受到苏联、美国等反法西斯同盟国的大力援助、全民族的抗战。

(4)影响的因素:

时代背景、阶级关系、国际形势、国家政策、思想观念等。

12.(2015·内蒙古包头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 抗日战争纪念邮票对比

时间

主题

枚数

图案

1952年

7.7

抗日战争15周年纪念

4枚

卢沟桥风云、平型关胜利欢送新四军抗日、领袖策划反攻

1965年

9.3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20周年

4枚

毛主席在著作、八路军东渡黄河、人民战争胜利、光荣参军

1985年

9.3

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40周年

2枚

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抗日、八路军和民兵战斗在长城内外

1995年

9.3

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

8枚

“七·七”战火、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战、敌后游击战、芒友会师、华侨捐献、台湾光复、伟大胜利

2005年

8.15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

4枚

全民抗战、中流砥柱、诺曼底登陆、攻克柏林

请回答:

比较表格中不同时期纪念邮票的图案变化,结合所学,以抗战新史观为视角对材料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

(要求:

提取两个充分信息;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答案:

评分说明:

信息提取准确,表述明确清楚。

分析合理充分,有历史依据,史论结合。

信息1:

突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地位。

信息2:

肯定了美苏两国对中国抗战的援助。

信息3:

展示了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伟大力量。

(抗日战争的全民性和整体性)

信息4:

强调了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信息5:

彰显和平与正义的意义。

信息6:

肯定国民党正面战场在整个抗战中的地位。

(信息可随意选取角度组合出变化)

1.(2014·四川文综)二战后期,在联合国的创立过程中,美国总统罗斯福极力支持中国的原因在于(D)

①对苏联政府的强烈要求作出的妥协 ②认识到美国对中国抗日战争的依赖性 ③希望中国成为制衡苏联的重要力量 ④肯定中国对反法西斯战争的巨大贡献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

尽管抗战后期国民党政府同苏联达成相关协议,但美国对国民党政府影响力远远大于苏联,在此时中苏存在意识形态分歧的背景下,苏联不会强烈支持中国,故①错误;在二战后期,太平洋战场上中美面对共同的敌人日本,美国需要中国的配合,故②正确;此时中美存在共同的意识形态,美国对中国影响力较大,故美国希望中国在联合国中协助其制衡苏联,故③正确;中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国际地位因此大大提高,中国在联合国中取得相应地位是对中国反法西斯功绩的认可,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

2.“上海的炮声应该是一个信号,这一次全国的人民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我们为了争我们民族的生存虽至粉身碎骨,我们也不会灭亡,因为我们还活在我们民族的生命里。

”这段文字出自巴金即时而作的《一点感想》。

让作者有感而发的背景是(D)

抗八国联军侵略

B.辛亥革命推翻朝廷

C.北伐军队进入上海

D.抵抗日本全面侵华

解析: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此题是指1937年的上海八一三事变,故选D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