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七中091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877450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8.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泉州七中091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福建省泉州七中091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福建省泉州七中091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福建省泉州七中091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福建省泉州七中091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泉州七中091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docx

《福建省泉州七中091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泉州七中091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泉州七中091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docx

福建省泉州七中091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

福建省泉州七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生物

(考试范围:

必修2第六、第七章,必修3第一章)

年10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

1.用杂合子(DdEe)种子获得纯合子(ddee),最简捷的方法是()

A.种植→F2→选不分离者→纯合体B.种植→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

C.种植→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

D.种植→秋水仙素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纯合体

2.在红粒高秆麦田里,偶然发现一株白粒矮秆优质小麦,欲在两三年内能获得大量的白粒矮秆麦种,通常用的育种方法是()

A.基因工程B.自交育种C.人工嫁接D.单倍体育种

3.属于分子水平上的育种方法的是()

A.辐射育种B.杂交育种C.单倍体育种D.多倍体育种

4.下列方法不属于人工诱变的是()

A.X射线B.激光C.亚硝酸D.低温

5.下列产品属于人工诱变培育出的新类型是()

A.青霉素高产菌株B.三倍体西瓜

C.能合成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D.克隆牛

6.诱变育种的突出优点是()

A.方法简单易行B.能产生很多有利的个体

C.节省实验用的材料D.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进程

7.诱变育种与杂交育种的不同之处是()

①能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②能形成新基因型

③能形成新基因④需要大量的选育工作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8.单倍体育种,可以明显地缩短育种年限,这是由于()

A.培养技术操作简便B.幼苗成活率高

C.单倍体植株生长迅速D.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9.下列的科学技术成果与所运用的科学原理有错误的是()

A.抗虫棉——基因工程B.无籽西瓜——单倍体育种

C.“黑农五号”大豆品种——基因突变D.生产啤酒——无氧呼吸

10.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是细胞水平上的生物工程

B.基因工程产生的变异属于人工诱变

C.基因工程育种的优点之一是目的性强

D.基因工程的产物对人类都是有益的

11.下列基因工程操作步骤中,未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是()

A.用mRNA为模板人工合成目的基因B.目的基因与质粒结合

C.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D.目的基因的表达

12.现有黑色短毛兔和白色长毛兔,要育出黑色长毛兔。

理论上可采用的技术是()

①杂交育种②基因工程③诱变育种④克隆技术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13.下列不属于限制性内切酶特点的是()

A.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B.具有特定的酶切位点

C.具有专一性D.识别黏性末端

14.下列何种技术能有效地打破物种的界限,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培育农作物的新的优良品种()

A.基因工程技术B.诱变育种技术C.杂交育种技术D.组织培养技术

15.诱变育种的主要理论依据是()

A.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C.染色体变异D.基因分离

16.下图为利用纯合高秆(D)抗病(E)小麦和纯合矮秆(d)染病(e)小麦快速培育纯合优良小麦品种矮秆抗病小麦(ddEE)的示意图,有关此图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进行①过程的主要目的是是植株获得新的性状

B.实施③过程依据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细胞增殖

C.②过程中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D.④过程依据的主要生物学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

17.基因工程中科学家常采用细菌、酵母菌等微生物作为受体细胞的原因是()

A.结构简单,操作方便B.繁殖速度快

C.遗传物质含量少,易操作D.性状稳定,变异少

18.实施基因工程第一步的一种方法是把所需的基因从供体细胞内分离出来,这要利用限制性内切酶。

一种限制性内切酶能识别DNA子中的GAATTC顺序,切点在G和A之间,这是应用了酶的()

A.高效性B.专一性C.多样性D.催化活性受外界条件影响

19.育种专家用高秆抗锈病水稻与矮秆不抗锈病水稻杂交,培育出了矮秆抗锈病水稻,这种水稻出现的原因是()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变异D.环境条件的改变

20.育种科学家将一些作物种子搭载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经过宇宙射线、微重力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使作物种子内的DNA发生变化,进而培育出优质高产的新品种。

这种方法属于()

A.杂交育种B.单倍体育种C.诱变育种D.多倍体育种

21.根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长颈鹿的颈和腿之所以特别长,是由于()

A.为了摄食树叶,颈和腿不断伸长,代代相传,愈伸愈长

B.长颈,长腿者比短颈短腿有较佳的生存机会

C.长颈,长腿者影响了遗传基因

D.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达时受到环境的影响

22.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的内因是遗传变异,下列哪个过程为自然选择提供了这一基础()

A.DNA→DNAB.DNA→RNA

C.mRNA→蛋白质D.转运RNA携带氨基酸

23.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可以定向积累微小有利变异的是()

A.定向的变异和自然选择B.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

C.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D.自然选择和遗传

24.科学家做了下面的实验:

把若干对家蝇分成若干组(每组一对),再将每组的子代分为A、B两部分,用DDT处理每组的A部分,B部分则不接触DDT(如下表所示)。

只选择保留存活率最高的那一组的B部分,A部分及其余各组统统淘汰。

将保留的部分再重复这样的实验过程,并且在实验中逐代增加DDT的浓度。

经过这样多代的重复,获得了具有很强抗药性的家蝇。

上述的实验事实说明()

亲代组别

1组(一对蝇)

2组(一对蝇)

……n组(一对蝇)

子代分两份处理

A施DDT

B无DDT

A施DDT

B无DDT

A施DDT

B无DDT

结果

存活较少

全部存活

存活较多

全部存活

存活很少

全部存活

选择

淘汰

淘汰

淘汰

保留

淘汰

淘汰

A.DDT诱导家蝇产生抗药性变异

B.由于长期使用DDT,使家蝇的抗药性逐代增强

C.家蝇抗药性原已存在,与是否使用DDT无关

D.家蝇抗药性形成是长期使用DDT的结果

25.使用农药来防止棉红铃虫,开始效果很好,但长期使用后,效果越来越差,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红铃虫对农药产生了定向的变异B、红铃虫对农药进行了定向的选择

C、红铃虫对农药产生了隔离D、农药对棉红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

26.到了寒冷的冬天,枫树纷纷落叶,松树依然是郁郁葱葱,但它们都能在来年春天抽枝发芽。

这说明

A、枫树不适应寒冷环境,松树适应寒冷环境B、它们都能适应环境

C、枫树适应寒冷环境,松树不适应寒冷环境D、它们之间进行着种间斗争

27.恐龙类动物是中生代时期最繁盛的一类大型爬行动物,但是到白垩纪末期尽殁于世。

从生物进化角度而论,恐龙这类动物灭绝的原因可能是

A、食物不足B、防卫能力不强C、环境变化D、生存斗争失败

28.通过化石的研究表明,恐龙等生物曾在地球上生存过较长一段时期,但后来灭绝了,能够理解这些物种短暂生存的最充分理由是()

A.这些物种不会发生变异B.恐龙与环境斗争的结果使恐龙发生了变化

C.环境变化导致这些物种的灭绝D.这些物种缺乏具有适应环境的可遗传的变异

29.某豌豆的基因型为Aa,让其连续自交三代(遗传符合按孟德尔遗传定律),其第4代中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变化情况是()

A.基因频率变化,基因型频率不变B.基因频率不变化,基因型频率变化

C.两者都变化D.两者都不变

30.某地区人群每10000人当中有一个白化病患者,若一女性患者与该地一个表现正常的男子结婚,则他们生育一患白化病男孩的概率是多少()

A、1﹪B、0.5﹪C、1/8D、1/4

31、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24%,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

72%,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4%,则基因A和a的频率分别是( )

  A、24%、72%  B、36%、64%   C、60%、40%  D、57%、43%

32.某种群中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如下左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繁殖成功率低的个体。

则该种群经选择之后,下一代中三种基因型频率的结果最可能是()

 

33.影响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有()

①基因突变②过度繁殖③基因重组④染色体变异⑤自然选择⑥隔离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⑥C、①③④D、①②③④⑤⑥

34.四个生物群落分别包含若干种群,右图中给出了这些种群的密度(每平方米的个体数),当受到大规模虫害袭击时,哪个群落最不易受到影响()

A.群落甲B.群落乙C.群落丙D.群落丁

35.1950年,为除去对农作物构成重大危害的兔,澳

洲使用了能引起兔致命疾病的病毒。

下图是对此

后六年间兔的致死率和病毒的毒性变化进行调查

的结果。

生物学家从上面的结果中得知一种事实,

即兔因发生遗传性的变异而对病毒产生抗性;病

毒也因遗传的变异而毒性减小。

以此为根据而得

出结论:

在较短的期间内,兔和病毒已协同进化

了。

关于兔子和病毒进化的说明中,恰当的进化

原因是()

1隔离②自然选择③突变④定向进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6.马达加斯加岛与非洲大陆只相隔狭窄的海面,但两地生物种类却有许多不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他们的祖先不同B.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

C.变异的方向不同D.岛上的生物未进化

37.昆虫的保护色越来越逼真,它们的天敌的视觉也越来越发达,结果双方都没有取得明显的优势,该现象说明()

A、自然选择不起作用B、生物为生存而进化

C、双方在斗争中不分胜负D、双方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38.根据下列自养生物在进化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A→B→CB.B→A→CC.B→C→AD.C→B→A

39.关于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正确的叙述是()

A、原始生命→原始的原核生物(异养型)→自养型原核生物→需氧型原核生物→真核生物

B、原始生命→自养型原核生物→原始的原核生物(异养型)→需氧型原核生物→真核生物

C、原始生命→原始的原核生物(异养型)→需氧型原核生物→自养型原核生物→真核生物

D、原始生命→需氧型原核生物→原始的原核生物(异养型)→自养型原核生物→真核生物

40.真核生物的出现在生物进化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主要表现在()

①结构和功能更加完善,增强了适应环境的能力;

②出现有丝分裂,为有性生殖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③通过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重组,推动了生物进化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41.人体心肌细胞可以从下列哪种液体中直接吸收葡萄糖()

A.淋巴    B.血浆   C.细胞内液  D.组织液

42.下列物质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A.血红蛋白B.葡萄糖C.CO2、O2D.氨基酸

43.人体出现组织水肿的原因可能是()

①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过少②血液中尿素含量过高

③血糖含量过高④淋巴循环受阻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44.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由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

A.血浆量增加B.组织液减少C.组织液增加D.淋巴减少

45.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当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B.内环境的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状态

C.内环境稳态能使内环境的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等理化性质处于一种不变状态

D.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46.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所有调节都有反射弧的参与B.所有的稳态都是相对的

C.所有稳态的形成都有许多系统参与D.所有稳态的调节中枢都在大脑

47.毛细淋巴管阻塞,会引起()

①组织发生水肿②组织发生脱水

③组织液中高分子物质数量增加④组织液中高分子物质数量降低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48.人红细胞的渗透压与x浓度的食盐水相当。

而浸在y浓度食盐水中的红细胞破裂;浸在z浓度食盐水中的红细胞收缩。

则这三种食盐水的浓度大小依次为()

A.x>y>z      B.y>z>z       C.z>y>z    D.z>x>y

49.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必将引起()

A.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B.身体高烧不退

C.细胞代谢紊乱D.成年人肌肉抽搐

50.某人因有头昏、头痛、乏力、理解力和记忆力减退等症状而去医院体检,经检查发现其血液中尿素含量严重超标,推断其病变器官可能是()

A.肾脏B.肝脏C.小肠D.脑

51.人体小肠中的氨基酸进入骨胳肌的正确途径是()

A.组织液→血浆→组织液→肌细胞B.血浆→组织液→肌细胞

C.血浆→淋巴→组织液→肌细胞D.淋巴→组织液→肌细胞

52.人体中体液总量百分比最大的是()

A.细胞内液B.细胞外液C.血液D.淋巴

53.下列各项中,能看作是进入内环境的是()

A.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受精   B.牛奶喝进胃中

C.注射胰岛素     D.血液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中

54.在健康人体的血浆中,

约为

的20倍,如果

/

<15时,将发生酸中毒。

此实例说明无机盐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其中不正确的是()

A.调节细胞的渗透压B.调节细胞的PH值

C.参与细胞的遗传D.维护细胞的正常形态

55.人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都必须通过的系统是()

A.消化系统B.呼吸系统C.循环系统D.泌尿系统

56.右图为人体血液循环中某物质的含量变化情形,若横轴中的Ⅰ代表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Ⅱ代表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Ⅲ代表组织处的毛细血管,则此物质最可能是下列的()

A.尿素B.葡萄糖

C.氧D.二氧化碳

57.酷暑季节,天气炎热,室外作业的人应多喝()()

A.盐汽水B.核酸型饮料C.蛋白质饮料D.纯净水

58.当人依靠加强代谢维持体温稳定时()

A.外环境温度较高B.外环境湿度较大

C.外环境温度较低D.外环境湿度较小

59.人体从外界吸进的O2若要进入血浆中,这些氧分子至少要通过几层磷脂分子层()

A.5层B.7层C.8层D.11层

60.人体内氧分压最低的部位是()

A.肺泡内B.血液内C.组织液内D.组织细胞内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

1.(9分)下图表示以某种农作物

(1)和

(2)两个品种为基础,培育出(4)、(5)、(6)、(7)四个品种的过程。

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1>和<2>培育出<5>所采用的方法I和II分别称为和,其培育出<5>所依据的原理是。

(2)由<3>培育出<4>的常用方法III是;由<4>培育成<5>的方法V称,其优点。

(3)由<3>培育出<6>的常用方法IV是,其形成的<6>称。

(4)由<2>培育出<7>的方法VI是。

2.(6分)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成功地运用基因工程技术。

培育出能产生人胰岛素的细菌。

此项技术的基本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1)细菌与人的细胞相比,其特点是:

①细菌属于生物;②只有1种细胞器:

;③具有细胞壁,但其成分是。

(2)从胰岛细胞中分离出的DNA片段所含的基因是基因(目的基因),该基因与从细菌中分离出来的质粒整合在一起。

(3)人的基因能在细菌细胞内得到表达,这说明,同时也表明细菌和人共用一套。

 

3.(8分)开始使用杀虫剂时,对某种害虫效果显著,如果长期使用,害虫会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抗药性,这一事实说明:

(1)害虫种群中不同个体的抗药性有,体现了生物的变异一般是。

其中具有较强抗药性的变异是害虫获得越来越强的抗药性的基础。

(2)杀虫剂对害虫起了作用,这种作用是的,决定了害虫进化方向,这种作用的机理是改变了害虫种群的。

(3)若使用新的杀虫剂,原有的抗药性会逐渐,这种变化是由于的改变导致的,这说明生物变异的利与害是由决定的。

4.(7分)杂交实验表明,桦尺蛾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S和s控制,黑色(S)对浅色(s)是显性。

在19世纪中期以前,桦尺蛾种群中S基因频率很低,在5%以下,到了20世纪则上升到95%以上。

试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1)随着英国工业的发展,工业炼钢使地衣不能生存,树皮暴露,并被煤烟熏成褐色,在此环境条件下,种群S基因频率升高的原因是。

(2)上述事例说明,种群中产生的变异是,经过长期的,其中不利变异被不断;有利的变异则逐渐,从而使种群的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方向缓慢地进化。

因此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决定的。

5.(10分)下图是人体某局部组织的模式图,箭头表示物质交换方向,A、B、C表示结构,a、b、c、d表示液体。

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A、B、C分别表示的结构是:

A;B;C

(2)a~d中不属于内环境组分的是。

(3)试以图示表示a~d四者物质交换概况。

(4)图中a~d,02浓度最高、最低的分别,C02浓度最高、最低分别是。

(5)a~d之间既彼此分离,又相互联系,a与b之间隔以,b与d之间隔以,b与c之间隔以。

 

班级:

座号:

姓名: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答题卡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答案

题号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答案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

1、(9分)

(1)和,。

(2);,

(3),。

(4)。

2、(6分)

(1);;。

(2)。

(3),。

3、(8分)

(1),。

(2),,。

(3),,。

4、(7分)

(1)。

(2),,;

,。

5、(10分)

(1)A;B;C

(2)。

(3):

 

(4),。

(5),,。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

01-10CBADADBDBC11-20CDDABCBBBC

21-30BACCDBDDBB31-40CBBDCBDBAB

41-50DACCCBADCA51-60AACCCDACCD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

1.

(1)杂交;自交;基因重组;

(2)花药离体培养;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低温诱导或秋水仙素诱导);缩短育种年限;

(3)人工诱导多倍体(低温诱导或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

(4)采用射线照射或药剂处理等人工诱变方式(人工诱变育种)

2.

(1)原核;核糖体;肽聚糖;

(2)胰岛素

(3)人的基因能在细菌体内稳定地存在(合理即可);密码子

3.

(1)差异;不定向的;

(2)选择;定向;基因频率;

(3)消失;环境(条件);(生存)环境;

4.

(1)黑色型更适应环境个体数增多,导致(S)基因频率升高;

(2)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淘汰积累基因频率自然选择

5.

(1)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组织细胞;

(2)a(3)

(4)d、aa、d

(5)细胞膜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