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基本动作要领练习方法和练习心得.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867106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4.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乒乓球基本动作要领练习方法和练习心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乒乓球基本动作要领练习方法和练习心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乒乓球基本动作要领练习方法和练习心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乒乓球基本动作要领练习方法和练习心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乒乓球基本动作要领练习方法和练习心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乒乓球基本动作要领练习方法和练习心得.docx

《乒乓球基本动作要领练习方法和练习心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乒乓球基本动作要领练习方法和练习心得.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乒乓球基本动作要领练习方法和练习心得.docx

乒乓球基本动作要领练习方法和练习心得

第一课

握拍法与球感

握拍法:

这部分主要看视频,说也说不清楚。

球感练法:

拍球,托球,颠球,和平球

小知识:

球台的弹性

球台在30cm高下落,颠起23cm的台子弹性才标准。

学习心得:

正确的握拍法和基本的球感练习对于0起点的人非常重要,特别是握拍法,由于我用的是葫芦柄(AN)的科贝尔,本身正反手的转换就比较快,因此我比较喜欢浅握。

第二课

1球感对练法

反手拨球:

是在上升期拨球的中上部(后面有仔细描述)

正手攻球:

是在上升期攻球的中上部(后面有仔细描述)

小知识:

关于球台的参数

球台长2.74m宽1.525m高0.76m网宽1.83m网高0.1525m

学习心得:

球感对攻练习

球感的练习是多不闲多,和水平比自己高或低的人都可以练。

有的时候和一个从没交过手的人对练正反手攻球,也能够感觉出对方的打法类型,手感强弱和基本功的扎实度,如果和一个对手在练球时能够做到落点稳定,球速和力度均衡,并能达到对攻次数过百,那这个人一定基本功不差,至少手感应该不错。

2基本步法

左右侧跳步:

步幅要大些

左右并步跳:

步幅比侧跳小些

碎滑步:

步幅较小,方向不定,可以斜向移动

交叉步:

髋部一定要灵活转动

小知识:

击球点对应的时钟位置

中部:

3点

中上部:

2点,上部:

1点,顶部:

12点

中下部:

4点,下部:

5点,底部:

6点

学习心得:

步法

大部分的业余选手总说要重视步法,但往往忽视了步法中最基本的东西,这些最基本的步法是其他更复杂步法的初步,这些步法在领会之后要有意去主动模仿,最后的目标是要形成无意识的习惯。

学习心得:

击球点

击球点是对击球位置的量化指标,这是乒乓语言的一部分。

3正反手平击发斜线球

过于简单,可以忽略。

第三课

1正反手平击发直线球

因为不可能用平击发球的,所以可以忽略。

2重心移动

重心从右到左时,右脚内抠,左脚外旋,配合腰髋转动

重心从左到右时,左脚内抠,右脚外旋,配合腰髋转动

学习心得:

平时可以多做徒手练习,在使用时重心移动多用于那些发力的技术,特别是正手的发力动作。

在台内小球的处理上,应该可以不作重心在左右脚上的移动,但重心一定要保持平稳。

3近台正手位对攻球

动作要领:

左脚稍前,右脚稍后;大小臂夹角90~120度;高点期击球中上部,重心要移动。

注意:

拍型不要过于前倾,否则就摩擦了,就成拉球了。

小知识:

乒乓球的5个运行期

上升前期,上升后期,高点期,下降前期,下降后期

学习心得:

运行期和击球点

乒乓球的运行期和上面说的触球点(或击球点)都是业余选手最容易忽略的。

平时打球时应该多观察,打球的过程中应该有意识的去找点打球,有很多人打球姿势很漂亮,但就是没法赢球,其实就是打球不合理,也就是对不上点。

比如对付下旋球时如果在下降期拉就比在上升期成功率高很多;再比如对付高吊一定不能等高点以后,一定要在上升期攻打或弹打,一般效果不错。

4近台正手侧身位斜线对攻球

基本同正手位攻球,但注意站位和发力方向

5近台正手位直线对攻球

基本同正手位攻球,但注意发力方向是向前

学习心得:

本课讲述了平时练球时的一些方法,在和球友对练时尽量多多采用。

我想重心的移动应该是我比较欠缺的,以后要注意体会,特别是大小臂夹角和攻球的击球点和板型的调节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四课

1多球练习近台攻球

注意频率要快,力量要大,高级阶段可以击球上升期。

一分钟可达到30到45次,注意步法和手法的协调程度,细心体会发力的感觉。

小知识:

站位:

近台(30-50cm)适合快攻;中近台(50-70cm)适合快弧;中远台(70-100cm)适合削攻

攻球学习心得:

以上学习了近台正手攻球,近台攻球是乒乓球的基本技术,应该在平时练习中多多体会,这样有利于增加球感,近台攻球总的特点是站位近,动作小,速度快,借力中发力。

2正手中台(或侧身)攻球

站位一米左右,动作幅度大,在下降前期主动发力击球中部。

注意从右后到左前的重心交换要大,手和重心都要稍高一点,板型基本与地面垂直,只可有一点摩擦,注意是以击打为主。

第五课

1反手快拨

动作要领是:

两脚平行,与肩同宽,引拍到腹前稍左的位置,拍面稍前倾,手腕稍内扣,在球上升期击球中上部,借球反弹力,前臂前伸,同时手腕外展,向右前上方发力。

注意:

引拍不要太小,前臂前伸,同时手腕从内扣到外展,以击打为主。

学习心得:

反手快拨是横拍反手的最基本技术,是横拍反手所有动作的基础,平时练球时要多多练这项技术。

第六课

本课全是直板,可以忽略。

第七课

1横板反手攻球

身体站位位离球台约50cm,左脚略后,身体稍向左斜,略收腹以便增加引拍幅度,拍面稍前倾,以前臂发力为主,并借助腰腿的力量,在球上升期向右前上方发力,击球的中上部。

学习心得:

感觉横板反手攻球和反手快拨很相似,不同点主要表现在发力上,如果反手快拨发力占6、7成,反手攻球应该上8、9成,而且发力重要是靠前臂。

其他不同点有,反手攻球身体略向左偏斜,而快拨基本平行,反手攻球越发力手腕应该越固定,快拨有手腕外展的动作,反手攻球腰腿要辅助发力,而快拨则基本靠前臂和手腕的力量。

反手快拨是借力中发力,反手攻球基本上是主动发力。

小知识:

转与不转

规定是每秒20转以上为转球,否则是不转球,通常较转的下旋球可达每秒60到70转。

2横板正手位发下旋球

动作要领:

站位在正手位,左脚前,右脚后,身体略向右前倾斜,从右上向左前下挥拍,比网同高时击球中下部,并向底部摩擦,前臂伴有外旋动作。

注意:

中指和无名指要紧紧的抵住拍柄否则不好发力外旋;引拍不可太小,否则没有力量;方向一定是顺着球向前的,否则就是侧旋了;击球点比网稍高或同高,不可太高;一定在挥拍的过程中前臂有个外旋的动作,这样才有摩擦。

另外在正手位发这种球一般用于双打。

学习心得:

以前发的下旋球总是不太转,主要原因是击球瞬间没有前臂外旋的动作,这点要特别注意,一是要在前臂挥动过程中要同时做外旋动作,不可只注意外旋而忽略了前臂的挥动。

二是外旋结束时不可使拍面超过水平,否则容易失误。

另外当想发短球时应该前臂挥动慢,第一落点靠近球网,如果想发长下旋,应该快速挥动,第一落点靠底线。

还要细心体会摩擦的感觉,也就是拍面接触球要有一定的时间。

第八课

1横板侧身位发下旋球

动作要领:

基本同正手位发球。

不同点除了站位外还在于可利用腰髋的转动配合发力。

学习心得:

在侧身位发下旋球是平时最主要的发球,应该多加强练习。

2横板正手位发不转球

动作要领:

基本动作和下旋一样,不同点在于:

发不转球是接触球的中部,而下旋球是接触球的中下部;

发不转球击打,而下旋球是摩擦;

发不转球的击球瞬间,手腕要有一种震动的感觉,而下旋球就没有;

学习心得:

转和不转的区别

除了上述特点外,个人感觉发不转球应该全握球拍,击球瞬间有个抖动的感觉,而发下旋球中指和无名指最好发力扣住拍柄,触球瞬间要有裹住球的感觉。

另外瓦式握拍法由于加强了手腕的作用可以发出不亚于直拍的转或不转的球。

3横板侧身位发不转球

动作要领:

基本同正手位发球。

不同点仅仅在于站位不同。

学习心得:

转和不转的结合

横板侧身位发转和不转球要结合使用,在发不转球时,在撞击之后要有一个前臂外旋的假动作,和下旋不同的是,不转球的外旋是在离开球之后开始,而下旋球是在接触球之前就开始了外旋,触球结束后外旋才结束。

另外,应该熟练掌握侧身位下旋和不转球的运用。

第九课

1基本步法-单步

步法要领:

以左脚为轴,右脚可向任何方向迈出(这是大部分情况,偶然也有迈左脚的情况)。

用处:

来球离身体不远的情况下使用。

学习心得:

注意在迈的过程中重心有个从左脚到右脚的过程,在挥拍击球过程中,重心再还原回左脚。

2横板反手慢搓斜线

动作要领:

左脚稍前,右脚稍后,球拍适当向后上引一点,在球的下降前期或高点期搓球的中下部,有一个摩擦到球底的动作,向右前下方用力。

学习心得:

慢搓的慢体现在一个“柔”字,搓的时候,重心不可上下移动,应该保持较低,手腕应该相对固定,体会一个摩擦的感觉,千万不要突然加速,使用的是柔力,不是爆发力,否则容易失误,慢搓目的是为了搓得转。

小知识:

如何打出旋转较强的球

在球拍不打滑的前提下,球拍切球越薄,球越转;

在击球的力量不通过球心的前提下,力量越大,球越转;

判断球的旋转强度可以通过击球的声音,转球不响,响球不转。

3横板反手慢搓直线

基本同慢搓斜线,但不同点在于,搓直线应该尽量双脚平行站位。

第十课

1横板正手慢搓斜线

动作要领:

球拍适当向后上引一点,在球的下降前期或高点期搓球的中下部,有一个摩擦到球底的动作,向左前下方用力。

2横板正手慢搓直线

动作要领:

球拍适当向后上引一点,在球的下降前期或高点期搓球的中:

不要用侧旋产生直线的效果,发力方向要直对着球落点。

学习心得:

无论是那种慢搓,最重要的就是要体会一种“柔和”的力量,手腕要相对固定,不要松,重心不要起伏,慢搓的目的是为了搓的转,和快搓的要求不同。

3横板反手快搓斜线

动作要领:

基本同横板反手慢搓斜线,最大的不同在于是在球的上升期搓球。

学习心得:

虽然是快搓,但动作不要过于突然,仍然要体会搓球的发力是柔力,球是送出去的,不是磕出去的,搓回去的球还是有一定下旋的。

学习心得:

在和很多人打球时,有不少人喜欢在高点或下降前期利用球拍的倾斜角度(来球越下旋角度越接近水平)轻磕下旋球的底部,其实这是一种比较稳妥的避下旋方法,球再回来的时候通常就已经没有下旋了,千万不要把它再当下旋来看待。

第十一课

1横板反手快搓直线

动作要领:

上升期搓球中下部。

注意发力方向是前下方,节奏要快。

2横板正手快搓斜线

注意发力方向和节奏

3横板正手快搓直线

注意发力方向和节奏

搓球总体心得:

搓球主要是对付下旋球;

搓球最重要的是发力的感觉,要体现出柔和的摩擦;重心和手腕要相对的固定,特别是手腕,反手搓时不可内扣,正手搓时不可外撇。

注意快搓和慢搓的区别,主要是搓球时机;

注意搓直线和搓斜线的区别,主要是发力方向,特别注意搓直线的发力方向,决不可以用侧旋来产生直线的效果。

第十二课

1搓不转球

特点:

在高点期撞击球的中部,然后做出摩擦球的假动作。

学习体会:

搓不转要和搓转课合起来,以迷惑对方,这样可以为进攻创造机会;

小知识:

长球和短球

长球是一跳靠近端线的球,短球是一跳靠近网,二跳不出台的球。

打球不仅要考虑线路的变化,还要考虑长短的变化。

2横板反手快摆直线

动作要点:

身体靠近球台,重心提高,身体迎前,球拍稍后仰,伸臂迎球,在球上升前期向前下发力触球中下部。

注意:

摆的目的是短,因此是先伸臂的迎球,而不是发力击球,另外撞球瞬间手腕要紧一点,还要握紧球拍。

学习心得:

快搓和摆短的比较

快摆和快搓比较相似,都是在球的上升期,不同点在于

快摆用力更小,更多靠借力,而快搓仍然有一个向前下发力的动作;

快搓要注意搓两条线,而摆短要注意左中右三条线;

快搓的目的是快,并稍有下旋,摆短的目的是短,一般没有旋转。

3横板反手快摆中路

动作要点:

和快摆直线基本一样,只是向中路发力。

第十三课

1横板反手摆斜线

动作要点:

和快摆直线基本一样,只是向右前下方发力,要落到对方反手小三角区。

2横板正手摆直线

动作要点:

基本同摆球的动作要领,只是发力方向是正手向前,可以稍侧一点。

3横板正手摆中路

动作要点:

基本同摆球的动作要领,只是发力方向是从正手向中路。

第十四课

1横板正手摆斜线

动作要领:

基本同摆球的动作要领,只是发力是从正手向左前下方。

学习体会:

摆球共有正反手各三条线路,要根据对方站位熟练使用。

2横板侧身位正手搓撇

动作要领:

站位是侧身位,左脚前,右脚后,重心升高,手腕外展,从右后向左前下方挥摆,在球上升期,接触球的中部偏下,向左前下方发力,搓撇出的球就是左下旋球。

注意:

球拍是外展的,而且要有一定的下旋。

学习心得:

台内球的几个稳健技术

以上讲述了台内球的主要技术,重点是搓(慢搓,快搓,假搓)和摆。

应该熟练掌握它们各自的特点,这样才能正确掌握,并且可以区分对手的动作,以作出不同的应对,另外这几个台内稳健技术在运用时主要是力度和板型的区分,但要打出高质量的台内球还应该注意落点的变化,击球时还要保持重心的稳定。

另外,这些技术都是求稳健的过渡性技术,不可长时间的使用,这样有悖于积极主动的原则。

后面还有积极主动的台内挑打技术。

第十五课

1横板正手位拉球

动作要领:

左脚稍前,离台约60cm,引拍至身体右后下方,快速收缩前臂和手腕,在来球的高点期击球的中部,拉斜线时向左前上方挥动,拉直线时向前上方挥动,同时重心从右脚移至左脚。

注意:

重心的切换和收缩前臂和手腕是主要发力原因,一定在高点期击球的中部。

学习心得:

这种拉球类似于正胶小上旋,和弧圈球有本质的区别。

因此引拍可以不必太大,力量也以中等力量为主;另外上臂的角度不可变化太大,即不应该以肩部转动为主,而应该以上臂和前臂的角度变化为主,上臂向前挥动有20、30度就可以了。

特别忌讳上臂向身体回收,这样不利于发力。

个人认为在近台以快为主的打法中,这种不太转的引拍又不大的小提拉应该加大使用频度,特别是在没有充分的时间蓄力拉弧圈时。

这种小提拉的主要特点还是动作小,速度快,而不以旋转为主,是对付下旋球的技术。

2横板侧身位拉球

动作要领:

和横板正手位拉球基本相同,不同点基本就是站位不同。

学习心得:

侧身位的拉球,更应该注意重心先到右脚,然后拉球时重心的转移,这点在侧身位时比较容易忽视。

第十六课

1横板正手位挑球

动作要领:

来正手短球时,右脚向前迈一步,并伸入台下,球拍紧跟伸入台内,在球的高点期,前臂向左前上方挥动,如果球是下旋球,接触球的中下部,多些摩擦,少些击打,如果球是上旋球,接触球的中上部,多用击打,少些摩擦。

如果是挑直线,发力是向前的。

注意:

挑球时,拍离身体应稍近点,也就是重心靠前一点(在右脚上),最好重心已经进了端线,这样前臂发力时比较稳定。

第十七课

1横板侧身位正手挑球

动作要领:

基本同正手位挑球,不同点在于侧身位挑球应该迈左脚,同时重心仍然在迈出的脚上。

2横板反手挑球

动作要领:

在反手来球角度大时,左脚向前迈,当反手来球角度不大时,右脚前迈,同时重心到前脚,并尽量靠前,在球的高点期,前臂向右前上方挥动,手腕由内曲到外展,如果球是下旋球,接触球的中下部,多些摩擦,少些击打,如果球是上旋球,接触球的中上部,多用击打,少些摩擦。

如果是挑直线,发力是向前的。

注意:

由于反手挑球主要是前臂和手腕发力,而且手腕由内曲到外展的动作,因此也有点像反手弹打。

而且还要注意板型要立一点,不可压的太多,这样就摩擦太多了。

学习心得:

无论正手挑球,还是反手挑球,都是以打击为主,因此正手也叫挑打,反手也叫弹挑,既然是打击为主,因此要留出一定的打击距离,如果发力距离过近,就发不上力了。

3横板正手位突击下旋球

动作要领:

左脚稍前,离台约40到50cm,引拍至身体右后下方,在高点期击球,拍面角度要依赖来球下旋的强度,下旋强时,拍面稍后仰,击球中下部,下旋弱时,拍面垂直,击球中部,前臂手腕加速向左前方发力,发力瞬间要有爆发力。

注意:

引拍不要太大,高点期,中等力量,拍面角度依来球下旋的强度而定,是击打而不是摩擦。

学习心得:

正手突击下旋球,动作小,速度快,记住因为是对付下旋球,因此球无法借助对方的力量,所以要主动发力突击(中上等力量),靠打落点取胜,这是正手快攻技术中的主要技术。

第十八课

1横板侧身位正手突击下旋球

动作要领:

基本同正手位,只有站位不同。

学习心得:

侧身位腰部的力量要多些

2横板正手扣杀

动作要领:

左脚稍前,右脚稍后,手臂向右后方引拍,拍面稍前倾,在球高点期,击球中上部,手臂由右后向前,借助腰髋转动发力击球,同时重心由右脚转到左脚。

注意:

引拍不可太低,向后引就可以了,重心转换要大些,同时肩要收住,不可太松。

学习心得:

一般用于杀半高球,是得分的主要手段。

第十九课

1横板正手快带弧圈球

动作要领:

左脚稍前,右脚稍后,离台约40cm,引拍至身体右侧,前臂内旋,拍面前倾,与桌面约60度角,在上升期,接触球的中上部,手腕固定,利用来球的力量,借助腰髋的转动,向前上方快带。

注意:

重心不要太低,稍提起一些。

肩要收住,不要太松,记住一定是在上升期触球。

学习心得:

快带是对付弧圈球的主要技术,对这项技术的发力感觉是减少胳膊的发力,手腕固定的前提下,是利用腰髋的转动借力将球兜出去的。

2横板反手快带弧圈球

动作要领:

站位近台,引拍左腹前,手腕微曲,拍面前倾,在弧圈球的上升期快带球的中上部。

学习心得:

个人认为,对于站位靠前的选手,快带对付弧圈球是最好的办法,特别是加转弧圈球,通常是正反手借力快带,或反手加力弹击,但无论是用哪种,压住拍面角度,在上升期这两点是最重要的。

3横板正手发斜线急长球(也叫奔球)

动作要领:

左脚稍前,手臂向右后下方引拍,拍面前倾,当球回落到网高时,拍向左前上方挥动,从球的中上部向顶部摩擦。

第二十课

1横板正手发直线急长球

动作要领:

和发斜线奔球基本一致

注意:

和发斜线奔球的区别在于,身体更侧一点,发力方向是向前上。

学习心得:

奔球的抛球不可太高,只要够16cm就行;第一落点靠近本方端线。

这样球才能发得快,发得奔。

2横板反手发斜线急长球

动作要领:

右脚稍前,身体向左偏斜,击球中上部,向右前上方发力。

学习心得:

如果发奔球第二跳出界,就应该多些摩擦。

另外,为了增加球的威力,在引拍时可以反面的拍面向上,在球前将拍面改过来,可以迷惑对方。

3横板反手直线急长球

动作要领:

和反手发斜线奔球相似,只是身体更侧一些,发力方向是向前。

学习心得:

奔球主要是发到对方的空当,发的好可以直接得分,要特别重视在侧身位的直线奔球和反手位反手斜线奔球两项技术。

学习心得:

个人认为片中的奔球动作和其他发球动作差别太大,不能完全按照演示的动作去练,应该在体会奔球要领的同时尽量和其他发球动作相似,这样才能起到偷袭的作用。

第二十一课

1横板正手位拉前冲弧圈球

动作要领:

左脚稍前,身体向右稍偏斜,引拍至身体右后方,手臂伸展接近直线,来球至高点期时拍面前倾,在腰髋带动下,上臂带动前臂加速向前,击球中上部,并略带向上发力。

注意:

引拍时不可太低,发力以向前为主,重心也不可太低,需向上拔一点。

引拍一定要充分,体会腰髋转动带来的鞭打感觉。

一定要抢高点期才比较稳定。

学习心得:

前期可以手腕固定些,有利于稳定,熟练后可以利用手腕加大摩擦。

直斜两条线的发力方向也稍有不同。

2横拍正手侧身拉前冲弧圈球

动作要领:

基本和正手位相似,只是身体侧的更多些。

学习心得:

侧身位更要体会腰髋的转动鞭打的感觉和重心的交换,因为侧身位的重心更不易交换。

3横板反手拉前冲弧圈球

动作要领:

右脚稍前,上体稍前倾,向腹部的左下侧引拍,上臂肘部靠近身体,前臂向右前上方加速挥动,在球高点期击球中上部,手腕同时外展。

注意:

右脚稍前有利于向前发力,肘部靠近身体有利于稳定拍型。

学习心得:

个人觉得业余选手的反手前冲弧圈球一般要减少使用,因为动作较大,准备太多,在步法不是很好的情况下不好还原,除非球给的较为舒服,在没有侧身准备的前提下可以偶尔使用。

最好多用拨球,攻打,弹打等技术。

第二十二课

1横板正手拉加转弧圈球

动作要领:

左脚在前,身体向右偏斜,手臂自然下垂,后引的幅度较小。

拍面稍前倾,在球的下降期摩擦球中部或中部偏上的位置,发力方向以向上为住,略带向前。

注意:

后引幅度小,但下垂较多。

是在下降期,摩擦球为主。

学习心得:

开始重心要低下去,发力应该主要依靠重心上移的力量加上前臂挥动的力量,而上臂的挥动可以稍小些,这样才能以发力向上。

2横板侧身位加转弧圈球

动作要领:

和正手位相似,只是身体侧的更多些。

3横板反手拉加转弧圈

动作要领:

和反手前冲弧圈相似,但注意有个重心由下到上的移动,同时是下降期摩擦球。

学习心得:

拉高吊和前冲的区别和正手的区别一样,注意是重心移动的方向和击球期和击球方式(打多还是摩多)。

4横板侧旋弧圈球

动作要领:

无论是拉前冲还是高吊,在摩擦时如果有个从侧面向斜上的摩擦就是侧旋弧圈球。

学习心得:

以上两课讲了弧圈球,要特别重视正手前冲弧圈球和正手加转弧圈球。

学习心得:

正手前冲弧圈和正手加转弧圈的区别有:

1引拍:

前冲是向后引拍为主,高吊是手臂下垂。

在时间来的急时,手臂几乎可以伸直。

2重心:

前冲是重心一直较高,但有个从右脚到左脚的重心移动过程,而高吊是开始重心一定要下去,然后重心要抬高,此时的右腿蹬地最重要。

3触球期:

前冲是高点或稍前,高吊是下降期。

4发力:

前冲是靠腰髋的逆时针转动带动上臂和前臂,甚至手腕,好像水平画圆,发力方向向前为主。

而高吊是重心从下到上,再加上前臂加速上挥的合力,发力方向向上为主。

5触球方式:

前冲是以打为主,摩擦次之,高吊则相反。

学习心得:

个人认为该片对于弧圈球的讲解并不是很细致,似乎教练对此并非特长,或研究的不够,不如前面的技术讲的详细。

而且那个横板的示范女选手的动作我实在是不敢恭维,可谓该片的败笔。

第二十三课

1正手挡弧圈

动作要领:

击球前身体迎前,前臂提起,重心升高,在上升期击球,手臂内旋,拇指稍用力,球拍盖住球的中上部,触球时手臂和手腕发力很少,拍面角度固定,稍前倾,上升期挡。

注意:

手腕固定,拍型压住球,很少发力。

学习心得:

正手挡弧圈主要是对付对方正手近网的加转弧圈球,这种挡球其实是很被动的,主要用于对方的弧圈过来后位置不合适,来不及发力时才用。

2正手攻打弧圈球

动作要领:

在上升期或高点期击球,拍面前倾,盖住球体,以前臂发力为主,球拍相对固定,接触球的中上部,先前发力为主。

注意:

重心拔起来,前臂要收住,在高点或上升期发力打。

学习心得:

这是对付到自己正手的高吊弧圈的较好的办法。

往往对方高吊还没有做足球已经打回去了,只是必须注意击球点一定要早,不能让高吊落台后的二速起来。

3正手快带弧圈球

动作要领:

左脚稍前,站位近台,手臂弯曲内旋,拍面前倾,将拍引至身体右侧方,手臂手腕向前迎球,腰髋向左转动,击球中上部,借助腰髋的转动,将球击出,手腕相对稳定,不宜发力。

注意:

引拍不宜过大,上升期,利用腰髋将强烈的上旋球带出。

学习心得:

正手快带由于对方是发力,因此动作较大,而此时快带又很少引拍,所以快带速度比较快,利用快带可以很好的从被动转入主动。

4正手反拉弧圈球

动作要领:

基本同正手前冲弧圈球。

注意:

站位是近中台,以打磨为主,因为是利用逆转,所以必须主动发力。

学习心得:

这种正手反拉往往可以形成对拉,是形成对拉的第一板球。

乒乓小知识:

逆转,避转,顺转。

逆转是向来球的相反方向摩擦,如搓下旋球,反拉弧圈球。

避转是击球部位靠近球的旋转轴,减小来球对球拍的摩擦,如搓侧旋,推挤弧圈球。

顺转是顺着来球的旋转摩擦球,如拉接下旋球,削接弧圈球。

学习心得:

正手对付弧圈球

以上讲了4种正手对付弧圈球的方法,从发力大小看依次应该是正手挡<正手快带<正手打=正手反拉。

个人认为正手挡较被动,只有在站位不理想时被迫用之,快带和正手打应该重点使用,由于正手反拉要要前后位置的移动,而且难度较大,我又基本不退台,可以谨慎使用。

第二十四课

1反手快带弧圈球

动作要领:

球拍高于来球,盖住球体,在来球的上升期,大臂靠近身体,以肘部为轴,手腕相对固定,前臂迅速迎前带出。

注意:

反手快带是要用中等力量的,不是挡球,而且要有一定的摩擦,不同于反手弹打。

2反手反面弹打弧圈

动作要领:

站位近台,在上升期,拍面盖住球体,以前臂手腕小动作向前,并略带向下弹打敲击,动作短促有力,身体重心不要跟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