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吴中区学年度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903089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88.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吴中区学年度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苏州吴中区学年度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苏州吴中区学年度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苏州吴中区学年度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苏州吴中区学年度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州吴中区学年度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docx

《苏州吴中区学年度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吴中区学年度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州吴中区学年度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docx

苏州吴中区学年度八年级数学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学校班级学号姓名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八年级数学

(满分:

13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一个数的立方根等于它本身,这个数是

A.0B.1C.0或1D.0或

1

2.下列实数

,3.14,

,0.2020020002…,

,其中有理数有

A.2个B.3个C.4个D.5个

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2和4,则它的周长是

A.8B.10C.8或10D.无法确定

4.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等边三角形B.平行四边形C.矩形D.等腰梯形

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B.对角线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C.对角线互相垂直且有两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D.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6.在等腰梯形ABCD中,∠A:

∠B:

∠C:

∠D可能是

A.1:

2:

1:

2B.1:

1:

2:

2C.1:

2:

3:

4D.1:

4:

2:

3

7.以下列长度线段为边,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7,24,25B.8,15,17C.9,40,41D.10,24,28

8.如图,已知梯形ABCD中,AD∥BC,AB=AD=CD,BD⊥CD,则∠C等于

 A.30°   B.45°   C.60°   D.75°

9.如图,菱形ABCD的周长为16,面积为12,P是对角线BC上一点,分别作P点到直线AB、AD的垂线段PE、PF,则PE+PF等于

A.6B.3C.1.5D.0.75

10.如图,已知矩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AE⊥BD,垂足为E,图中与∠DAE相等的角有

A.4个B.3个C.2个D.1个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16的平方根是。

12.计算:

=。

13.据报道:

本周全球人口已达到70亿。

它有个有效数字。

14.已知实数a、b满足:

,则ab=。

15.学校旗杆顶端垂下一绳子,小明把它拉直到旗杆底端,发现绳子还多2米,他把绳子全部拉直且使绳的下端接触地面,这端离开旗杆底部6米,则旗杆的高度是米。

16.已知菱形的面积为24,一条对角线长为6,则其周长等于。

17.△ABC中,AB=13,AC=15,BC边上的高AD=12,则BC=。

18.如图,已知点P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ABC的中线AD上的动点,E是AC边的中点,则PC+PE的最小值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76分。

19.求下列各式中的x(每小题4分,共8分。

 

20.(本题6分)如图,已知△ABC中,AB=AC,D是BC上一点(非中点),直线m是AD的垂直平分线。

(1)画△ADC关于直线m对称的△DAC’;

(2)观察四边形ABDC’,写出它所有相等的内角和相等的边: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一组对边相等,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平行四边形。

 

21.(本题6分)一架梯子AB斜靠在墙上,其底端B离开墙角C距离BC=3米,此时顶端的高度AC=4米。

(1)若要使梯子的上端A升高0.8米,需要把其下端B向墙角C方向移动多少米?

(2)为了防止梯子下滑,保证安全,小强用一根绳子连结在墙角C与梯子的中点D处,你认为这样效果如何?

请简要说明理由。

 

22.(本题6分)已知正实数a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b、c。

请计算代数式a+b+c+bc的值。

 

23.(本题8分)如图,已知△ABC中,D是BC的中点,DE∥AB交AC于E,BF平分∠ABC,交DE于点F。

(1)若BC=2,求DF的长;

(2)连结FC,求∠BFC的度数。

 

24.(本题8分)

(1)如图

(1),点C在线段AB上,AC=m,BC=n,点P在经过点C且垂直于AB的直线上,设PC=h,求当h等于多少时,∠APB=900。

(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h。

(2)如图

(2),△ABC中,AB=AC=5,BC=8,点P是BC上的点,当PB=时,△ABP是直角三角形。

 

25.(本题6分)小华与小明两位同学在研究旋转图形时,把Rt△ABC(其中∠C=900。

)绕着顶点A旋转了3600。

小华认为线段BC扫过的面积与这个三角形的三边都有关系,小明则认为:

BC扫过的面积只跟BC长度有关。

你认为哪个同学的观点正确,请说明理由。

 

26.(本题6分)如图,已知在Rt△ABC中,∠ACB=900,AC=3,BC=4,点P是斜边AB上(不与A、B重合),过P作PE⊥AC,PF⊥BC,垂足分别是E、F,连结EF。

随着P点在边AB上位置的改变,EF的长度是否也会改变?

若不变,请你求EF的长度;若有变化,请你求EF的变化范围。

 

27.(本题6分)如图,已知直角梯形ABCD中,AD∥BC,∠ABC=900,∠C=600,以AB为一边作等边三角形ABE,点E正好落在CD上。

(1)填空:

∠BEC=度;

(2)试说明:

BC=DC。

 

28.(本题8分)如图,已知在Rt△ABC中,∠ACB=900,AC=6,BC=8,BE平分∠ABC交AC于点E,EF⊥AB,垂足为F。

(1)求EF的长度;

(2)作CD⊥AB,垂足为D,CD与BE相交于G,试说明:

CE=CG;

(3)连结FG,试说明:

四边形CEFG是菱形。

 

29.(本题8分)如图,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为2,∠B=600,点P、Q分别是边BC、CD上的动点(不与端点重合),在运动过程中,保持∠PAQ=600不变。

(1)试说明:

△PAQ是等边三角形;

(2)求四边形APCQ的面积;

(3)填空:

当BP=时,S△PCQ最大。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1D2C3B4C5D6B7D8C9B10A

二、填空题:

11.

412.013.214.115.8

16.2017.14或4(少一个扣1分。

)18.

三、解答题:

19.

(1)4或-2(少一个扣2分)

(2)-2

20.

(1)如图所示,画正确得2分;

(2)AB=DC’,∠B=∠C’(2分),不是(2分)。

21.

(1)求出梯子长度AB=5米(2分),移动距离BB’=1.6米(2分)

(2)并不稳当,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梯子若下滑,绳子的长度不变,并不拉伸,对梯子无拉力作用(只要大致说对就得2分)

22.解:

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及性质,可得:

a=b2,b=-c(2分)

所以a=b(-c)=-bc(2分)

所以a+b+c+bc=-bc+(-c)+c+bc=0.(2分)

说明:

若直接写出正确答案得2分;若用具体数字代替的且答案正确得4分;

23.

(1)DF=1(4分)

(2)90度(4分)

24.

(1)根据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当PA2+PB2=AB2时,∠APB=900

即(h+m)2+(h+n)2=(m+n)2(2分)

从而可得:

h=

(2分)

(2)利用三线合一及上题的结论,可得BP=4或者6.25(4分,少一个扣2分)

25.小明的说法正确(1分)

经过计算,BC扫过的面积是:

,只与BC有关。

(5分)

26.EF的长度会改变(1分)

连结PC,证得四边形PECF是矩形,得到EF=PC(3分)

求PC的范围,从而得到EF的范围是

<4。

(2分)

27.()90度(2分)

(2)作D点到BC的垂线段DF,证三角形BCE与三角形DCF全等。

方法不唯一(4分)

28.

(1)

(2分)

(2)可利用等角的余角相等,配合对顶角相等得到角CEF等于角CGF。

(3分)

(3)利用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可得EF与CG平行,又EF=CG,得到平行四边形CEFG,加上CE=CG,得CEFG是菱形。

(3分)

29.

(1)利用全等证AP=AQ,结合角PAB等于60度,便得等边三角形(3分)

(2)四边形APCQ的面积等于三角形ABC或者三角形ACD的面积,等于

(3分)

(3)BP=1,(2分)(要使三角形PCQ的面积最大,只要等边三角形APQ的面积最小。

 

命题:

张华明审核:

顾米根钱裕国

201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