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79272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53.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德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东省德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东省德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东省德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东省德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德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Word版含答案.docx

《山东省德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德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Word版含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德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Word版含答案.docx

山东省德州市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Word版含答案

德州市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思想政治试题

2018.2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

1.亚里士多德说:

“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

一个有所迷惑与惊异的人,每每惭愧自己的愚昧无知;他们探索哲理的目的就是为了脱出愚蠢”。

从生活与哲学关系的角度来看,亚里士多德的这一观点说明

①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思考是产生哲学智慧的重要条件②哲学智慧能够指导人们如何进行正确的生活和实践③哲学源于人们的生活并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实践④人们对自然万物的惊讶是产生哲学智慧的根源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爱因斯坦在100年前就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世界各国科学家为此进行了大量的探索。

回答2~3题。

2.二十世纪初,量子力学以其优美的数学形式和极其精确的实验,再一次否定了光的波动说,认为光是由微粒组成的,但这种微粒是具有波动性的,称之为光量子。

这一学说推动了人类在“否定之否定”之后对光的本性的认识有了一个螺旋式的上升,也是哲学中“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最好例证。

这说明

A.自然科学的进步可以取代哲学的深入研究

B.具体科学是哲学富有生机和发展的基础

C.具体科学在哲学的指导下得以发展和进步

D.具体科学为哲学发展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

3.从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适用的牛顿经典力学,到宏观高速运动领域的爱因斯坦相对论力学,再到如今在微观领域内的量子力学,人们对力学的探索过程说明了

①人的认识没有终点,科学没有顶峰②新发现的理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③人类的认识始终处于不断向前发展中④力学的进步要依赖于著名科学家

A.①③B。

②③C.①④D.②④

4.“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

自喻适志与!

不知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

蝴蝶之梦为周与?

”庄子运用浪漫的想象力和美妙的文笔,通过对梦中变化为蝴蝶和梦醒后蝴蝶复化为己的事件的描述与探讨,提出了人不可能确切的区分真实与虚幻的这一哲学命题。

庄子提出的这一命题

①划分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②对哲学的基本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③正确回答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④是一切哲学必须回答且不能回避的问题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5.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王夫之明确提出,宇宙是由元气所构成的物质实体,认为“气者,理智依也”,“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一。

上述两个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

①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没有科学依据②正确的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本原问题

③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等局限性④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A。

①③B.②③C。

①④D.②④

2017年10月18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回答

6~7题。

6.党的十九大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们这个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这说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正确反映了中国新时代的任务和要求②能够决定新时代使命任务的实现和完成

③可以指引人们对美好未来生活的追求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时代的活的灵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再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强大生命力。

而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以及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实现,更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是因为它

①正确的反映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②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了实践检验

③是一门以“改变世界”为目的的科学④在近代自然科学进步的基础上产生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一D.③④

8.2017年10月16日,包括中国在内的多国科学家联合宣布发现“双中子星引力波事件及电磁对应体”,这是人类第一次同时探测到引力波及其电磁对应体,证实了双中子星并合事件是宇宙中大部分超重元素(金、银)的起源。

从哲学角度看,这一发现证明了

①天地自然在本质上都是客观实在的②人类社会以及人的意识都是物质的③人的思维与客观实在具有同一性④超重元素(金、银等)为世界的本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同时我们更要明确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任重而道远。

这说明

①我国的社会改革发展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②社会运动发展可以脱离生产方式而实现③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这一转化是无条件的④要在运动与静止的统一中把握社会的发展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10.一枚小小的邮票,一张小小的船票,一方矮矮的坟墓,一湾浅浅的海峡。

台湾诗人余光中半生漂泊,运用简短的语句和典型情节,以一首《乡愁》道尽漂泊海外的游子心声,对故乡和祖国的思念之情流露纸端。

从哲学角度来读这首《乡愁》,可以看出

①诗人的文学素养是《乡愁》创作的根基②《乡愁》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是客观的

③诗人的生活经历是创作《乡愁》的基础④诗人的思乡之情源于两岸长期分离状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1.自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来自四面八方的建设者们来到环境恶劣的塞罕坝,凭借着人定胜天的坚定信念,经过两代人近50年的艰苦奋斗,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成功营造了112万亩人工林,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洲的绿色奇迹。

说明

①高昂的理想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⑦人们的世界观决定予改造世界的方法论

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顽强拼搏的精神④人们只要有坚定信念就能够创造奇迹

A.①③B.②③C。

①④D.②④

12.2017年10月24日,中国国家天文台的天文学家通过世界上最大的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对银河系进行的研究发现,太阳系所在的银河系比之前通常认为的要宽近26%,银河系新的边境不应该被认为是绝对确定的。

这说明

A真理在认识工具日益完备的基础上被推翻B.人们的立场、观点决定了认识的不同

C.认识工具的应用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D.人们获得对正确认识的途径是唯一的

13.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三代航天人历经20多年,成功研制了我国新一代液体火箭发动

机。

在过去的20多年里,六院科研人员攻克了一系列核心和关键技术,实现了我国运载火箭的更新换代,使我国长征火箭近地轨道的运载能力从现在的9.2吨提高到25吨。

这说明

①运载火箭的研发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②科学实验活动是具有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③认识的反复性决定了实践需要经历反复过程④获得火箭的核心和关键技术是最终目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7年11月8日至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访华,中美关系引人注目。

回答14~16题。

14.2017年11月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谈,两国元首一致同意继续加强两国高层及各级别交往,拓展经贸、两军、执法、人文等领域交流合作,加强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沟通和协调,推动中美关系得到更大发展。

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这说明

①中美两国要根据两国元首的意愿友好往来②正确看待中美关系需要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③根据中美固有联系,建立新时期中美关系④要根据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发展中美关系

A.①③B.②③C.①④D_②④

15.专家指出,中美建立的高级别对话机制,既要聚焦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影响的重大问题,也要扎实做好每个合作项目,扩大共同利益,及时、妥善排除干扰因素,确保中美关系行稳致远,对两国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这就要求中美两国

①要抓住机遇促成中美关系实现质的突破②树立中美关系全局观念实现中荚关系最大优化③建立无矛盾、无分歧的中美新时代的友好关系④切实解决好影响中美合作发展的困难和障碍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16.习近平主席指出,中美关系历经风风雨雨,成果来之不易,尽管两国存在种种分歧,但是我们要看到双方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双方要在亚太地区开展积极合作,推动中美关系深入发展,一道为促进亚太和平、稳定、繁荣作出贡献。

这说明

①中美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两国关系的发展②中美两国之间的分歧通过合作是可以消除的③中美两国交往中不可避免的存在挫折与考验④只要抓住时机,就能促进中美关系的实质飞跃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7.古代军事家孙武说过: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对此观点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①乱与治存在相互依赖、相互贯通的属性⑦怯与勇是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关系

③亡与存的区别以两者的相互依赖为前提④死与生的转化寓于两者的相互斗争之中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8.在我国历代文学宝库中,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作品浩如烟海,我们可以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中感受北国草原的辽阔雄壮;也可以从“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中窥见江南春色的风景绮丽。

这说明了

A.同一区域的景色在不同季节有不同的特点

B.不同地域的景色是文学描写多样化的前提

C.对景色特点的感知是作品成功创作的基础

D.获得对景物的正确认识需要一个长期过程

19.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微信支付、支付宝等新兴支付手段因其使用快捷、方便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并使用,但经济专家指出,人们在享受快捷支付手段带来便利的同时,还要警惕其本身所具有的风险等缺点。

经济专家这一观点的哲学依据是

A.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B。

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C.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D.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20.“读书无疑者须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南宋朱熹以此名言告诫我们读书要树立怀疑和批判精神,在“破”与“立”中有所收获。

这就要求我们

①发挥怀疑和批判精神的决定性作用②树立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看待世界③否定并抛弃一切权威观点才能进步④用“扬弃”的观点看待书本、权威观点

A.①②B。

①③C.②④D.③④

21.“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

”习近平主席在视察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时指出:

“我国发展必须依靠创新。

掌握核心技术的过程很艰难,但这条道路必须走。

”习主席之所以强调创新的重要性,是因为

①创新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②创新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③创新能蜉推动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④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

③④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说到:

我们要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连山开路,遇水架桥,将改革进行到底。

回答22~23题。

22.40年前,小岗村的一纸“包干契约”,拉开了中国农村经济波澜壮阔的改革时代。

“改革开放”也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激动人心的事件”。

40年来,中国以200多倍的经济增长带来“史诗般的进步”,成为“让世界仰望的北极星”。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①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基本规律③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应上层建筑的基本规律④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3.习近平主席指出,历史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手上,过去5年,新一轮改革推出1500多项改革措施,拓展改革广度;医疗、养老等社会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