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选修2《板块构造学说》word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696373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82.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选修2《板块构造学说》word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湘教版选修2《板块构造学说》word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湘教版选修2《板块构造学说》word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湘教版选修2《板块构造学说》word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湘教版选修2《板块构造学说》word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教版选修2《板块构造学说》word教案.docx

《湘教版选修2《板块构造学说》word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选修2《板块构造学说》word教案.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湘教版选修2《板块构造学说》word教案.docx

湘教版选修2《板块构造学说》word教案

地球科学大辞典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

总论

【全球板块构造】globalplatetectonics现代板块边界主要是根据全球地震活动带和各种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划分的,因为构造地震意味着两侧地质体发生相互错移。

沿全球洋中脊分布的张性浅源地震带反映了两侧板块在背向运动;沿大陆边缘分布的倾斜地震带(贝尼奥夫带)代表两侧板块相向汇聚。

由此得出全球板块分布(如图)。

新洋壳现在正沿大西洋等大洋中脊产生。

红海就是印度洋中脊伸入非洲板块、使后者裂离而出现的新生洋盆。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是欧亚板块和非洲、印澳板块碰撞汇聚的地方。

可以看出多数情况下洋、陆边缘与板块界线并不一致。

全球板块构造

(据D.P.McKenzieandF.Richter,1976)

箭头和数字示相邻板块运动的方向和速度,单位cm/a

Ⅰ.阿拉伯板块;Ⅱ.欧亚板块;Ⅲ.可可斯板块;Ⅳ.北美板块;Ⅴ.加勒比板块;Ⅵ.南美板块;Ⅶ.纳兹卡板块;Ⅷ.南极洲板块;Ⅸ.太平洋板块;Ⅹ.

菲律宾海板块;Ⅺ.澳大利亚印度板块;Ⅻ.非洲板块【岩石圈板块】lithosphereplate地球岩石圈被一些构造活动带(如洋中脊、岛弧海沟系、转换断层)分割成若干个不连续的板状块体。

每个板块的厚度50~150千米不等,面积大小也各不相同,故可按其直径大小划分为大、中、小板块。

也有人以巨板块、板块、亚板块和微板块等区分之。

最初由勒皮雄(LePichon,1968)将全球岩石圈划分出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等六个大板块。

以后,这些全球性的板块又被进一步划分出许多次一级板块。

例如美洲板块又被划分成南、北美洲两个板块等。

从垂向剖面上看,岩石圈板块具有双层结构,下部由上地幔上部物质组成,其成分相当于橄榄岩;上部即为莫霍面以上的地壳。

在空间上,板块的成分和厚度变化都很大。

板块的形状与全球海陆分布的地理面貌之间通常并不一致,只有少数例外,如太平洋板块主要全由洋壳组成,没有陆壳分布。

【新全球构造】newglobaltectonics以前人们把大陆漂移说称为全球构造学说,因为它的研究对象涉及整个地球。

后来出现的板块构造学说,其研究领域也遍及全球,但它的研究深度大大超过了前者,为了有所区别,人们将后者命名为新全球构造。

【板块运动】platemovement地壳沿大洋中脊产生,向海沟方向消减,它的运动可按欧拉定理(Eulerstheorem):

任一块体沿球面的运动可用绕一通过球心的轴的旋转来描绘。

板块沿地球表面的运动

(据Press,1982)图中板块B正相对板块A向东移动,由箭头矢量指示的板块运动方向和错移洋中脊的转换断层方向一致,并代表旋转纬线。

垂直这些纬线的法线的交点就是转动极的位置。

从而一个板块的运动可以根据绕特定极的转动(角速度)确定。

板块运动的线速度在转动极为零,90°处达最大值。

按照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测定,全球板块运动速度从2.0厘米/年(红海)到18.3厘米/年(南太平洋)不等。

【板块构造学说】platetectonicshypothesis见94页“板块构造学说”。

【地幔对流说】mantleconvectionhypothesis即对流说,指地球内部物质循环运动的一种方式,是板块运动动力机制的一种假说。

由霍姆斯(AHolmes,1928)和格里格斯(DGriggs,1939)提出。

现认为它是导致板块运移的主要机制。

岩石的不良热传导性和放射热积累使地幔物质地幔对流说升温、变轻,形成上升流,到软流圈顶部转为平流。

这种平流的前缘与另一相向平流相会,形成下降流;到深部下降流又转变成相背的平流,其前锋又回到了上升流底部,并对其进行补充,于是地幔内部就出现了对流环,这种现象称为地幔对流。

在地幔上升流的上方形成洋中脊的扩张,下降流发生处则导致板块俯冲,而在平流区地幔流拖拽板块,并使之水平运移。

【地幔对流】mantleconvection深部地幔物质由于热量增加、密度减少而形成热流上升,达到岩石圈之下再转为横向流动,随着温度下降,又转向地球内部的运动过程。

这一词汇在19世纪已有人提出,英国著名地质学家霍姆斯(AHolmes,1928)和格里格斯(D.Griggs,1939)试图用地幔对流作为大陆漂移的驱动力。

20世纪60年代这一观点被地质学家广泛接受,并成为海底扩张、板块移动以及地幔柱形成的重要机制。

地幔是由高温的热物质组成的。

由于地幔内部存在密度和温度的差异,导致固态物质也可以发生流动。

地幔对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既是一种热传导方式,又是一种物质流的运动。

地幔对流的过程是缓慢的;地幔对流的流动形态可地幔对流的假设以不同(如图所示)。

热的地幔物质上升减压常常伴随有部分熔融作用发生。

地幔对流可以是从核幔边界上升至岩石圈底部,形成全地幔对流环;也可以是分层对流,即上、下地幔分别形成对流环。

近些年来地震层析和地球化学研究成果已证实地幔的流变。

【地幔柱说】mantleplumetheory,plumetectonicshypothesis一种板块运动机制的学说,由摩根(W~J~M~o~r~g~a~n,1971)提出。

地幔柱指地幔深部物质的柱状上涌体,直径可达150千米,由放射热积累导致地幔深部或核幔边界的物质升温上涌形成。

地幔柱上升到岩石圈底部后向四周扩散,从而推动板块运动。

在地质历史上,地幔柱的位置相对固定而长期活动,其顶部引发的火山活动常形成火山链。

这种火山链由新到老位置的迁移指示板块运动的轨迹,即可把它当作板块运动的一个参照系。

目前已确证的地幔柱约有20个。

到了20世纪90年代,这一名词被赋予新的涵义,有些学者认为地幔柱可分为两类,即在地幔范围内存在因板块俯冲消减和重力陷落而成的冷地幔柱(coldplume)和核幔边界物质上涌而成的热地幔柱(hotplume)。

冷、热地幔柱的运动是地幔中物质运动的主要形式,它控制或驱动了板块运动,导致岩浆活动、地震发生和磁极倒转,影响着全球性大地基准面变化、全球气候变化以及生物灭绝与繁衍。

热地幔柱上升可以导致大陆破裂、大洋开启;冷地幔柱的回流则引起洋壳俯冲和板块碰撞。

还有些学者预言:

地幔柱构造正在发展成为一种超越板块构造的地球动力学新模式和大地构造新理论。

然而由于存在众多难以用地幔柱构造加以解释的地质现象,这一新理论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超级地幔柱】supermantleplume又称巨型地幔柱。

由Fukao和Maruyama(1994)提出的一种地球内部物质运动方式和全球动力学假说。

巨型地幔柱起初指起源于核幔边界,直径达数千千米的热物质上涌体(即热地幔柱),是大陆裂解和海底扩张的基本动力。

目前全球共有两个巨型热地幔柱,分别位于南太平洋和非洲下面。

后来发现除上升热地幔柱外,在亚洲大陆之下超级地幔柱的颈缩膨胀构造还存在一个由俯冲物质在上、下地幔边界堆积形成的巨型冷地幔柱,它是大陆聚合的驱动力。

冷地幔柱到达核幔边界,引起热扰动和热物质上涌。

巨型热地幔柱和冷地幔柱相辅相伴出现,构成了现代地球物质热对流的主要方式。

超级地幔柱的形态及上涌过程复杂,丸山茂德将其简化为图所示:

地幔柱从D″层上升并颈缩变细,到达地幔中部后向670千米深度逐渐扩展;在670千米深度附近巨型地幔柱分为若干较小的二级地幔柱向上喷涌;在升至板块底部后再次横向扩展,并沿板块的断裂或薄弱地带上升,而形成更小的三级地幔柱。

现在地球上的大约50个热点,可用这些三级地幔柱来解释。

不过,目前这些二、三级分支地幔柱的存在及形态还带有很大的推测成分。

超级热地幔柱的形状及其地表显示

(据Maruyama,1994)【涌流构造说】surgetectonichypothesis曾译颤动构造。

迈耶霍夫等(Meyerhoffetal.,1977)提出的一个新全球构造和地球动力学假说,即软流圈涌动的驱动机制。

由于地球收缩引起冷凝的岩石圈地块塌陷到软流圈中时,部分岩浆依重力法则上涌,直至达到岩浆密度与周围岩石密度相平衡的位置上才会停止下来。

这一过程正像一个巨型液压机,遵循帕斯卡定律,通过岩浆的涌动把所受压力传递到各个方向。

强烈的岩浆涌动对构造运动起决定作用。

岩浆涌流通道是岩石圈中最基本的构造单元,可以依据近40种物性标志加以鉴别。

涌流通道被分为洋盆型、大陆边缘型和大陆型等三类。

大洋中脊是洋盆型涌流通道中的主干通道,这些通道可为构造运动提供浅层作用机制。

它们的存在可由全球热流图证实。

迈耶霍夫等(1992)提出了一些用板块构造学说得不到合理解释的地质现象,例如全球高热流带(大于55毫瓦/米2)相互连通的网状分布形式,用涌流构造说可得到圆满地说明:

网状高热流带是由下伏涌流通道网络形成的。

如果涌流通道被强烈压缩,它们可变为裂谷带或褶皱带,每个涌流通道的变形形式是它上面岩石圈厚度的函数;又如声谱仪显示洋中脊被众多纵向裂隙切割,提示洋中脊下面软流圈的流动方向并非与洋中脊相垂直,而是和洋中脊平行;迈耶霍夫等(1992)以此作为批判海底扩张和证实涌流通道存在的证据。

涌流构造假说指出了板块构造假说之不足,提出了一个将岩浆活动和构造作用诸方面相统一全球主要热点分布图

(据Condie,2001)的机制,但至今这一假说还不是很完善的。

【热点】hotspot形成与板块边界无关的、来自上地幔中相对固定的火山的岩浆源。

威尔逊(J.T.Wilson1963)提出,指通常伴有大规模火山活动的地表高热流区。

全球火山大部分沿板块边界,特别是洋中脊分布。

可是板块内部有些地方也有强烈的火山活动,而且它们下面并没有海底扩张作用发生。

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群岛及其西延的天皇海岭,呈线形延伸,长度超过6000千米,由最东端的冒纳罗亚活火山(时代为零),向西依次变老,到最西北毗邻千岛海沟的底特律海山(约80百万年)。

相应地貌上也由活火山岛变为休眠火山岛,高度降低、破坏程度加大,最后成为海下截顶山。

这一现象被解释为太平洋板块向西北运移过程中通过下伏固定热点留下的迹线。

图为印度洋和大西洋中的主要热点。

摩根(W.J.Morgan,1971)明确提出这些热点是下地幔对流的表现,即热点是地幔柱的地表表现。

洋底高原即海台多由热点火山产生,如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翁通爪哇海台。

有些热点也出现在大陆内部,如美国黄石公园。

中国的峨眉山玄武岩也是热点火山的产物。

【贝纳尔瑞利对流模型】BenardRayleighconvectivemodel由贝纳尔和贝纳尔涡瑞利分别通过实验研究提出的有关热对流作用形成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的、从定性到定量的实验。

1906年法国学者贝纳尔进行的较详细的基础实验证明,只有当温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受热部分才会从各处上升,而它们的周围则会下降。

继之,就会出现如图所示那样无数规则的正六角形,温度增高的部分会在六角形中心上升,而冷却部分沿六角形边缘下降。

这就是所谓的贝纳尔蜂巢或贝纳尔涡”(B'enardcells)。

进而还表明贝纳尔蜂巢是稳定的;流质层的厚度和正六角形的边长之比恒近于1。

后来,1916年瑞利发表了新的研究成果表明:

只有下部加热速度大到不能被热传导向外充分排出时,才能形成对流。

产生对流的条件为Ra=αβgh4kV式中:

Ra为瑞利数;h为流质层厚度;α是膨胀系数,β为地温梯度,g是重力加速度;k为热扩散率;V为黏性系数。

当Ra达到一定值(约为1000)时即

可产生热对流。

【海底扩张说】seafloorspreadinghypothesis地幔物质沿洋中脊或裂谷系上升,充填裂谷,产生新的海底,并逐渐向洋中脊或裂谷两侧扩张的过程。

由赫斯(HHHess)和迪茨(RSDietz)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关于大洋岩石圈生长和运动方式的学说,是对大陆漂移学说的重要发展,也是板块构造学说最主要的理论基础。

该学说认为:

大洋岩石圈由对流上升岩浆形成于扩张的洋中脊,并以每年1~10厘米的速度垂直于洋中脊向两侧扩张运动,然后在俯冲带又沉入地幔,从而导致大洋岩石圈一面生长、一面消亡、不断更新;因而洋底基本没有比侏罗纪更老的洋壳岩石。

海底扩张现象还有许多观测资料证明,但其中最重要的证据还是海底洋壳存在平行排列的对称磁异常条带和数十万年为周期的地磁场倒转,洋底年龄自洋中脊向两侧逐渐变老,横向上正、负磁异常随时间的更替与地球磁极倒转一致。

近年来还证明,海底扩张作用不仅存在于大洋中脊,同样也发生于边缘海盆地中。

【等态论】isostateism美国学者乌尔夫提出的一个新的地球构造演化假说。

它用热量得失的差异所引起的上地幔体积和物态变化,以及由岩石圈表面沉积和侵蚀所造成的压力变化,来解释地球表层的构造演化。

他假定上地幔由榴辉岩和上覆玄武岩组成,放射性衰变引起的增温可造成地壳垂直上升,上升的幅度可达地壳厚度的20%。

这一假说认为,西藏高原的上升所需的能量,用等态论解释,仅需所谓印度板块俯冲所导致的上升所需能量的一小部分。

另外一些用板块构造难以解释的现象,也可以用等态论加以解释。

如太平洋边缘地质的独特性、地震带的带状分布或穹窿状分布、海洋盆地的起源、火山作用以及变质作用等。

【大陆增生】continentalaccretion由丹纳(JDDana)于19世纪提出的一种有关地壳演化的理论。

认为大陆是通过新生大陆物质向原始陆核周缘添加而逐渐增长的。

新生大陆物质积聚于陆核边缘的地槽内,后经造山运动而固化,成为大陆的一部分;发育于其外侧的更新地槽的固结,使大陆面积进一步扩大,即形成所谓的“地槽迁移”。

这个假说当时没有被地质学界普遍接受,但在20世纪60年代板块学说兴起之后,仍被应用于解释大陆的增生。

不同的是,板块构造说认为在主动大陆边缘,由岩浆活动引起酸性物质的不断增加,以及地体或岛弧与大陆、大陆与大陆的碰撞拼合作用等导致的陆壳不断增长扩大的现象,叫大陆增生。

增长到相当大的大陆地块又可以由于地幔对流作用,在岩石圈发生离散的地方被裂解,而当破裂了的陆块漂移离开时,便产生新的洋盆,于是每一个大陆碎块都将成为进一步增生的独立陆核。

新的研究认为,大陆增生可以有多种机制和方式,有侧向和垂向的加积增生,并认为大规模的大陆增生主要发生于太古宙和古元古代。

【大陆动力学】continentaldynamics1989年在美国地质文献中出现的新名词,是在当代板块构造说新的发展基础上提出的重要科学问题和研究领域。

它从大陆尺度研究大陆形成演化和动力学机制等基本问题,其核心是把大陆作为一个独立的动力学系统来研究,它通过研究大陆形成过程和演化历史等各种基本问题,来阐明大陆与整个地球系统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基于已经获得的资料表明大陆与大洋岩石圈乃至上地幔的结构不同。

大陆岩石圈的生成、保存和消失过程要比板块构造学说所阐明的大洋岩石圈生长和消亡过程复杂得多。

因此有必要针对大陆的独特情况和亟待解决的大陆基本科学问题开展研究,建立大陆动力学理论。

美国国家大陆动力学研究的科学目标有:

大陆的成因与演化、大陆地幔、地震和板块边界的相互作用、岩浆和火山系统、大陆岩石圈的变形和活动性、气候和全球变化的地球系统的历史、沉积盆地、地壳与水圈的相互作用等。

一般认为,大陆动力学研究有两个支柱,即野外实验室和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观测台网。

大陆动力学是地球动力学的构成部分,地球动力学是地球构造过程的动力学机制的统称。

文献中经常出现的一个名词,常常与某些代表特定地质过程的名词连用,例如,化学地球动力学、成矿作用地球动力学等等,但是迄今为止对地球动力学这一概念尚无一个明确而统一的定义。

根据不同学者引用这一名词的背景,似乎可以把地球动力学理解为地球上地质过程的动力学机制的统称。

当今研究领域包括大陆动力学、地幔动力学和盆地动力学等。

【地幔动力学】mantledynamics发生在地幔内部的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作用的动力学过程与机制。

地幔动力学通过物理和数值模拟来了解地幔对流的基本特征,特别是通过地幔密度分布的不均一来建立地幔内部物质运动的动力学模型。

由于地幔深埋于地下,人类只能通过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和岩石探针技术对地幔进行研究,所以目前对地幔动力学问题还知之甚少。

【盆地动力学】basingeodynamics从全球构造和地球动力学角度来研究沉积盆地的成因和演化。

许多沉积盆地形成于多重动力机制,如既有伸展又有走滑;在盆地演化的不同阶段,动力机制又可以发生巨大的改变,如前期伸展、后期在挤压背景下拗陷等。

因之,强调沉积盆地的研究必须对它做深入的动力过程分析。

此外,尚需研究盆地形成和发展过程与地幔动力学之间的相互关系。

上述内容表明,除了研究地层格架、沉积相和沉积体系、层序地层学、构造样式等静态的盆地构成要素外,盆地动力学强调要更多地揭示动态的参数和过程,其中最重要的是盆地的流体系统及其动力学过程的研究,这对揭示油气的成藏、矿床的成矿和水资源的分布规律都具有重大意义。

板块构造

【板块】plate地球岩石圈被洋中脊、岛弧海沟系、转换断层等三大构造活动带分割形成的大小不一的不连续的岩石圈块体。

【大板块】megaplate又称巨板块。

专指全球性的、最初由勒皮雄(LePichon,1968)将全球划分的六个大板块,即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除了太平洋板块基本上由洋壳组成以外,其他各大板块都含有陆壳和洋壳。

这些大板块朝一定方向的运动要持续几千万年,甚至上亿年,这就导致了板块边界长时期的定向构造作用。

【中板块】mesoplate大板块内的次一级块体。

它既可以是六大板块裂解的产物,也可以指虽然已与其他板块拼合在一起,但在地质历史上确曾独立存在过的板块。

前者如地质文献中经常提及的菲律宾海板块和加勒比板块;后者如中朝板块。

中板块的位移和转动取决于大板块的运动方式与方向。

【小板块】smallplate面积大体在10万平方千米以内的板块。

这种板块通常出现在两个大陆板块之间,或大陆和岛弧的碰撞带中。

如介于欧亚和非洲大陆间的土耳其爱琴海板块,介于澳大利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间的新赫布里底板块和汤加板块等。

此类板块具有较快的运动速率和较复杂的运动方式,但归根结底还是受控于大板块的运动。

【微板块】microplate迄今为止板块构造学说所认可的最小一级板块,是研究板内构造时提出的。

主要借助于卫星照片、古地磁数据、同位素年龄、地热流变化和岩石成分等。

研究微板块的存在和发展历史,如对墨西哥微板块聚合问题的研究,已取得较好的成果。

【板条】platelath板块内具有相对独立运动和变形表现的构造单元,形态上为长度远大于宽度的条状体,马宗晋等(2003)提出。

板块运动并不完全是整个板块整齐划一的运动,板块内部也可划分次级单元和发生板内变形。

如太平洋板块东侧垂直洋中脊走向的一系列长数千千米、近东西向的转换断层,如门多西诺断裂带等把板块切割成一系列近等间距、宽达上百千米的条状体。

这些条状体都有拗曲,而且不同条状体拗曲的顶点明显错位;相邻条状体的磁异常条带宽度差别往往也很大,说明它们的开裂速度不完全相同。

此外在大洋板块俯冲下插过程中,板块插入部分反复挠曲,其前端很易被撕裂,也会形成一系列的条状体。

太平洋板块各俯冲带,甚至同一俯冲带的不同地段显示出俯冲运动的差异就是很好的证明。

所以可将这些条状体称为板条构造,简称板条。

大陆板块内部也可划分出板条,如中国大陆被几条明显的纬向构造分出的一些条带。

深入研究板条构造不仅有助于探讨板块的运动学和动力学问题,对地质灾害和矿产的分布、成因研究也有一定意义。

【板舌】platetongue又称板片(slab)。

马宗晋板舌的两种成因和形态示意

(据马宗晋等,2003)

S撕裂点;F剪接摩擦点;A平缓下拗型;B陡峭下拗型;C平缓上拗型;

D双拗型等(2003)提出,指板块俯冲下插的部分,环太平洋带是洋、陆汇聚,出现深俯冲的典型地区。

俯冲下插部分的角度和形态差别很大,但总的形态很像舌头。

为了对板块的俯冲下插部分作较细致的描述并进一步划分构造要素,可把板舌的不同部位分别称为舌基、舌根、舌端和舌侧壁;覆盖在板舌上方的上覆板块部分称为舌盖(如图)。

南美洲西海岸板舌的差异变形最为明显,上拗型下插和下拗型下插相间出现,控制了火山活动的有无和金属成矿带的分段。

【板块构造】platetectonic由于洋底分裂、扩张、板块间的运动和相互作用形成的全球性板状地质构造。

【古板块构造】palaeoplate(fossilplate)tectonics指前新生代的板块构造。

地质学家们试图运用板块构造学说来解释地质历史悠久的大陆构造演化进程,因此古板块构造的重建就成为当今大陆动力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它的研究内容包括:

厘定古板块的存在及其边界,恢复古板块构造格局,探讨古板块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大陆变形过程。

世界上许多造山带都被认为是古板块的边界,由不同板块的大陆碰撞形成,如乌拉尔、阿巴拉契亚造山带等。

板块有三类边界,离散边界(洋中脊)和转换边界(转换断层)难于长期保存,汇聚边界(地缝合线)就成为寻觅古板块遗迹的重要线索,以及划分古板块边界的主要依据。

【板内块体】intraplatebmocks现代地震活动带的分布以及通过空间定位系统和卫星激光测距建立的GPS网、SLR网等的观测结果,表明大陆在周围板块作用下,内部存在复杂的差异运动。

马杏垣等(1989)根据现代地壳运动的速度场,将板内构造进行分区,板内地块称之为板内块体。

可以看出在印度板块的推挤下,中国大陆西部存在明显的向北运动,运动速率从南向北逐渐减小。

过银川昆明南北纬向线以后运动方向转为向东,速度也显著降低。

【大陆根】continentalroot稳定克拉通的大陆性状可深深插入地幔之中,可深达400千米,被形象地称为大陆根。

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现大陆下方的地震波走时要快于大洋下面,把这种不同归结于向下至少200千米深度范围内岩石类型不同。

结合其他支持这些深位差异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资料,人们提出大陆是带着几百千米化学成分上不同的地幔岩石漂移的。

80年代发表了全球地震层析图像,根据地震波走时异常明确提出稳定克拉通的大陆性状可深达约400千米,即古老陆核的根部比最厚的大洋岩石圈还要厚得多。

根据反射地震也发现加拿大地盾下面有深达400千米的高速根,它正好位于北美中心和地质上最老的部分:

苏必利尔克拉通下面。

支持厚大陆根的直观证据来自含金刚石的金伯利岩岩筒。

南非金刚石包裹体中的细小矿物晶体和金刚石所在地幔岩的测定,显示它们是在900~1200℃、150~200千米深度范围内生成的。

【壳幔循环】crustmantlecycle沿贝尼奥夫带的地震活动最大深度超过600千米,提示洋壳可俯冲到上地幔的底部,然后通过释压重熔又以火山弧岩浆活动的形式部分返回地壳。

另一方面大量地球化学资料早已证实幔源岩浆岩在地表的广泛存在。

全球地幔可分四种类型,其中富集地幔Ⅱ型(EMII)普遍认为源自消减和再旋回的大陆物质。

这不仅因为它的锶、铷和铅同位素与陆源沉积物相似,而且岛弧火山岩和具有EMII印记的大洋玄武岩有明确的亲缘关系。

所有这些都提示壳、幔密切的物质和能量交换。

地表热点火山和大火成岩省等现象以及地幔柱理论的提出更把壳幔循环概念扩大到地球各层圈的相互作用,包括对地磁场反转、温室气体排放、碳循环、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等。

壳幔相互作用概念已构成现今全球和大陆动力学理论框架的核心。

【板内变形作用】intraplatedeformation又称陆内变形作用(intracontinentaldeformation)。

经典的板块构造理论认为岩石圈板块是刚性的,地壳变形只沿板块边界发生。

但是后来的研究发现,大陆内部广泛存在弥散性的变形,在远离板块边界的地方也会出现线状构造变形带,而且其成因不能和已知的板缘活动联系起来。

中国中生代的燕山造山带和新生代的天山造山带都是这方面的典型实例。

它们都以克拉通盖层为基底,造山带没有明确的边界,内部单元分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