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和答案详细解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910983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4.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和答案详细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和答案详细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和答案详细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和答案详细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和答案详细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和答案详细解析.docx

《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和答案详细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和答案详细解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和答案详细解析.docx

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语文一模试题和答案详细解析

山东省济南市2017届高三语文一模考试试题

2017.3

本试题分为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共10页。

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

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36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题。

车过山丹,远远地,像一把折扇,张掖绿洲缓缓地(渐次/依次)打开了。

看啊,浩浩汤汤的十万芦苇,密匝匝地开进湿地。

诗经里的芦苇是爱着的芦苇,相思的芦苇。

爱得缱绻沧桑,爱得恍恍惚惚,爱到很高很高的境界里去了。

张掖的芦苇不。

有点肥硕,有点霸气,有点无敌。

____________,像一个女孩,青春的底气十足,让人除了(爱慕/羡慕),一点办法也没有。

眼前的芦苇,没有忧伤,是大野里盛开的一朵绿色的莲,饱满,干净,喜气扬扬。

这样的芦苇,_____________。

踩在栈道上,是空空荡荡的一种声音,栈道下是水,清凌凌的水。

芦苇的叶子小心地从栈道木板的缝隙里探出来,柔弱的,可人的,也在风里轻轻招摇。

走一走,栈道突然拱起,搭成一座小小的桥,随即又平展起来。

让人禁不住惊喜一下。

栈道两边,芦苇就推推搡搡地(挤/扑)过来,密不透风。

1.文中加点的字的注音和加点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绻(quǎn)浩浩汤汤B.沧桑凌(líng)

C.栈(zhàn)喜气扬扬D.拱起禁(jìn)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渐次羡慕挤B.依次爱慕挤

C.渐次爱慕扑D.依次羡慕扑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它们生命力的旺盛和长势凶猛没有什么能阻止得了

是小女子在世俗里,满足,幸福,一脸得意

B.没有什么能阻止得了它们生命力的旺盛和长势凶猛

是世俗里的小女子,满足,幸福,一脸得意

C.没有什么能阻止得了它们生命力的旺盛和长势凶猛

是小女子在世俗里,满足,幸福,一脸得意

D.它们生命力的旺盛和长势凶猛没有什么能阻止得了

是世俗里的小女子,满足,幸福,一脸得意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有雾霾骂市长”是地方民众的公共诉求,治理雾霾应该大而化之,强调每个人、每个单位、每个企业都能尽一份力。

②人民币汇率风险、国内股债市场缺乏趋势性机会、美元升值,投资者希望资产配置全球化,工银瑞信全球美元债券应运而生。

③从假手机、假移动电源、假移动硬盘到假欧元硬币,淘宝上的假货可谓应有尽有,也难怪大家都称之为“万能的淘宝”。

④人的善行要是这么自然而然,那就真是从善如流了,但在道德学步的阶段,搞点“吾日三省吾身”,还是极为必要的。

⑤50余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国际组织主要负责人,数以千计的全球商业精英纷至沓来,出席了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

⑥陈老先生长期致力于国内民俗学研究,如今他已80岁高龄,还亲临一线调查研究,苦心孤诣,这种精神令人感佩。

A.①②④B.②⑤⑥C.③④⑤D.①④⑥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如今,无论元宵佳节还是情人节,当热恋男女已经熟练掌握了互赠鲜花与巧克力,不知还会否有人送给对方一首真挚动人的情诗?

B.同样是讲述历经磨难而成功的学霸故事,《爱乐之城》不像《爆裂鼓手》那样,看上去温情其实惨烈,成为本届奥斯卡的最大赢家。

C.广大党员干部以传承红色基因为己任,和贫困群众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带领大家从骨子里挖掉了“穷根”,让井冈山率先脱贫。

D.解决民生难点、聚焦发展重点,一年一度的两会时间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高光时刻”,吸引着来自各行各业的关注,牵动着亿万百姓的心弦。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诗产生于西周的礼乐政治活动而非原始宗教仪式,是政坛言说的产物,与歌并不同源,但却有着歌的一些元素。

不过,它们的联系不在文字形式而在音乐。

在西周,诗的言说主体的身份为朝廷官员,言说对象为君臣,言说内容自然也不能脱离政治,故“诗”一开始就承担着政治言说的特殊功能。

《国语·周语上》载厉王时的邵公说:

“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

”可见诗在西周时期的功能是补察时政。

周代的礼乐政治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礼乐教化向臣民灌输礼乐伦理道德观念,所以周代设有专门的机构来负责这一工作。

《礼记

·孔子闲居》载孔子说:

“诗之所至,礼亦至焉,礼之所至,乐亦至焉。

”可见,在周代,战国以前的人将诗看做是礼乐的一部分,诗所承载的是礼乐道德的价值取向。

歌则不同。

早期的歌的本质是音乐,适合抒情而不适合言事。

歌是一种大众表达

情感意愿的形式,而非专门用来表达和传播礼乐伦理道德,不可能用来教化百姓。

因而,原有的歌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显然已不能满足教化需要。

于是,有了“诗”这一专门用于朝廷政治文体的产生和“歌”向“诗”的转变。

这一转变,在“歌”之外确立了一种新的韵文形态,即诗的形态。

这一形态与歌不同:

一是它的本质不再是音乐而是“文学”。

二是诗一产生就被赋予了政治君臣关系政治言说的性质。

这一性质,除决定“诗”最初的作者主要应是朝廷的官员外,还确立了“诗”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的工具性。

因而,诗的言说主体的身份是朝廷官员而非普通百姓,言说的内容为政治而非个体的情感。

三是诗多非即时即事的言说,多先为文字创作。

且由于政治演说形式具有一定的规定性,故诗句式齐整,口语成分和杂言较少,如《大雅》《小雅》。

由于原始宗教祭祀少不了乐,音乐在原始宗教中具有神圣性,又能起着愉悦作用,所以,适应着礼乐政治而产生的“诗”,很自然地继承了宗教礼乐仪式之歌“音乐+语言”这一形式。

将诗与音乐结合,有助于提高诗的地位。

另外,当时的书写工具不发达,借助音乐可以使诗便于传播,更广泛地发挥教化作用。

诗与音乐融为一体,更有利于承担礼乐政治的职能。

不过,即使是使用文字与音乐结合这一形式,诗也与歌不一样。

歌的语言和音乐的融合是原生态的存在。

歌产生时,音乐与语言是相伴相随的,没有音乐不能谓之歌。

诗则是先有文字,后来配乐,用于仪式的演唱。

由于诗纳入了周代“乐”的系统,音乐和诗的对接才被固定下来,但配诗之乐是后来附加的。

(选自赵辉《歌与诗的起源及原始功能异同》,有删改)

6.下列有关先秦“诗”与“歌”的比较,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诗是政坛言说的产物并为西周的礼乐政治服务,与起源于原始宗教仪式的的歌不同源。

B.诗与歌虽然在原始功能上不同,但诗却有歌的一些元素,它们的联系方式只在音乐。

C.“歌”向“诗”的转变,是因为原有的歌在形式上不能满足通过礼乐教化臣民的需要。

D.诗是先有文字,后来配乐用于仪式的演唱,而歌产生时是先有音乐,后来才有语言的。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诗在西周言说主体的身份是朝廷官员,所以诗就具有了政坛君臣关系政治言说的性质。

B.从周代到战国以前,人们把诗看作是礼乐的一部分,因为它所承载的是礼乐道德的价值取向。

C.早期的歌适合于抒发个体的情感,借助音乐可以使歌便于传播,更广泛地发挥教化的作用。

D.“诗”在继承了宗教礼乐仪式之歌“音乐+语言”这一形式后,诗与音乐就开始结合起来。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在当时社会承担着政治言说的两方面功能,一是可以补察时政,二是向臣民灌输礼乐伦理道德观念。

B.第一段中引用《国语》和《礼记》,论证了“诗”的产生与当时统治阶级的礼乐政治活动的紧密联系。

C.通过与“歌”的大量比较分析,本文重点论述了“诗”的起源、作用和所承担的更多的社会功能。

D.本文作者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歌”无法满足统治者教化百姓的需要,因而才产生了“诗”这种形式。

三、(每小越3分。

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贞现初,太宗谓萧瑀曰:

“朕少好弓矢,自谓能尽其妙。

近得良弓十数,以示弓工。

乃曰:

‘皆非良材也。

’朕问其故,工曰:

‘木心不正,则脉理多斜,弓虽刚劲而遣箭不直,非良弓也。

’朕始悟焉。

朕以弧矢定四方,用弓矢多矣,而犹不得其理;况朕有天下之日浅,得为理之意,固未及于弓;弓犹失之,而况于理乎?

”自是诏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每召见皆赐坐与语询访外事务知百姓利害政教得失焉。

贞观三年,太宗谓侍臣曰:

“中书、门下,机要之司,擢才而居,委任实重。

比来惟觉阿旨顺情,唯唯苟过,遂无一言谏诤者,岂是道理?

若惟署诏敕、行文书而已,人谁不堪?

何烦简择,以相委付?

今诏敕疑有不稳便,须执言,无得妄有畏惧,知而寝默。

贞观五年,太宗谓侍臣曰:

“治国与养病无异也。

病人觉愈,弥须将护,若有触犯,必至殒命。

治国亦然,天下稍安,尤须兢慎,若便骄逸,必至丧败。

今天下安危,系之于朕,故日慎一日,虽休勿休。

然耳目股肱寄于卿辈,既义均一体,宜协力同心,事有不安,可极言无隐。

倘君臣相疑,不能备尽肝膈,实为治国之大害也。

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

“看古之帝王,有兴有衰,犹朝之有暮,皆为蔽其耳目,不知时政得失。

忠正者不言,邪谄者日进,既不见过,所以至于灭亡。

朕既在九重,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为朕之耳目。

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

《书》云:

‘可爱非君?

可畏非民?

’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魏征对曰:

“自古失国之主,皆为居安忘危,处治忘乱,所以不能长久。

今陛下富有天下,内外清晏,能留心治道,常临深履薄,国家历数,自然灵长。

臣又闻古语云:

‘君,舟也;人,水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陛下以为可畏,诚如圣旨。

贞现十九年,太宗谓侍臣曰:

“朕观古来帝王,骄矜而取败者,不可胜数。

朕恐怀骄矜,恒自押折,日旰而食,坐以待晨。

每思臣下有谠言直谏,可以施于政教者,当拭目以师友待之。

如此,庶几于时康道秦尔。

(唐·吴兢《贞观政要·卷一·政体第二》)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弓虽刚劲而遣箭不直遣:

发射

B.病人觉愈,弥须将护将:

保养

C.既不见过,所以至于灭亡过:

错误

D.皆为居安忘危,处治忘乱治:

治理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今天下安危,系之于朕②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①皆为蔽其耳目②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

C.①莫以天下无事②不赂者以赂者丧

D.①骄矜而取败者,不可胜数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自是诏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每召见/皆赐坐与语/询访外事/务知百姓利害政教得失焉

B.自是诏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每召见/皆赐坐与语/询访外事务/知百姓利害政教得失焉

C.自是诏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每召见/皆赐坐/与语询访外事务/知百姓利害政教得失焉

D.自是诏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每召见/皆赐坐/与语询访外事/务知百姓利害政教得失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宗以自以为得“良弓”实际都不是“良材”设喻,由此领悟到自己虽然取得了天下,却并不全都明白天下事务。

B.太宗对机要部门逢迎苟且的现状很不满,要求臣下大胆指出朝廷政令中的疏漏,但不能在私下里妄议朝政。

C.太宗认为治理国家务必小心谨慎,尤其天下刚刚安定如大病初愈,一不小心必然败亡。

故而即使有条件休养他也不去享受。

D.太宗总结历代兴替教训,深知君主闭塞视听则必将因无道而遭百姓抛弃,他居安思危的做法得到了魏征的肯定。

第Ⅱ卷(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若惟署诏敕、行文书而已,人谁不堪?

何烦简择,以相委付?

(5分)

(2)每思臣下有谠言直谏,可以施于政教者,当拭目以师友待之。

(5分)

14.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8分)

水调歌头

汤朝美司谏①见和,用韵为谢

辛弃疾

白日射金阙,虎豹九关开②。

见君谏疏频

上,谈笑挽天回。

千古忠肝义胆,万里蛮烟瘴雨,往事莫惊猜。

政恐不免耳③,消息日边④来。

笑吾庐,门掩草,径封苔。

未应两手无用,要把蟹螯杯。

说剑论诗余事,醉舞狂歌欲倒,老子颇堪哀。

白发宁有种?

一一醒时栽!

注:

①当时,南宋孝宗皇帝锐意远略,汤朝美议论英发,上心倾向之,称其“以身许国,志若金石”。

淳熙二年八月汤朝美使金有辱使命,被贬新州,尝尽“蛮烟瘴雨”滋味。

写此词时,汤朝美自广东亲州贬所量移江西信州(今上饶),二人相见,心有戚戚。

辛弃疾时年42岁,赋闲江西。

②“金阕”、“九关”均喻指宫廷。

③用东晋谢安典故,意指将复出做官。

④“日边”喻帝王左右。

(1)请对“笑吾庐,门掩草,径封苔”一句中的“笑”进行赏析。

(4分)

(2)“白发宁有种?

一一醒时栽!

”将作者的悲哀刻画得淋漓尽致,请作简要分析。

(4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孟子在《寡人之于

国也》中强调要兴办教育,把孝悌的道理讲给百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陶渊明在《饮酒》中写自己身处闹市却不感到喧闹的原因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在《蜀道难》中通过描写行人手摸星辰、仰天叹息来衬托蜀道高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12分)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25个字。

(4分)

①。

有专家2015年调查推算,我国年产抗生素原料大约为21万吨,18万吨为自用,其中48%用于治疗人类疾病,52%用于畜牧养殖业;我国抗生素人均年使用量为138克,是美国的10倍。

畜牧养殖业年消耗抗生素9.7万吨,是美国的9至10倍,是欧盟的25倍。

②。

目前我国的医院普遍实行“以药养医”的盈利模式,医生对病人的风险采取回避意识,病人不愿意依靠自身抵抗力对抗一些“自限性”疾病等现实问题,都会造成抗生素滥用;畜牧养殖业使用抗生素是为了预防和治疗动物疾病、缩短动物生长周期。

17.汉字是民族文化的化石,是历史的载体。

某杂志要举办一次“100个最具中华文化意义的汉字”评选,你认为哪一个汉字可以入选。

请仿照下面例句,另选一个你心中“最中国”的汉字写一段话。

不要求句式和结构完全一致。

(4分)

茶——人在草木之间,茶是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圣物,令人身心柔软、宁静和从容。

苏轼说“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表达了词人豁达超脱的襟怀。

18.请把下面这则消息压缩成一句话新闻。

(20字以内)(4分)

济南日报2月13日讯(记者赵晓林)记者从山东省文物局获悉,山东目前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19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1711处,总数位居全国首位。

据悉,“十二五”期间,山东省厘清了全省文物资源状况,核定公布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全省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5万余处,新发现的文物点占总数的63%。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101处增加到19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由606处增加到1711处,总数位居全国首位。

开展文物勘探、考古发掘600余项,3个考古项目荣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发掘了大批遗址,出土了大量重要文物。

另外,到2020年山东省博物馆总数达到600家,达到每1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

写字

毕飞宇

当父亲的做决定往往是心血来潮的,这是父性的特征之一。

一清早父亲把我叫到他的面前,用下巴命令我坐下来。

父亲说:

“从今天起,你开始学写字。

”这个决定让我吃惊。

我才七岁,离“上学”这种严肃正确的活法还有一段日子。

更关键的是,现在刚刚是暑假,父亲的决定在这个时刻显得空前残酷。

他是学校里仅有的两个教师之一,而另一位教师恰恰就是我的母亲。

我坐在小凳子上,拿眼睛找我的母亲。

母亲不看我,只给我一块背。

我知道她和父亲已经商量好了,有了默契,就像宰猪的两个屠夫,一个拿刀,一个端盆。

过去母亲可不是这样的。

过去父亲一对我瞪眼,我就把脸侧到母亲那边去,而母亲一定会用两眼斜视我的父亲。

①那样的目光就像电影上的无声手枪,静悄悄地就把事情全办掉了。

父亲是教识字的老师,母亲教的是识数。

识字和识数构成了这所乡村小学的全部内容与终极目标。

可关键是我才七岁,而刚刚又放了暑假。

这段日子里我忙于观察我的南瓜,是我亲手种的。

我用我的小便哺育了它。

即使在很远的地方我也会把小便保留在体内,到家之后幸福地奉献给我的南瓜。

可是我的南瓜长得很慢,就像我的个子,一连四五天都不见起色。

成长实在是一种烦恼。

现在,一切都停下来了。

成长现在放在了写字之外,成了副业。

……

学校总是有一块操场的,而这块操场在暑期里头就是我家的天井了。

操场不算大,但是相对于天井来说它又显得辽阔了。

因为写字,我整天被关在这个天井里头。

我望着操场上的太阳光,它们锐利而又凶猛,泥土被晒得又白又亮。

写字的日子里我被汉字与大太阳弄得很郁闷,在父亲午睡的时候我望着太阳光,能做的事情只有叹息和流汗。

我的暑期分外寂寞。

这样的时刻陪伴我的是我的南瓜。

乡村故事和乡村传说大部分缠绕在南瓜身上,被遗忘的南瓜往往会成精,而另一种说法更迷人,当狐狸在遭受追捕时它们会扑向南瓜藤,在千钧一发之际狐狸会十分奇妙地结到瓜藤上,变成瓜。

这样的事情我都没有见过,但是,我向往南瓜身上的鬼狐气息,基于这种心情,我主动向父亲询问了“南瓜”、“瓜藤”这一组汉字的写法。

但是父亲拒绝了“狐狸”这两个字。

由于没有“狐狸”这两个汉字做约束,狐狸的样子在我的想象里头越发活蹦乱跳了,水一样的不能成形。

我的功课完成得相当顺畅,在专制下面我才华横溢,会写的字越来越多。

我甚至主动要求写字,以积极巴结的心情去迎合奉承专制。

我在下课的时候十分讨好地说:

“再写几个吧。

”父亲便拉下脸来,说:

“按我说的做。

我说什么,你做什么,说多少,做多少。

”②专制不领巴结的情,只有服从。

这是专制的凌厉处,也是巴结的无用处。

然而,我写字的瘾是吊上来了。

在父亲给我放风的时候,我拿起一把锋利的小尖刀走上了操场。

操场上热浪滚滚。

我蹲在操场上,开始了书写。

一上来我就不由自主地写下了这样的一行:

我是爸爸。

接下来就是批判。

我用“坏”、“狗屁”等词汇向我的敌人进行了疯狂攻击。

“打倒小刚坏吃狗屁”。

我一定要用粉笔把这句狗屁不通的话写到他家的土基墙上去。

我的字越写越大,越写越放肆。

我甚至用跑步这种方式来完成我的笔画了。

整个夏季空无一人,我站在空旷的操场上,一地的汉字淹没了我。

那些字大小不一,丑陋不堪,伴随了土地的伤痕和新翻的泥土,但是我痛快。

我望着满地的疯话,它们难于解读,除了天空和我,谁都辨不清楚。

我的心中充盈了夏日里的成就感,充盈了夏日黄昏里痛苦的喜悦。

我是爸爸。

夜里下了场雷暴雨。

我听到了,睡得很凉快。

这个上午令我最为愉快的是操场。

一夜的暴雨把操场洗刷得又平整又熨帖,干干净净,发出宁和的光。

所有的字都让雨水冲走了。

我守望着操场,舍不得从上面走。

我在等太阳。

太阳一出来操场就会晒硬的,到那时,平展熨帖的操场没有负担,可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可写最新最美的文字。

我决定在这一天从父亲那里把“狐狸”两个字学过来,把我知道的狐狸的故事都写下来,写满整个操场。

……

但是父亲没有告诉我“狐狸”的写法,而操场也面目全非了。

操场的毁坏关系到一个人,王国强。

一夜的雷暴雨冲坏了他们家的猪圈。

为了修理猪舍,王国强,这个狗屁东西,居然把他家的老母猪和十六只小猪崽赶到学校的操场上来了。

我的光滑平整的操场表面被一群猪弄得满目疮痍。

我自己都舍不得下脚,居然让猪糟蹋了,我对这群猪怒目而视,可它们不理我。

我回到家,对母亲大声说:

“你看,操场全弄破了!

夏日里的阳光说刺眼就刺眼了。

太阳照在操场上,那些丑陋的、纷乱的猪爪印全让太阳烤硬了,成了泥土表面的浮雕

这些猪爪印像用烙铁烙在了我的心坎上,让我感受到疼痛与折皱,成为一种疤,抚不平了。

(节选自《写字》,有删改)

19.小说中的“我”第一次用小刀在操场上写的一句话是“我是爸爸”,请问这反映了“我”怎样的内心想法?

(4分)

20.阅读文中画线部分,完成下面题目。

(4分)

(1)分析画线①处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

(2分)

(2)解释画线②处的含意。

(2分)

21.文中“我”的形象非常突出,特点鲜明。

结合全文,请简要概括“我”这一形象的特点。

(4分)

22.文中学校的操场是“我”的主要活动空间。

在学写字的过程中,“我”对操场的感受有一个变化过程,从中也反映出“我”的心理变化和成长历程。

请写出这一过程,并对这一过程做简要分析。

(6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南京某小学三年级学生昊昊异常调皮:

把同学打得头破血流;上课的时候,还把同学的书撕掉;课堂上随意的吵闹、跳绳、跳舞……告到家长那里,其父掐住昊昊的脖子,把他掐得快断了气,大家只得作罢。

三年了,40多名孩子家长实在忍无可忍,于是联名要求校方劝退昊昊,被校长坚决拒绝并让教师、家长全天候陪同昊昊完成在校学习。

对这一“熊孩子”事件,你怎么看?

请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1.B(A.汤→荡,C.扬扬→洋洋,D.“禁”读jīn)2.A3.B4.B(①不合语境,“大而化之”原意就是使美德充分表现出来,并达到融化贯通的境界。

现在通常用来表示做事疏忽大意,马马虎虎。

③色彩不当,“应有尽有”是个褒义词,应该有的全都有了,表示一切齐备。

假货不能叫应有尽有。

④望文生义,“从善如流”指形容听取正确的意见及接受善意的规劝像流水那样快而自然。

)5.C(A.成分残缺,B.表意不明,D.搭配不当)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6.B(A项“起源于原始宗教仪式的的歌”于文无据,;C项以偏概全,不光是“在形式上”,更重要的是“在内容上”;D项中“而歌产生时是先有音乐,后来才有语言的”是不准确的。

)7.C(C项把歌和音乐割裂开来,是不正确的,因为原文第二段“早期的歌的本质是音乐”这两者是一体的,另外借助音乐便于传播,更广泛地发挥教化作用的是“诗”而不是“歌”。

)8.C(重点论述了“诗”不对,本文只是论述了二者的起源以及各自功能。

三、(每小题3分,共12分)

9.D(治,安定,太平)10.B(均译为“因为”,连词。

A.①助词,补足音节;②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C.①因为,连词;②因为,介词。

D.①连词,表承接关系(表因果也可);②连词,表递进)11.A12.B(文中“寝默”的意思应是止而不言,并没有私下里妄议朝政的意思。

四、(24分)

13.

(1)如果只是签署诏令、颁行文告而已,谁人不能胜任?

何必劳神费力地挑选人才,把重任委托给他们呢?

(五个句子,1句1分)

(2)每想到有直言进谏,谏言可用于国家的政治教化的大臣(或:

臣子中有直言进谏,谏言可用于国家的政治教化的人),我都会擦亮眼睛,把他们当作良师益友来看待。

(“谠言直谏”“施于政教”“有……者”“拭目”“师友待之”,1点1分)

译文:

贞观初年,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