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晓梅雍熙一小一年级数学计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709508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3.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晓梅雍熙一小一年级数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唐晓梅雍熙一小一年级数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唐晓梅雍熙一小一年级数学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唐晓梅雍熙一小一年级数学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唐晓梅雍熙一小一年级数学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唐晓梅雍熙一小一年级数学计划.docx

《唐晓梅雍熙一小一年级数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晓梅雍熙一小一年级数学计划.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唐晓梅雍熙一小一年级数学计划.docx

唐晓梅雍熙一小一年级数学计划

雍熙一小(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数学科计划

拟写人:

唐晓梅

班级:

(2)班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严格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和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改进工作作风,强化工作落实,提高工作效能,打造优秀团队,以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决履行“十个不”的承诺和“三个践行”。

围绕“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开发学生潜在能力、扩大素质教育战果。

二、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有78人,其中女生34人,男生44人,转进3人,转出2人,通过上学期的期末测试及学习后,学生对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的操作,需要合作等知识内容。

学生都比较感兴趣.但由于学资源及教学设备缺陷,导致部分课程学生的理解不到位。

不过本班的小同学都非常的聪明并且学习很认真,因此,本学期加强学生的学习知识的积极性,是学生灵活掌握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三、全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一共编排了八个单元教学内容

1、数与代数领域,先教学有余数的除法,然后依次教学千以内数的认识,三位数的加法与减法,两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结合表内乘除法有利于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也为学习笔算除法打好基础。

结合计算,教学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时、分、秒

3、空间与图形领域

4、确定位置:

通过对物体方位和简单路线的判断和表述,发展空间观念。

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可以发展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

5、测量方面:

认识分米和毫米。

这是在学生认识了米和厘米、初步形成了长度的观念的基础上安排的。

感受长度量的实际意义并加强测量的实践性。

6、图形的认识方面:

认识角和直角。

这是在认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认识角和直角是进一步学习图形特征的基础。

7、统计与概率领域

数据统计方面:

简单的统计表、不同分类进行统计。

在学生初步学会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基础上学习用简单的统计表表达数据。

让学生体会可以根据不同需要进行分类统计数据。

8、实践活动领域

全册教材编排了二次实践活动,《测定方向》是操作型活动,利用指南针在校园内测定各个方向的景与物;《你能跳多远》是专题型活动,运用统计的方法研究各种形式的跳。

具体可分解如下:

第一单元是《有余数的除法》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教学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教材分三段安排教学内容:

第一段,第1~2页的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认识余数的意义和有余数的除法;

第二段,第3~4页的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学习有余数除法的简单计算。

第三段,第5~6页的练习一。

此外,结合本单元的教学安排了一次实践与综合应用“我们去植树”,让学生综合应用学过的乘、除法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1.通过分组操作,认识余数和有余数的除法。

2.要恰当把握第2页“想想做做”的教学要求。

3.借助直观和已有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有余数除法的计算过程。

4.在学生初步理解算法的基础上,要及时提升学生计算有余数除法的思考水平。

5.选择合适的时机,引导学生发现“余数要比除数小”

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通过分组操作,认识余数和有余数的除法。

难点:

6.启发学生依据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第二单元是《认识时、分、秒》通过这部分的教学,使学生通过对钟面的观察活动,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时等于60分,1分等于60秒。

能正确认、读钟面上的时间。

教学内容:

1、认识整时。

2、认识时和分,知道1时等于60分。

3、认、读、写钟面上的时间。

4、读、写接近整时的时间。

5、认识秒,知道1分等于60秒。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对钟面的观察活动,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时等于60分,1分等于60秒。

能正确认、读钟面上的时间。

2、使学生联系用1时、1分、1秒的时间进行的各项活动,初步建立有关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3、使学生在认识时、分、秒的过程中,逐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增强与同伴合作的意识,并能主动克服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念。

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时等于60分,1分等于60秒。

能正确认、读钟面上的时间。

难点:

使学生在认识时、分、秒的过程中,逐步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增强与同伴合作的意识,并能主动克服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念

第三单元是《表内乘法一》本单元在学生认识100以内的数和掌握100以内加法的基础上编排,主要教学两个知识,一是乘法的含义,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它比加法计算简便;二是口算表内乘法,即用1~6的乘法口诀很快算出有关乘法算式的积,并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这些内容是十分重要的数学知识,而且日常生活经常应用,对以后的数学学习有极大的影响。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编口诀的过程,体会口诀的意义。

2.教学乘加、乘减,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帮助记忆乘法口诀。

(1)在列出乘加、乘减算式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明确先算乘法、再算加法,并向乘减计算迁移。

(3)设计较特殊的乘加式题,渗透记忆乘法口诀的方法。

3.练习活动多样化,帮助学生掌握乘法口诀。

(1)重温编口诀的过程,加深对口诀的理解。

(2)不断整理口诀,科学地记忆口诀。

(3)通过合作学习和独立口算,检查口算能力。

4.结合计算教学解决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

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1-6乘法口诀。

难点:

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并能用口诀计算乘法和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单元是《表内除法》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有:

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实际问题。

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两个层次:

第一,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合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概念。

第二,在“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用口诀求商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

解决问题是结合除法计算出现的。

首先在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孕伏解决问题的内容。

然后在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编入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和需要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内容。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1.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认识平均分。

(1)体会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平均分。

(2)联系平均分的操作,体会平均分。

(3)整合认识,进一步理解平均分。

2.联系平均分的活动,教学除法知识。

(1)有意义地接受除法知识。

(2)通过练习,形成初步的除法概念。

3.使学生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提出数学问题,并能够根据数学问题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有条理的思考的习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在初步认识除法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参与具体、直观的教学活动,体验成功的乐趣,逐步具有自主探索的精神、信心和与同学合作学习、学会交流的态度。

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生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能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难点:

根据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应用题

第五单元是《厘米和米》本单元是教学线段的认识、厘米和米的认识,以及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物体或线段的长度。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意义,并能熟练进行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所有这些都是教学本单元的重要基础。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一方面能使学生进一步增强从量的角度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拓宽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范围,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也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学习长度、面积和体积的测量打好基础。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1.认识线段要体会它的特点。

2.教学厘米,要通过多种活动建立清晰的1厘米的长度观念,并应用到具体的测量中去。

3.教学米,要通过多条渠道建立1米的表象。

4.掌握长度单位,要用于实际测量。

单元重难点:

重点:

初步认识线段,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了解它们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

难点:

初步建立长度观念,并能用这两个单位计量物体的长度。

第六单元是《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二》本单元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

第一部分教学7的乘法口诀和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第二部分教学8的乘法口诀和用8的乘法口诀求商,第三部分教学9的乘法口诀和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材还在这三部分内容后分别安排相应的练习。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1.经历推导7到9的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熟记7到9的乘法口诀,会用乘法口诀进行有关的表内乘除法的计算。

2.知道连乘、连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在自编乘法口诀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单元教学重难点:

难点教学重难点:

用口诀计算一位数乘一位数和相应的除法

第七单元《观察物体》本节内容是“三视图”的基础,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从不同方向看物体的不同。

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让学生观察的是生活中常见的、特征明显而且结构比较简单的物体,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初步的观察物体的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

重点:

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难点:

能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地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第八单元《期末复习》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的渗透点渗透点1第八单元期末复习第95页第9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教育学生车辆超载会引起严重的交通安全事故(相机想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关内容,希望同学们外出时不要乘坐超载的车辆,不做无牌无证的车辆,注意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渗透点2第八单元期末复习第98页第19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在讨论时,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相关内容。

使学生明白:

“保护环境从小做起,从我做起。

四、本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能正确地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能联系具体情境,初步认识乘、除法的含义;探索、理解、熟记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能联系四则运算的含义,用学过的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能正确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能根据算式的特点正确选择口算和笔算。

(2)经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的认识过程,初步认识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并能熟记口诀,熟练地口算表内乘法。

(3)经历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的活动过程,初步认识除法的含义,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能利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表内除法。

(4)结合现实情境,进一步理解数量之间的相差关系,能运用不同的方法吧两个不相等的数量调整为相等的数量,能正确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5)能联系乘、除法的含义,理解简单乘、除法实际问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能解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以及有关平均分的简单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初步认识线段,初步认识线段,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会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线段或物体的长度;在观察同一个物体时,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有时是不同的。

(1)初步认识多边形,能正确区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能用折、剪、拼等方法把一种图形变换成另一种图形。

(2)经历认识线段的活动过程,初步了解线段的一些特征,会用合适的工具画线段。

(3)联系具体情境认识厘米和米,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建立1米和1厘米的长度观念,会用厘米和米作为单位测量线段或物体的长度,能估计一些线段或物体的长度,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限整厘米)。

(4)在具体的观察活动中,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有时是不同的;能区分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看到的同一个物体的不同视图。

(二)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识乘、除法的含义,编制乘法口诀,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以及计算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对100以内数的认识,感受不同的计算策略,发展数感和初步的抽象思维,提高运算能力。

2、在认识图形、测量长度及观察物体等活动中,感受简单平面图形的特征,初步体会物体与它相应视图之间的联系,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除法,解决简单的乘、除法实际问题,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测量、估计物体(或线段)长度的过程中,进行的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并尝试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三)问题解决方面

1、在教师的指导下,联系学过的数与数的计算、图形等知识和方法,从现实情境中提出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

2、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收集和整理信息、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借助摆学具、画图形等方法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根据要解决的问题选择合适的已知条件,积累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测量物体(或线段)长度的过程中,初步学会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计量单位和测量方法,积累一些测量长度的经验,初步建立长度观念。

3、在拼图形、测量长度,以及观察物体等活动中,初步体会一些简单的图形变换方法,感受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学会与同伴合作,学会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并在交流中加深体验,提升认识。

(四)情感态度方面

1、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编制乘法口诀、观察和发现简单平面图形的特征、测量物体或线段长度等活动,获得一些学习成功的体验,感受乘法口诀的工整与简洁美,培养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在用学过的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测量或估计物体长度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活动过程的探索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3、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主动克服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逐步养成细心计算、自觉体验、发现错误及时改正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能正确地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能联系具体情境,初步认识乘、除法的含义;探索、理解、熟记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

(2)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初步认识线段,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会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线段或物体的长度。

2、教学难点:

(1)能联系四则运算的含义,用学过的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观察同一物体时,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有时是不同的。

六、具体措施

1、继续加强学习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认真审题和计算、重视验算、规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学习数学。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

如:

组织学生进行“数一数”的活动,帮助学生体验乘法的含义;开展“分一分”的活动,在大量平均分的过程中,体验除法的含义,等等。

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

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

同时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工合作,以提高数学活动的纪律。

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册教材提供了很多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材中还安排了一些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5、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学和相关思想的渗透。

6、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教学中,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根据本班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确定合理的教学起点和重点,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生活经验选择适当的教学素材创设教学情境,同时,适时地记录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7、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培养。

采取生生互帮与教师辅导相结合、数学学习与其他学科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多角度、多层面的对学困生进行辅导。

七、渗透法制教育:

(一)充分利用教材中潜在的法制教育的元素。

(二)借助情境教学,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三)讲解学生身边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课过程中联系学生身边的数学知识:

市场经济中交易、天气预报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抓住时机进行法制教育,净化学生心灵。

(五)通过展现数学的美来陶冶学生爱美的情操。

(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渗透法制教育。

附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

机动课时

备注

1

9.1-9.5

第1课时:

开学安全教育第一课

第一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第2课时:

连加和连减的计算(第1~2页例1、试一试及想想做做)

第3课时:

连加和连减的相关应用题(第3~4页例2、试一试及想想做做)

第4课时:

练习一

4

1

9月2日

正式上课

2

9.8-9.12

第1课时:

“同样多”的问题(第6~8页例3及想想做做)

第2课时:

“多多少”和“少多少”的问题(第8~10页例4及想想做做)

第3课时:

练习二

第二单元:

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

第4课时:

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

(一)(第12~14页例1及想想做做)

3

1

中秋节调休3天(根据调休情况灵活处理)

3

9.15-9.19

第1课时:

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

(二)(第14~15页例2及想想做做)

第2课时:

练习三(第16~17页)

第3课时:

有趣的七巧板(第18—19页)

4

1

4

9.22-9.26

第三单元:

表内乘法

(一)

第1课时:

加法与乘法之间的关系(第20~22页例1及试一试、例2及试一试、想想做做)

第2课时:

练习四(第23~24页)

第3课时:

2、3、4的乘法口诀(第25~27页例3、例4、例5及想想做做)

第4课时:

练习五(第28页)

4

5

9.29-10.3

第1课时:

5的乘法口诀(第29~30页例6及想想做做)

第2课时:

乘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第31~32页例7及试一试、想想做做)

2

1

国庆放假7天(根据调休情况灵活处理)

6

10.6-10.10

第1课时:

练习六(第33~34页)。

第2课时:

6的乘法口诀(第35~36页例8及想想做做)

第3、4课时:

第一次月考及讲评

4

2

第一次月考

7

10.13-10.17

第1课时:

练习七(第37~38页)

第2、3课时:

复习(第39~41页)

4

1

8

10.20-10.24

第四单元:

表内除法

(一)

第1课时:

平均分成几份(第42~43页例1、例2、试一试及想想做做)

第2课时:

每份有多少(第44~45页例3、试一试及想想做做)

第3课时:

平均分的相关问题(第46~47页例4及想想做做)

第4课时:

认识除法及除号(第48页例5、试一试及想想做做第1、2题)

4

1

9

10.27-10.31

第1课时:

认识除法及各部分的名称(第49~50页例6、试一试及想想做做第3、4题)

第2课时:

练习八(第51~52页)

第3课时:

运用乘法口诀求商(第53~54页例7、试一试及想想做做)

第4课时:

练习九(第55~56页)

4

1

10

11.3-11.7

半期素质检测及第二次月考

4

2

第二次月考

11

11.10-11.14

第1、2课时:

复习(第57~58页)

第3课时:

第四单元测验

第五单元:

厘米和米

第4课时:

认识线段(第59~60页例1及想想做做)

4

2

12

11.17-11.21

第1、2课时:

认识厘米(第61~63页例2、例3、例4及想想做做)

第3课时:

认识米(第64~65页例5、试一试及想想做做)

第4课时:

练习十(第66~67页)

4

1

13

11.24-11.28

第1课时:

我们身体上的“尺”(第68~69页)

第六单元:

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

(二)

第2课时:

7的乘法口诀(第70~71页例1及想想做做)

第3课时:

根据7的乘法口诀求商(第72—73页例2及想想做做)

第4课时:

练习十一(第74~75页)

4

2

14

12.1-12.5

第1课时:

8的乘法口诀(第76~77页例3及想想做做)

第2课时:

根据8的乘法口诀求商(第77~78页例4及想想做做)

第3、4课时:

第三次月考及讲评

4

1

第三次月考

15

12.8-12.12

第1课时:

练习十二(第79页)

第2课时:

9的乘法口诀(第80~81页例5、试一试及想想做做)

第3课时:

练习十三(第82页)

第4课时:

乘法口决表(第83~84页)

4

2

16

12.15-12.19

第1课时:

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第85页例6、试一试及想想做做)

第2课时:

练习十四(第86页)

第3、4课时:

复习(第96—97页)

4

1

17

12.22-12.26

第七单元:

观察物体

第1课时:

观察物体(第90—91页例1、例2及想想做做)

第2课时:

练习十五(第92—93页)

第3、4课时:

第六、七单元测试

4

2

18

12.29-2014.1.2

第八单元:

期末复习

第1、2、3、4课时:

期末复习(第94—98页)期末复习第95页第9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期末复习第98页第19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

1

19

1.5-1.9

评卷

20

 

寒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