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工矿商贸企业常见事故隐患警示清单最新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77762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点工矿商贸企业常见事故隐患警示清单最新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重点工矿商贸企业常见事故隐患警示清单最新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重点工矿商贸企业常见事故隐患警示清单最新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重点工矿商贸企业常见事故隐患警示清单最新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点工矿商贸企业常见事故隐患警示清单最新版.docx

《重点工矿商贸企业常见事故隐患警示清单最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点工矿商贸企业常见事故隐患警示清单最新版.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点工矿商贸企业常见事故隐患警示清单最新版.docx

重点工矿商贸企业常见事故隐患警示清单最新版

重点工矿商贸企业常见事故隐患警示清单

一、非煤矿山企业

1.主要负责人长期不在岗,不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2.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证过期或者未参加继续教育;

3.未按要求配备地质、采矿、通风等技术人员,未配备注册安全工程师;

4.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

5.未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矿山工作服、安全帽、防电防穿刺矿工鞋等)从事矿山作业;

6.发包单位与承包单位没有按照规定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协议中没有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7.将矿山外包工程发包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相应资质的承包施工单位或者个人;

8.未将矿山工程承包单位及其项目部纳入本单位安全管理体系,未对外包工程的作业现场实施全过程监督检查;

9.发包单位未建立健全外包工程安全生产考核制度;未对承包单位每年至少进行1次安全生产考核;

10.没有按照采矿设计方案进行开采;重大变更没有进行设计,或者没有通过安全设施设计审查;

11.露天矿台阶超高,生产台阶宽度过窄,不符合安全要求,没有保留安全平台,坡角大于设计值;

12.边坡浮石没有及时清理;

13.灯光照明不足情况下,从事夜间作业;

14.台阶边坡上下交叉作业;

15.地下矿山采空区超高超宽,采空区未按规定进行处理;

16.危险性较大的矿用设备设施未按规定检测检验,或者逾期未检测检验投入使用;

17.电气设备损坏、带电体外露,电线电缆乱拉乱接,配电系统缺少接地装置。

18.提升运输系统安全设施缺损;

19.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矿山,没有落实探水防水措施;

20.尾矿库排水、排洪设施堵塞;

21.尾矿坝冲刷拉沟现象严重;

22.汛期时尾矿库未安排全天24小时值班值守,未记录巡查检查情况与监测数据;

23.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

24.采场未设置或者缺少禁止、警告、指令、提示等安全标志;

25.未按要求配备应急救援装备、物资,或装备、物资损坏(如绞车房电话故障,应急药物失效);

26.矿山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部门和班组未按规定全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隐患整改没有做到“五落实”。

二、存在有限空间作业企业

1.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有限空间作业的危害性与防范措施不清楚;

2.没有建立健全有关有限空间作业制度和规程;

3.没有对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或者培训内容不全,或者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记录不健全;

4.对有限空间没有进行辨识,没有确定有限空间数量、位置以及危险有害因素等情况;

5.没有建立有限空间管理台账,并及时更新;

6.有限空间作业前,没有对作业环境进行评估,没有制定作业方案;

7.作业方案或者作业审批表未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审核,未报企业负责人批准;

8.没有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

9.检测仪器未经检验或者校准;

10.检测指标不全,未对所有涉及的易燃易爆物质、有害有毒气体浓度进行检测;

11.未如实记录检测时间、地点、气体种类、浓度等信息,没有检测人员签字,检测记录没有存档;

12.未采取可靠的隔断(隔离)措施(如关闭阀门、加装盲板或者断开一段管道等),将可能涉及作业安全的设施设备、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的空间与作业地点分开;

13.未经通风与检测,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14.有限空间作业场所的照明灯具电压不符合《特低电压限值》(GB/T3805)国家标准;易燃易爆场所的照明灯具不符合有关防爆国家标准;

15.作业过程中未采取通风措施,保持空气流通,未定时或者连续检测有害因素;

16.作业人员未佩戴或者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17.作业现场没有监护人员,或者现场没有配备应急救援装备(正压氧气呼吸器、防护服等);

18.作业中断超过30分钟,作业人员再次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时,没有重新通风与检测;

19.作业人员与外部监护人员没有可靠的通讯联络;

20.没有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应急预案,没有配备呼吸器、防毒面罩、通讯设备、安全绳等应急器材,没有进行定期演练;

21.有限空间场所没有规范设置有限空间安全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

22.将有限空间作业发包给不具备资质或者安全条件的承包方,或者未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

23.呼吸器、检测仪等设备破损;

24.作业人员、监护人员、救援人员不会正确佩戴或者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以及应急救援装备;

25.发生事故时,现场人员未能立即报警而是盲目施救,救援人员未佩戴必要的呼吸器等应急装备盲目施救。

三、存在粉尘爆炸作业场所企业

1.部分外资企业主要负责人长期脱岗,不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2.主要负责人与安全管理人员对本企业粉尘涉爆场所安全风险与防范措施认识不足;未对涉爆场所作业人员开展除尘防爆安全培训;

3.没有对粉尘爆炸危险场所进行安全风险辨识;

4.除尘系统不符合国家标准;干式除尘系统未规范采用泄爆、隔爆、惰化、抑爆等任一种控爆措施;

5.针对镁铝金属粉尘未优先采用湿式除尘;

6.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20区未使用防爆电气设备设施;

7.砂光机连接的风管未安装火花探测报警装置;

8.违规采用正压除尘;

9.除尘系统未设置锁气卸灰装置;

10.粉尘爆炸危险场所与人员密集场所安全距离不足;与非涉爆场所未明显分隔;

11.未制定涉爆粉尘清扫制度;

12.作业场所涉爆粉尘未及时清扫并记录签名;

13.未建立粉尘涉爆场所设备维修、安全用电、动火作业管理制度;

14.未建立并实施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日常安全检查流于形式。

四、涉液氨制冷作业企业

 

1.主要负责人与安全管理人员对液氨制冷安全风险与防范措施不清楚;

2.没有开展液氨制冷作业安全风险辨识;

3.未制定检维修、动火作业、有限空间作业等管理制度;

4.60、70年代建厂的涉氨企业设备落后、陈旧老化;没有由具备冷库工程设计、压力管道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按相关标准设计,缺乏设计及设备安装技术资料;

5.冷库距居民区、工厂、商店、重要公共设施等距离不符合国家标准;

6.特种作业人员(制冷工、叉车工)无证上岗,违章作业时有发生;

7.从业人员未经专门安全培训合格上岗;

8.液氨制冷机房值班室未配备便携式浓度检测设备与堵漏器材等必要的应急器材和设备;

9.氨制冷机房未设置水喷淋系统、视频监控、报警系统;

10.快速冻结装置未能设置在单独的作业间或隔离墙体采用非防火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