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压轴题化学实验专题复习.docx
《中考压轴题化学实验专题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压轴题化学实验专题复习.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压轴题化学实验专题复习
2014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实验探究专项
一.选择题(共4小题)
1.为证明某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离子,则向该溶液中加入下列哪种物质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能证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SO42﹣( )
A.
BaCl2
B.
Ba(OH)2
C.
Ba(NO3)2
D.
BaCO3
2.一定量的木炭在盛有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燃烧后生成CO和CO2,且测得反应后所得CO、CO2、N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其中氮气的质量分数可能为( )
A.
10%
B.
30%
C.
50%
D.
70%
3.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关于化学实验探究目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研究水的性质
B.
测定氧气含量
C.
探究燃烧条件
D.
研究分子运动
4.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操作中,符合操作规范的是( )
A.
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测溶液的pH
B.
用漏斗过滤时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
C.
为了节约药品,用剩的药品应当放回原试剂瓶
D.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将氢氧化钠固体直接放在纸上进行称量
二.填空题(共3小题)
5.下面是学习了化学第二单元课题3后,进行“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和氧气性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探究,请你回忆并回答下列探究内容:
(1)“制取并收集两瓶氧气”时,我使用仪器除酒精灯和火柴外还有 _________ 等.
(2)制取操作过程中,氧气收集完成后,停止加热时的操作方法是 _________ .
(3)做氧气的性质探究时,其中的一个实验我用了如下图所示的操作流程.
本流程我探究的内容是铁在氧气中燃烧.
①其中第“B”步把细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 _________ .
②实验时集气瓶内要预先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砂的目的是 _________ .
③第“D”步为了使细铁丝与氧气完全反应,我的操作方法是 _________ .
6.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试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化学符号或化学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①2个硫酸根离子 _________ ;②3O2 _________ .
(2)上图是物质基本分类和基本转化关系图,试按下列要求填空:
物质类别:
① _________ ,② _________ ;
变化类型:
③ _________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7.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试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化学符号或化学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①2个亚铁离子 _________ ;②3O2 _________ .
(2)用化学式填空:
①最简单的有机物 _________ ;②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_________ .
(3),该反应的本质是 _________ 结合生成水.请写出一个与上述反应本质相同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
三.解答题(共17小题)
8.在实验室中,老师用下面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图中固定试管的仪器已略去):
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木炭粉的质量明显减少;氧化铜粉下部出现了一层红亮的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停止加热并冷却到室温.
(1)写出硬质大试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程式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2)B装置的作用是 _________ ;
(3)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此现象说明 _________ .
(4)气球的作用是 _________ .
9.请设计简单实验证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10.请说出一个影响蔗糖在水中溶解速率的因素,并设计实验证明.
11.猜想可口可乐中的气体是什么气体?
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
12.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
分子的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
13.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14.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温度对微粒运动的影响.
15.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氯化钠是由带电的离子构成的.
16.某Na2CO3溶液中混有Na2SO4和NaCl,欲检验SO42﹣和Cl﹣.小灵做了如下实验:
①向样品溶液中加入足量 _________ 溶液,有大量的气体生成.目的是 _________ ;
②再向①的溶液中滴加 _________ 溶液,有白色沉淀,证明有 _________ 离子;
③继续向②的溶液中滴加 _________ 溶液,有白色沉淀,证明有 _________ 离子.
17.植物的新陈代谢要受到外界环境因素(如光、水分)的影响.下图表示一株叶面积为10分米2的植物在一定光照和一定二氧化碳浓度的条件下吸收二氧化碳的速度(单位:
毫克/(分米2•小时)).请回答:
(1)B点表示的意义是 _________ .
(2)如果白天光照强度较长时间为n1时,植物能不能正常生长?
为什么?
(3)在光照强度为n3的情况下光照4小时,该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_________ 毫克.
(4)写出植物发生光合作用生成葡萄糖的化学方程式,并根据此化学方程式计算在光照强度为n3的情况下光照4小时,该植物发生光合作用生成的葡萄糖的质量(结果保留2位小数).
18.如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CO2的制取和性质探究实验的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装置C的作用是(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
(2)根据实验结果,写出各装置所验证出的CO2的化学性质(文字或化学方程式)
①D装置 _________ ;②E装置 _________ ;③F装置 _________ .
19.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
(1)图1装置中,当出现 _________ 现象时,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图2装置中的错误是 _________ ,如果这样操作,造成的后果是 _________ .
(3)图3装置中的错误是 _________ ,如果这样操作,造成的后果是 _________ .
(4)图4是进行 _________ 操作.
(5)图5为振荡液体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_________ (填A或B).
20.实验探究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在化学课堂上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对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进行了如下探究.
【活动与探究一】探究水的组成
如图1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通过该实验的现象分析,我们可以得出: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得出该结论的理论依据是化学反应前后 _________ .
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
【活动与探究二】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如图2是小帅同学将二氧化碳气体直接通入装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试管中,观察到 _________ 现象,小帅得出“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小美同学认真思考后认为:
小帅的实验不完善,不能证明二氧化碳和水确实发生了反应.为完善小帅的实验方案,我补充的实验是 _________ ,现象是 _________ .
【活动与探究三】探究草酸分解的产物组成
已知草酸(C2H2O4)在受热和浓硫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分解生成三种常见的氧化物.小军、小梅、小明和小虎组成的合作学习小组通过实验对分解的产物展开了探究.
(1)小军首先根据题给信息,推测出生成物中含有水.这一观点得到了组内其他同学的认同.
(2)合作学习小组对分解生成的其它产物进一步进行猜测和验证:
【假设1】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
小梅设计实验1: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 ,小梅据此判断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
【假设2】生成物中有一氧化碳
小明设计实验2:
小明用如图3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从而证明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
根据小明的实验,请回答:
A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 .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 .
(3)讨论交流:
小虎认为,小明设计的“实验2”不需要B装置也能够推断出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你是否支持小虎的观点?
_________ (填“支持”或“不支持”),请说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 .该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后认为,从环保的角度看,“实验2”装置还有一个缺陷.该缺陷是:
_________ .
(4)写出草酸在受热和浓硫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
21.有些化学反应有明显的现象,有些化学反应必须借助一定的装置来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在探究CO2和NaOH是否发生化学变化时,某校化学探究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四种实验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1)请简单描述上述四种装置中的实验现象:
A _________ ;
B _________ ;
C _________ ;
D _________ .
(2)上述四种实验设计所依据的共同原理是 _________ .
2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瓶久置空气中的熟石灰粉末的组成进行实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这瓶熟石灰粉末是否已经变质生成了CaCO3?
【进行猜想】猜想一:
熟石灰全部变成了CaCO3.
猜想二:
熟石灰部分变成了CaCO3.
猜想三:
熟石灰没有变质.
【设计实验】该小组同学对猜想一设计了下列探究方案,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表中相关实验内容.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样,加适量水,搅拌,过滤
②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 _________
③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加入 _________
② _________ .
③ _________ .
猜想一成立
【反思与应用】要证明猜想二成立,可参照上述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在步骤②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 .
23.经过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亲身体验了一系列的探究实验,感受了化学的无穷魅力.小强在回顾整理下列实验中提炼了许多探究的方法.
实验一、探究分子在不断运动(如右图)
实验现象:
_________ .
该实验的探究方法是:
对看不见、摸不着的粒子,要“观察”它的运动可以设计实验,通过宏观的现象来间接认识.
实验二、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取四朵用紫色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进行下图所示实验)
实验现象:
(Ⅰ)、(Ⅳ)中的小花变红.
设计(Ⅱ)、(Ⅲ)实验的目的是:
_________ .
该实验的探究方法是:
设计分析 _________ (填“A”或“B”或“C”),获得结论.
A.仅一个单因素的实验B.有多种因素的对比实验C.用前面实验的生成物继续实验
实验三、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实验如下表所示)
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1
取两个等体积的软塑料瓶,充满二氧化碳,然后
_________ .
_________
2
先将二氧化碳通入盛有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
中,然后 _________ .
_________
我认为方案1的探究方法是 _________ ,
方案2的探究方法是 _________ .
小结:
上述三个实验告诉我们:
当某些化学反应现象不明显或不足以说明问题时,要千方百计通过设计出具有明显现象的实验,来准确推知和认识化学反应.
24.在化学实验室开放日,老师拿出2瓶无标签的无色液体试剂,只知道这2瓶无色液体试剂曾用于制取氧气或二氧化碳气体.为了探究这2瓶无标签的无色液体试剂是什么,同学们结合制取氧气或二氧化碳气体的知识,提出猜想:
猜想一:
无色液体试剂是过氧化氢溶液.
猜想二:
无色液体试剂是稀盐酸溶液.
为了验证同学们的猜想,老师提供了必要的仪器和二氧化锰、石灰石、红磷、木炭、小木条、石灰水等药品供选用.同学们对此瓶无色液体试剂展开了一系列探究,并邀你参加.
(1)实验探究:
猜想
实验步骤
现象与结论
猜想一:
无色液体试剂是过氧化氢溶液.
猜想二:
无色液体试剂是稀盐酸溶液.
(2)通过今次实验探究,对于实验室试剂、药品的保存,你有何建议?
_________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4小题)
1.为证明某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离子,则向该溶液中加入下列哪种物质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能证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A.
BaCl2
B.
Ba(OH)2
C.
Ba(NO3)2
D.
BaCO3
考点:
证明硫酸和可溶性硫酸盐.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
分析:
欲证明某种无色溶液中含有SO42﹣离子,应该加入Ba(NO3)2和Ba(OH)2,如果产生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证明某种无色溶液中含有SO42﹣离子;否则没有.
解答:
解:
A、加入BaCl2,如果溶液中含有Ag+离子,也会出现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故A错误;
B、加入Ba(OH)2,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证明某种无色溶液中含有SO42﹣离子.故B正确;
C、加入Ba(NO3)2,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证明某种无色溶液中含有SO42﹣离子.故C正确;
D、BaCO3本身就是一种不溶于水的沉淀,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
本题考查SO42﹣离子的检验.注意排除其它杂质离子的干扰,如Cl﹣、CO32﹣等.
2.一定量的木炭在盛有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燃烧后生成CO和CO2,且测得反应后所得CO、CO2、N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其中氮气的质量分数可能为( )
A.
10%
B.
30%
C.
50%
D.
70%
考点:
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化学计算;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极端假设法.
分析:
设该混合气体的质量为100g.则混合气体中含碳24克,则原来木炭就为24克,假设木炭燃烧完全生成二氧化碳,求出此时氮气的质量,假设木炭燃烧完全生成一氧化碳,求出此时氮气的质量,氮气的质量应在这两个值之间.
解答:
解:
设该混合气体的质量为100g.则混合气体中含碳24克,则原来木炭就为24克,假设木炭燃烧完全生成二氧化碳,求出此时氮气的质量为100克﹣24克﹣64克=12克,假设木炭燃烧完全生成一氧化碳,求出此时氮气的质量为100克﹣24克﹣32克=44克,氮气的质量应在这两个值之间.故氮气的质量分数也是在12%到44%之间.
故选B.
点评:
本题是一道考查混合物质中根据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来求的另外几种物质或者元素的质量分数,方法有多种,但可以用排除法做类似的题目;难度较大,培养学生的创新和逆向思维能力.
3.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下列关于化学实验探究目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研究水的性质
B.
测定氧气含量
C.
探究燃烧条件
D.
研究分子运动
考点:
电解水实验;空气组成的测定;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燃烧与燃烧的条件.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分析:
A、电解水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究水的元素组成;
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可以选择红磷作为反应物;
C、探究燃烧的条件时,可以用白磷、红磷、热水作为实验药品;
D、浓氨水具有挥发性,可以作为探究分子运动的药品.
解答:
解:
A、电解水能生成氢气和氧气,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究水的元素组成.错误.
B实验是为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正确.
C实验是为了探究燃烧的条件.正确.
D实验是为了探究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正确.
故选:
A.
点评:
化学实验现象是化学实验最突出、最鲜明的部分,也是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依据,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相互之间的反应关系,并有助于提高观察、实验能力.所以,对化学实验不仅要认真观察,还应掌握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
4.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操作中,符合操作规范的是( )
A.
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测溶液的pH
B.
用漏斗过滤时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
C.
为了节约药品,用剩的药品应当放回原试剂瓶
D.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将氢氧化钠固体直接放在纸上进行称量
考点:
溶液的酸碱度测定;称量器-托盘天平;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依据pH试纸的正确使用方法分析解答;
B、依据过滤时的操作要领分析解答;
C、根据实验室对用剩的药品处理分析解答;
D、因为氢氧化钠易潮解,所以不能直接放在纸上进行称量;
解答:
解:
A、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会导致溶液被稀释,导致测量的pH不准确;
B、过滤时为防止滤液从漏斗壁与滤纸缝隙流下,所以用漏斗过滤时液面应低于滤纸的边缘;
C、实验室对用剩的药品处理方式是放入指定的容器,而不能放回原瓶,因为这样会污染瓶中的药品;
D、因为氢氧化钠易潮解,所以氢氧化钠不能直接放在纸上进行称量,因为这样会导致纸片湿润从而会污染天平托盘;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了解各操作的注意事项;考查了溶液的酸碱度测定,过滤的注意事项和用剩药品的处理及固体药品的称量等操作的步骤和注意点.
二.填空题(共3小题)
5.下面是学习了化学第二单元课题3后,进行“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和氧气性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探究,请你回忆并回答下列探究内容:
(1)“制取并收集两瓶氧气”时,我使用仪器除酒精灯和火柴外还有 铁架台(含铁夹),试管,橡胶塞,导气管,集气瓶,水槽,玻璃片 等.
(2)制取操作过程中,氧气收集完成后,停止加热时的操作方法是 先将导气管从水槽中拿出,再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
(3)做氧气的性质探究时,其中的一个实验我用了如下图所示的操作流程.
本流程我探究的内容是铁在氧气中燃烧.
①其中第“B”步把细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 使细铁丝充分受热 .
②实验时集气瓶内要预先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砂的目的是 防止反应时产生的高温的四氧化三铁溅落时炸裂集气瓶底 .
③第“D”步为了使细铁丝与氧气完全反应,我的操作方法是 待火柴快熄灭时再将铁丝伸入集气瓶,且要从上至下,慢慢伸入 .
考点: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
(1)根据制取和收集氧气所用的仪器填空;
(2)用排水法收集满氧气后,要先撤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炸裂试管;
(3)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注意问题回答.
解答:
解:
(1)制取并收集两瓶氧气用到的仪器和药品是集气瓶、玻璃片、试管、导气管、铁架台、酒精灯、药匙、火柴、棉花、高锰酸钾、水槽.
(2)制取操作过程中,氧气收集完成后,停止加热时,先从水中取出导气管,然后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3)①细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增大受热面积,使铁丝充分受热.
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为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在集气瓶内要预先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砂.
③为了使细铁丝与氧气完全反应应待火柴快熄灭时再将铁丝伸入集气瓶,且要从上至下,慢慢伸入
故答案为:
(1)集气瓶、玻璃片、试管、导气管、铁架台、酒精灯、药匙、火柴、棉花、高锰酸钾、水槽.
(2)先将导气管从水槽中拿出,再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3)增大受热面积,使铁丝充分受热;防止反应时产生的高温的四氧化三铁溅落时炸裂集气瓶底;待火柴快熄灭时再将铁丝伸入集气瓶,且要从上至下,慢慢伸入.
点评:
熟悉实验室制取氧气和检验物质与氧气反应的实验,注意实验中的操作顺序和注意事项.
6.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试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化学符号或化学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①2个硫酸根离子 2SO42﹣ ;②3O2 三个氧分子 .
(2)上图是物质基本分类和基本转化关系图,试按下列要求填空:
物质类别:
① 纯净物 ,② 单质 ;
变化类型:
③ 化学变化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考点: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物质的简单分类;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分类.
分析:
(1)用元素符号表示具体的粒子或物质时,一定要符合规定的原则和定义,表示原子个数时在元素符合前直接加数字,表示离子时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所带的电荷数及种类.
(2)此框图表示物质的分类,根据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即可填空.
解答:
解:
(1)①2个硫酸根离子就是直接在硫酸根前面加数字,故为2SO42﹣;②3O2表示三个氧分子.
(2)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又分为化合物和单质,化合物和单质之间的转化是化学变化.
故答案为:
①2SO42﹣;②三个氧分子;
(2)①纯净物;②单质;③化学变化
点评:
此题注意考查化学用语和化学概念,属于基础知识,同学们不要因为粗心而失分.
7.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试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化学符号或化学符号所表示的意义:
①2个亚铁离子 2Fe2+ ;②3O2 3个氧分子 .
(2)用化学式填空:
①最简单的有机物 CH4 ;②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NH3 .
(3),该反应的本质是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结合生成水.请写出一个与上述反应本质相同的化学方程式:
KOH+HC1=KC1+H2O等 .
考点:
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1)①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②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2)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
(3)根据中和反应的实质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
(1)①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亚铁离子可表示为:
2Fe2+.
②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3O2可表示三个氧分子.
(2)①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其化学式为:
CH4.
②氨气是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其化学式为:
NH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