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国家最高科技奖.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903738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国家最高科技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0国家最高科技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0国家最高科技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0国家最高科技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0国家最高科技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国家最高科技奖.docx

《10国家最高科技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国家最高科技奖.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国家最高科技奖.docx

10国家最高科技奖

2010国家最高科技奖

      师昌绪王振义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图)    师昌绪。

    王振义。

  中新网1月14日电中共中央、国务院1月14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师昌绪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内科血液学专家王振义荣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向他们颁奖。

  据中国科学院网站介绍,师昌绪,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

河北徐水人。

1945年毕业于国立西北工学院,获学士学位。

1948年获美国密苏里矿冶学院硕士学位,1952年获欧特丹大学博士学位。

1994年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特邀顾问。

曾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中国高温合金开拓者之一,发展了中国第一个铁基高温合金,领导开发我国第一代空心气冷铸造镍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可用作耐热、低温材料和无磁铁锰铝系奥氏体钢等,具有开创性。

多次参加或主持制订中国有关冶金材料、材料科学、新材料全国科技发展规划;主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及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的立项和评估工作。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据中国工程院网站介绍,王振义,内科血液学专家。

江苏省兴化人。

1948年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

1992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0  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

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

自1954年起,从事研究血栓和止血,在国内首先建立血友病A与B以及轻型血友病的诊断方法。

1980年起开始研究癌肿的分化疗法。

1986年在国际上首先创导应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获得很高的缓解率,为恶性肿瘤在不损伤正常细胞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诱导分化疗法取得效果这一新的理论,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因而获得国际肿瘤研究奖五项,国内国家级奖七项(一项第一作者)。

发表论文314篇,主编专著5本。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据悉,目前中国设立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等5项国家科学技术奖。

这些奖项每年评审一次。

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报请国家主席签署并国家主席亲自颁发证书和奖金。

国家最高科技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两名,而且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

  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每人奖金500万元人民币,此前已有16位著名科技专家先后获此殊荣,他们分别是袁隆平、吴文俊、黄昆、王选、刘东生、金怡濂、吴孟超、王永志、李振声、叶笃正、闵恩泽、吴征镒、王忠诚、徐光宪、孙家栋、谷超豪。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历届获奖情况  2000年吴文俊(1919—,世界著名数学家)  袁隆平(1930—,杂交水稻之父)  2001年王选(1937—2006,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创始人)  黄昆(1919—2005,著名物理学家)  2002年金怡濂(1929—,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的著名专家)2003年刘东生(1917—2008,著名地球环境科学家)  王永志(1932—,著名航天技术专家)2004年空缺  2005年叶笃正(1916—,世界著名气象学家)  吴孟超(1922—,世界著名肝脏外科学家)  2006年李振声(1931—,遗传学家,小麦远缘杂交的奠基人)2007年闵恩泽(1924—,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  吴征镒(1916—,著名植物学家)  2008年王忠诚(1925—,神经外科专家,中国神经外科事业的开拓者)  徐光宪(1920—,著名物理化学家,无机化学家,教育家)  2009年孙家栋(1929—,火箭和卫星总体技术专家)  谷超豪(1926—,著名数学家)      记2010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王振义:

教癌细胞改邪归正  癌症,一个令人胆寒的字眼。

因为人类目前尚无法征服它。

对付癌症,或者切除,或者化疗杀死癌细胞。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王振义教授独辟蹊径,采取药物诱导分化的方法,教癌细胞改邪归正,为人类探索出一条全新的癌症治疗途径。

  潜心钻研,开创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诱导分化治疗的先河  时光退回到1985年。

一个年仅5岁的小女孩小静不幸患上了晚期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住进瑞金医院时出血严重,家人已经绝望了。

关键时刻,医生给孩子用上了王振义教授研制成功的一种全新疗法:

全反式维甲酸治疗。

7天后,奇迹出现了:

小静症状明显好转,一个月后达到完全缓解。

20多年过去了,小静依然健康地生活着。

  “小静是我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的第一个病人。

在首批治疗的24例病人中,完全缓解率达到九成多。

这是我最感欣慰的。

”王振义教授回忆道。

  治疗白血病一般有两条研究途径:

一是化疗,杀死白血病细胞。

另一途径是诱导分化,将恶性的白血病细胞转变为良性细胞。

1971年,英国的Friend等报道小鼠红白血病细胞能被二甲亚砜诱导分化。

1980及1983年,美国的Breitman等报道人类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和U937及新鲜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在13顺维甲酸(13顺RA)及全反式维甲酸(ATRA)作用下,可以向正常细胞逆转。

  在儒家“改邪归正”思想的影响下,王振义率领的研究组选择了诱导分化治疗白血病的途径。

他的研究组证明全反式维甲酸在体内可使新鲜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向成熟细胞分化。

1980年,全反式维甲酸批准在临床上使用,用于治疗有些皮肤病。

在没有13顺维甲酸的情况下,取得病人和家属的同意,他试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晚期或化疗无效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取得惊人的效果。

  1988年,王振义教授的学生黄萌珥带领课题组总结了24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结果,证明其中23例完全缓解。

该疗法很快向国内外推广,并提供那时只有国内可提供的全反式维甲酸1992年,在孙关林主持下,总结了我国544例急  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用全反式维A酸治疗的结果,其中84%获完全缓解。

此后,世界各国都先后证实了这种疗法的效果:

法国1993年54例,完全缓解率91%;美国1995年79例,完全缓解率86%;日本1995年109例,完全缓解率89%。

  1989年,王振义教授的硕士研究生陈竺、陈赛娟从法国获博士学位回国工作,他们用先进的思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开展全反式维A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作用机制研究,取得了许多创新性的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此后,王振义教授又因其杰出成就于1994年获得了何梁何利科技奖,1996年获得求是杰出科学奖。

在国际上,王振义教授接连获凯特林肿瘤研究大奖,瑞士布鲁巴赫肿瘤研究奖,法国台尔杜加科学奖,美国血液学会海姆瓦赛曼奖。

发表在Blood(1988年)上的论文获年度最佳被引证论文奖,至2009年5月,其被引用达1713次。

2000年美国Lichtman等教授编写的一部长达1000多页的著作“20世纪具有标志性的血液学论文”一书中,该文被列为全球百年86篇最具有影响的代表论文之一。

1992年王振义被选为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94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1年,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成为我国第一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

  实践证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应用全反式维A酸治疗的病例早期完全缓解率高达85~90%,这种方法副反应少、不抑制造血、不引起出血、使用方便(只要口服)、价格低廉。

这不仅为过去被认为治疗困难、死亡率高的急性白血病找到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而且还为肿瘤可以通过诱导分化治疗的理论和治疗途径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目前联合应用全反式维A酸、砷剂及化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5年存活率已高达95%,成为第一种可以治愈的急性白血病。

  不断创新,引领着我国血液学研究冲向一个又一个巅峰  王振义1924年11月30日出生在上海,祖籍江苏兴化。

王振义自幼勤奋好学,刨根问底的天性在孩童时代显露无疑,凡事总有问不完的“为什么”。

祖母是王振义最爱的老人,至今他还清晰地记得在他7岁那年,祖母不幸患了伤寒,病势凶险,虽然请到了当时一位沪上知名的医生前来诊治,但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祖母最终还是未能得到救治。

全家人悲痛欲绝,父亲从此也希望子女中有一人能够从医。

当时只有7岁的王振义已经在思考着:

“为什么这个病不能治呢?

怎么会得这个病呢?

难道就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一个接一个的问号,在王振义的心中链接成一种对医学知识探求的渴望,链接成一种从医的萌动。

  1942年,免试直升进入震旦大学的王振义,毅然选择了学医。

1948年,王振义从震旦大学医学院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因成绩名列前茅,留在广慈医院(今瑞金医院前身)担任住院医师。

  在实际工作中,王振义发现不少口腔病患者小手术后(如拔牙)出血不止,原因不明,一般止血疗法无效。

喜欢刨根问底而又不服输的王振义把自己沉浸在大量的文献中,了解到国外有轻型血友病A的报道,即血浆中凝血因子Ⅷ的水平为正常的5%-25%,平时并不出血,小手术后出血不止,一般实验室检验无法发现,需要用凝血活酶生成试验。

但做该试验时,

  

      需要将硅胶涂在玻璃管壁上,当时国内无此材料。

一向喜欢钻研的王振义用石蜡代替硅胶,成功地在国内首先确立了检测方法,并做出血友病A、B的分型及其轻型的诊断,解决了这种不明原因出血的诊断和治疗问题。

论文先后在1956-1959年发表在中华医学杂志中文、外文版及中华内科等杂志。

  1956年,鉴于国内缺少一本有关出血性疾病的参考书,他与夫人合译的“出血性疾病”一书,1958年上海科技卫生出版社出版,这是当时在这方面国内唯一可供参阅的书籍。

早在1959年,领导上安排王振义负责白血病的病房工作,希望在短期内攻克这种“可怕”的疾病。

他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了病房工作,可是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内,数十例急性白血病病人仍然离开人间。

这一活生生的事实,教育了他单有热情而没有过硬的本领是挽救不了病人生命的,这也是激励他一定要深入研究白血病的治疗,造福病人的动力。

甘为人梯,培养造就了一批国内顶级血液学研究人才  王振义不仅是一位著名的医学家,也是一名成功的教育家。

60多年来,他先后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血液学专家。

  1978年,陈竺以专业考分第一名的成绩成为王振义教授的硕士研究生,陈竺、陈赛娟夫妇不会忘记,是王教授手把手地指导他们进行血液病理生理的实验,耐心为他俩补习专业外语,后来又一起撰写论文。

王教授每一次都坚持把他们列为论文的第一、第二作者,而把自己排在了最后!

这对当时论资排辈已经习以为常的中国学术界来说,是破天荒的惊人之举。

这为当时年仅31岁的陈竺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1984年,王教授力荐陈竺夫妇赴法留学。

1989年,陈竺、陈赛娟夫妇俩学成回国,继续在导师指导下工作,并最终开辟出一块令人瞩目的基因研究新天地。

“我一直以这两名学生为荣,看到学生超过自己,这是当老师最大的欣慰”。

  1996年,陈竺的研究越臻成熟,王振义教授主动把代表中国血液学研究最高水平的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的位置交给了陈竺,因为他看准了陈竺渊博的学识、大度的气量、出众的才能,一定能将血研所带向新的成功与辉煌!

那一年陈竺42岁。

  “现代医学科技发展非常快,但我却越来越老了,如果我们不看到发展,还是用原来的方式管理这个研究所,用原来的学术水平领导这个研究所,这个所是会走下坡路的。

早在1993年,我就有了退下来的想法。

陈竺非常有进取心,是世界一流的人才,交班给这样的学生,我放心。

我退下来了,可以做些咨询工作,虽然我不是非常高明的理论家,但至少在我一生中累积了很多经验和教训。

事实证明我当初的选择是明智的。

”每当有人问王教授当时的想法,他总会这么说到。

  的确,在学生们的眼中,王振义是一位谦逊、豁达的长者,是一位严谨求实的学者,是一位爱才惜才的大师。

“973”最年轻的首席科学家、上海第九届十大杰出青年陈国强是王振义教授的另一位得意门生,“博士研究生我还是要考王振义教授的!

”回忆当年他报考王教授的研究生的情形,“那瞬间的选择,源自于王教授修改我的硕士研究生论文的整个过程。

”在写论文还不用电脑的年代,导师一遍遍修改,学生就要根据修改的内容,重新整理、抄写,陈国强的硕士论文给王教授先后改了10遍,陈国强将近二万字的论文共抄了十遍。

王振义教授时任二医大校长,白天工作繁忙,只有利用晚上的时间修改学生的论文,王教授多次把陈国强叫到家里一起吃晚饭,一放下碗筷,师生两人就一头“扎进”了论文。

多少个夜晚,多少次交流,这位老者的谆谆教诲深深地刻在了陈国强的心中,这位老者甘为人梯的品格更时时激励着陈国强向更高、更险的医学高峰迈进。

陈国强现已成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我深深懂得,这些成绩是站在我的导师王振义、陈竺两位院士的肩膀上,在同事们的支持帮助下取得的。

今后,我一定继承传统,不断创新,为解除人们的病痛、促进人类健康作出更大的努力!

”  周光飚是王教授的“关门弟子”。

小周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博士毕业时,他正在为留在科研单位还是到临床做医生,是留在国内还是到国外去的徘徊时刻,是王教授的一番话为他指明了方向:

“科学研究是很清贫的,也很枯燥,但是你正在从事的研究是很有前途的,只要你努力,我相信你一定能在这里做出很好的成绩。

”周光飚留下后,王教授又主动关心他的生活条件,住处解决了吗?

待遇怎样啦?

老教授的关心让这位只身在上海的年轻人倍感亲切。

毕业后的几个月中,动物实验结果毫无进展,小周和他的同事们陷入了困惑之中,王教授观察到这一情况,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

“科学研究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与结果,不要急噪也不要钻牛角尖,我们所做的一切对临床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不能客观反映的话就会对临床造成误导,我们的病人就将吃足苦头啊!

”导师的一席话就象一剂“清醒剂”,年轻人又开始重新整理研究思路。

  王振义教授先后担任过内科学基础、普通内科学、血液学、病理生理学等教学工作,培养了博士21人,硕士34人。

他创始并担任首任所长的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如今从初创时的4平方米到今天总面积达3600平方米的三个楼面,先后成为上海市、卫生部、教育部的重点实验室、上海市“重中之重”重点学科、“211”工程重点建设专业、上海市领先专业,乃至2001年成为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承担了100余项国家级课题,约80余项省部委级重大课题,14项国际合作课题等,共获得科研经费约达1亿元人民币。

如今,已86岁的王振义教授又自创了“开卷有益”式的查房,每周四上午学生对他进行提问,王教授对疑难病例进行分析和答疑,这种做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诊断思路,更是给病人带去了福音。

  这位被世界医学界誉为“癌症诱导分化第一人”、名噪国内外血液学领域的学者对于所获得的荣誉,喜欢用一幅画来诠释,在王教授的客厅里挂着一幅《清贫的牡丹》,“我认为这  幅画表达的是清静向上的意思,做人要有不断攀高的雄心,但又要有一种正确对待荣誉和自我约束的要求和力量,对名利看得很淡,对事业看得很重,这是出于对生命的珍惜。

我相信做人最本质的东西:

胸膺填壮志,荣华视流水。

”对于这幅画的理解印证了王振义教授为学、为人、为医、为师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揭示了这位德高望重的医学科学家的成功之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