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94.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874572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9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9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9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9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9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94.docx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9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94.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94.docx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94

会宁一中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中期考试语文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9分)

现代诗的“有”与“无”

《贞一斋诗说》概括诗歌技巧时说:

“诗求文理能通者,为初学言之也;诗贵修饰能工者,为未成家言之也。

其实诗到高妙处,何止于通?

到神化处,何尝求工?

”清人的这个观点还是有科学性的,新诗的情况其实也相去不远。

纵向来看,《贞一斋诗说》说的三种情形,其实也是不少诗人走过的艺术之路的三个阶段。

用散文

方式写诗——注意表现技巧,从这个视角,一切优秀现代诗的技巧都可以用“有”和“无”二字加以解说。

一是有诗意,无语言。

诗美体验的产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诗人的主观心灵与客观世界邂逅了,灵感爆发,于是诗人“有”了心上的诗。

要表现这个“有”,诗人又面临困窘。

所谓“口闭则诗在,口开则诗亡”,至言无言,诗关一经点破,就会失去生命。

有限的言,不可能完美地表达无限的言外之意。

诗的无言的特性带给诗人无限的难题和无限的机会。

以言表现无言,诗人只能从“有”到“无”。

司空图说: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刘禹锡说:

“情到深处,每说不出。

”白居易说:

“此时无声胜有声。

”从获得诗美体验的“有”到传达诗美体验的“无”,是诗歌创作的一般过程。

“无”才是真“有”——诗篇之未言,恰是诗人之欲言。

“书形于无象,造响于无声”的精髓是将读者引向诗的世界,从言外、意外、笔外、象外去寻找那无言的诗美。

从“有”到“无”,诗人的智慧是以“不说出”代替“说不出”,以象尽意。

诗人注重“隐”。

从“有”到“无”,诗人注重“中声所止”。

这样,诗才富有暗示性。

二是有功夫,无痕迹。

陶渊明说: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美体验是“忘言”的。

既然是诗人,就得从“忘言”走向“寻言”。

从古至今,没有一位真正的诗人不慨叹“寻言”之苦,现代诗人中的苦吟者也很多。

他们对诗总是反复推敲,非搞得形销骨立而后已。

诗人的这番苦功夫,却又以隐形化为上。

诗人“至苦”,诗篇里却“无迹”,这才是优秀的诗篇。

诗人难写,读者易读。

读者的“易”并不是诗人的“浅”,而是诗人技巧能力的显示。

《老子》说:

“大巧若拙。

”诗虽有用巧而见工者,但总而言之,用巧不如用拙。

所谓“拙”,是巧后之拙。

花开草长,鸟语虫声,云因行而生变,水因动而生纹,言近旨远,言浅意深,词平意寄,词微意显,这种“拙”实在不是随意“玩”得出来的。

成熟诗人的作品,都是“绚烂之极,归于平淡”。

这里的“平淡”不是平庸加淡薄,而是险后之平,浓后之淡。

平淡而到天然境界。

到了高妙处神化处的诗,运用的是从“有”到“无”的技巧。

对诗来说,最高的技巧是无语言、无痕迹的无技巧。

1.下列选项中关于“有诗意,无语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至言无言,有限的言,不可能完美地表达无限的言外之意。

B.从获得诗美体验的“有”到传达诗美体验的“无”,是诗歌创作的一般过程。

C.“无”才是真“有”——诗篇之未言,恰是诗人之欲言,“此时无声胜有声”。

D.诗人的智慧是以象尽意,用“说不出”来代替“不说出”,也就是“有诗意,无语言”。

2.下列选项中关于“有功夫,无痕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诗人“至苦”,诗篇里却“无迹”,这才是优秀的诗篇。

B.诗人难写,读者易读。

读者的“易”并不是诗人的“浅”,

而是诗人技巧能力的显示。

C.诗人对诗反复推敲的艰难过程就是“寻言”的过程,只要善于“寻言”就能写出好诗。

D.《老子》说:

“大巧苦拙。

”诗虽有用巧而见工者,但总而言之,用巧不如用拙。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贞一斋诗说》认为写诗的最高境界是文理能通、修饰能工,这个观点有一定科学性。

B.诗美的本质是沉默,所谓“口闭则诗在,口开则诗亡”,这里说出了诗人面临的困窘。

C.陶渊明说: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这是对诗美体验的精辟概述。

D.成熟诗人的作品能够达到“绚烂之极,归于平淡”,这里的“平淡”其实是一种极高的技巧。

二、现代文阅读

(二)(12分)

他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

我喜欢鲁迅的其

中一个理由,是老先生好玩,文学论,就人物论,他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

什么叫做“好玩”?

我常会提起胡兰成。

他是个彻底的失败者,因此他成为一个旁观者。

他不是左翼,也不是右翼,他在鲁迅的年代,是个小辈,没有五四同人对鲁迅的种种情结与偏颇。

四九年以后,他的流亡身份,也使他没有国共两党在评价鲁迅、看待鲁迅时那种政治意图或党派意气。

所以他点评鲁迅,我以为倒是最中肯。

他说,鲁迅先生经常在文字里装得“呆头呆脑”,其实很“刁”,鲁迅真正的可爱处,是他的“迭宕自喜”。

“迭宕自喜”什么意思呢?

也不好说,这句话我们早就遗忘了,我只能粗暴而庸俗地翻译成“好玩”。

我们先从鲁迅的性格说起。

和老先生认识,打过交道的几乎每个人都提到鲁迅先生并不是一天到晚板面孔,而是非常诙谐、幽默、随便、喜欢开玩笑。

夏衍是老先生讨厌责骂的四条汉子之一,他也说:

老先生“幽默得要命”。

我有一位上海老朋友,他的亲舅舅,就是当年和鲁迅先生玩的小青年,名叫唐弢。

唐弢五六十年代看见世面上把鲁迅弄成那副凶相、苦相,就私下里对他外甥说,哎呀鲁迅不是那个样子的,还说,譬如老先生夜里写了骂人的文章,隔天和那被骂的朋友酒席上见面,互相问起,照样谈笑。

除了鲁迅深恶痛绝的一些论敌,他与许多朋友的关系,绝不是那样子黑白分明。

我所谓的“好玩”是种活泼而罕见的人格,它内在的力量远远大于我们的想像。

  近年的出版物,密集呈现了相对真实的鲁迅,看下来,鲁迅简直随时随地对身边人、身边事在那里开玩笑。

江南的说法,他是个极喜欢讲“戏话”的人,连送本书给年轻朋友,也要顺便开个玩笑(给刚结婚的川岛的书:

我亲爱的一撮毛哥哥呀,请你从爱人的怀抱中汇出一只手来,接受这枯燥乏味的《中国文学史略》)。

那种亲昵!

那种仁厚与得意!

一个智力与感受力过剩的人,大概才会这样的随时随地讲“戏话”。

我猜,除了老先生遇见什么真的愤怒的事,他醒着的每一刻,都在寻求这种自己制造的快感。

  但我们并非没有机会遇见类似的滑稽人,平民百姓中就多有这样可爱的无名智者。

我相信,在严重变形的民国人物中,一定也有不少诙谐幽默之徒。

然而我所谓的“好玩”是一种活泼而罕见的人格,我不知道用什么词语定义它,它的效果,决不只是滑稽、好笑、可爱,它的内在的力量远远大于我们的想象。

  好玩,不好玩,甚至有致命的力量——希特勒终于败给丘吉尔,因为希特勒一点不懂得“好玩”;蒋介石败给毛泽东,因为蒋介石不懂得“好玩”——好玩的人懂得自嘲,懂得进退,他总是放松的,豁达的,游戏的。

“好玩”,是人格乃至命运的庞大的余地、丰富的侧面、宽厚的背景,好玩的人一旦端正严肃,一旦愤怒激烈,一旦发起威来,不懂得好玩的对手,可就遭殃了。

  投枪匕首式的文章可能“是鲁迅先生只当好玩写写的”,也是一种得意,一种“玩”的姿态。

  依我看,历来推崇鲁迅那些批判性的、匕首式的、战斗

性的革命文章,今天看来,大多数是鲁迅先生只当好玩写写的,以中国的说法,叫做“游戏文章”,以后现代的说法,就叫做“写作的愉悦”——所谓“游戏”,所谓“愉悦”,直白的说法,可不就是“好玩”——譬如鲁迅书写的种种事物,反礼教、解剖国民性、鼓吹白话、反对强权等等,前面说了,当时也有许多人在写,其激烈深刻,并不在鲁迅之下,时或犹有过之。

然而九十多年过去,我们今天翻出来看看,五四众人的批判文章总归及不过鲁迅,不是主张和道理不及他,而是鲁迅懂得写作的愉悦,懂得调度词语的快感,懂得文章的游戏性。

  可是我们看他的文字,通常只看到犀利与深刻,不看到老先生的得意,因为老先生不流露。

这不流露,也是一种得意,一种“玩”的姿态,就像他讲笑话,自己不笑的。

我们单是看鲁迅

各种集子的题目,就不过是捡别人的讥嘲拿来耍着玩,什么《而已集》啊、《三闲集》啊、《准风月谈》啊、《南腔北调集》啊,真是顺手玩玩,一派游戏态度,结果字面、意思又好看,又高明。

他给文章起的题目,也都好玩,一看之下就想读,譬如《论他妈的》我们读着,以为是在批判国民性,其实语气把握得好极了,我猜老先生一起这题目,就在八字胡底下笑笑,自己得意起来。

《花边文学》中有两篇著名的文章:

《京派与海派》、《南人与北人》,竟是同一天写的,显然老人家半夜里写得兴起,实在得意,烟抽得一塌糊涂,索性再写一篇。

 (节选自陈丹青《笑谈大先生》,有删改)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陈丹青在这篇文章中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鲁迅先生,在这里鲁迅没有被符号化,在这里他不再冷峻,而是好玩。

B.无论是被鲁迅先生责骂的夏衍,还是和老先生玩的唐弢,凡是和老先生打过交道的人都说老先生并非一天到晚板着面孔。

C.好玩的人甚至有致命的力量,他一旦发威,不懂得好玩的对手就遭殃了。

丘吉尔打败希特勒就是很好的例证。

D.作者所谓的“好玩”是一种活泼而罕见的人格,它的效果,决不是滑稽、好笑、可爱,它的内在的力量远远大于我们的想象。

E.鲁迅先生以为自己的《论他妈的》是在批判国民性,因而很是得意,这份得意全都从文中的语气里得以体现。

5.陈丹青认为鲁迅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请结合文本分析鲁迅的“好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4分)

6.联系文本,谈谈你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看法。

(3分)

三、现代文阅读(三)(14分)

《江南Style》高手破神曲密码

《Nobody》已是浮云,《PokerFace》也过时了。

如今神曲界的当红炸子鸡,是一首叫做《江南Style》的韩国舞曲。

有多红?

这首歌的MV于7月中旬在互联网上

发布,截止到前天,点击数已达3.25亿次,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而在过去一年里,还没有任何一个视频的点击数超过一亿次。

在英国,它成为本月第一周UK单曲专辑排行榜冠军。

在美国,它位居10月4日第41期公告牌榜单的第二名,“小甜甜”布兰妮和罗宾·威廉姆斯都加入了模仿大军,影星汤姆·克鲁斯则在主页上为它卖力吆喝。

不仅如此,这首歌还在全球引发了一股改编狂潮,出现了“奥巴马竞选Style”、“美国海军Style”、“南京Style”、“周星驰Style”、“客家话Style”等多个版本。

如今,和所有横空出世的神曲一样,关于《江南Style》,有一半人的问题是“它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而另一半人则在问:

“这首歌为什么一夜爆红?

成功在于灵魂和态度。

《江南Style》里的江南指的是韩国首尔的汉江以南地区,歌曲描述了一个生活在该地区的有钱人正在向性感的姑娘发出邀约;整首歌的MV则大部分都在江南地区取景——游艇、沙滩、桑拿房、旅游巴士等,一幅奢华生活的扫描图。

这首歌在韩国走红并不难理解。

身兼词、曲和演唱的PSY(原名朴载相)曾在参加电视节目时自我剖析说:

“我不帅,不高,也没有肌肉。

我的成功在于灵魂和态度。

”这种灵魂和态度,具体到《江南Style》里,就是质疑江南地区所引领的物质至上的生活观念。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歌词里把“我”塑造成一个“高帅富”,但在MV里,“我”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屌丝”,做着成为江南名流、左拥右抱的黄粱美梦,讽刺意味十足。

而在很多韩国人心目中,以经济奇迹姿态出现的江南地区正像一个抛弃了传统价值观念的暴发户,对此心怀不满的大众从这首歌中找到共鸣不足为奇。

但相比于歌词,韩国以外的人们更感兴趣的似乎是MV里PSY独创的“骑马舞”:

身形偏胖的PSY,不断重复着扬鞭套马、策马狂奔的动作,配上音乐节奏,让人莫名就有了跟着一起舞蹈的冲动。

这也正是从明星到草根都趋之若鹜进行模仿的段落。

而破解《江南Style》的走红密码,成为各路人马津津乐道的事情。

一是生理说。

有韩国的科研机构对这首歌曲进行了研究,发现它以3.6秒为一个周期将五个音节重复4次,而整首歌中五个音节的核心节奏重复了100次以上,这样的节拍和人在慢跑半小时后的心率几乎同步——感觉最为兴奋的瞬间。

这一说法,解释了为什么大多数人都会不自觉地跟着这首歌摇晃起身体的原因。

而另一个激发人们生理反应的元素则是其朗朗上口的旋律和节奏——科学研究发现,当一个人对一段音乐的旋律和节奏产生共鸣时,这段音乐就会在其脑中不断重复,科学界把这称为“耳虫”现象。

虽然引发“耳虫”现象的音乐因人而异,但显然“耳虫”更偏爱那些容易上口的作品。

二是心理说。

有韩国的心理学家表示,《江南Style》通过简单的重复节奏来刺激身体反应和自律神经系统;尤其是高潮部分,能够激发出人们摆脱心理压抑和格式化生活的本能。

三是乐理说。

有音乐评论家表示,《江南Style》恰好和近年来风靡美国主流音乐界的电子乐潮流相吻合;而其副歌部分,则又是韩国音乐风格。

二者相结合产生出奇妙的化学效应,既没有违背韩国歌迷的偏好,也贴合了其他国家和地区受众的审美趣味。

此外,审丑文化、从众心理、群体效应和偶像崇拜,都在为《江南Style》的流行推波助澜。

不过,可以预见的是,无论人们将《江南Style》的走红分析得多么透彻,都无法决定乃至预料下一首神曲会以怎样的面貌出现。

流行文化的诡异之处就在于,其实没有一种成功可以复制。

(摘自《文汇报》,有删减)

7.下列对该新闻时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明星们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大众对偶像的追捧是疯狂的,横空出世的神曲,多是一群疯狂的模仿大军造就的。

B.《江南Style》讽刺了“我不帅,不高,也没有肌肉”的“屌丝”们对富豪生活既憧憬又心怀不满的“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

C.本文通过解读《江南Style》为什么一夜爆红,表现了作者以独立的姿态站在社会立场上,对当下流行文化娱乐大众的现象进行的审视和反思。

D.从《江南Style》这首歌曲爆红,到对“骑马舞”趋之若鹜的模仿,作者对此的态度是有所保留,甚而是略带微词的。

E.本文意在向读者阐明,当《江南style》的世界各地、各种风格的MV版本在网络流传时,你就得承认,不了解它是一种落伍。

8.如何理解“成功在于灵魂和态度”?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分)

9.文章结尾处说:

“审丑文化、从众心理、群体效应和偶像崇拜,都在为《江南Style》的流行推波助澜。

”请结合文本及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6分)

四、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成10—13题。

魏豹者,故魏诸公子也。

其兄魏咎,故魏时封为宁陵君。

秦灭魏,迁咎为家人。

陈胜之起王也,咎往从之。

陈王使魏人周市徇魏地,魏地已下,欲相与立周市为魏王。

周市曰:

“天下昏乱,忠臣乃见。

今天下共畔秦,其义必立魏王后乃可。

”齐、赵使车各五十乘,立周市为魏王。

市辞不受,迎魏咎于陈。

五反,陈王乃遣立咎为魏王。

  章邯已破陈王乃进兵击魏王

于临

济魏王乃使周市出请救于齐楚。

齐、楚遣项它、田巴将兵随市救魏。

章邯遂击破杀周市等军,围临济。

咎为其民约降。

约定,咎自烧杀。

  魏豹亡走楚。

楚怀王予魏豹数千人,复徇魏地。

项羽已破秦,降章邯。

豹下魏二十余城,立豹为魏王。

豹引精兵从项羽入关。

汉元年,项羽封诸侯,欲有梁地,乃徙魏王豹于河东,都平阳,为西魏王。

汉王还定三秦,渡临晋,魏王豹以国属焉,遂从击楚于彭城。

汉败,还至荥阳,豹请归视亲病,至国,即绝河津畔汉。

汉王闻魏豹反,方东忧楚,未及击,谓郦生曰:

“缓颊往说魏豹,能下之,吾以万户封若。

”郦生说豹。

豹谢曰:

“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耳。

今汉王慢而侮人,骂詈诸侯群臣如骂奴耳,非有上下礼节也,吾不忍复见也。

”于是汉王遣韩信击虏豹于河东,传诣荥阳,以豹国为郡。

汉王令豹守荥阳。

楚围之急,周苛遂杀魏豹。

(选自《史记•魏豹彭越列传》)

【注】①徇:

攻占,夺取;②传:

乘驿车。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秦灭魏,迁咎为家人迁:

放逐,流放

B.豹谢曰:

“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耳。

”谢:

谢绝

C.项羽已破秦,降章邯降:

投降

D.传诣荥阳,以豹国为郡诣:

11.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章邯已破陈王/乃进兵击魏王于临济/魏王乃使周市出请救于齐/楚。

B.章邯已破/陈王乃进兵击魏王于临济/魏王乃使周市出/请救于齐/楚。

C.章邯已破陈/王乃进兵击魏/王于临济/魏王乃使周市出请救于齐/楚。

D.章邯已破陈王/乃进兵击魏王于临济/魏王乃使周市出请/救于齐/楚。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写魏豹侧重于反复无常,时反时从。

郦生说魏豹一节,则通过魏豹之口,道出汉王“慢而侮人”、“非有上下礼节”的待人态度,正与豹之反复叛汉为因果。

B.《史记》中的许多故事写得悲壮惨烈,从而带有浓重的悲壮色彩和悲壮的气氛。

魏咎,在兵临城下的紧迫关头,他为百姓身家性命的安全着想,提出降服条件,谈判成功后自焚而死,给人以气概豪迈、悲壮慷慨的感受。

C.因周市攻打魏地有功,准备立周市为魏王,使者前后往返了五次,周市都拒绝不接受,没办法陈王立了魏咎为魏王。

D.汉王从临晋率兵横渡黄河,魏豹跟随着汉王攻打彭城。

汉王战败,回师荥阳,魏豹请假回家探望老人病情,回国后,就马上断绝了黄河渡口,背叛了汉王。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天下昏乱,忠臣乃见。

今天下共畔秦,其义必立魏王后乃可。

(2)缓颊往说魏豹,能下之,吾以万户封若。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柳宗元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寒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注]本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之时。

西园位于作者永州愚溪住宅以西。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露水下降,本来是不易觉察到的,但诗人在这里却用“闻”字,有意把细腻的感觉显示了出来,这和贾岛的“人闲桂花落”一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B.颔联通过写萧萧疏竹,泠泠水声,营造了一种幽清、冷寂的意境,表现了诗人谪居中的郁悒之情。

C.“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一句,运用了以静衬动的反衬手法,通过泉水的声音和山鸟的鸣叫,反衬出了夜晚四野的静谧。

D.“寂寞”是全文的诗眼,诗人在中夜时分起望西园,寒月下的夜景使人触景生情,一种谪居偏僻之地的孤独之情自然地袭上了心头。

15.结合全诗看,这首诗是如何写出诗人的“寂寞”的?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横线中的空缺部分。

(1)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

(徐志摩《再别康桥》)

(2),唯君图之。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3)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4),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真的猛士,,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第Ⅱ卷表达题

5、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

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人生就是这样令人感慨:

毕业分手的时候,大家是的青年;而今再见,大家都已华发苍颜。

(2)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金炳华强调,打造一支的作家队伍是中国作协的一项重要工作。

(3)换届后的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0岁,可谓,相信他们应该不会辜负社会各界的期望。

A.年轻有为   风华正茂   年富力强

B.年富力强   风华正茂   年轻有为   

C.风华正茂   年富力强   年轻有为   

D.风华正茂   年轻有为   年富力强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是(3分)()

A.三年困难时期,在我们到文化俱乐部吃饭时,总要向服务员讨一点骨头等残渣回去喂包弟。

B.在波兰南方,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一道组成了被纳粹称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杀人工厂的一部分。

C.新闻具有及时性和真实性的特点,它以消息、通讯、特写等样式,向我们提供各方面最新的故事。

D.她们抢一般地一窝蜂地盛了一碗粥,歪着头用舌头舔着淋漓在碗边外的粥汁,就四散地蹲伏或者站立在路上或门口。

19.下列句子组成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科学家们研究了许多防热材料 ②在举国欢庆“东方红”的时候 ③提出一鼓作气载人飞天 ④甚至连飞船运输车和航天员吃的食品都做了出来 ⑤做了许多大型试验 ⑥中国科学家们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

A.②①⑤⑥③④    B.①②⑥③④⑤

C.②⑥③①⑤④    D.①③⑤④②⑥

20.阅读下面材料,找出文段观点句,并概括支撑观点的理由。

(5分)

连续不断的降雨让很多市民认为今年的降水应该比去年多,而实际上昆明市区局部地区、单点性的降雨比较多,周边地区的降雨却不多,今年1月到8月昆明降水量为400毫米,比去年同期降水量少了167毫米。

截至8月14日,主城供水水源“七库一站”蓄水15880万方,比去年同期增加2741万方。

按照现有各水库蓄水情况,主城区水库的蓄水量已具备恢复城市正常供水条件,但前几年云南都是大旱,今年的蓄水量和历史同期相比也是较少的。

城市人口增多,企业产能增加等因素也考验着各水库的供水能力。

所以用水形势非常严峻,大家需要节约用水。

观点句:

理由:

21.在下面语段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6分)

什么是“乡愁”?

《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

“深切思念家乡的忧伤的心情。

”说她“深切”,是因为乡愁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像①,不知不觉就会涌上心头——“唯有寒潭菊,独似故园花”;②,是因为思念不得,又难以割舍,只有魂牵梦绕,甚至以泪洗面——“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乡愁,包含着对家乡故物、故人的思念。

故物、故人,不仅仅是孤零零的物和人,③。

故乡的方言土语、风土人情、剪纸年画、民间小调,特别是节日、庆典、歌谣、戏曲,都是游子挥之不去、难以割舍的精神寄托。

6、写作(60分)

近日,某大学组织了一项“中学生文学名著阅读情况”的调查。

结果显示,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偏爱阅读漫画小说、网络作品,而非传统的文学名著。

即使读名著,也不为兴趣,而为考试。

调查中,一些学生反映:

“虽然也想阅读名著,但实在读不下去。

名著虽然传承了优秀的民族文化,但离我们时代太远,我还是喜欢反映当下、接地气的作品。

对以上情况,你有何看法?

请综合材料内容,联系实际作文,阐述你的思想与观点。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会宁一中2016—2017学年度高一语文期中考试答案

单选题:

1、D(诗人的智慧是以“不说出”代替“说不出”)

2、C(“只要善于‘寻言’就能写出好诗”不妥,“寻言”应该是“能够写出好诗”的必要条件,可改为“只有善于‘寻言’才能写出好诗”。

3、A(“文理能通、修饰能工”不是写诗的最高境界。

10、C(使动用法:

使……投降,降服)

11、A

12、C(应该为“周市辞谢不肯接受,却到陈国迎接魏咎。

往返五次,陈王才答应把魏咎放回去立为魏王。

”)

17、D(风华正茂:

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

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年轻有为:

很年轻的时候就有作为了,形容一个人很年轻但是很优秀。

年富力强:

年富,未来的年岁多。

形容年纪轻,精力旺盛)

18、B(A成分残缺,在“总要”前加“她”;C动宾搭配不当,“故事”改为“资讯”;D

语序不当,“一窝蜂地”移到“抢”前)

19、C

多选题

4、A、C(答A3

分,C2分,B、D、E均为0分。

(解析:

B项,原文是“几乎每个人”,并非“凡是和他打过交道的人”;D项,应为“不只是”,而非“不是”;E项,“以为是在批判国民性”的是读者,先生的得意也只是作者的猜测)

7、选B、E皆无分(B讽刺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