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拣儿童多处行》 之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881558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6.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只拣儿童多处行》 之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只拣儿童多处行》 之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只拣儿童多处行》 之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只拣儿童多处行》 之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只拣儿童多处行》 之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只拣儿童多处行》 之二.docx

《《只拣儿童多处行》 之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只拣儿童多处行》 之二.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只拣儿童多处行》 之二.docx

《只拣儿童多处行》之二

《只拣儿童多处行》之二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之二

佚名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绳子,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这句诗的意思。

   4、通过朗读训练,感受到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

  教学重点:

   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的意思,理解诗句内容。

  教学难点:

   感受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那么令人快乐。

  教具准备:

   光盘、挂图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1、出示春景图:

谈话:

每年春天,我们都要去春游。

谁能给大家描绘一下春游时的情景?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春天的文章。

   2、板书课题:

22只拣儿童多处行

   3、简介作者:

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她的作品大多书写童心的纯真和母爱的深挚,情真意切。

   4、读题质疑:

题目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呢?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二、学生自学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明确要求:

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句子,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习生字。

     指名读词语

   3、学生质疑。

     联系上下文理解:

座无隙地 忸怩 烂漫

     查字典理解:

成千盈百 儿童不解春何在 使出浑身解数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指名分段读文,思考:

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

画出表述作者行踪的词语。

   2、交流画出的词语。

     颐和园门 知春亭畔 湖边 玉澜堂

   3、安作者游览路线,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2):

我们迎着儿童的涌流,挤进颐和园去赏春。

    第二段(3-4):

我们在知春亭畔和湖边看到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

    第三段(5-8):

我们在玉澜堂的院子里,与孩子们共赏开得正旺的海棠花。

    第四段(9--):

我的感想,告诉人们春游时,“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4、练习有感情朗读。

  四、课堂练习

   1、写字指导。

   2、学生描红,临写。

   3、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过渡导入

   1、提问:

“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是什么意思?

“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呢?

   2、指名回答。

   3、抓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提问:

课文中写了哪些地方儿童多?

     根据回答板书:

颐和园门知春亭畔湖边玉澜堂院里

   4、过渡:

现在我们就随着冰心奶奶一道去儿童多的地方“找春天”!

  二、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画出表述儿童多的句子。

   2、交流出示句子。

    “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即出来,就像从一只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3、说一说这句话应该扣住哪些关键]词语来读,在下面画上记号。

     成千盈百闹嚷嚷挤飞涌出小天使

   4、指名读然后齐读。

   5、完成课后练习5第一小题:

这句话用“魔术匣子”比喻什么?

“小天使”比喻谁?

这样写你觉得怎样?

     学生回答。

   6、教师引读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第二段

   1、这一段与第二段一样,也是些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

我们应该怎样来学习呢?

   2、学生按照上述步骤自学课文。

    (1)自由读,画出表现“儿童多”的句子。

    (2)交流画出的句子,并说说应该扣住哪些关键词语来读。

       出示句子:

       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无隙地!

      ……东一堆,西一堆,叽叽喳喳,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散发着太阳的香气息。

      湖面无数坐满儿童的小船,在波浪上荡漾,一面一面鲜红的队旗,在东风里哗哗地响着。

……在转弯的地方,总和一群一群的孩子撞个满怀,他们匆匆地说了声“对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

    (3)反复朗读这些句子,读中感悟。

    (4)学生畅谈体会。

  三、小结

    刚才,我们随着冰心奶奶一道去颐和园寻找春天,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情景呢?

(颐和园门口儿童多,知春亭畔儿童多,湖面儿童多,湖边儿童多)可能是儿童欢快活泼的身影把春天遮住了吧,我们暂时还没有找到春天。

春天到底在哪里呢?

让我们下节课到玉澜堂去看看。

  四、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过渡

    这节课,我们继续寻找春天。

  二、学习第三第四段。

   1、自由读第5自然段,提问:

你们找到春天了吗?

春天在哪里?

   2、指名回答:

春天在玉澜堂的院落里,在玉澜堂庭院的几棵大海棠树上。

     春天是什么样子?

     出示句子,学生圈出关键词语,反复朗读。

     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3、完成课文后的练习5

(2):

这句话中用“喷花的飞泉”比喻什么?

这使你觉得怎么样?

   4、学生交流。

   5、教师范读第6自然段。

    学生圈出关键词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6、指名尝试背诵。

   7、指名读第7自然段。

分角色读。

   8、教师范读第8自然段。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9、提问:

“朋友,春天在哪里呢?

”你有没有新的发现?

     指名回答:

春天在儿童多的地方!

春天在儿童身上!

     教师引读课文。

   10、齐读第四段。

    (1)进行句式变换,理解句意。

    (2)出示句子:

       当你春游时,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你能把句子换个说法,不改变愿意吗?

       学生练习,并且读句子.

   11、完成课后练习5(3):

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

   12、学生讨论交流。

   13、练习背诵第7——9自然段。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7——9自然段。

   2、默写词语。

  板书:

         只拣儿童多处行

         颐和园门

         知春亭畔

         湖面湖边   儿童到处总是春

         玉澜堂

         花儿——儿童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设计之二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

//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

(一)

  一、教学内容:

小学五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精读课文《走遍天下书为侣》

  二、教材分析:

《走遍天下书为侣》是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第九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它介绍了作者环绕世界旅行只带一本书上路的原因和读书方法。

告诉我们要与书为友,善于读书。

文章紧密围绕教材本单元的专题“我爱阅读”

  编排,短小精致,角度新颖,比喻、假设、反问等独特灵活的表达方式,能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

  三、学情分析:

虽然学生已进入五年级,经过整个四年的语文学习,但我发现学生们阅读量比较小,即便是读书多的同学,也不知道正确的读书方法。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热爱读书,并理解和运用正确的读法方法。

  四: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并受到启示;逐步培养学生“以书为侣”的阅读习惯。

  2、通过多种形式地读,领悟作者的观点,体会假设、设问、反问、比喻等的表达效果;学习用比喻的表达方式写出“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______,也是_______”。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理解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

  六、教学准备:

课件

  体会作者热爱读书

  七、教学流程:

  情景导入

  初读文章,整体感知

  细读课文

  了解读书方法和顺序

  练笔和总结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如果有这样一个机会,让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什么呢?

  【设计意图】从漫谈引入,任思想游疆,让学生在无拘无束中畅谈自己的选择,有助于拓展思维。

这为下面的“走遍天下书侣”作了对比映衬作用。

  2、刚才大家谈了很多,我们似乎很难作出选择到底带什么东西好。

可有这样一个人,她说(课件出示):

如果你问到我,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

“我会选择一本书。

  请大家读读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味儿?

  3、这个“我”是谁?

  (英国著名女作家尤安·艾肯。

)这是她在1974年为国际儿童图书节所写的献辞里讲到这话,让我们再次感受那份感人至深的献辞吧!

出示课题《走遍天下书为侣》。

  4、朗读课题,解读课题:

  

(1)谁愿意来读课题?

指名读:

  

(2)你的声音里透出了疑问,“侣”是生字,知道它的意思吗?

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吗?

  【设计意图】教师对不同的学生评价,(如:

你用饱满的声音读出了欣赏!

你念得真准!

)让学生充分理解题目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本文主要写了什么?

  【设计意图】从整体入手,了解课文大意,培养学生的概括全文能力。

  (三)、细读课文,体会作者热爱读书

  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为什么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一本书作为环游世界的伴侣?

两个人相互交流。

  2、作者将书都比喻成了什么?

你从哪里看出的?

  你不会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意再见到他们了吧?

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

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一个家。

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

“真想不到你懂这个!

”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

“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1)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段,找出对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说说你的体会。

  

(2)用自己的说说这句话的意思,抓住两个问号,应该读出什么语气?

强烈的表达了作者对书的什么情感?

  (3)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联系生活说说书与朋友家的相似之处?

  3、作者还把书比喻成了什么?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设计意图】通过作者将书比喻成朋友、家、故地,并且运用了反问,比喻,假设等修辞手法,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对书的喜爱和百看不厌的情感。

  4、作者把书比喻成了很多,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小诗: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个你永远不会厌倦的家。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杯耐人寻味的绿茶,也是一盏陈年的佳酿。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段最难忘的人生奇遇,也是嘴边一段喜爱的小曲。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深刻体会作者的爱书情怀。

  (四)、了解文中介绍的读书方法和顺序

  1、我们读出了作者爱书的情怀,那她是怎样去阅读的呢?

请你自读第七自然段,回答两个问题:

  

(1)、你认为作者读书有方法吗?

  

(2)、你认为作者读书有一定顺序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找到:

读书的方法:

思考、品味、欣赏、寻找新知、小结收获、想象。

读书的顺序:

首先……然后……还……最后”。

  2、读了文中作者的读书方法,一定对我们有所启发,我们平时也读了许多书,你是怎样读书的呢?

谁愿意说一说?

注意用上“首先……然后……还……最后”的句式。

  3、现在请大家写一写在本上写一写。

  4、展示练笔,选择学生习作,请同学上台交流。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把文中的读书方法运用到学生日常的读书中,起到指导作用。

  (五)、总结。

  通过学习课文,我们不仅知道了作者选择一本书作为旅行伴侣的原因,也了解了作者读书的方法。

参照作者的读书方法,相信对我们一定有不少启发,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在以后的阅读中去实践、去体验阅读的快乐。

  九、板书设计:

  朋友、家、故地

  3、走遍天下书为侣

  读书有方法、有顺序

  十:

设计特色:

  让学生在读书中充分体会到作者对书的感情;结合内容,创作小诗;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了解读书的方法和顺序。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

(二)

  一、教材简析

  这是英国作家尤安·艾肯的作品,这篇课文篇幅短小精致,作者采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走遍天下书为侣》则在层层递进的假定和选择中,告诉我们要与书为伴,以书为侣,其乐无穷;提出善于读书,要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必有所获;设问、反问、比喻等写作方法的灵活运用,更是让文章魅力无穷。

  阅读此文,我们仿佛与作者对话,感受着作者爱书如友、爱书如家的美好情怀。

引领我们爱读书,会读书,享受读书带来的乐趣,养成阅读的习惯。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刚刚跨入高段学习的时期,理解力、观察分析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正快速发展,加强对学生理解力、观察分析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设计理念

  书是人类的朋友。

读书明理,读书启智。

中今中外,关于读书的名言真是数不胜数。

本文作者采用层层深入的表达方法、新颖别致的比喻、强烈的反问等方法引导学生用真心去阅读,用热情去拥抱书籍,用科学的方法去反复品读,不断思考,几番欣赏,寻找新知,总结收获,与书共鸣,读出自我……用名人读书名言激励自己,联系自己读书实践体验,感受读书带来的无穷乐趣,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并在多样的语言实践中陶冶性情,习得方法,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4个生字,会正确读写”伴侣、娱乐、百音盒、毫不犹豫、一趟、背诵、零次、编写、某种”等词语;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段落。

  (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并受到启示;逐步培养学生“以书为侣”的阅读习惯。

  2.过程与方法

  

(1)整体把握主要内容

  

(2)在朗读中体会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阅读《神奇的书》,感悟比喻、拟人表达方式的妙处。

交流名人读书名言,增加语言积累。

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继续开展关于阅读的综合性学习,逐步培养阅读的习惯。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继续开展读书的综合性学习。

  2、教学难点

  理解反复读一本书的原因和方法。

  六、课时安排

  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设计(三)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同学们,如果有这样一个机会,让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什么呢?

  【设计意图】从漫谈引入,任思想游疆,让学生在无拘无束中畅谈自己的选择,有助于拓展思维。

这为下面的“走遍天下书侣”作了对比映衬作用。

  2、刚才大家谈了很多,我们似乎很难作出选择到底带什么东西好。

可有这样一个人,她说(课件出示):

如果你问到我,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

“我会选择一本书。

  请大家读读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味儿?

  3、这个“我”是谁?

  (英国著名女作家尤安·艾肯。

)这是她在1974年为国际儿童图书节所写的献辞里讲到这话,让我们再次感受那份感人至深的献辞吧!

出示课题《走遍天下书为侣》。

  4、朗读课题,解读课题:

  

(1)谁愿意来读课题?

指名读:

  

(2)你的声音里透出了疑问,“侣”是生字,知道它的意思吗?

能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吗?

  【设计意图】教师对不同的学生评价,(如:

你用饱满的声音读出了欣赏!

你念得真准!

)让学生充分理解题目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本文主要写了什么?

  【设计意图】从整体入手,了解课文大意,培养学生的概括全文能力。

  (三)、细读课文,体会作者热爱读书

  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为什么会毫不犹豫地选择一本书作为环游世界的伴侣?

两个人相互交流。

  2、作者将书都比喻成了什么?

你从哪里看出的?

  你不会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意再见到他们了吧?

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

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一个家。

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

“真想不到你懂这个!

”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

“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1)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段,找出对你感受最深的句子,说说你的体会。

  

(2)用自己的说说这句话的意思,抓住两个问号,应该读出什么语气?

强烈的表达了作者对书的什么情感?

  (3)这段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联系生活说说书与朋友家的相似之处?

  3、作者还把书比喻成了什么?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设计意图】通过作者将书比喻成朋友、家、故地,并且运用了反问,比喻,假设等修辞手法,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对书的喜爱和百看不厌的情感。

  4、作者把书比喻成了很多,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小诗: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个你永远不会厌倦的家。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杯耐人寻味的绿茶,也是一盏陈年的佳酿。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段最难忘的人生奇遇,也是嘴边一段喜爱的小曲。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深刻体会作者的爱书情怀。

  (四)、了解文中介绍的读书方法和顺序

  1、我们读出了作者爱书的情怀,那她是怎样去阅读的呢?

请你自读第七自然段,回答两个问题:

  

(1)、你认为作者读书有方法吗?

  

(2)、你认为作者读书有一定顺序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找到:

读书的方法:

思考、品味、欣赏、寻找新知、小结收获、想象。

读书的顺序:

首先……然后……还……最后”。

  2、读了文中作者的读书方法,一定对我们有所启发,我们平时也读了许多书,你是怎样读书的呢?

谁愿意说一说?

注意用上“首先……然后……还……最后”的句式。

  3、现在请大家写一写在本上写一写。

  4、展示练笔,选择学生习作,请同学上台交流。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把文中的读书方法运用到学生日常的读书中,起到指导作用。

  (五)、总结。

  通过学习课文,我们不仅知道了作者选择一本书作为旅行伴侣的原因,也了解了作者读书的方法。

参照作者的读书方法,相信对我们一定有不少启发,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在以后的阅读中去实践、去体验阅读的快乐。

《狼牙山五壮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执教者:

江苏省淮安市新安小学顾军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了解五壮士的英勇豪迈,体会五壮士爱人民、恨敌人的思想感情。

  2、注重读书方法的指导,运用“初读想象画面──品读体会感情”的读书方法练习朗读课文第四、五段,边读边体会词句的意思。

  3、带着对五壮士无限崇敬之情,重音鲜明、节奏有变地有感情朗读课文第四、五段,提高朗读水平。

  4、熟读成诵,能背诵课文第五段。

  二、教具准备:

  幻灯片、录音机、小黑板

  三、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上节课上,有好多同学要求老师讲一些革命英雄的故事。

看得出我们这些同学爱学习、爱了解,这是非常可贵的。

不知道,同学们自己都知道哪些革命英雄的故事?

(指名说)

  好了,刚才同学们讲了不少故事,不难看出,我们这个集体是一个勤奋好学的集体。

其实,学知识,我们就要像刚才这些同学一样,平时注意多读课外书籍,多注意积累,这样才能多长见识。

那么有时间,老师再和同学们讲一讲我了解的革命故事。

  ㈠、复习巩固,简笔画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请同学们仔细看老师写课题,同上节课一样,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拿出笔来和老师一起写。

(板书课题)同学们,你们看写得怎样?

别人都说,顾老师的字写得很好,但是你们知道吗?

顾老师写出这么好的字可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我都是认认真真,一笔一画地写。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五位壮士胜利完成掩护任务,正准备转移。

此时,它们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通向连队主力方向的路,走这条路可以很快地追上连队,可是敌人却紧跟在身后;另一条是绝路,通向狼牙山的顶峰──棋盘陀。

那么,究竟走哪条路呢?

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马宝玉的身后,把敌人引上了绝路。

(简笔画)到了狼牙山顶峰,五位壮士是怎样英勇歼敌的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学习课文第四段和第五段。

  ㈡、学习第四段,以情促读,.总结读法

  1、先请同学们初读课文第四段,一边读,一边想象五壮士在狼牙山顶峰歼敌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出示读书方法:

初读想象画面)

  2、学语文,就是要好好读书,边读边想想画面。

下面,我请一个同学把这一段话再读一遍,其他的同学闭上眼,静下心来,想一想,你脑海里浮现出五壮士怎样的形象?

  3、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五壮士用石头砸敌人那种英勇豪迈的样子了吗?

对了,只要你能想出当时的情景,你就能把书读好。

不信,这次你再读一读这段话,肯定能读好。

  4、下面,请同学们四个人一组再朗读一遍,然后告诉同学们,你读到哪些地方最感动,可以把最受感动的句子划出来好好地品读品读,体会体会感情。

(出示读书方法:

品读体会感情)

  5、指名读感动处。

  划的和这位同学一样的请举手。

出示:

“他刚要拧开盖子……同志们!

用石头砸!

  指导朗读:

请同学们读一读这句话,把你读好这句话的成功经验给大家说说?

(指名回答,并再读)

  教师指导:

同学们,你们瞧!

烧杀抢虐、无恶不作的敌人这时正攀着山壁爬了上来,现在你就是班长马宝玉,面对着这样的情景,你怎么读?

谁来试试。

  自由读(教师穿插:

大家自由读书的这段时间里,教室里只听到琅琅书声,大家专注的神情,让我感受到什么叫“求知若渴”,我很感动。

  同学们想读这句话吗?

把这句话读给你的同学听一听。

齐读

  6、还有哪些感动的地方?

出示“马宝玉嗖地一声……扔向敌人。

  ①、还有那一位同学想读这句话。

这么一读,你读出了什么?

  ②、此时,班长马宝玉,把对敌人的仇恨全部寄托在这颗手榴弹上,他的面前一大群敌人扑上来了,现在你做着动作再读一读这句话。

  ③、指名上台做动作读。

同学们,你们看刚才这位同学是怎样拧盖子的。

对了,这个动作就叫做“拧”。

上节课有一位同学不明白什么叫“拧开”,现在明白了吧!

  ④、齐读。

经过这么一读,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明白了,不需要再说明什么了。

  7、这一段主要讲了五壮士顶峰歼敌,下面请同学们带着对五位战士无限崇敬之情,带着五位战士坚强不屈,仇视敌人,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同桌之间相互读一读课文第四段,把五壮士的情给读出来。

  8、.总结读法:

  学完第四段,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刚才是怎样通过读来理解这一段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