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基本工作制度(1-7条).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28353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6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基本工作制度(1-7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基本工作制度(1-7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基本工作制度(1-7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基本工作制度(1-7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基本工作制度(1-7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基本工作制度(1-7条).doc

《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基本工作制度(1-7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基本工作制度(1-7条).doc(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基本工作制度(1-7条).doc

目录

一、高危妊娠管理制度

二、危重孕产妇管理细则

三、危重孕产妇转运急救流程

四、接受转诊和反馈转诊制度

五、疑难危急重症病例讨论制度

六、危重孕产妇抢救报告制度

七、危重孕产妇死亡报告评审制度

八、孕产妇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九、培训和急救演练制度

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管理制度

十一、抢救用血制度

十二、各级医生负责制度

十三、急救药品管理制度

十四、信息登记制度

十五、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十六、医疗质量管理评估制度

十七、医院安全管理制度

十八、伦理学评估和审核制度

十九、不良事件防范与报告制度

二十、危重孕产妇医患沟通与媒体沟通制度

高危孕产妇管理制度

高危妊娠的分级管理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给世界各国作为降低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提高妇幼保健管理水平,参照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高危妊娠管理级别,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特制定我县高危妊娠管理制度。

高危妊娠是指凡妊娠时具有各种危险因素、可能危害孕妇及胎儿健康或导致难产,造成各种不良妊娠结局者称高危妊娠。

高危妊娠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因素,为了做好高危妊娠的筛查、监护和管理,使具有不同危险因素的孕妇能按其危险程度,及时得到相应的医疗保健服务,改善妊娠结局,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

一、高危妊娠评分标准

《高危孕妇评分标准》根据基本情况、不良孕产史、妊娠合并症、

妊娠并发症、环境及社会因素及其他检查异常等情况,分5分、10分、20分三个高危分值进行评定。

有两种以上高危因素时,总高危评分由各单项评分累加。

具体标准见附件2。

二、高危妊娠管理程序

(一)筛查与评定

1.初筛:

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在开展早孕检查时,要详细询问病

史,进行体格检查,常规辅助检查等,严格按照《高危孕妇评分标准》进行妊娠高危评分,及早发现高危孕妇。

2.复评:

孕妇在以后每次产前检查时发现新的高危因素要及时

评分。

3.凡属妊娠禁忌者,尽早动员孕妇终止妊娠。

(二)登记管理

1.各级医疗保健机构在早孕建卡时应进行高危妊娠登记,并在

《孕产妇保健手册》右上角作红色高危妊娠标记,以加强管理。

2.各医院产科门诊应进行高危妊娠专案管理,对新发现的高危

对象应及时在《孕产妇保健手册》上作红色高危妊娠标记,有专人对孕妇档案进行整理和检查,并负责与孕妇之间的联系,了解其发生、治疗、转归的全过程及妊娠结局。

(三)转诊及随访

1.一级医院筛查出高危评分达到10分及以上的孕妇,应及时转至二级或三级医院。

2.二级医院接受一级医院转诊的高危孕妇,对高危评分达到20

分及以上的孕妇,应及时转至三级医院,并负责详细介绍病情及治疗过程。

3.二、三级医院接受的高危孕妇根据其危险程度,可在门诊或

病房治疗,未按约定时间来诊者,应进行追踪随访。

4.上级医院对下级医院转入的高危孕妇应由高年资主治以上医

生进行检查和处理,经处理好转但未临产的高危孕妇,应持续观察直到分娩。

5、转诊医院应对转诊的高危孕妇在2周内随访转诊结果。

6、单项高危评分20分的严重高危孕产妇在保证转院途中安全的情况下转至三极医疗保健机构进一步诊治。

(四)监护与处理

1.监护内容。

高危妊娠监护包括对孕妇及胎儿两个方面。

高危

孕妇监护要对各种可能对孕妇及胎儿健康状况造成影响的高危因素进行动态监测。

胎儿监护要对先天异常进行筛查,对胎儿生长发育、胎儿胎盘功能及胎儿宫内储备能力及成熟度进行监测。

通过监护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促进高危因素的转化,必要时选择在母体最有利的时机适时计划分娩。

2.各级医院产科门诊配备专职人员进行高危孕妇的产前监护工

作,产时应有计划地对高危孕妇加强高危因素监测及胎儿监护。

产科与儿科密切协作配合,及时做好高危儿复苏抢救和监护工作,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3.各市、县级卫生计生委组织建立“产科急救网络”和“产科

危重症救治中心”。

各级医疗机构成立以业务院长为组长,由内、外、妇、儿等专业骨干组成的高危孕产妇抢救小组,负责处理本院或基层转来的高危孕产妇,不断提高抢救成功率。

4.统计与评审。

(1)各级医院产科要建立高危妊娠统计与评审制度,每月对本

院分娩的高危妊娠评审与统计一次,并将每月高危妊娠的发生数、转诊数、漏诊数等情况报至辖区妇幼保健院(所)。

(2)各级医疗保健机构要在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加强高危

妊娠管理的督查与指导,认真组织做好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病例讨论工作,规范记录,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出干预对策。

三、各级机构高危妊娠管理的职责

(一)一级医疗保健机构

1.加强孕产妇保健知识的宣传,告知孕产妇保健管理程序,提

高妇女对参与孕产期保健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2.在孕12周前进行早孕建卡,初筛高危孕妇,及时转诊高危评分达10分以上的高危孕妇。

3.对高危孕妇进行专案管理,并配合二、三级医疗保健机构对

高危孕妇进行管理及随访。

4.按要求做好产后访视及产后42天母婴健康检查。

(二)二级医疗保健机构

1.建立产前检查门诊常规,规范产前门诊服务。

2.设立高危门诊及高危病房,接受高危孕妇的转诊,有高年资

主治以上医师专人管理。

3.对孕妇高危因素进行动态观察,及时发现新的高危因素,并

给予相应的治疗与指导。

对高危评分达20分及以上的孕妇应及时转至三级医疗保健机构。

4.规范开展妊娠图、胎动计数、B超、胎心电子监护等监护措

施。

5.做好高危孕妇的专案管理、随访和妊娠结案工作,并定期进

行分析。

四、加强高危孕产妇管理

(一)加强我县产科危重症救治中心建设,承担全县产科危急重症转诊接收、救治工作,畅通急救绿色通道,不得推诿病患。

各助产机构与产科急救中心签订会诊转诊合作协议,明确责任分工,并实行分级诊疗制。

(二)强化高危妊娠分级管理、分级住院分娩和转诊制度

一般县级医疗保健机构可接收高危评分10-15分的高危孕产妇

住院分娩,对高危评分在15分以上的高危孕产妇应当在县级产科急救中心住院分娩或向市级以上产科急救中心转送。

对病情不适宜转诊的,应当及时请上级医院会诊,并就地实施抢救处理,等病情好转后由医护人员护送转诊。

(三)加强产科危重症救治能力建设

产科危重症救治中心成立由妇产科、内科、外科、麻

醉科或ICU组成的抢救小组,配备必须的抢救设备,负责院内、外的高危孕产妇抢救。

(四)发挥镇巴县产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的监督作用

产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应定期对全省助产机构医疗质量与医疗

安全进行检查与指导,掌握全县高危孕产妇管理动态,加大产科、儿科和助产士专业人才培养力度。

危重孕产妇管理细则

为提高围产保健工作质量,规范高危孕产妇的管理,有效降低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率,切实保障母婴的安全与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修订本实施细则。

一、高危妊娠的定义

凡妊娠期具有各种危险因素,可能危害孕妇及胎儿健康或导致难产者称高危妊娠,高危妊娠的孕妇称高危孕妇。

 

二、高危因素及范围

为了便于高危孕妇的管理和追踪,将高危因素及范围分为固定因素、环境与社会因素、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等。

1、固定因素和环境、社会因

(1)孕妇的一般情况:

年龄<18周岁或≥35周岁;体重<40公斤或≥80公斤;身高≤145厘米;骨盆狭小或畸形;胸廓、脊柱畸形;既往严重疾病史等。

 

(2)异常孕产史:

流产≥2次、早产史、围产儿死亡史、先天异常儿史、阴道难产史、剖宫产史、产后出血史、不孕史等。

 (3)妇产科手术史:

附件手术史、子宫肌瘤剜除术史、子宫破裂史等。

 (4)母子血型不合史和特殊血型。

 (5)精神病;智力低下。

 (6)珍贵儿:

婚后2年以上不孕或输卵管吻合术后怀孕者、辅助生育怀孕者。

 (7)致畸因素:

孕妇本人及一级亲属有遗传病史,接触可疑致畸药物、物理化学因素,孕早期病毒感染或接受大量射线。

 (8)文盲、家庭中受歧视等。

2、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 

(1)妊娠合并症:

原发性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肾病、肝炎、肺结核、哮喘、血液病(贫血、血小板减少)、卵巢子宫肿瘤、恶性肿瘤等。

 

(2)妊娠并发症: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肝内胆胆汁淤积症(ICP)、胎位异常(臀位、横位、斜位)、先兆早产、产前出血(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延期或过期妊娠、羊水过多或过少、胎儿宫内窘迫(胎心<120次/分或>160次/分、胎动<20次/12小时或<以往胎动的50%)、胎儿生长受限、多胎妊娠(双胎、三胎等)、巨大儿(≥4000克)、胎膜早破等。

(3)其他:

急性阑尾炎、性传播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癫痫、严重感染、不明原因的发热等。

三、高危孕妇的筛选与评定方法

各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开展围产保健建册服务工作时,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有关辅助检查等手段进行高危妊娠因素的初筛选,以后每次产前检查时均要进行高危的评定。

其他承担围产保健工作的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在进行产前检查服务时,也应对每例孕妇进行高危评定,对基层上转的高危孕妇进行复评。

各围产保健服务单位均应建立高危孕妇登记本,对筛选出的高危孕妇进行登记,在《孕产妇保健册》封面上记录高危评定等级及评分,并加盖高危印章。

对所有高危孕妇均应做好追踪、随访和结案工作。

孕产妇妊娠风险预警评估体系,用5种相应颜色作为预警标识,对每位孕妇在孕早、中、晚期产前检查时发现的情况进行相应保健指导,并做好安全分娩的分类管理。

例如绿色标识者(正常孕妇),提供孕中、晚期和分娩前3次随访;黄色标识者(低风险孕妇),每月随访一次,随访主要内容为追踪重点孕妇转诊单或重点孕妇报告单确诊结果、了解孕妇孕期动态变化并督促其定期产检及住院分娩等。

绿色和黄色标识孕妇孕期由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随访管理。

而对橙色标识的孕妇(为妊娠合并症病情较重),原则上应在二级或三级综合性医疗机构进行产前监护,直至分娩;若为疾病严重、继续妊娠可能危及孕妇生命的红色标识者,原则上应在三级综合性医疗机构诊治,病情危重者需及时转诊;紫色标识者(为妊娠合并严重传染病)则需转诊至指定卫生保健部门。

橙色、红色、紫色标识孕妇为高风险孕妇,除由医疗机构管理外,辖区妇幼保健所每月进行随访。

高危孕妇的评定是衡量高危妊娠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根据评分标准对孕妇的高危因素及高危程度进行评价,依照评分结果将高危情况分为5分(A级)、10分(B)、20分(C)等三个级别,各级医疗保健机构按各自的职责进行相应管理。

四、各级医疗保健机构职责

成立孕产妇急救中心,各助产技术服务单位成立孕产妇急救小组。

各级急救组织由分管领导担任组长,负责抢救的全面协调工作,具有丰富临床抢救经验的妇产科、内科、ICU室和检验科等科室成员组成抢救小组,承担县内重症高危孕产妇的会诊、救治任务。

抢救小组必须做到通讯通畅,人员、设备、药品(血源)、车辆等随时处于应急状态。

(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有责任地段的区、县(市)级医疗保健机构及时掌握本辖区内的孕妇动态情况,督促在怀孕13周前建立《孕产妇保健册》,进行规定时期内的产前检查(主城区孕24周内、农村孕30周内)、高危筛选评分及登记,并做好追踪、随访和结案工作。

橙色、红色、紫色标识可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至规定孕周转出;橙色、红色、紫色标识或高危因素不能确定者及时转上级医疗保健机构进行诊治,并在高危登记本上详细记录。

高危孕妇转诊时必须填写“高危孕妇转诊三联单”,其中第一联作为存根保存,二、三联由高危孕妇带到转诊医院,对转出的所有高危孕妇必须进行追踪随访,并记录追踪结果。

(二)区、县(市)级医疗保健机构由县(市)卫生行政部门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