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907798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70.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一公公——《社戏》——《彷徨》

B.武陵人——《桃花源记》——《陶渊明集》

C.大苏——《核舟记》——《虞初新志》

D.窈窕淑女——《关雎》——《诗经》

2.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语言连贯  阐发哲理  潜滋暗长  中国建筑

解说:

这四个短语结构类型各不相同。

B.盂城,取意于秦少游描写家乡《吾乡如覆盂》的诗句,盂城驿是中国邮驿“活化石”。

解说:

这一句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C.起兴于秦汉,繁荣于唐宋,全盛于明清的中国古典园林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解说: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园林是财富”。

D.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旨在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

解说:

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庆祝70周年大阅兵的日子里,战士们的脸上无不昂扬着饱满的斗志,处处流露出人民军队的飒爽英姿。

B.北京大兴机场巧妙绝伦的设计,成为世界建筑史的一大奇迹。

C.实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对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任重道远。

D.为方便市民乘坐高铁,谷城开通调整5条公交线路运抵谷城北站,实现无缝对接。

4.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诚惶诚恐 感慨万分 盛气凌人 粗制滥造

B.深恶痛疾  截然不同  拖泥带水 长吁短叹

C.鹤立鸡群 不求甚解  目光灼灼 海誓山盟

D.疲倦不堪  油然而升  冥思遐想 不可明状

5.下列字形和加下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嫩芽(rèn)   信服 各得其所 紊紊叨叨(xù)

B.感慨(kài)   搓捻 疲惫不堪 愰然大悟(wù)

C.威慑(sè)    须臾 一字不露 洗耳恭听(gōng)

D.酝酿(niàng) 倏忽 鸦雀无声 花团锦簇(cù)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梧桐树

①寓楼的窗前有好几株梧桐树。

这些都是邻家院子里的东西,但在形式上是我所有的。

因为它们和我隔着适当的距离,好像是专门种给我看的。

它们的主人,对于它们的局部状态也许比我看得清楚;但是对于它们的全体容貌,恐怕始终没看清楚呢。

因为这必须隔着相当的距离方才看见。

唐人诗云:

“山远始为容。

”我以为树亦如此。

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树在我面前浓妆淡抹,显出了种种的容貌。

②当春尽夏初,我眼看见新桐初乳的光景。

那些嫩黄的小叶子一簇簇地顶在秃枝头上,好像一堂树灯,又好像小学生的剪贴图案,布置均匀而带幼稚气。

植物的生叶,也有种种技巧:

有的新陈代谢,瞒过了人的眼睛而在暗中偷换青黄;有的微乎其微,渐乎其渐,使人不觉察其由秃枝变成绿叶。

只有梧桐树的生叶,技巧最为拙劣,但态度最为坦白。

它们的枝头疏而粗,它们的叶子平而大。

叶子一生,全树显然变容。

③在夏天,我又眼看见绿叶成荫的光景。

那些团扇大的叶片,长得密密层层,望去不留一线空隙,好像一个大绿障,又好像图案画中的一座青山。

在我所常见的庭院植物中,叶子之大,除了芭蕉以外,恐怕无过于梧桐了。

芭蕉叶形状虽大,数目不多,那丁香结要过好几天才展开一张叶子来,全树的叶子寥寥可数。

梧桐叶虽不及它大,可是数目繁多,那猪耳朵一般的东西,重重叠叠地挂着,一直从低枝上挂到树顶。

窗前摆了几枝梧桐,我觉得绿意实在太多了。

古人说“芭蕉分绿上窗纱”,眼光未免太低,只是阶前窗下的所见而已。

若登楼眺望,芭蕉便落在眼底,应见“梧桐分绿上窗纱”了。

④一个月以来,我又眼看见梧桐叶落的光景。

样子真凄惨呢!

最初绿色黑暗起来,变成墨绿;后来又由墨绿转成焦黄;北风一吹,它们大惊小怪地闹起来,大大的黄叶便开始辞枝——起初突然地落脱一两张来,后来成群地飞下一大批来,好像谁从高楼上丢下来的东西。

枝头渐渐地虚空了,露出树后面的房屋来,终于只剩下几根枝条,恢复了春初的面目。

这几天它们空手站在我的窗前,好像曾经娶妻生子而家破人亡的光棍,样子怪可怜的!

我想起了古人的诗:

“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

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处?

”现在倘要搜集它们的一切落叶来,使它们一齐变绿,重还故枝,恢复夏日的光景,即使仗了世间一切支配者的势力,尽了世间一切机械的效能,也是不可能的事了!

回黄转绿世间多,但象征悲哀的莫如落叶,尤其是梧桐的落叶。

落花也曾令人悲哀。

但花的寿命短促,犹如婴儿初生即死,我们虽也怜惜他,但因对他关系未久,回忆不多,因之悲哀也不深。

叶的寿命比花长得多,尤其是梧桐叶,自初生至落尽,占有大半年之久,况且这般繁茂,这般盛大!

眼前高厚浓重的几堆大绿,一朝化为乌有!

“无常”的象征,莫大于此了!

⑤但它们的主人,恐怕没有感到这种悲哀。

因为他们虽然种植了它们,拥有了它们,但都没有看见上述的种种光景。

他们只是坐在窗下瞧瞧它们的根干,站在阶前仰望它们的枝叶,为它们扫扫落叶而已,何从看它们的容貌呢?

何从感到它们的象征呢?

可知自然是不能被占有的。

可知艺术也是不能被占有的。

6.通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的填空。

时间变化

树的容貌

作者情感

春尽夏初

(1)

欣喜

(2)

绿叶成荫

赞叹

秋天

(3)

(4)

7.第②③段抓住了梧桐树叶的哪些特点来描写?

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8.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北风一吹,它们大惊小怪地闹起来,大大的黄叶便开始辞枝——起初突然地落脱一两张来,后来成群地飞下一大批来,好像谁从高楼上丢下来的东西。

9.作者为什么说:

“可知自然是不能被占有的。

可知艺术也是不能被占有的。

”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三、句子默写

10.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

(2)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4)________________,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5)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

(龚自珍《己亥杂诗》)

(6)________________,液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7)《木兰诗》用夸张手法写木兰矫健的身姿,并突出军情紧急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对比阅读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来源:

Zxxk.Com)

王曰:

“善。

”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齐威王召即墨①大夫,语之曰:

“自子之居即墨也,毁言日至。

然吾使人视即墨,田野辟,人民给,官无事,东方以宁。

是子不事吾左右以求助也。

”封之万家。

召阿大夫,语之曰:

“自子守阿,誉言日至。

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

昔日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

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

”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

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即墨:

古地名,在今山东平度东南②毁:

诽谤与后文“誉”意思相对③厚币:

丰厚礼品。

④饰非:

作假骗人。

11.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意思。

(1)宫妇左右莫不私王(_____)

(2)时时而间进(______)

(3)自子之居即墨也(______)(4)封之万家。

(_______)

12.用“/”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标出停顿。

(标两处)

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

14.回答下面问题

(1)根据(甲)文的内容填空。

邹忌的劝谏很有艺术性。

他由______ 想到治国理政之事,由______想到齐威王的被蒙蔽,以小见大,极具说服力。

(2)从(甲)(乙)两段选文来看,“齐国大治”与齐威王的哪些措施用关?

先概括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涂,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测;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①,欧阳公②作州之二年,构③亭日“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之义。

既又直④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

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⑤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

噫!

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矣。

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

吾君⑥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

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皆公乐哉?

乃公寄意于此也。

节选自曾巩⑦《醒心亭记》

注释:

①涯:

岸边。

②欧阳公:

即欧阳修。

③构:

搭建。

④直:

当,临。

⑤洒然:

洒脱的样子,形容毫无拘束。

⑥吾君:

指皇帝;优游:

悠闲自得;无为:

清静自然。

⑦曾巩(1019-1083):

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此文是作者应其师欧阳修之托而写的。

1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伛偻提携             伛偻:

_________________

(2)泉香而酒洌           洌:

_________________

(3)山肴野蔌             蔌:

________________

(4)则必即丰乐以饮       即:

__________________

16.下列各组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临溪而渔             则必即醒心而望

B.行者休于树           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

C.以见夫群山之相环     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

D.醒能述以文者         君子深造之以道(《孔孟论学习》

17.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2)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矣。

18.(甲)文的“太守之乐”与(乙)文中的“公之乐”分别指什么?

五、诗歌鉴赏

19.阅读唐朝白居易的《忆江南》一诗,完成下列小题。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1)词中“胜”的意思是____①____;作者用“胜”突出了江花色彩的____②___。

(2)这首词的结尾句,起到了什么作用?

(提示:

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

六、作文

20.写作

用阅读点亮中国梦,在阅读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阅读小说,我们可以从跌宕起伏的情节中感受人物的命运;阅读散文,我们可以从风格各异的语言中获得审美的体验;阅读诗歌,我们可以在五彩斑斓的意境中洗涤我们的心灵。

请以“这本书______了我”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

①在横线上填入合适的词或短语,将题目补充完整后作文;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二、现代文阅读

1、

三、句子默写

1、

四、对比阅读

1、

2、

五、诗歌鉴赏

1、

六、作文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