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机构授课教师薪资体系及考核标准.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83215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训机构授课教师薪资体系及考核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培训机构授课教师薪资体系及考核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培训机构授课教师薪资体系及考核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培训机构授课教师薪资体系及考核标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培训机构授课教师薪资体系及考核标准.doc

《培训机构授课教师薪资体系及考核标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训机构授课教师薪资体系及考核标准.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培训机构授课教师薪资体系及考核标准.doc

教师薪资、任务考核及绩效

薪资构成=基本工资+工龄工资+课时费+绩效工资+奖励-罚款+其他补贴

1、基本工资(单位:

元)800~1200元/月

备注:

(1)试用期为1-2个月,试用期工资为转正后的80%。

(2)基本工资包含授课量10课时(此规则根据业务运营情况择时实施,在此之前基本工资不包含基本课时)。

(3)对于高三拔高课非常优秀的教师,最高基本工资可调整为1200元。

2、工龄工资(单位:

元)

每满一年,基本工资加100元,公司每季度结束时进行核实、并从下季度第一个月开始实施工龄工资调整。

例如,小杨于2010年4月15日入司,则于2011年4月15日入司满一年,但是公司会在6月30日进行核实,那么该员工则从7月份开始享受增加100元工龄工资的待遇。

3、课时费:

(单位:

元),发放方式:

全额与工资同步发放

计算方法及资费标准如下:

(1)基本工资不包含课时量时:

课时费=课时量×课酬标准

备注:

若是不同课酬标准的课时,则为其不同课时与课酬标准乘积之和。

(2)基本工资包含课时量实施后:

课时费=超课时量×课酬标准

超课时量=授课总量-10

(关于课时费特殊情形的计算方法详见后面的说明2部分)

授课年级

小三~小六

初中

高一~高二

高三

课酬标准(元/小时)

30

40

50

55

4、奖励:

(单位:

元),即提成(次月发放70%,30%年底统一发放)

情形一:

学员续费(即加课):

提成

计算方法:

提成=续费总额×4%

情形二:

招生奖励:

提成

计算方法:

提成=缴费总额×4%

情形三:

课时奖励:

200元

计算方法:

课时数≥80小时(只计算课时数,包括基本义务课时20小时)

备注:

(1)若学员增加某一学科的课时,则该科任课教师享受学员续费的提成;

例如,

1)学员A目前参加数学课的辅导,经过一段时间后,学员A增加40学时数学课的辅导,增加60学时英语课的辅导,则该数学教师只享受增加的40学时数学课的续费提成。

2)学员A目前参加数学、英语课的辅导,经过一段时间后,学员A增加80学时物理课的辅导,则两位教师均不能享受续费提成。

3)学员A目前参加数学、英语课的辅导,经过一段时间后,学员A又增加60学时英语课的辅导、增加80学时物理课的辅导,则只有英语教师享受学员增加60学时英语课的续费提成。

4)若学员A目前共报100学时,起初计划学习数学40学时,英语60学时,可是经过一段时间授课后,决定将数学调整为50学时,英语50学时,则此时总学时未发生变化,因此不存在续费提成。

(2)若学员在缴费后一个月之内退费,与该学员相关的所有提成不予以发放。

5、罚款(单位:

元),(一次性扣除罚款,扣除方式:

与工资发放同步扣除)

情形一:

续费学员退费:

罚款

计算方法:

罚款=已领取奖励—已消耗课时部分奖励

=(续费总额×4%×70%)—(续费总额-退费总额)×4%×70%

=退费总额×4%×70%

备注:

(1)关于“续费学员退费”的“退费罚款”只对“已领取”了相关款项提成者实施,若非领取过相关提成的学员退费,上述罚款不实施;

(2)年底不再计发该学员的相关续费奖励;

情形二:

学员退费:

罚款

(1)个人授课学员退费数≤3个,则当月扣除该任课教师200元。

(2)个人授课学员退费数>3个,则当月扣除该任课教师500元,同时公司有权辞退该任课教师并不支付任何经济补偿金。

备注:

当学员所报课时因客观原因无法消耗完时退费,经特殊审批后“情形二”的罚款项不实施。

情形三:

授课迟到:

罚款,每次10元

罚款=情形一+情形二+情形三

说明1:

(1)同步发放是指同当月工资一起发放。

例如,2011年1月30日为工资发放日,发放2010年12月21日至2011年1月20日这个考勤周期的工资,那么课时费即为“2010年12月21日至2011年1月20日”这个时间段内课时量(超课时量)的课时费用。

(2)次月发放是指随次月工资一起发放。

例如,2011年1月30日为工资发放日,发放2010年12月21日至2011年1月20日这个考勤周期的工资,同时发放2010年11月21日至2010年12月20日的奖励(所有提成的70%)。

说明2:

关于特殊情形的计算方法

同一教师讲授两个不同年级课程,且课时费用标准不同时,假设低课酬的课时总量为X,课酬为Min;高课酬课时总量为Y,课酬为Max;课时费为Z,计算方法如下:

(1)当X+Y≤20时,Z=0;

(2)当X<20,且X+Y>20时,Z=(X+Y-20)×Max;

(3)当X≥20时,Z=(X-20)×Min+(Y×Max);

上述描述可概括为,扣除基本课时量,应该从低课酬的学时开始扣除,即遵循课酬从低→高的原则扣除基本课时量。

6、其他补贴

(1)餐补:

每工作日15元,以实际工作时间为准。

(2)享受公司规定的其它福利。

第4页共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力水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