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算除法教学实录和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756822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算除法教学实录和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口算除法教学实录和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口算除法教学实录和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口算除法教学实录和教学反思.docx

《口算除法教学实录和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算除法教学实录和教学反思.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口算除法教学实录和教学反思.docx

口算除法教学实录和教学反思

  这幅图里面有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用你已有的知识解决途中提出的问题吗?

  1、3次就能运完这60箱,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和你小组里的同学商量商量。

也可以

  用你们手中的工具帮助你说明你的思路。

  小组汇报:

解题思路

  1、想口诀二三得六2×3=66÷3=260÷3=30

  2、20×3=6060÷3=30

  3、把60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0。

  60÷3=30第一个问题轻松解决,第二个问题也没问题

  2、王叔叔有600箱西红柿,他也运3次就运完了,王叔叔平均

  每次运多少箱?

你是怎样计算的?

小组里面说说。

  600÷3=200(箱)

  3、李阿姨要运240箱黄瓜,也运3次,李阿姨平均一次运多少

  箱?

  240÷3=这题如何考虑?

小结:

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在计算时可以如何思考?

可以想口诀,还可以用以前学的乘法运算来思考,还可以用数的组成的知识来解决。

只要能正确的计算,什么方法都可以。

  课堂练习:

做一做知识介绍:

除号的由来作业:

练习三《口算除法》教学反思在说例1的口算方法的时候,第1种方法没人说,主要说了这3种

  

(1)先不看“0”,6÷3=2,再加上“0”,“2”就变成了“200”。

  我引导学生认识:

此时的6已不是我们平时所认识的的6,而是6个百,所以除得的是2个百,要在2的后面加2个“0”

  

(2)受上面的启发,有学生提出:

看成60÷3=20,这是把600看成了60个十在除,所以得到的是20个十,在20的后面加1个0即200。

我觉得这种说法也非常好,在后面学的首位不够除的时候就会用的。

  (3)乘和除是好朋友,想200×3=600,也可以算出结果。

  本周一开始展开了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教学。

口算除法作为单元的开篇,为后面的笔算除法教学有很重要的铺垫作用。

在原计划的教学进度的基础上,结合年级组学生的学习情况,三位教师研究后决定将教学进度放慢,旨在让学生能够扎实掌握每一种类型的除法计算。

  按照教学计划,我将口算除法中的估算内容作为了今天展示课的教学内容,作为一节常态课,我与三年级4班学生很好地配合,顺利地完成了今天的展示。

课后,与侯主任交流,现将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简单的总结:

  教学流程为:

复习导入、明确目标,提出问题、自学指导,巩固练习,课堂小结与当堂达标。

  复习导入环节利用单元知识树与口算除法习题相结合完成了复习的导入,之后提出本课学习目标并进行相应解释;之后利用单元主题图引出口算除法例2的算式,关键问题在于结合具体情境如何提出问题,李萌同学很顺利的将“三个人大约平均可以搬运多少箱”,此问题在设置的时候我做好了如果学生第一次提不出关键词“大约”二字如何进行引导,从而在计算时采用估算的方法进行,算式符号使用“约等于”号。

此环节很顺利,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与估算有关的点拨即可。

  在三年级3班试讲时我采用两种估算方法一起教授的方式,发现方法一到方法二之间存在很大跨度,关键在于学生无法通过自学看懂方法二的每一个步骤,因此在今天的展示中,我才去的方式是学生自学方法一,学会后立刻巩固练习,学生自学了什么,教师点拨了什么,学生掌握了什么那么在练习中我们就练什么。

在此处,侯主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可以缩减例题量和例题难度,在适量且难度适中的前提下去完成方法一的教学。

之后重点是结合小组汇报,通过黑板班演方法二的具体过程,最后对于两种方法进行总结,这是本课的亮点,方法一称为“找近似数估算法”,方法二称为“拆数估算法”,对比两种方法,引导学生在估算的同时可以结合精确计算,此过程潜移默化地运用了数学思想中的类比思想,不足之处在于可以让学生自行体会两种方法,并在今后的练习中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方法的筛选,在这里面也有优化思想的体现,这一点,今后教学中要注意。

攻克了方法二的难点后,教材中做一做第一题是另一个难点,在学生学习了方法二的基础上,再来处理做一做第一题,学生理解起来难度小了很多,此时,教学内容完成了很大一部分,全部过程相对顺利,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讲授还算高效。

后面按照计划进行了相应的当堂测试,并通过达标试题量化学生得分情况,组内解决了部分学生残留的个别问题,至此,整个教学过程顺利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