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期末复习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81087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期末复习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学语文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期末复习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学语文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期末复习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学语文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期末复习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学语文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期末复习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期末复习教案.docx

《小学语文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期末复习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期末复习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语文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期末复习教案.docx

小学语文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期末复习教案

复习计划:

一、知识

1.知识复习范围

1)识字与写字。

2)巩固认读音节的能力,能看拼音读词语、读句子。

3)复习巩固查字典的方法(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

4)写字练习,行款整齐,有—定的速度。

2.词

1)能用常用的词组词语,会用其中词语造句,能找出相应的同义词反义词。

2)注意积累词语,如成语,好词等。

3.句

1)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说出句子含义。

2)掌握句子不同的表达方法,体会句子的感情色彩。

3)进行改病句练习

4)明确句子之间的关系(如因果、转折、递进等)。

4.阅读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2)能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二之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3)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4)阅读文章,能理解主要内容,领会有一定内涵的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有自己的见解。

能概括写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5.作文

1)学会观察周围事物丰富自己见闻,积累写作素材。

2)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3)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4)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会修改自己的习作,做到语句通顺,有条理,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二、能力

通过复习,促进学生形成对知识的系统归纳整理以及把握重难点的能力。

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其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和阅读写作能力。

三、方法

先进行单元复习,然后进行归类复习。

单元复习:

基础知识方面的复习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在单元复习中进行归类。

将基础知识分为生字词强化,形近字同音字组词<如弛--驰,蹋--踏等较易混淆的字),多音字区分组词,正音(对常错读音的纠正,如粗糙cao,zao),积累运用的内容(会背诵,会正确书写,能在恰当的语境中使用),背诵内容(达到会背、会写的地步)。

阅读的复习每单元有侧重,一单元是了解表达顺序、抓住事物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二单元是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三单元在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的基础上,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四单元的阅读重点是读文章想画面,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五、六单元是阅读要有一定速度:

七单元继续训练阅读要有一定速度,并领悟作者的表达方式:

八单元是提高阅读速度,领悟表达方式;九、十单元掌握心理描写,体会作者的情感。

归类复习:

一、基础知识部分包括拼音填汉字、形近字组词子、段落和积累等。

方法:

以出卷检测并强化重点的方式来复习。

多音字组词、成语、

二、阅读部分要求学生能速读文章,准确概括其主要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文章中心,理解写法上的特点。

方法:

按写景、写人、记事、说明文四类课外阅读材料为训练范例,做讲

写人记事:

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详略得当,善于抓住人物动作、理、语言、神态进行细节描写,以突出人物的品质和性格特点。

读后感:

能就主要内容或重点词句明确感点,联系生活实际、课外阅读等

谈体会。

想象文章:

内容富有创新,想象大胆而合理。

方法:

1、优秀例文赏读。

2、修改自己以前所写的文章,个别差生重新写。

教学要求:

 

1、复习汉语拼音,区别形近字,练习准确地搭配词语,缩写句子。

 

2、以劳动或比赛为内容进行说话、听话训练。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出要求:

 

完成“字词句”部分的四道题。

 

二、练习第一题。

 

1、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学生自读,比较每组两个音节的声母有什么不同。

 

3、指名一组一组地比较声母读音。

 

达到区分平翘舌音、n--l、w--h、y--r 的目的。

 

三、练习第二题。

 

1、指名读题。

 

2、学生自练,逐组区分字形并组词。

 

3、全班讨论,订正。

 

归纳出易混的形近字,一种是音同形近,一种是音异形近。

 

四、练习第三题。

 

1、指名读题。

 

2、学生自练,用直线搭配词语。

 

3、指名读,全班订正。

 

4、教师小结。

 

五、练习第四题。

 

1、指名读题目和例句,明确要求。

 

通过两个例句使学生懂得:

什么是缩写句子,怎样缩写句子。

 

2、个人尝试练习,指名做题。

 

3、小组讨论。

 

4、全班校对订正。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出要求:

 

1、教师提出要求。

 

2、学生读课本中的要求。

 

3、指名口述训练的内容、要求。

 

(内容:

口述劳动或比赛的情况。

 要求:

讲印象最深的;从怎样进行的、人们的表现、反应等方面讲。

) 

二、拓宽思路。

 

1、个人想自己准备讲什么。

 

2、指名说,互相启发。

 

三、指导怎样说明白,说清楚。

 

重点指导按劳动或比赛的过程练习说,语句通顺连贯。

 

四、指导怎样说得更好。

 

重点指导在讲清经过的基础上,讲得更全面些,讲出人们在劳动或比赛时的表现,观众的反应,注意突出给你印象深的地方。

 

五、在练说中指导。

 

1、个人练说。

 

2、在小组中互相说,互相纠正,补充。

 

3、指名说话,师生订正、补充。

 

六、鼓励把说的内容在课后写下来。

 

教学要求:

 

复习汉语拼音;练习辨析多音、多义字;认识连词的用法;修改病句。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任务。

 

二、学生自己练习,教师巡视。

 

三、讨论:

 

第一题:

 

1、指名读词语,纠正读音。

 

2、请说说每组音节的不同。

 

第二题:

 

1、指名读组词。

 

2、评论。

 

3、各自修改组词。

 

第三题:

 

1、分别读句子,并说说带点词的意思。

 

2、请同学逐题口头造句。

 

3、学生评论。

 

第四题:

 

1、分别请同学找出句子中的错误。

 

2、修改,评论。

 

3、找出这类句子错误的特点:

概念混乱。

教学要求:

 

1、练习读准字音和根据语言环境选解释。

 

2、练习用介词造句,认识拟人句。

 

3、练习使用书名号。

 

第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任务:

学习“字词句”部分。

 

二、练习第一二题。

 

1、自学。

 

2、请两人上前在小黑板上做。

 

3、讨论答案,订正。

 

三、练习第三题。

 

1、学生自读,练习造句。

 

2、按照“为了”“自从”“从……到……”“通过”的顺序,指导造句。

 

四、练习第四题。

 

1、指名读句子,说说带点词的作用。

 

(把物当人写) 

2、你还能举一些学过的例子吗?

 

3、作业:

 

回家后在学过的语文课本上摘抄两句。

 

五、练习第五题。

 

1、自练。

 

2、讨论交流。

 

这件事(习作训练)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把事情的经过分几步写具体。

2、会在生活中寻找可以写作文的材料。

3、会比较正确地感受一件小事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在生活中寻找有意义的写作材料,把事情的经过分几步写具体。

难点:

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

三、教学时间:

2课时

四、教学准备:

搜集生活中有些不起眼的,但能反映人物思想面貌的、揭示生活道理的写作材料。

第五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提示题目

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会亲身经历一些事、亲眼看到、亲耳听到一些事,从中受到启发、明白一个道理……如能把这些写下来,那该多好啊!

今天,我们就要来写一写发生在生活中的一件小事。

出示幻灯片1:

这件事__________

(二)理解题意,明确习作要求

1.看了题目,你知道了什么?

(1)让学生知道这是半命题作文,先应该把题目补充完整。

(2)明白本次习作要求写的是一件事,是写事的作文。

2.说说记叙文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3.出示习作要求:

要把事情的经过一步一步地写具体。

(三)学会补充题目,明白什么叫感受

1.读《参考片断》,思考:

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事?

作者对这件事是什么态度?

题目和作者的态度是否一致呢?

2、指名回答。

3、教师小结:

这是一件为同学服务的好事,我乐意帮助,拍手称好。

我们可以是从两处看出:

一是“我”主动和李洁一起做好事,二是“我”大声喊:

“跟我来!

”题目概括了我的感受,并用动作表现出来。

(四)回忆生活,确定写作题材

1.回忆生活,想想哪件事使你感触特别深。

出示以下思考题:

(出示幻灯片2)

①你学会了做什么家务、田间劳动、学会了一样什么本领,是怎么学的?

遇到了什么困难?

②你家里发生过使你愉快或不愉快的事吗?

③你做过错事吗?

有过非常后悔的事吗?

④现在有少数人只顾自己发财,不讲社会公德,损害他人利益,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

⑤你一定做过不少好事,哪件事记得最清楚?

2.交流材料:

(1)在四人小组中交流写作材料,每人讲一件事。

(教师巡回指导)

(2)指名在班上交流。

3.说说对这件事的感受,用恰当的词语表达这种感受,根据对事情的感受,把题目补充完整。

(五)再读“参考片断”,学习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

1.出示“参考片断”,然后填空:

文章经过部分是分这样几步写具体的:

先写____________________,再写_____________,接着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心回忆你要写的事情的经过,并填空:

我写的是《这件事____________》,我准备这样写事情的经过:

先写____________,再写_______________,接着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写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              )要写得最详细。

(六)学生按填空内容写重点段。

第六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继续写重点段——事情的经过

(二)讲评重点段:

1.讨论评议标准:

①经过部分是否分步写。

②感受最深的地方是否写得详细些。

2.选取有代表性的学生习作,进行集体评议:

①你认为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为什么?

②你认为哪些地方还需要修改?

该怎样改?

(三)各自修改重点段

(四)写上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五)课后誊抄作文

第七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的方法。

2.训练、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教学内容:

一、启发谈话

同学们,我们知道了解一篇文章首先要理解文章的句子,你理解一些意思比较深刻的句子是用什么方法读懂的呢?

指名谈谈自己的体会认识。

二、自读自悟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这篇读写例话,思考:

什么是“句子含着的意思”?

用什么方法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

1、自己读,边读边思考。

2、同桌互相讨论交流。

三、集体交流,深入理解例话

1、什么是句子含着的意思?

有的句子除了表面的意思,还有深层的意思,有的句子还有言外之意。

2、怎样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

结合例子谈谈。

仔细体会才能读懂他们的意思。

3、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有什么好处?

可更深刻地理解课文,体会思想。

四、巩固加深

1、结合自己以前学过的文章,说说自己深刻体会了哪些句子的含义,是怎样体会的?

2、阅读实践

读《公孙仪吃鱼》,思考:

“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才不收人家的鱼。

”这句话含着的意思是什么?

你是用什么方法体会到的?

五、总结

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既是一种阅读方法,又是一种阅读能力。

以后在阅读每一篇课文时,都要体会句子含着的意

第八—十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理解中心句在段内位置的一般规律。

2.学生能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教学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