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W4合同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752118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215 大小:585.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LW4合同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5页
LW4合同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5页
LW4合同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5页
LW4合同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5页
LW4合同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LW4合同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x

《LW4合同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W4合同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x(2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LW4合同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docx

LW4合同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兰州至海口国家高速公路临洮至渭源段LW4合同段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中铁十二局集团

临洮至渭源段LW4合同段工程项目部

二○一三年八月一日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编制依据、编制范围及设计概况

1.1编制依据

1.甘肃省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指南(2011);

2.设计施工图;

3.相关技术规范及标准;

1.2编制范围

本施组适用于新建兰州至海口国家高速公路临洮至渭源段工程LW4标段(K112+440~DK119+800)范围内施工的所有路基、桥涵、以及国道G212改移(K0+000~K2+585.464)工程施工。

1.3设计任务依据

⑴《临洮至渭源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⑵《兰州至海口国家高速公路临洮至渭源段两阶段初步设计》;

⑶《兰州至海口国家高速公路临洮至渭源段两阶段初步设计审查咨询报告》;

⑷交通运输部交公路发【2013】184号文关于《交通运输部关于临洮至渭源公路初步设计的批复》;

⑸交通部现行公路工程相关技术规范;

⑹交通部交公路发2007358号《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

2、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兰州至海口国家高速公路临洮至渭源段LW4合同段,包含正线7.358km,G212国道改移2.585km。

正线起点里程K112+440,终端里程为K119+800。

合同段包含9座桥梁,综合延米1454.092m;39座涵洞,会川互通立交一处。

设计挖土石方:

663917m3;填土方:

861919m3;填石方:

39211m3;换填天然砂砾:

45.9万方。

总共预制桥梁478片,5跨现浇梁,18块预制空心板。

2.1线路概况

线路总体走向由西北向东南,起至上湾乡,穿过会川镇。

沿线公路为G212线和G316线,沿线所经主要河流为漫坝河,线路穿越引洮工程。

2.2主要技术标准

公路等级:

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

设计速度:

80km/h;

路基宽度:

整体式24.5m,分离式2×12.25m;

设计荷载:

公路-Ⅰ级;

设计洪水频率:

1/100(特大桥1/300);

平曲线最小半径:

700m;

最大纵坡:

4%;

最短坡长:

400m;

最小竖曲线半径:

10000m;

2.3主要工程内容和数量

主要工程数量见表2.3.1。

主要工程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路基

清理与掘除

清理现场

m3

57396

 

砍伐树木/挖出树根

3969/3969

 

挖除旧路面

沥青混凝土面层

m2

4050

 

拆除结构物

混凝土结构

m3

774

 

砖、石及其他砌体结构

m3

419

 

场地平整

m3

18076

 

路基挖方

挖土方

m3

540589

 

挖石方

m3

36873

 

改河、改路挖方

挖土方

m3

64169

 

挖石方

m3

3377

 

路基填筑

利用土方/利用石方

m3

540591/36874

 

借土填方

m3

146023.7

 

改河、改路填筑

利用土方/利用石方

m3

64170/3377

 

借土填筑

m3

8022

 

砂砾路面(厚15cm)

m2

735

 

地基换填、路床处理、陡坡路堤、填挖交界、水浇地处理

填筑天然砂砾

m3

177317

 

换填天然砂砾

m3

189750

 

强夯面积

m2

17657

 

压实土方

m3

847

 

冲沟填平及处治

开挖土方

m3

3374

 

压实土方

m3

21096

 

陷穴处治

开挖土方

m3

560

 

压实土方

m3

1008

 

灌注稠泥浆(惨5%石灰)

m3

15

 

桥头(涵侧)路基处理

填筑天然砂砾

m3

107070

 

排水沟

各型排水沟

m

12282

 

C20混凝土预制平台排水沟

m3

22.4

 

截水沟

I型截水沟

m

2979

 

路基

急流槽

M7.5浆砌片石

m3

88

 

I型急流槽

m

50

 

II型急流槽

m

1609

 

改沟、改渠

预制C20混凝土水渠

m3

280.8

 

∮600圆管涵

m

10

 

M7.5浆砌片石

m3

649

 

排洪沟

预制C20混凝土排水沟

m

673

 

圆管涵

圆管涵

m

15

 

吊沟

各型吊沟

m

265

 

M7.5浆砌片石

m3

239

 

盖板涵

盖板涵

m

69

 

预制混凝土块护坡

C20混凝土预制块(拱形骨架)

m3

304.6

 

C20混凝土预制块(菱形骨架)

m3

1274.6

 

现浇C20混凝土踏步

m3

168.98

 

M7.5浆砌片石护脚及踏步

m3

4438

 

护面墙

M7.5浆砌片石

m3

15052.74

 

护坡

现浇C20混凝土

m3

6515.89

 

C20片石混凝土基础

m3

2736.94

 

HPB235钢筋

kg

47750.73

 

驳岸

C20片石混凝土驳岸

m3

7510.59

 

混凝土挡土墙

C20片石混凝土

m3

18531.42

 

锥坡

M7.5浆砌片石锥坡

m3

807.7

 

C20片石混凝土

524.31

 

C20混凝土预制块

235.17

 

桥下水渠、引道及铺砌

M7.5浆砌片石(桥面排水)

m3

1107.5

 

M7.5浆砌片石(桥下铺砌)

1086.4

 

桥梁

大桥

延长米/座

1134/4

 

中桥

97.5/1

 

通道桥

15.55/1

 

互通内中桥

101.04/2

 

互通内大桥

106/1

 

涵洞

钢筋混凝土盖板涵

横延米/道

986.12/32

 

钢筋混凝土盖板通道涵

225/7

 

2.4征拆数量、类别、特殊拆迁项目情况

本工程征地、拆迁、既有管线防护等工作及费用由甘肃省地方政府负责。

本工程沿线重点迁改工程包括:

⑴影响的高压线和民用线路、自来水管线多处。

⑵影响通信设施架空光电缆、地下光电缆线路多处。

⑶沿线征地界内房屋多处,尤其会川互通立交范围内。

2.5工程特点

⑴征地、拆迁量大,施工干扰多

本标段线路沿线村镇密集,区段内道路交错,G212改移以及穿越引洮工程。

施工过程中,不仅存在着很大的施工安全问题、交通问题和多部门协调问题,而且存在村民阻挡运输车辆通过的隐患,影响工程材料的运输组织,降低施工效率。

且由于项目批复时间较早,较长时间的搁置,征地、拆迁问题更为复杂。

⑵线路地形复杂、结构形式多

本合同段正线7.358km,G212国道改移2.585km。

正线起点里程K112+440,终端里程为K119+800。

包含9座桥梁,综合延米1454.092m;39座涵洞,会川互通立交一处。

设计挖土石方:

663917m3;填土方:

861919m3;填石方:

39211m3;换填天然砂砾:

45.9万方。

总共预制桥梁478片,5跨现浇梁,18块预制空心板。

K117+200~K119+800段经过多处深度很大的自然沟壑,施工便道贯通难度较大,施工安排存在顺序施工的可能性大,不能有效的组织流水施工。

⑶工期紧张

总工期17个月,开工日期2013年8月1日,竣工日期2014年12月31日,加上跨越两个冬季,线下工程工期相当短,施工任务非常重,且高挖高填方多,暗涵施工困难,对平行作业能力的要求较高。

2.6控制工程及重难点工程

会川互通立交:

⑴区域内征地、拆迁复杂,民用房屋居多。

⑵影响通信设施架空光电缆、地下光电缆线路多处;⑶结构形式多:

立交内汇聚5条匝道,一条劝返道;区域内包含多座涵洞和三座桥梁,其中包括一座5跨现浇梁。

⑷地形复杂:

地形高差较大,河流以及地方水渠贯通,地方公路环绕。

⑸土石方开挖工程量大,A、B匝道开挖量达到15万方。

其中根据地形取土场也设在立交A匝道附近内,相互干扰大。

3、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特征

3.1自然特征

3.1.1地形地貌

本项目主要位于黄土高原区陇中(陇西)黄土高原亚区,地处陇西高原黄土高原西南边缘的洮河、渭河分水岭,纵跨黄河流域。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相对复杂,有山梁、河谷、川台地,本合同段线路平均海拔约2260m.沿线地貌可分为两大类型:

(1)黄土梁峁地貌

位于陇西黄土高原的西缘地带,地貌主要以黄土梁峁组成的丘陵为主。

主要分布在洮河、渭河以北,区内冲刷严重、横遭剥蚀、切割,主要地形为梁、峁、沟壑、壑岘、滩等。

地形特征是梁峁起伏沟壑纵横、沟深坡陡、沟梁相间,多以河流流向为梁的走向。

黄土梁是近平行沟谷侵蚀的残垣或顺应下垫原始沟谷地形覆盖黄土所表现出的正向地貌,其顶部浑圆而边坡较陡,梁的大小差异很大,大者几十公里,小者百米左右。

梁顶宽10一20米之间。

坡度在5°一15°,梁坡坡度10°一35°,梁间相对高度多在100米一250米,梁坡脚和河道之间形成宽度不等的沟台地。

此类地形基底有白垩系,上第三岩系砂岩、泥岩、砂砾岩组成。

其上覆盖着厚度不等的黄土。

呈现黄土地貌景观:

南部红层裸露,有时可见薄层黄土覆盖于山顶。

(2)河谷川台地貌

位于洮河、渭河及漫坝河的部分河谷地带及低山区。

区内只要为低山梁峁、河谷、川道、坪(台)地,山地大多为南北走向,谷沟交错,坡度较缓。

渭河河谷及其支流流域形成发育不同的串珠状河谷盆地,路园一带宽达5公里左右,上游狭窄。

Ⅰ级阶地宽100米左右,横坡0.5°至1°,纵坡5‰至10‰;Ⅱ级阶地宽约0.3公里至1公里,漫坝河谷底地带在会川附近最宽约为3公里左右。

Ⅰ、Ⅱ级阶地发育,Ⅲ、Ⅳ级阶地零星分布。

河谷川道地势较为平坦,土壤肥沃,耕地连片,为主要的产粮区。

3.1.2工程地质

以地形地貌为一级分区标志,以岩土类型为二级分区的标志,从西北往东南将勘察区分为两个一级工程地址区,即:

河谷阶地工程地质区(Ⅰ)、中低山沟谷区(Ⅱ)。

K112+440~K117+300段为漫坝河河谷低阶地亚区;K117+300~K119+800段为中低山沟谷区(Ⅱ)。

K112+900~K113+760段路位于山前坡积体,地表为粉质粘土夹碎石土,褐黄~褐灰色,组成物以粉粒、粘粒为主,土质不均匀,含有少量碎石,硬塑状。

碎石以砂岩碎屑为主,呈棱角、次棱角状。

基岩为暗红~紫红色砂岩,层状结构,泥钙质胶结,软硬不均匀。

遇水易软化、崩解,易风化。

K113+760~K117+300段位于漫坝河河谷阶地,河谷地势开阔,河谷两侧阶地不对称发育,左岸高阶地相对较好平坦,右岸阶地相对较低,阶面覆盖砂质粘土,多垦为农田,以下为卵砾石层。

粉质粘土为褐黄色,土质不均匀,局部含砾石;卵砾石层,粒径为20-30mm,最大粒径为100mm,砾土充填,分选较差。

其中K117+014~K117+076段为沼泽,由于地势相对低落,排水不畅,粉质粘土被长期浸泡形成,厚度不大,约为0.5~1.0m。

不良地质:

泥石流沟、软基。

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

①泥石流沟易淤塞构筑物,影响运营安全;②软基路段易发生不均匀沉降。

总体评价:

该段路线主要位于漫坝河河谷区,地质岩性变化不大,跨越几条较大的泥石流,均处于衰退期,工程影响相对较小;软基路段分布范围较小,可采取工程措施进行处理。

工程地质条件简单。

K117+300~K119+800段路线主要沿周家沟沟谷两侧岸坡布设。

其中:

K117+300~K190+800段路线位于周家沟阳坡,沿线余阶地面布设。

坡面冲沟发育,一般呈“V”字型,深度一般为20m左右。

地表主要为粉质粘土,褐红~褐灰色,局部为浅红色,干燥,硬塑,垂直裂隙发育,底部为浅红色泥岩、青灰色砾岩。

冲沟坡面现多为耕地,由于坡积面含水量较大,坡面多倾树,K118+400、K119+360右侧附近的冲沟左侧曾发生坍塌,路基开挖中需要加强工程措施,确保工程安全。

工程地质问题:

①地下水含量较多,浅层坡积土多顺层溜塌,对路基稳定性有一定影响;②高边坡开挖易产生崩塌;③地下水埋藏较浅,容易以泉形式排泄,冬季易形成涎流冰。

总体评价:

该段路线地形起伏较大,地层变化较大,地下水丰富,不良地质体发育,工程地质条件总体复杂。

3.1.3不良地质及特殊岩土

①滑坡

项目区内的黄土接触面滑坡一般发育在黄土丘陵坡度10°~20°的黄土斜坡上,由于风成马兰黄土多以披覆形式沉积在由第三系、白垩系等泥质岩类组成的高低起伏的古地形之上。

上部黄土的渗透性较好,下部泥质岩类为渗透性较差的隔水层,从而构造成“双层异质”斜坡结构,其接触面的低洼部位易汇集地下水,使黄土底部接触面一带岩土长期处于过湿软塑—饱和状态,成为滑坡发育的软弱结构面。

在降水等外因条件下沿接触面形成黄土—岩泥滑坡。

多为中层牵引式滑坡,此类滑坡经常发生在雨季和丰水年,特别是阴雨较多的情况下,雨水渗透进入岩土体节理、裂隙,使斜坡岩土体重量增大,构造面软化,粘聚力降低,在自身作用下发生滑坡。

项目区内滑坡主要分布于项目路线起终段的河谷高阶地前缘冲沟两岸及低山丘陵沟道一侧,具沿河(沟)连续群状分布和集中分布的规律。

在降水、地震等诱因作用下极易发生滑动;本合同段黄土滑坡发育,对路线有影响的滑坡共有2处。

K119+214~K119+254,路线通过滑坡堆积体,后壁不明显,坡面平缓,现已平整为耕地,前缘冲沟较狭窄,滑坡体长约125m,宽约30m,钻探揭露深度约19.4m,据调查该滑坡于40年前曾发生滑动,由于连降暴雨,周家沟右侧冲沟坡脚冲刷,引起上部土体失稳,现滑坡处于稳定状态。

处理措施:

周家沟右侧坡脚设防护,完善排水设施。

K119+348~K119+395,路线通过滑坡堆积体,后壁不明显,坡面凸起,现已平整为耕地,前缘冲沟较狭窄,滑坡体长约145m,宽约55m,钻探揭露深度4.8~5.9m,据调查该滑坡于40年前曾发生滑动,由于连降暴雨,周家沟右侧坡脚冲刷,引起上部土体失稳,现滑坡处于稳定状态。

处理措施:

周家沟右侧坡脚设防护,完善排水设施。

②泥石流

泥石流对公路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通过堵塞、淤埋、冲刷和撞击等方式对路基、桥涵及附属构造物产生直接危害。

特定的地形形态和坡度、丰富疏松土石供给以及集中的水源补充,是发生泥石流的三项必要条件。

而这些条件又受控于地质环境、气候、植被等诸因素及其组合状况。

项目区所处的甘肃省中部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地形破碎、沟壑交织、水土流失严重。

区内气候较为湿润,降水量相对丰富,洮河中游、渭河上游地区海拔2100m以上,大部分沟道内天然灌林和人工林木较发育。

而于沟谷的沟脑处,植被较稀疏,切割强烈,冲沟发育,一般上游地段零星分布有滑坡和崩塌,为雨水汇集和固体物质提供补给,促使泥石流形成。

每年夏秋两季降雨较为集中,一般3-5年发生一次较大规模泥石流。

项目区内一般为稀性泥流,且大于数泥石流相对处于衰退期。

流域内沟谷内无明显的堵塞现象。

这种泥流的危害性相对较小,一般不控制路线方案,可采取工程措施或生物防护等做一般性政治。

采取桥涵通过。

③崩塌

崩塌主要分布于项目区东西两端河谷阶地前缘冲沟两岸及丘陵区沟台地前缘,具沿河(沟)岸连续呈群状分布、高阶地台塬区集中分布的规律。

由于河谷阶地及部分沟谷溯源侵蚀切割强烈,沟岸陡峻,高度在30-80米,坡度多在50-70°,局部为陡崖;部分山坡因修路、建筑等活动,开挖坡体、坡脚形成较多的高度6-10m、坡度大于80°的人工边坡,为崩塌形成创造临空条件。

加之崩塌分布路段多为黄土、粉土及砂砾碎石,土质疏松或松散,具垂直节理或大孔隙;局部砂岩、砂砾岩,节理、裂隙发育。

节理、裂隙有利于雨水渗漏,使岩土体结构遭受破坏,强度迅速下降,造成岩土体失稳。

崩塌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堵塞公路、沟道等。

路线附近的崩塌(溜塌)共有1处。

K116+140~K116+360,分布于该段左侧25m处,长约270m,宽约33m,位于曼坝河高阶地前缘,上部为冲积粉质粘土,下部为卵砾石层,下伏基岩为白垩系砂岩、泥岩,由于下部卵砾石层风化剥落,引起上部土体失稳,使强风化基岩发生错落,根据调查,现错落体处于稳定状态。

④湿陷性黄土

沿线湿陷性黄土主要分布于洮河河谷Ⅲ级阶地及其以上阶地、丘陵地带的黄土与黄土状土,厚度一般为5-8m,以黄色为主,有灰黄、褐黄等色;含有大量粉粒,具有肉眼可见的大孔隙,无层理,垂直节理发育,一般具有湿陷性。

根据计算,沿线的湿陷性场地和湿陷等级分段为:

K112+860~K113+200属自重湿陷性场地,为Ⅲ(严重)~Ⅳ(很严重)。

由于湿陷性黄土具有易溶蚀、易冲刷、各向异性等工程特征。

地表径流沿塬边缘沟头或沟床汇集,入渗、潜蚀作用,一般在马兰新黄土中形成竖井状、漏斗状或串珠状陷穴。

如上下高阶地(台地)或坪前缘段、浅埋隧道进出口段以及沟道两侧等,陷穴集中发育。

黄土湿陷性引起的工程地质问题:

路基沉陷、桥台失稳、边坡变形破坏、黄土陷穴等。

防治措施建议:

①做好地表防排水设计,防止坡面水流渗入路基和构造物地基;②强夯法消除湿陷性;③灰土基础加强湿陷性地基;④挤压桩压密加固处理;⑤对流向陷穴的地面水,采取截拦引排措施;⑹路基影响范围、构造物基础影响范围内的陷穴采取开挖回填夯实及灌浆等措施。

⑤软弱土

项目区内软弱土主要分布于泉水出露的黄土冲沟沟脑处。

主要系地下水以泉的形式渗出后,附近土体长期浸水饱和,多呈软塑状,由于软弱土承载力低,压缩性高,不可作为路基及桥基础持力层。

采用换填水稳定性好的透水材料处理基底或以桥梁通过。

3.1.4气候特征

项目区地处内陆北温带,属陇中南部温带湿润区,具有明显的大陆性季节气候特征。

四季分明,春节风多干旱,多寒潮;夏季热而短促,降水多;秋季降温迅速,湿潮多雨;冬季寒冷漫长,降水稀少。

项目处于临洮县境内,临洮县年平均气温7.2℃,一月平均气温-7.0℃,七月平均气温18.7℃,极端地面最高温度66.6℃,最低温度-35.3℃;年平均降水量519.2mm,多集中于7~9月;全年盛行风向为东风和东南风。

年平均风速1.2m/s,最大瞬时风速曾出现过13m/s。

最大冻土深度114cm,冻融期一般在本年11月初至次年4月初。

3.1.5水文地质特征

项目沿线河流属黄河流域,以K130+800附近的大凉山为界,属于漫坝河水系。

漫坝河:

源于渭源县分水岭双石门,汇入的较大支流有小南川河、田家河。

流经会川、上湾两个乡镇,在高家窑进入临洮,在银磨滩注入洮河,全长52.5公里,流域面积465平方公里,常流量0.5立方米/秒,洪流量30立方米/秒~50立方米/秒,枯流量0.1立方米/秒。

河谷平均宽8公里,河床为砂、石,比降为6.68‰。

沿线大部分为河谷,地表水及地下水均较发育,唯黄土高原区由于降水量小,垂直补给少,黄土含水性差,因而地下水分布较少。

中低山区,由于降雨量大,补给地区富水性好,因而地下水比较丰富,且矿化度低,水质较好。

地下水类型如下:

松散岩类孔隙水

(1)河(沟)谷松散岩类孔隙水

分布于洮河、渭河及其较大支流的河(沟)谷漫滩及Ⅰ、Ⅱ及阶地,悬崖或陡坡下面崩积、坡积层中。

含水层富水性差异较大,河谷中部单井涌水量为100一1000m3/d,而在谷地边缘则不足100m3/d,水量贫乏;沟谷地下水单井涌水量100一5003/d不等。

河谷地下水主要接受地表水的入渗补给以及沟谷侧向替流的补给,其次为大气降水、灌溉水的补给,径流方向自上游向下游径流,排泄方式有人工开采、地下径流、潜水溢出和地面蒸发等。

河谷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地表水的补给,自上游向下游径流,以侧向潜流的形式向河谷排泄。

(2)黄土孔隙水

分布面积小,主要分布于黄土梁峁及高阶地,含水层多不连续;水量贫乏。

其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径流途径短,以泉的形式排泄,大部分泉水在枯水季节干涸。

单泉流量0.01~1.0L/s,枯水期地下径流模数小于1L/S·km2.。

层状基岩裂隙水

主要分布于低山丘陵区,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白垩系和第三系砂、砾岩及砂砾岩的风化和构造裂隙及孔隙中,弱一中等富水。

其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上覆第四水系潜水的补给,地下水由地形高处向地形低处径流,以泉的形式排泄。

单泉流量0.01~3.6L/s,枯水期地下径流模数小于1L/s·km2。

3.1.6地震动参数

本项目位于祁连褶皱系东南端,秦岭褶皱系西北缘,是祁连褶皱系与西秦岭褶皱系的交接地段。

虽然没有发生较大的破坏性地震,因地块边缘处于活动状态,地震波及本地区仍受邻近地区震波较大,如1920年12月10日海原8.5级地震,曾造成重大损失。

根据国家地震局颁发的《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区划图》、《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G18306一2001图A和图B公路沿线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反应谱特征周期分布如下:

场地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5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Ⅶ度)。

甘肃省地震工程研究所对工程场地进行了地震安全性评价,复核全线地震峰值加速度为0.18g。

3.2交通运输情况

本标段线路靠近G212国道和G316国道,交通流量大,运输方便,材料物资主要通过公路运输。

3.3沿线水、电、燃料等可资利用的情况

⑴水源

沿线水资源丰富,工程用水可直接就近从漫坝河中采取,沿线生活用水可从各村镇取用,经水质分析表明工程用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

⑵电源

沿线所经地区电力设施发达,电力供应较充分,施工临时用电从附近村庄380V电力线“T”接,能满足施工用电容量要求,大桥采用T接电力线至施工场地。

同时为保证施工连续,必须在主要工点配置自发电设备作为备用电源。

⑶料场

该料场位于临洮,为第四系冲洪积砂砾层,现已有开采,天然砂砾颜色呈青灰色,骨料主要以砂岩、灰岩、石英岩等硬质岩类碎屑为主,颗粒磨圆度较好,开采季节不限。

中粗砂由洮水河冲积的天然砂砾筛洗而成,质量较好,可供构造物混凝土工程使用;天然砂砾主要用于路面基层和砂砾垫层。

利用现有道路可到G212线,运输方便。

依据试验资料,天然砂砾级配不能满足路面基层规范要求,用料时需经筛选或掺配使其级配良好后使用。

⑷其他建材供应

⑴沥青采用SBC(Ⅰ-C)型改性沥青和国产优质石油沥青。

⑵水泥、石灰、钢材、木材、汽油、柴油可就近在周边县市购买。

以上各种材料在使用前必须做进一步的取样试验,严格质量关。

各种材料的质量以现场取样试验为准。

3.4其他与施工有关情况

沿线医院、卫生防疫站等分布密集,依据卫生防疫站资料,本地区卫生防疫情况良好,无区域性疫情及传染性疾病。

4、施工组织安排

4.1建设总体目标

4.1.1质量目标

工程整体美观协调,分项、分部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各标段交工验收的质量评定必须达到合格标准(单位工程质量评分达到95分以上),竣工验收的质量评定必须达到优良标准。

4.1.2安全生产目标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方针;危险部位防护达标率100%,隐患整改率100%,力争实现安全生产责任事故“零”死亡总目标。

4.1.3工期目标

计划工期17个月,2013年8月1日开工,2014年12月31日竣工,线下工程为路面工程施工提供条件,满足路面铺筑及阶段工期要求。

4.1.4环保节能目标

符合国家、交通部及地方有关环保、水保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部委批复的环保、水保方案实施,确保工程所处的环境不受污染,按照环评报告要求的标准一次性验收合格。

4.1.5创新目标

积极探索建设公路工程管理的新模式,积累建设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