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全国高考化学冲刺600分分层仿真模拟三.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81172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28.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全国高考化学冲刺600分分层仿真模拟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届全国高考化学冲刺600分分层仿真模拟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届全国高考化学冲刺600分分层仿真模拟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届全国高考化学冲刺600分分层仿真模拟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届全国高考化学冲刺600分分层仿真模拟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全国高考化学冲刺600分分层仿真模拟三.docx

《届全国高考化学冲刺600分分层仿真模拟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全国高考化学冲刺600分分层仿真模拟三.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全国高考化学冲刺600分分层仿真模拟三.docx

届全国高考化学冲刺600分分层仿真模拟三

2020届全国高考化学冲刺600分分层仿真模拟(三)

1.本卷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建议用时5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l-35.5 K-39 Fe-56 Cu-64 I-127

一、选择题:

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中国古代记载文字的器物中,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的是(  )

A.丝帛B.竹简

C.甲骨D.青铜器

答案:

A

解析:

丝帛是用蚕丝织成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A项正确;竹简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B项错误;甲骨的主要成分是钙盐,C项错误;青铜器是金属制品,主要成分为铜合金,D项错误。

8.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Cl2完全溶于水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A

B.1mol羟基(—OH)含有的电子数为9NA

C.100g30%CH3COOH溶液中氢原子数为2NA

D.100mL水中OH-的个数是10-8NA

答案:

B

解析:

Cl2与水的反应为可逆反应,标准状况下,22.4LCl2完全溶于水,不可能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小于NA,A项错误;1个羟基(—OH)所含电子数为8+1=9,则1mol羟基(—OH)含有的电子数为9NA,B项正确;100g30%CH3COOH溶液中CH3COOH、H2O均含氢原子,氢原子数为×NA,C项错误;未指明温度,100mL水中OH-的个数不一定是10-8NA,D项错误。

9.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植物油萃取分离溴水中的溴时,振荡、静置后,下层为无色

B.硬脂酸(C17H35COOH)与软脂酸(C15H31COOH)一定互为同系物

C.2丙酰吡咯是一种食用香料,其分子式为C7H9NO

D.分子式为C5H8O2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一个甲基且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的链状酯有9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答案:

A

解析:

植物油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不能用于萃取分离溴水中的溴,A错误;硬脂酸和软脂酸均为饱和脂肪酸,B正确;由结构简式可知,2丙酰吡咯的分子式为C7H9NO,C正确;由分子式可知,链状酯的不饱和度为2,含有一个碳碳双键,则符合条件的双键可能的位置有

共9种,D正确。

10.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W同主族;Y、Z同周期;X、Y、Z三种元素形成一种化合物M,常温下,0.1mol·L-1M的水溶液中=1.0×10-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简单离子半径:

Y

B.X分别与Z、W形成的化合物中,所含化学键类型相同

C.X、Y、Z的非金属性强弱:

Y>Z>W

D.Z分别与X、W均可形成具有漂白性的化合物

答案:

D

解析:

由0.1mol·L-1M溶液中=1.0×10-12可知M为一元强酸⇒HNO3,故X、Y、Z分别为H、N、O。

又X、W同主族,故W为Na。

A项离子半径N3->O2->Na+,错误;B项H与O可形成H2O、H2O2为共价化合物,所含化学键为共价键,H与Na形成NaH为离子化合物,所含化学键为离子键,错误;C项非金属性O>N>H,错误;D项H2O2、Na2O2具有强氧化性,可氧化漂白一些物质,正确。

11.下列图示实验正确的是(  )

答案:

D

解析:

A项,过滤时要求“一贴、二低、三靠”,该实验中玻璃棒悬在漏斗上方,没有靠在三层滤纸上,且漏斗颈尖嘴一侧应紧贴烧杯内壁,错误;B项,加热分解碳酸氢钠时,因为有水生成,试管口应稍向下倾斜,错误;C项,混合气体应长进短出,错误。

12.中国科学家用毛笔书写后的纸张作为空气电极,设计并组装了轻型、柔性且可折叠的可充电锂空气电池(图1),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2。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电时,纸张中的纤维素作锂电池的正极

B.放电时,Li+由正极经过有机电解质溶液移向负极

C.开关K闭合给锂电池充电,X为直流电源正极

D.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为Li2O2-2e-===O2↑+2Li+

答案:

D

解析:

A项纤维素为非电解质,不导电,不能作电极,正极为毛笔字中的碳,错误;B项Li+由负极移向正极,错误;C项金属锂一极为负极,充电时负极应接电源负极,故X为负极,错误;D项充电时Li2O2→O2,电极反应式为Li2O2-2e-===O2↑+2Li+,正确。

13.25℃时,向盛有50mLpH=2的HA溶液的绝热容器中加入pH=13的NaOH溶液,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与所得混合溶液的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A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mol·L-1

B.b→c的过程中,温度降低的原因是溶液中发生了吸热反应

C.a→b的过程中,混合溶液中可能存在:

c(A-)=c(Na+)

D.25℃时,HA的电离平衡常数K约为1.43×10-2

答案:

C

解析:

pH=13的NaOH溶液,c(OH-)=0.1mol·L-1,温度最高点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c(HA)约为=0.08mol·L-1,A项错误;b→c过程中温度降低,是因为加入过量的NaOH或体系散热,B项错误;b点,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碱性,b点前有溶液呈中性,此时c(A-)=c(Na+),C项正确;

       HAH++A-

c(始)/(mol·L-1) 0.0800

c(变)/(mol·L-1) 0.010.010.01

c(平)/(mol·L-1) 0.070.010.01

K==1.43×10-3,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6~2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5~36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3题,共43分)

26.(14分)作为工业生产的催化剂和制备纳米MgO的材料,草酸镁(MgC2O4·2H2O)有着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回答下列问题:

(1)MgC2O4·2H2O的制备

已知氯化镁、草酸铵、草酸镁在水中的溶解度如下表:

氯化镁

草酸铵

草酸镁

20℃

54.6g

4.45g

微溶

70℃

61.0g

22.4g

100℃

73.3g

34.7g

实验方法:

(ⅰ)加热煮沸蒸馏水,取300mL冷却至70℃,加140gMgCl2·6H2O,配制MgCl2溶液;(ⅱ)按照图示装置装好药品,连接好装置;(ⅲ)在磁力加热搅拌的情况下,缓缓滴入饱和(NH4)2C2O4溶液,并水浴加热,直至不再产生白色沉淀为止;(ⅳ)分离沉淀、洗涤,得MgC2O4·2H2O晶体。

①装置中仪器甲的名称是________,其冷水进水口为________(填“a”或“b”)。

②仪器乙中c部位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检验产品洗涤干净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MgC2O4·2H2O分解产物的探究

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MgC2O4·2H2O分解产物CO、CO2等的性质。

①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B中盛装的药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C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D中的试剂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G中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球形冷凝管(1分) a(1分) ②连通上下两部分气体,保证液体顺利流下(2分) ③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HNO3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如不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已洗净,否则未洗净(其它合理答案也可)(3分) 

(2)①MgC2O4·2H2OMgO+CO↑+CO2↑+2H2O(3分) ②CuSO4(1分) 检验CO2(1分) NaOH溶液(1分) 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1分)

解析:

(1)②连通上下两部分气体,保证液体顺利滴下。

③晶体表面吸附的杂质离子有Mg2+、Cl-、NH、C2O选择Cl-进行检验,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HNO3酸化,加入AgNO3溶液,如不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已洗净,否则未洗净。

(2)①中MgC2O4·2H2O分解的产物有CO、CO2,由元素守恒知还有MgO、H2O,故分解的方程式为MgC2O4·2H2OMgO+CO↑+CO2↑+2H2O

③由于要检验探究生成的产物,故应先检验H2O(g),故B中放CuSO4。

然后检验CO2,故C中应放澄清石灰水,为了防止CO2对CO的检验造成干扰,故应除去并检验是否完全除尽,故D中应放NaOH溶液。

G中发生的反应为CuO+COCu+CO2,故G中的现象为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

27.(14分)一种磁性材料的磨削废料的主要成分是铁镍合金(含镍质量分数约21%),还含有铜、钙、镁、硅的氧化物。

由该废料制备氢氧化镍,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溶”时,溶液中有Fe3+、Fe2+、Ni2+等生成,废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金属镍溶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铁”时H2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加入碳酸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铜”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若用Na2S代替H2S除铜,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除钙镁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