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上册自然界中的元素同步训练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81294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化学上册自然界中的元素同步训练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一化学上册自然界中的元素同步训练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一化学上册自然界中的元素同步训练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一化学上册自然界中的元素同步训练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一化学上册自然界中的元素同步训练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化学上册自然界中的元素同步训练题.docx

《高一化学上册自然界中的元素同步训练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上册自然界中的元素同步训练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化学上册自然界中的元素同步训练题.docx

高一化学上册自然界中的元素同步训练题

高一化学上册自然界中的元素同步训练题

高一化学上册自然界中的元素同步训练题

  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章末测试)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相对分子质量:

H1C12N14

  O16Na23S32Cl35.5Zn65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

  1.为使以面粉为原料的面包松软可口,通常用碳酸氢钠作发泡剂,因为它①热稳定性差②增加甜味③产生二氧化碳④提供钠离子。

其中合理的是()

  A.②③B.①③

  C.①④D.③④

  2.下列反应中硝酸既能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氧化性的是()

  A.使石蕊试液变红

  B.与铜反应生成Cu(NO3)2和NO气体

  C.与Na2CO3反应放出CO2气体生成NaNO3

  D.与S单质混合共热时生成H2SO4和NO2

  3.(原创)氯化铵和氯化钠可用下列哪一种方法分离()

  A.加入氢氧化钠

  B.加入AgNO3溶液

  C.加热法

  D.加入一种合适的酸

  4.已知亚硫酸盐、金属硫化物等易被空气氧化。

下列试剂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不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Na2SO3溶液B.氢硫酸

  C.浓H2SO4D.固体氢氧化钠

  5.常见的大气污染分为一次污染和二次污染,二次污染物是排入环境中的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因素或微生物作用下发生变化所生成的新污染物。

如:

2NO+O2=2NO2,则NO2就是二次污染物,下列四种气体①SO2②H2S③NO2④CO中能导致二次污染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6.(原创)氢阴离子(H-)能和NH3反

  应:

H-+NH3=NH2-+H2↑,根据上述

  反应事实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NH3有还原性

  B.H-是很强的还原剂

  C.该反应的还原产物是H2

  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8.(变式)近年来,冠以“绿色”的新概念不断产生,如绿色食品、绿色材料、绿色能源、绿色化学等,这里的“绿色”是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形象表述。

“绿色化学”要求从经济、环保和技术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

据此,由单质镁制硝酸镁的下列4个方案中,你认为可行而且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方案是()

  A.B.C.

  D.

  7.(原创)近来查明,二氧化三碳(C3O2)是金星大气层的一个组成部分,下列关于二氧化

  三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A.C3O2、CO、CO2都是非电解质

  B.C3O2、CO、CO2都是碳的氧化物

  C.C3O2和CO一样可以燃烧生成CO2

  D.C3O2和CO2都是碳酸的酸酐

  9.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有氯气,可采用的方法是()

  A.用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

  B.用干燥的有色布条

  C.将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

  D.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

  10.(原创)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H4)3PO4、(NH4)2HPO4和NH4H2PO4溶液各200mL,与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所需要的体积比为()

  A.3:

2:

1B.1:

2:

3

  C.1:

1:

1D.2:

3:

4

  11..(原创)有Na2S、Na2SO3和Na2SO4

  的混合物,经测定此混合物中硫的质

  量分数为32%。

则此混合物中氧的质

  量分数为()

  A.36.8%B.37.6%

  C.22.0%D.无法计算

  12.(原创).下列各组气体中,在通常条件下能稳定共存的是()

  A.NH3、O2、HCl

  B.N2、H2SCl2

  C.CO2、NO、O2

  D.N2、O2、CO2

  13.(原创)学生用滤纸折成一只纸蝴蝶并在纸蝴蝶上喷洒某种试剂,挂在铁架台上。

另取一只盛有某种溶液的烧杯,放在纸蝴蝶的下方(如下图)。

过一会儿,发现纸蝴蝶上的喷洒液颜色由白色转变为红色,喷洒在纸蝴蝶上的试剂与小烧杯中的溶液是()

  ABCD

  纸蝴蝶上的喷洒液石蕊酚酞酚酞石蕊

  小烧坏中的溶液浓盐酸浓氨水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

  14.从海水里提取溴的过程中,有如下反应:

5NaBr+NaBrO3+3H2SO4=3Br2+3Na2SO4+3H2O。

与上述反应在原理上最相似的反应是()

  A.2NaBr+Cl2=Br2+2NaCl?

B.2KI+Br2=I2+2KBr

  C.2H2S+SO2=3S+2H2O?

D.Cl2+H2O=HCl+HClO?

  1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石灰水反应:

HCO3-+Ca2++OH-=CaCO3↓+H2O

  B.氯化铵与氢氧化钠两种浓溶液混合加热:

NH4++OH-H2O+NH3↑

  C.氢氧化镁与稀硫酸反应:

H++OH-=H2O

  D.单质铜与稀硝酸反应:

Cu+2H++2NO3-=Cu2++2NO↑+H2O

  16.(原创)已知Na2SO3易被X2氧化(X为Cl、Br、I)。

向NaBr、NaI、Na2SO3混合液中,通入—定量氯气后,将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得到固体剩余物质的组成不可能是()

  A.NaClNa2SO4

  B.NaClNaBrNaINa2SO4

  C.NaClNa2SO4I2

  D.NaClNaBrNa2SO4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填空题(30分)

  17.(8分)亚硫酸钠中有+4价的硫,它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现有试剂:

溴水、硫化钠溶液、亚硫酸钠溶液、稀硫酸、烧碱溶液、氨水。

  ①要证明Na2SO3具有还原性,应选用

  的试剂有

  现象是

  ②要证明Na2SO3具有氧化性,应选用的试剂有、稀硫酸。

现象是

  18.(8分)下图为一定量饱和Ca(OH)2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后,产生CaCO3白色沉淀的质量与二氧化碳体积之间的关系曲线。

试回答:

  OA段曲线和AB段曲线所表示的反应方程式是:

  OA段

  AB段

  OA段=AB段原因是

  B处溶液中存在的浓度较大的两种离子是和

  (填离子符号)

  将B处生成的溶液煮沸,可见到的现象是

  。

  19.(8分)如下图所示,室温下向盛有3.0mLNO的试管中缓缓通入1.5mLO2(所有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下测定)。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观察到的现象(可不写满,也可补充):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最终试管中剩余的气体是_________,体积为_________。

  20.(8分)如下图所示,已知:

  ①甲、乙、丙、丁四种元素均是前18号元素的单质;

  ②在一定条件下甲与丙和甲与丁都按物质的量之比1:

3反应,分别生成X和Y,在产物中元素甲显负价;

  ③在一定条件下乙与丙和乙与丁都按物质的量之比1:

2反应,分别生成Z和W,在产物中乙显负价。

  请填空:

(1)甲是_________,乙是_________。

  

(2)甲与丙反应生成X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3)乙与丁反应生成W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12分)

  21.喷泉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其产生原因是存在压强差。

  

(1)图Ⅰ为化学教学中常用的喷泉实验装置。

在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

下列组合中能形成喷泉的是

  A.SO2和H2O

  B.CO2和NaOH溶液

  C.CO2和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D.NO和H2O

  

(2)在图Ⅱ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后,能产生喷泉的是

  A.Cu与稀硫酸B.Cu与稀硝酸C.Al与浓硫酸D.Fe与浓硝酸

  (3)比较图Ⅰ和图Ⅱ两套装置,从产生喷泉的原理来分析,图Ⅰ是上部烧瓶内气体压强;图Ⅱ是下部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均填增大或减小)。

  (4)某学生积极思考喷泉原理的应用,设计了如图Ⅲ所示的装置。

  ①如果关闭活塞c,打开活塞a、b,再挤压胶头滴管。

则可能出现的现象为

  。

  ②在①操作的基础上,若要在该装置中产生双喷泉现象,其操作方法是。

  四、计算题

  22.(10分)在100mLNaOH溶液中加入NH4NO3和(NH4)2SO4的固体混合物,加热充分反应,下图表示加入的混合物质量与产生的气体体积(标准状况)的关系,试计算:

  

(1)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

  

(2)当NaOH溶液的体积为140mL,固体混合物的质量是51.6g时,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为____L。

  (3)当NaOH溶液的体积为180mL,固体混合物的质量仍为51.6g时,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为____L。

  附:

答案

  1.B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分解:

2NaHCO3Na2CO3+CO2↑+H2O,产生的二氧化碳能在面包里留下很多气室,使面包松软可口。

  2.BHNO3使石蕊试液变红,只表现出硝酸的酸性;HNO3与Na2CO3反应放出CO2气体生成NaNO3是复分解反应,只表现出硝酸的酸性;HNO3与铜反应中,H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表现出氧化性,并且产物中又有Cu(NO3)2和水生成,说明此反应中HNO3还表现出酸性;HNO3与S单质反应,H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只表现出氧化性。

  3.CNaCl和NH4Cl两种物质中都含Cl-,所以加AgNO3或加酸都起不到分离的作用,加入NaOH,只能鉴别NH4Cl和NaCl,而达不到分离的目的。

利用铵盐的不稳定,选用加热法。

  4.CNa2SO3溶液暴露在空气中会被氧化为Na2SO4;氢硫酸暴露在空气中会被氧化为S;浓H2SO4暴露在空气中会吸水变稀,不会发生化学变化;固体氢氧化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最终会转化为Na2CO3。

  5.A上述4种气体本身都属于大气的污染物,即一次污染物。

硫化氢还原性很强,易燃烧、氧化转化成二次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水结合生成亚硫酸,进一步被氧化成硫酸,增加酸雨的酸度;NO2和水反应:

3NO2+H2O=2HNO3+NO,HNO3可引起酸雨,是NO2的二次污染物,同时NO也是NO2的二次污染物;CO燃烧后转化成无污染的二氧化碳。

  6.B在氢阴离子(H-)和NH3的反应中,氢阴离子(H-)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做还原剂,B

  正确,NH3中的部分H被还原,在该反应中NH3做氧化剂,具有氧化性,A错误;该反应

  中H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C错误;该反应的反应物中没有单质,不属于置换反

  应,D错误。

  7..CA方案虽然步骤少,但反应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氮氧化物,污染空气。

另外消耗原料也多,不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B方案步骤烦琐,使用原料种类多,不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C方案步骤较少,节约原料,无污染,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D方案用原料较多,在第一步还会产生大量的SO2气体,污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