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可研究内容.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900549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96.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可研究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工可研究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工可研究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工可研究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工可研究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可研究内容.docx

《工可研究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可研究内容.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可研究内容.docx

工可研究内容

工可内容

一、工程地质说明书(姚振东)

主要内容包括:

1、路线走向

——根据设计提供的资料

2、路线经过地区的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地质、底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

不良地质和特殊性岩土等的基本情况;

——地形、地貌、气象:

县志及相关资料,地质、底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

不良地质和特殊性岩土:

山西省区域地质志与现场调查相结合。

2.1地形、地貌

第一段介绍项目具体位置(如:

项目区位于山西省西北部,途经平鲁山间盆地、管涔山南部东侧,大同盆地西南部。

)具体地貌及分类(地形地貌较复杂,因地质构造、岩性特征、风化剥蚀差异,明显分为三大地貌景观,即东部管涔山东侧构造溶蚀侵蚀低中山区和盆地及周边黄土覆盖低山丘陵、梁峁区及冲湖积平原区。

具体可划分为黄土覆盖梁峁区、侵蚀堆积低山丘陵区,构造溶蚀侵蚀低中山区、山前洪积倾斜平原区、冲湖积平原区、河谷平原区。

现依地形特征、地貌形态、构造形式分述如下:

(1)黄土覆盖梁峁区

AK0+000~AK2+600、AK3+800~AK5+600、AK6+300~AK15+100、BK0+000~BK0+200、BK1+100~BK4+400、BK4+800~BK8+953、EK0+000~EK2+650、EK8+100~EK16+686段分布于黄土覆盖梁峁区。

各路线于本区分布长度及所占比例不一,其中AK线长度13.2km,占AK线总长的27.9%;BK线长度7.653km,占BK线总长的85%,EK线长度11.236km,占EK线总长的67.34%。

工程多以隧道、桥梁和半填半挖的形式通过,其中AK线桥梁870m,占该区段长度的6.6%,其余为半填半挖;BK线隧道长630m,占BK线总长的7%,桥梁1060m,占线路总长的11.8%,其余为半填半挖;EK线大桥1座,长180m,占该区段长度的1.6%,公铁路分离立交1座,总长300m,占该区段长度的2.67%,其余为半填半挖。

地势一般由西向东倾斜、黄土梁发育,局部发育冲沟,沟壑陡峭,沟谷呈“V”字型。

出露地层主要为Q3pdl+eol黄土,局部沟谷中出露新近系红粘土,BK线白杨洼隧道进出口沟谷出露O2s灰岩。

该区段黄土陷穴发育,冲沟壁常发生黄土崩塌现象。

井坪梁林场位于该区,局部有幼林,大部分为耕地或荒草地。

(2)侵蚀堆积低山丘陵区

CK17+200~CK24+500分布于该区,长7.3km,占CK线总长的73%。

工程以半填半挖和桥梁的形式通过,其中桥梁有陶卜洼大桥等,总长590m,占该区段总长的6.3%,其余为半填半挖。

路线位于管涔山前的朔源区,地势总体西高东低,地形起伏不定,侵蚀冲沟发育,沟谷自西向东延伸,密度为2~3条/km,沟谷多呈“V”字型,宽20~200m,长50~200m以上,切割深度小于100m。

区内大部分地段被新生界地层所覆盖,出露地层有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O2s)灰岩、泥灰岩,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泥页岩,二叠系中统上石盒子组(P2s)和下石盒子组(P1x)砂页岩。

上第三系(N2)红粘土和第四系上更新统洪坡积和风积黄土。

植被不发育,以零星的灌木、杂草或农作物为主。

(3)构造溶蚀侵蚀低中山区

各路线中只有AK18+400~AK24+485分布于该区,长6.85km,占AK线总长的12.7%。

工程主要以隧道的形式穿越该区,其余为半填半挖。

峙峪隧道位于该区,隧道长5595m,占该区段线路总长的93%,半填半挖占该区段线路总长的7%。

该区位于管涔山东侧,山体以受溶蚀、侵蚀作用为主,为构造隆起区,山峦叠嶂,沟壑纵横,地形复杂起伏大,沟谷形态多呈“V”字型,呈西东向展布,多与线路近垂直相交,密度为1~2条/km,长多在1km以上,谷底狭窄,宽多在50m以内,切割深度多在200~400m之间。

谷坡坡度多在30°以上,山势较高,山脊呈长条形,微地貌为基岩山脊、陡崖、深谷等。

最高标高1980m,最低标高1450m,最大相对高差500m,一般高差在200~400m。

该区基岩裸露,地层为奥陶系下统亮甲山组(O1l)白云岩、中统上马家沟组(O2s)和下马家沟组(O2x)灰岩、泥灰岩、局部零星覆盖第四系上更新统(Q3pdl+eol),坡洪积风积粉土或粉砂土。

植被以杂草、荆棘灌木为主,发育一般。

2.2气象特征

项目区气象及特点(项目区属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侯,总的特点是:

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风沙大、寒早暖迟,冬寒而长,山区与平川气侯有所差异。

当年10月下旬上冻,翌年3月下旬解冻,冻土最深1.55m。

(1)气温

区内气温1月份最低,7月份最高。

据本区气象局历年统计资料,朔城区历年平均气温7.2℃,一月份平均气温最低为-17.2℃,七月份平均气温最高为28.0℃;平鲁区多年平均气温3.6~3.8℃,一月份最冷,平均-10.3~-13.5℃,极端最低-31.9℃,七月份最热,平均18.3~21.5℃,极端最高气温36.2℃。

(2)降水

区内降水量受地形地貌的控制而出现差异性,随海拔标高增高降水量增大,全年降水量集中在7、8、9三个月。

朔城区多年平均降水量391.0mm,最大年降水量705.1mm(1964年),最小年降水量195.9mm(1972年)。

最大日降水量为153.4mm(1967年),最大一小时降水量为40.8mm(1976年),历年一次最大降水153.4mm,年内分配上降水量多集中在6~9月份,占年降水量的70~80%。

平鲁区多年平均降水量424mm,历年最大降水量683mm(1995年),最小降水量195.6mm(1965年),一日最大降水量87.0mm(1973年),最大一小时降水量40.7mm,历年一次最大降水149mm,6~10月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4.4%。

(3)无霜期

区内一般每年的9月5日~19日前后出现初霜,无霜期平均120天。

(4)冻土深度

项目区平均封冻天数约110天,朔城区最大冻土深度1.25m,平鲁区最大冻土深度1.55m。

(5)风速及风向

区内主要风向为西北风,多年平均风速2.8m/s,最大风速20m/s。

2.3水文

(1)地表水

项目区属海河流域,与路线有关的较大河流有大沙沟河和恢河。

各河流详细情况如下:

1)大沙沟河

AK2+600~AK3+800、AK5+600~AK6+300、BK0+200~BK1+100、BK4+400~BK4+800、EK4+400~EK4+700段,跨越该河及其一支沟。

该河发源于平鲁区刘家窑乡,流长99km,流域面积856km2,河床纵坡降7.7‰,因上游水库蓄水,河道长期干涸断流,河床由洪积砂层、砾卵石层组成,河床两侧高漫滩及低阶地地区由洪积粉土、粉砂土、砂砾石等组成,具二元结构。

2)恢河

HAK0+800~HAK1+800、HAK22+900~HAK24+150、HBK1+200~HBK2+300段,跨越该河,恢河发源于宁武县管涔山,经阳方口流入本区,流经后寨,张家河、崔家窑与七里河汇合,至马邑又与桑干河汇合,马邑以下称桑干河。

恢河全长74km,流域面积1273km2,河槽宽而浅,河宽300~1000米,一般年份清水流量0.2~0.5m3/s,一般洪水流量约100m3/s,历年最大洪峰为1800m3/s,枯水年份河槽干涸。

河床由冲洪积砂层、砾卵石层组成。

基础较好,河床稳定,承载力强。

(2)水库

项目区内现有的水库为大梁水库和太平窑水库。

大梁水库是山西省引黄工程的控制性工程,于上世纪80年代修建,拟引黄河水入库,然后,将黄河水调往大同、太原等地,水库建成后,由于种种原因,工程停工,至今未加以利用。

AK线位于水库大坝下游300m处,BK线位于水库大坝上游1.5Km处。

太平窑水库位于HAK1+300~HAK2+300西侧2Km处,该水库建于上世纪60年代,供农业灌溉用,路线位于水库大坝下游。

应预防水库放水对路基或桥梁的冲蚀。

2.4地层

项目区内地层主要为古生界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和新生界新近系、第四系地层,由老到新分述如下(图2-1):

(1)奥陶系(O)

主要出露于AK19+000~AK29+000段,与下伏寒武系地层呈整合接触,构成中低山地貌,总厚度400~500m。

①下统冶里组(O1y)

冶里组岩性变化较大。

下部为薄层状灰岩、竹叶状灰岩互层;上部为厚层白云岩、白云质灰岩、泥质白云岩,含燧石结核,顶部夹黄绿色页岩。

厚度约70

②下统亮甲山组(O1l)

本组下部为中厚层灰岩夹薄层白云岩,上部为白云岩夹泥质白云岩,含燧石。

燧石呈条带状、团块状、结核状,靠近下部及上部较为密集。

本组以含燧石白云岩为主要特征。

本组厚约100m。

图2-1区域地质图

③中统下马家沟组(O2x)

下段下部为灰黄、黄绿色白云质页岩,钙质页岩。

页岩间和页岩之下,多有灰白、

白色中层中细粒钙质或泥钙质胶结石英砂岩,中上部为灰黄、黄褐色白云质泥灰岩、泥灰岩、泥质、灰质白云岩、角砾状泥灰岩、角砾状白云质泥灰岩。

中段为灰、深灰、青灰色中厚层夹薄层致密灰岩,夹泥斑、云斑灰岩、含白云质灰岩、角砾状泥灰岩。

上段为灰、深灰、青灰色中—厚层灰岩、含白云质灰岩、泥斑、云斑灰岩,夹灰白、浅灰色薄—中层白云质灰岩、泥质白云岩、白云质泥灰岩。

泥质白云岩、白云质泥灰岩具角砾状构造。

本组厚60~140m。

④中统上马家沟组(O2s)

下部为灰黄、灰白、灰褐色泥灰岩、白云质泥灰岩、角砾状泥灰岩、角砾状白云质泥灰岩。

上部为灰、深灰、青灰色中~厚层致密灰岩、含白云质灰岩、云斑状灰岩,夹数层灰黄、灰色中~薄层白云质泥灰岩、泥质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泥质白云岩。

本组厚150m。

与下统地层呈整合接触,为含煤建造基底。

(2)石炭系(C)

以平行不整合关系覆盖于奥陶系中统之上。

下部为本溪组,上部是太原组和山西组。

本溪组和太原组零星出露于AK15~AK16、AK23~AK25段及其附近:

①中统本溪组(C2b)

下部以铝土岩、铝土泥岩与山西式铁矿为主,中上部一般为砂质粘土岩夹中粗砂岩,夹50cm左右薄煤1~4层,厚度变化较大,33~64m,一般厚45m左右。

②上统太原组(C3t)

本组厚76.00~85.00m,平均厚81.47m,由灰白、灰色砂岩、灰黑色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组成,中下部夹1~2层泥灰岩、钙质泥岩。

主要厚煤层赋存于本组顶部及底部,按岩性特征可分为上、中、下三段:

下段:

从K2砂岩底至9号煤层顶,为主要含煤段。

主要由煤层、砂岩、粉砂岩夹泥灰岩组成,平均厚32.50m,本段含9、11号二层主要可采煤层。

中段:

从9号煤层顶至4-2号煤层底,为厚层砂岩带,在其顶部和中部含5、8号煤层,其中5号煤层极不稳定,不可采,8号煤层层位不稳定,零星可采。

本段平均厚35.80m。

上段:

从K3砂岩底至4-2号煤层底,赋存了矿区内主要可采4-1、4-2号煤层。

本段厚13.70m。

③上统山西组(C3s)

地层厚度为50.0m~81.50m,平均60.0m,主要由灰色、灰白色砂岩、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组成,中下部发育1~3层薄煤层,煤层均不可采。

底界砂岩(K8)为灰白色粗~中粒砂岩,局部相变为含砾砂岩,本组与下伏太原组整合接触。

(3)二迭系(P)

出露于AK21~AK25段,为一套陆相沉积地层,与下伏石炭系地层呈整合接触。

①下统下石盒子组(P1x)

底部为一层灰白色中粗粒石英砂岩,石英为主,长石次之,含云母片及暗色矿物,颗粒向上逐渐变粗,含砾,厚2.0~20.8m,一般厚14.89m,定为标志层K5与山西组分界。

本组厚0~50.0m,与山西组为连续沉积。

②中统上石盒子组(P2s)

本组岩性以黄绿色及暗紫色砂质泥岩、泥岩为主,其间夹薄层状黄绿色粗砂岩,其粒度不均,分选较差,易风化为砂砾,底部含中砂岩(K5)。

最大残留厚度100m,与下石盒子组为连续沉积。

(4)新近系

上新统(N2)

零星出露于AK1+500、AK15、AK16、AK17+500、AK19+300、AK21附近、EK15至终点的沟谷中,以角度不整合关系覆盖在古生界老地层之上,深棕红色,岩性以粘土、粉质粘土为主,含钙质结核层及数层不稳定砾岩层,土质坚实,呈半固结状态,厚约3~30m。

(5)第四系

项目区第四系分布广泛,除下更新统(Q1)地表未见出露外,其余皆有分布。

①下更新统(Q1)

项目区未出露,主要埋藏于环城线所处的盆地中,据钻孔揭露,为一套杂色的河湖相沉积层,不整合于下伏地层之上,以粘土、粉质粘土为主,夹薄层石灰岩,钙质粘土及流砂层,厚80~100m。

②中更新统(Q2pl)

主要分布于AK25+000~AK28+000段,属洪积相堆积,岩性为棕黄色亚砂土夹古土壤层,含次生灰白色钙质结核。

质坚硬,具垂直节理和大孔隙,湿后具粘性和可塑性。

在AK28+000所处的双圪塔沟中有三层古土壤,古土壤单层厚1~2.5m。

近山麓处岩性为浅棕红色亚砂土,下部夹透镜体状砂砾石层,砾石无分选性,磨圆度极差,砾石成份随附近地区基岩的变化而变化。

其厚度一般20~50m。

③上更新统(Q3)

成因类型有洪坡积及风积相(Q3pdl+eol),洪积相(Q3pl)和河湖相(Q3al-l)。

洪坡积及风积相(Q3pdl+eol):

主要分布于AK0+000~AK2+600、AK3+800~AK5+600、AK6+300~AK25+900、BK1+100~BK4+400、BK4+800~BK8+953、EK0+000~EK2+650、EK8+100~EK16+686等段,呈帽式覆盖,岩性主要为灰黄、浅黄色粉砂土,含少量小钙质结核,夹砂砾石透镜体。

粉砂土结构疏松、孔隙与垂直节理发育,颗粒大小不等,且见细—粗粒长石、石英和云母片。

其厚一般3~10m。

洪积相(Q3pl):

主要分布于AK28+200~AK41+210、CK27+500~CK33+375、DK28+000~DK39+000、HAK21+500~HAK28+214段,岩性上部为黄色粉砂土,结构较松散,颗粒大小不等,具垂直节理和孔隙。

下部为砂砾石层夹透镜体状砂土,砾石成分以灰岩为主,大小混杂。

厚约30米。

河湖相(Q3al-l):

广泛分布于环城HAK和HBK线,岩性为一套浅黄或灰黑色粉砂、细砂夹砂砾石层,以及淡红或蓝灰色薄层粘土、亚粘土。

厚度达30~70m。

④全新统(Q4)

全新统主要分布于近代河槽中,局部分布于丘垅上,成因类型有冲积(Q4al)、洪积(Q4pl)、风积(Q4eol)和人工堆积(Q4ml)。

冲积(Q4al):

分布于HAK和HBK线,为恢河的高漫滩和一级阶地,岩性主要为灰黄色亚砂土夹灰黑色亚粘土和薄层中细砂,砂质纯净,水平层理和斜交层理发育,局部地方夹有透镜体状小砂砾石,河床中则主要为砂砾石层。

一般厚度5~10m。

洪积(Q4pl):

分布于AK2+500~AK5+800、BK0+200~BK1+100、BK4+400~BK4+800、EK2+650~EK8+100段所处的平鲁大沙沟及其他较大的暂时性流水冲沟中,岩性主要为砂砾石、砂土及亚砂土,砾石成份随上游基岩而异,分选性极差,杂乱分布,砾径大者可达1m以上,小者几厘米左右,一般厚度1~5m。

风积(Q4eol):

分布于HBK15+500~HBK17+500南侧,岩性为灰黄、浅黄色粉砂、细砂。

沙丘为朔县红旗牧场所占地,生长有牧草,基本固定。

人工堆积(Q4ml):

分布于线路EK10+900以东区域,为平朔露天开采弃土,岩性以岩渣和黄土组成,高20多m,剖面呈阶梯式。

2.5地质构造

(1)区域地质构造

依《山西省区域地质志》对构造的新划分,项目区涉及吕梁~太行断块西北部的偏关神池块坪、云岗块坳和桑干河新裂陷的朔县浅凹(图2-2)。

路线在平鲁境内由北向南展布,基本沿云岗块坳边缘布设,进入朔县境内后路线穿越偏关神池块坳进入朔县浅凹。

就地层分布而言,路线经过云岗块坳处,广泛覆盖新生界第四系坡洪积或风积黄土、砂砾石等,经过偏关神池块坪处以一套奥陶系碳酸盐岩为主,地层倾角近40°~55°,经过朔县浅凹处地层以洪积、冲湖积粘土、亚粘土、粉土、砂砾等组成。

①云岗块坳

AK0+000~AK24+500、BK0+000~BK8+530、EK全线位于云岗块坳内。

云岗块坳位于山西省北部。

北以淤泥河、十字河之分水岭为界,与内蒙断块相邻;东部及南部以口泉大断裂、神头山前断裂与桑干河新裂陷为界;西北部与偏关-神池块坪相接。

呈北北东向展布,长约125km,宽15~50km。

云岗块坳总体为一向斜构造,其轴线大致位于云岗、平鲁一线,依据槽部地层的差异,大致以潘家窑至楼子村北西断裂为界,可分为平鲁向斜、云岗向斜两部分。

项目区位于平鲁向斜西南端。

图2-2区域构造图

平鲁向斜:

轴线长50km,北东端伏于云岗向斜之下,褶皱幅度宽20km,向斜轴呈北东向展布,形态平缓开阔,规模宏大;其槽部出露二叠系,两翼分别出露石炭系、奥陶系、寒武系等岩层,岩层倾角变化于4°~20°之间,一般在10°左右;南东翼由于受断裂影响,岩层倾角变陡(30°~70°);向斜内微型波状褶皱及次级断裂较发育。

该向斜属于石炭系、二叠系的含煤构造盆地,著名的平朔露天煤田即位于盆地南部。

②偏关神池块坪

AK18+400~AK24+400位于偏关神池块坪内。

偏关神池块坪位于吕梁~太行断块的西北角,北界在右玉县威坪堡~马道头一线(大致在北纬40°略偏南),东南界在神池~五寨~苛岚一线。

南北向长约100km,北宽南窄的三角形。

出露地层以寒武系、奥陶系为主,局部残留石炭系,侏罗系分布于北东端,新生界分布较广但厚度不大,块坪褶皱基底为中、下太古界。

中部有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零星分布。

沉积盖层产状较平缓,略呈波状起伏,倾角一般不超过10°。

线路位于该构造的东侧边缘,以隧道的形式通过,穿越处地层为奥陶系灰岩、泥灰岩及白云岩为主,地层倾角45°~55°,倾向85°~110°,地层走向与路线走向近平行。

③桑干河新裂陷

AK24+500~AK47+300、HAK线、HBK线位于新裂陷内。

桑干河新裂陷位于山西省北部,其范围大致与地理上的大同盆地相一致,其西北侧以口泉大断裂为界,南东侧以恒山北侧山前断裂、麻峪口断裂为界,向东延入河北省。

裂陷呈北东向延伸,长约150km,宽20~40km,迭加于吕梁太行断块、燕山断块和内蒙断块相接壤地带。

该裂陷主要由西北部的怀仁凹陷、中部黄花梁陷隆和东南部的后所凹陷组成。

项目区位于后所凹陷西南端的朔县浅凹内。

朔县浅凹:

朔县浅凹位于后所凹陷的南西端,后所凹陷位于新裂陷南东边部一侧,中心部位于山阴县后所一带,地表面距基岩顶面深达3000m左右,凹陷最深地带在应县城至朔县滋润之间。

呈北东向展布,长60km,宽15km。

凹陷的两端被近南北向断裂截阻,形成浅凹地带,朔县浅凹便位于其南西端。

朔县浅凹最深处仅500m左右,呈方形展布,各边长约7~8km,四周均为断裂围限,浅凹中保留有二叠系、石炭系、奥陶系和寒武系地层,基岩面埋深100~500m。

(2)调查区构造

区内共发现断层3条,各断层分布及特征如下:

①F1断层

该断层位于AK19+500~AK24+400东侧,距AK线30~1000m不等,与CK线斜交于CK24+500处。

该断层走向345°,倾向北东,倾角65°,延伸长度约8km,两侧地层具牵引现象,局部地段见有明显的阶步。

南西盘为奥陶系上马家沟组厚层灰岩夹薄层泥质白云岩,该盘上升,北东盘为石炭系、二叠系地层。

该断层为一张扭性正断层。

受该断层影响,断层附近岩层陡倾,断层带地层破碎。

对AK线峙峪隧道及CK线附近边坡有一定影响。

②F2断层

该断层呈隐伏状与AK线交于AK25+000附近。

该断层近东西向延伸,长约9km,断层面向南倾,为一南盘下降、北盘上升的张扭性正断层。

线路东侧基岩山区可见该断层有构造角砾岩、破碎带较宽,南盘为奥陶系上马家沟组厚层状致密灰岩,北盘为亮甲山组中厚层状白云岩,蠕虫状灰岩。

路线与断层交汇处为浅挖浅填路段,断层对路线影响小。

③F3断层

该断层呈隐伏状与AK线交于AK25+900附近。

线路东侧基岩山区可见该断层呈舒缓波状,倾向南,倾角67°,延伸长8km,断距约70m,断裂带中方解石脉发育。

表现为不同岩层相接触,北盘下降,为一压扭性逆断层,路线与断层交汇处为浅挖浅填路段,断层对路线影响小。

(3)地震

我省是地震频发的地区之一,历史上地震活动主要发生在新生代断陷盆地内,震源多与盆地边界主干断裂关系密切,是新构造活动的强烈地区。

根据《山西省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图2-3)和《山西省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图2-4),项目区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的0.10~0.15g区中,相当于地震烈度Ⅶ度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s~0.45s。

朔城区是历史上地震多发区。

据载,在山西省5级以上64次地震中,朔城区一带就发生过9次,其中6级以上地震有过2次。

在空间分布上,6级以上地震多发生在断陷盆地之内;在垂向分布上,5级以上地震几乎都发生在距地表面10~20公里深处,而5级以下的弱震,有的可延伸到30~40公里深处。

朔城区地处天镇至朔城区地震活动区,在口泉断裂、桑干断裂、恒山断裂的控制下,形成了以大同为中心的沉降区。

地震的发生与构造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朔城区为断陷

图2-3山西省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

图2-4山西省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

盆地和多组断裂交汇的地方,属于强震孕育场所。

朔城区极震区最高裂度为8度。

历史上,朔城区曾多次发生地震。

文献记载的有感地震共19次,最高震级达7级。

1956年5月发生有感地震,1966年邢台地震波及本区。

最近,1989年大阳地震亦波及到朔州。

据史料记载,从公元前231年至今的2230余年间,朔州至平鲁一带共发生地震23次。

其中大于5.5级的地震记录有3次。

即1467年(明成化3年)朔州-平鲁地震,5.5级;1580年(明万历8年)井坪地震,5.5级;1976年在平鲁区与内蒙交界的长城附近发生地震一次6.3级,本次震后又发生过大于4级的余震3次。

历史地震记录仅侧重于对天象异象的描述,对于破坏性及灾害损失方面的描述甚少。

仅1976年发生的那次地震有较详细的记录。

灾害殃及到平鲁区的村庄有163个,震毁房屋6568间。

当时倒塌492间,所造成的损失估计达110万元。

2.6水文地质条件

项目区水文地质条件受地层、岩性、构造、地貌条件所控制,无论是地下水埋藏条件和岩层富水性或水化学类型等均与这些因素有密切关系。

由基岩山区至平原区,地下水位埋深由深到浅,平原区由山前至平原中心,颗粒由粗到细,水位埋深由深到浅,水化学类型由HCO3—Ca·Mg型到HCO3·SO4—Na·Ca型到Cl·SO4·HCO3—Na型,矿化度由低到高。

按含水层介质及含水特性该区地下水可分为:

碳酸盐岩裂隙溶隙水,碎屑岩类层间裂隙水和松散岩类孔隙水。

(1)碳酸盐岩裂隙溶隙水

项目区属神头泉岩溶水系统,含水层为寒武—奥陶系石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

项目区碳酸盐岩地层多被新生界第三系和第四系地层以及上古生界石炭、二迭系地层所覆盖,据前人资料分析,中奥陶灰岩顶板埋深从盆地至边山洪积扇裙地带逐步变浅。

在地形低凹处及构造破碎带可形成巨大泉水,如神头泉目前年平均流量4.7m3/s左右,为石灰岩裂隙溶洞水补给的上升泉。

项目区岩溶水水位标高约1060m,对隧道施工不会造成大的影响。

(2)碎屑岩类层间裂隙水

分布于低山丘陵区和黄土覆盖梁峁区。

含水层岩性为石炭、二叠系砂岩及节理裂隙发育的泥页岩,除由大气降水补给外,在沟谷中还接受地表水的渗透补给,径流受构造、岩层产状、节理裂隙的发育控制,在本区为弱富水的含水岩组,泉水流量一般为0.01~0.1l/s。

根据煤矿调查,存在大小不等的地下水出水点,对路堑开挖可产生影响。

(3)松散岩类孔隙水

主要分布于项目区河谷平原、冲湖积平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