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最新中考物理物态变化复习讲义.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75981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X 页数:62 大小:1.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最新中考物理物态变化复习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通用版最新中考物理物态变化复习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通用版最新中考物理物态变化复习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通用版最新中考物理物态变化复习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通用版最新中考物理物态变化复习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通用版最新中考物理物态变化复习讲义.docx

《通用版最新中考物理物态变化复习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最新中考物理物态变化复习讲义.docx(6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通用版最新中考物理物态变化复习讲义.docx

通用版最新中考物理物态变化复习讲义

物态变化课堂练习

熔化和凝固

当堂训练

熔化和凝固

1.有人说,融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变式一.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利用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的例子?

什么情况下熔化吸热、凝固放热会给我们带来不利影响?

怎样避免?

 

变式二.在0℃的环境中,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中,将会发生的现象是()

A.冰全部熔化

B.冰有少部分熔化

C.水有少部分凝固

D.冰和水的原有质量不变

晶体和非晶体

1.图4.2—6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根据图象的什么特征可以判断这种物质是一种晶体?

它的熔点是多少?

从晶体开始熔化到所有晶体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多长时间?

 

变式一.下图是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熔化或凝固规律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B.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熔化过程

C.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D.丁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熔化和凝固实验

1.(2012福建福州,第28题)(4分)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中,

(1)如图23甲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冰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分析图像可知,冰的熔点是_________℃,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在第6min该物质处于__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2)另一个小组为了使物质更快受热,实验装置如图23乙所示,你认为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想从酒精和水混合液体中把酒精分离出来。

他想,水的凝固点是0℃,酒精的凝固点是一117℃,只要把混合液体放入电冰箱的冷冻室(冷冻室温度可达一5℃)中就可以了。

于是他照此办理,但是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后小明从冷冻室取出酒精和水的混合液体时却发现水和酒精并没有分离出来。

就这个现象你能提出的问题是,针对你提出的问题能做出的合理猜想是。

学习反思:

实验、探究题专题及练习

实验探究题一般5个小题,共25分。

考查的内容主要涉及作图、基本测量工具的使用和读数、学生实验、演示实验、课外探究实验等,现综合归纳如下:

一、作图、读数题

1、作图题

作图题一般涉及光学作图(光的反射、折射、平面镜成像、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作用、光的直线传播)、力学作图(力的示意图、力臂、滑轮组的绕线等)、电学作图(电路的连接、画电路图、家庭电路的连接等)、磁现象作图(常见磁体作图、通电螺线管作图)。

2、基本测量仪器的读数

初中阶段所学过的各类测量工具的使用和读数有(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秒表的使用和读数、天平的使用和读数、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和读数、温度计的使用和读数、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和读数、电能表的使用和读数),它们都以刻度尺作为代表,读数都是相同的,但要注意,对于刻度尺的读数是要求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而其它不作这一要求,电能表的读数最后一位是小数。

3、未使用过的测量工具的读数

如密度计、电阻箱、水表、万用表等。

例题1(10昆明).19.完成下列作图(每小题2分,共6分):

(1)用大小为为10N的水平方向的力拉着物体A沿水平桌面向左匀速运动,在图6中用力的示意图把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表示出来。

(2)请在图7中,作出光线由玻璃斜射进入空气时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3)请在图8中将灯泡和控制灯泡的开关正确连入家庭电路中。

例题2(11广州)17.

(1)如图18所示,作出:

①水桶M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②以O为支点,力F的力臂.

(2)画出图19中入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3)根据图20中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

例题3:

完成下列各题:

 

(l)图9中OA'是入射光线AO的折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BO的折射光线OB'的大致位置。

(2)请在图10中标出通电后螺线管和小磁针的Ⅳ极。

 

例题4(6分)(2014•云南)

(1)请在图1中画出沿斜面向上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的示意图;

(2)请在图2中的虚线框内画出能矫正该眼睛视力的透镜.

 

例题5(6分)(2013•云南)

(1)图1是使用钓鱼竿的示意图,O为支点,F1是手对竿的作用力,F2是鱼线对竿的作用力,请在图中画出F2的力臂.

(2)请画出图2中入射光线AO对应的大致折射光线.

2、读数题

例题1(10昆明)20.请记录下列量具所测物理量的数值(每小题2分,共6分):

(1)图9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N。

(2)图10中电压表的示数是V。

(3)图11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例题2(11楚雄)17.(3分)

(1)图6中天平的读数是g。

(2)图7中电能表的读数是。

(3)如图8悬挂的小球处于静止状态,画出他所受拉力的示意图。

例题3(11玉溪)(6分,每小题2分)

(1)在图10中画出灯泡受力的示意图。

(2)如图11所示,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是g。

(3)在图12中标出开关闭合后电源的正极和置于螺线管正上方小磁针的北极。

 

例题4(4分)

(1)图11中被测物体的长度为cm

(2)图12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N

 

例题5(4分)(2013•云南)

(1)如图1所示,天平所测物体质量是  g.

(2)如图2所示,体温计示数是  ℃.

例题6(4分)(2014•云南)

(1)如图1所示,电能表的读数为 kW•h.

(2)如图2所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  cm3.

 

二、基本实验类

1、光学实验

包括光的反射、折射、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实验等的考查。

实验名称

光的反射

平面镜成像

光的折射

凸透镜成像

实验方法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

考点

例题1、(5分)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同学们进行如图9所示的实验。

①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

②小红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时,她将纸板B向后折,(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例题2.(09昆明)图l6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关于这个实验:

(1)应选择______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填“平面镜”或“平板玻璃”);

(2)观察像时,会发现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______造成的;(3)如果在像A’的位置放一个光屏,在光屏上______承接到像A’(填“能"或“不能”),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______像;(4)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图17是小军本人,他在进行实验时,从镜中也观察到了自己的像。

那么他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应是图18中的______(填序号)。

例3(7分)(2014•云南)如图1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除图1所示的实验仪器外,还需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

(2)实验时,玻璃板要与纸面  放置.沿玻璃板画一条直线MN代表  的位置,然后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蜡烛在玻璃板后面所成的像.这个像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3)图2是某小组同学用白纸记录的蜡烛和它所成的像的位置关系.分析图中信息可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像和物的连线与平面镜  .有同学将白纸沿直线MN对折后发现蜡烛的位置和它的像的位置重合,所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又可表述为:

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  .

例4、(7分)(2013•云南)某实验小组用一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进行了以下实验步骤:

(1)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在另一侧移动光源,距凸透镜10cm处,光屏接收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如图所示,将光具座上点燃的蜡烛的火焰、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调节在  ,移动光屏始终找不到像,这是因为透镜与蜡烛的距离  10cm所致(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应将蜡烛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一段距离后,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

(3)把蜡烛移动到B处,移动光屏可得到  的像(选填“放大”或“缩小”).再将蜡烛移动到A处,并移动光屏可得到 的像(选填“放大”或“缩小”),此时光屏与透镜的距离  10cm(选填“大于”或“小于”).

例5、同学们要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选用的器材有:

凸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座、火柴。

①实验探究前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

②器材调好后,蜡烛从距凸透镜较远的位置逐渐向凸透镜移动,调整光屏位置,在光屏上测出了不同位置时像的高度,并将数据填在下表中。

凸透镜的焦距f=10cm.

同学们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就越大。

他们得出的结论完整吗?

(填“完整”或“不完整”),理由是:

 

2、热学实验

热学部分的实验包括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实验、观察水的沸腾、比热容等。

实验名称

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实验

水的沸腾实验

探究不同物质吸、放热能力实验

实验方法

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

考点

 

例题1、(3分)小明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上升到80℃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4min后停止读数,其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1)常用温度计是利用的原理制成的。

(2)从表格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3)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13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min

0

1

2

3

4

5

6

7

/℃

80

84

88

92

96

96

96

96

 

图13

例2(7分)图13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使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性质制成的。

(2)从水温达到90℃开始,每隔0.5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数据记录如下表。

请在图14中绘制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时间/min

0

0.5

1.0

1.5

2.0

2.5

3.0

3.5

温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3)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____℃,原因是当地大气压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4)用酒精灯给水加热是利用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

100g的水温度由90℃上升到98℃吸收的热量是J;水的比热容c水=4.2×I03J/(kg.℃)。

例题3.图9甲所示,是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过程的实验装置。

器材有:

冰、蜡、热水瓶、试管、烧杯、铁架台(带铁夹)、搅棒、秒表、温度计、水。

 

(1)图乙是(选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图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

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

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例题4(4分)两个实验小组分别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和“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其中一个实验小组安装的实验装置如图。

该装置存在的不足是_______。

(2)改正实验后,两实验小组记录数据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