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树德中学学年高二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696192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341.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树德中学学年高二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树德中学学年高二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树德中学学年高二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树德中学学年高二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树德中学学年高二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树德中学学年高二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树德中学学年高二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树德中学学年高二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树德中学学年高二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树德中学学年高二月考生物试题解析版

高2015级第四期5月阶段性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酵母菌和醋酸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都能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

B.两者都能在无氧环境中生存,都是单细胞真核生物

C.两者细胞内都含有合成蛋白质的“车间”

D.两者都属于微生物,可构成一个种群

【答案】C

【解析】两者都是异养型,都不能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A错误;醋酸杆菌是好氧型生物,不能在无氧环境中生存,是单细胞原核生物;而酵母菌能在无氧环境中生存,是单细胞真核生物,B错误;两者细胞内都含有合成蛋白质的“车间”--核糖体,C正确;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两者是不同种生物,不能构成一个种群,D错误。

2.下列评价果酒和果醋制作是否成功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A.通过观察相关微生物的存在或数量变化进行鉴定

B.通过向果酒发酵液中加入重铬酸钾试剂进行鉴定

C.通过检测果酒发酵前后发酵液的温度变化进行鉴定

D.通过检测果醋发酵前后发酵液的酸碱度变化进行鉴定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果醋是醋酸菌发酵产生的,醋酸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细胞核,果酒是酵母菌发酵产生的,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有细胞核,因此可以通过显微镜下观察相关微生物的存在或数量变化进行鉴定果酒和果醋制作是否成功,A正确;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溶液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因此可以通过向果酒发酵液中加入重铬酸钾试剂鉴定果酒制作是否成功,B正确;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会释放热量导致发酵液的温度发生变化,因此不能通过检测果酒发酵前后发酵液的温度变化来鉴定果酒制作是否成功,C错误;醋酸发酵过程醋酸菌产生醋酸,PH肯定会下降,因此可以通过检测果醋发酵前后发酵液的pH变化鉴定果醋制作是否成功,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3.关于发酵过程产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果汁发酵是否进行了无氧呼吸,可观察是否产生气泡来检验

B.检验醋酸产生的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品尝或用pH试纸鉴定

C.当缺少氧气和糖源时,醋酸菌可以将糖分解为醋酸

D.测定果酒、果醋的产生和亚硝酸盐的含量均可用品尝法

【答案】B

【解析】果汁发酵是否产生进行了无氧呼吸,看是否产生酒精,可用重铬酸钾来检验,A错误;检验醋酸产生的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品尝或用pH试纸鉴定,B正确;醋酸菌是好氧菌,C错误;亚硝酸盐无味且有毒,不能用品尝法检测其含量,D错误;答案是B。

【考点定位】用比色法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酒酵母制酒及乙酸菌由酒制醋

【名师点睛】知识拓展:

酒精遇酸化的重铬酸钾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灰绿色;过程的生产会使溶液呈现酸味或PH下降;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反应后,再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生成紫红色复合物,因此可以用重铬酸钾、品尝或PH试纸、氨基苯磺酸和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检测酒精、醋酸和亚硝酸盐。

4.下列关于腐乳和泡菜制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主要菌种都是原核生物B.制作过程都不必严格无菌操作

C.所用的装置都需要密封D.所用的菌种都需要人工接种

【答案】B

【解析】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属于真核生物,A错误;制作过程都不必严格无菌操作,B正确;腐乳制作的前期不需要密封,C错误;所用的菌种不都需要人工接种,如腐乳制作的菌种可以是空气中的毛霉孢子,D错误.

【考点定位】制作腐乳的科学原理及影响腐乳品质的条件;制作泡莱

【名师点睛】1、参与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腐乳制作的原理:

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2、参与泡菜制作的微生物是乳酸菌,泡菜制作的原理:

(1)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将糖分解为乳酸.

(2)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会引起亚硝酸盐的含量的变化.

温度过高,食盐用量不足10%、腌制时间过短,容易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一般在腌制10天后,亚硝酸盐的含量开始下降.

(3)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

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目测比较,估算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

5.下列与腐乳制作过程相关的操作,叙述错误的是()

A.为了有利于毛霉的生长,豆腐块应整齐排放,保持适当的距离

B.豆腐块装瓶时,为了避免影响口味,逐层加盐量大致相等

C.装瓶时,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迅速用胶条密封保存

D.加入胡椒、花椒、八角、桂皮、姜、辣椒等香辛料,调节口味

【答案】B

【解析】A、毛霉的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则豆腐块整齐排放时保持适当的距离,有利于毛霉的生长,A正确;

B、腐乳制作过程中,豆腐块装瓶时,要分层摆放并逐层加盐随着层数的加高,加盐量也增加,在瓶口表面铺盐厚些,以防止杂菌从瓶口进入B错误;

C、装瓶时,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迅速用胶条密封保存,防止杂菌的污染,C正确;

D、加入胡椒、花椒、八角、桂皮、姜、辣椒等香辛料,具有调味和杀菌的作用,从而影响腐乳的风味或质量,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豆腐乳的制作过程和条件

6.下列关于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B.制备标准显色液是为了进行目测比色

C.制备样品处理液,加入氢氧化铝乳液的目的是除去色素等杂质,得到澄清溶液

D.泡菜腌制时间长短会影响亚硝酸盐含量,温度和食盐的量用也会影响其含量

【答案】A

【解析】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形成玫瑰红色染料,A项错误;制备标准显色液是为了进行目测比色,B项正确;氢氧化铝乳液具有吸附作用,制备样品处理液,加入氢氧化铝乳液的目的是除去色素等杂质,得到澄清溶液,C项正确;泡菜腌制时间过短,亚硝酸盐含量增加,一般腌制10天后,亚硝酸盐含量下降;温度过高、食盐用量较低,也会增加其含量,D项正确。

7.分离纯化大肠杆菌最常用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均将大肠杆菌接种在固体培养基的表面

B.获得的每个菌落均是由一个细菌繁殖而来的子细胞群

C.都应在火焰附近进行操作,以防止杂菌污染

D.稀释分散菌种的原理不同,均能达到分离纯化大肠杆菌的目的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所用的培养基均为固体培养基,故A正确;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时,如果稀释度不够,获得的单个菌落就可能是由多个细菌细胞繁殖形成的,故B错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都应在火焰附近进行操作,以防止杂菌污染,故C正确;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稀释分散菌种的原理不同,但是能达到分离纯化大肠杆菌的目的,故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分离纯化菌种的方法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8.在做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A同学从对应106培养基上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而其他同学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

产生A同学结果的原因可能有()

①土样不同②培养基污染③操作失误④没有设置对照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答案】D

【解析】同一稀释浓度下菌落数不同,产生A同学结果的可能的原因可能是土样不同、培养基污染,或者操作失误,未达到相应的稀释倍数。

9.请选出下列正确的操作步骤()

①土壤取样

②称取10g土壤取出加入盛有90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

③吸取0.1ml进行平板涂布

④依次稀释至101、102、103、104、105、106、107稀释度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D.①→④→②→③

【答案】C

.............................................

考点:

本题考查样品的稀释和稀释液的取样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0.下列有关分解纤维素微生物的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纤维素酶的发酵方法有液体发酵和半固体发酵

B.对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进行了初步筛选后,无需再进行其他实验

C.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对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的测定

D.两种刚果红染色法不会出现相同的透明圈

【答案】C

【解析】纤维素酶的发酵方法有液体发酵和固体发酵,A项错误;对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进行了初步筛选后,还需要进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实验,B项错误;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对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的测定,C项正确;两种刚果红染色法只是刚果红加入的时间不同,会出现相同的透明圈,D项错误。

11.通过选择培养基可以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所需的微生物。

在缺乏氮源的培养基上大部分微生物无法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在培养基中加入10%酚可以抑制细菌和霉菌。

利用下述方法不能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别分离出 ()

A.大肠杆菌B.霉菌C.放线菌D.固氮细菌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在缺乏氮源的培养基上大部分微生物无法生长可以分离出固氮菌,故D正确。

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可以分离出霉菌,故B正确。

在培养基中加入10%酚可以抑制细菌和霉菌可以分离出放线菌,故C正确。

无法分离出大肠杆菌,故A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离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12.橘皮精油的提取操作流程是()

A.石灰水浸泡→过滤→漂洗→静置→压榨→静置→再次过滤→橘皮油

B.石灰水浸泡→压榨→过滤→静置→再次过滤→静置→橘皮油

C.石灰水浸泡→漂洗→压榨→过滤→静置→再次过滤→橘皮油

D.石灰水浸泡→漂洗→过滤→压榨→静置→再次过滤→橘皮油

【答案】C

【解析】橘皮精油的提取操作流程是石灰水浸泡→漂洗→压榨→过滤→静置→再次过滤→橘皮油。

13.在玫瑰精油的提取中,要加入无水硫酸钠,应在哪一步后加入()

A.水蒸气蒸馏B.分离油层C.过滤D.水解

【答案】B

【解析】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玫瑰精油时,在油水混合物中加入氯化钠的作用是可以增加水的密度,便于油水分离.分离出的油层中加入无水硫酸钠的作用是吸收薄荷油中残留的水分,B正确。

【考点定位】提取玫瑰精油

【名师点睛】学生对提取玫瑰精油步骤理解不清

提取玫瑰精油实验

(1)方法:

水蒸气蒸馏法。

(2)实验流程

14.胡萝卜素用纸层析法鉴定时,滤纸两边不能接触,因为(  )

A.不出现层析带B.层析带颜色浅

C.由于毛细现象而使溶液前沿不齐D.阻碍色素上升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胡萝卜素用纸层析法鉴定时,滤纸两边不能接触,否则会由于毛细现象而使此处的层析液扩散过快而使溶剂前沿不齐.

故选:

C.

15.下列对胡萝卜素的提取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把新鲜的胡萝卜颗粒于烘箱中烘干时,温度越高、干燥时间越长,烘干效果越好

B.在萃取过程中,在瓶口安装冷凝回流装置,是为了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的挥发

C.在浓缩前,没有必要进行过滤

D.将滤液用蒸馏装置进行蒸馏,蒸发出去的是胡萝卜素,留下的是有机溶剂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在把新鲜的胡萝卜置于烘箱中烘干时,温度越高、干燥时间越长,胡萝卜素会分解,故A错误;在萃取过程中,为了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挥发需要在瓶中安装冷凝回流装置,故B正确;在浓缩干燥前,需要进行过滤出去萃取液中的不溶物,故C错误;将滤液用蒸馏装置进行蒸馏,要收集蒸发出去的液体,蒸发出去的是有机溶液,留下的是胡萝卜素,故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6.有关植物精油的提取,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从颜色方面来评价

②从气味方面来评价

③课题只是对植物精油进行了粗提取

④课题提取的植物精油纯度很高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答案】B

【解析】提取的植物精油,可以从从颜色、气味方面来进行评价;课题只是对植物精油进行了粗提取,提取物中还含有较多的杂质。

17.一棵桃树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

A.细胞→个体

B.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C.细胞→器官→组织→系统→个体

D.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桃树是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

因此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考点:

本题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18.有关细胞学说的建立,正确的是()

A.该学说认为除病毒外,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及细胞产物构成的

B.施旺和施莱登认为“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即“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C.显微镜的发明和应用为细胞学说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D.该学说认为由细胞构成的生物分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细胞学说的内容是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A错误;施旺和施莱登认为“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是对的,是施莱登的朋友耐格里用显微镜观察发现“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B错误;科学和技术是共同进步的。

C正确;细胞学说只涉及到动植物细胞,还没发现原核生物,D错误。

考点:

考查细胞学说的发现过程以及细胞学说的内容。

意在考察学生对于生命科学史的识记能力。

19.下面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植物叶表皮气孔时的几个操作步骤。

要把显微镜视野下的图像从图中的甲转为乙,规范的操作步骤是(  )

①调动载玻片 

②调节光圈和反光镜 

③调动转换器

④动细准焦螺旋 

⑤转动粗准焦螺旋

A.①③②④B.①②③④C.②①③④D.③②①⑤

【答案】A

【解析】把显微镜视野下的图像从图中的甲转为乙,首先应调动载玻片,使气孔位于视野中央;然后调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图像清晰。

20.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

A.DNA和RNA分子的碱基组成相同

B.葡萄糖是构成麦芽糖、纤维素、淀粉和糖原的基本单位

C.性激素、生长激素的元素组成相同

D.植物的成熟叶比幼嫩叶面积大,因此水的百分含量也高一些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DNA中有特有碱基A,RNA中有特有碱基U,故A错误。

麦芽糖、纤维素、淀粉和糖原都是由葡萄糖组成的,故B正确。

性激素是固醇类,由CHO元素组成,而生长激素是蛋白质,是由CHON组成,故C错误。

植物成熟叶新陈代谢速率比幼嫩叶低,自由水的含量较低,故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21.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马铃薯植株缺K,将会造成其产量下降

B.Mg是叶绿体中各种色素分子必不可少的组成元素

C.由Fe参与组成的血红蛋白,是内环境的成分之一

D.P是组成磷脂、ATP、NADPH及核糖等多种化合物的组成元素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K可促进淀粉运输,缺K可能导致淀粉类储藏器官生长速率下降,A正确;镁是组成叶绿素的必不缺少的元素,B错误;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C错误;核糖的元素组成是CHO,没有P,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无机盐的作用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2.根据表中分析,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在氧化分解时的差异,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物质

各元素比例

氧化分解时

C

O

耗氧量

释放能量

产生的水

脂肪

75%

13%

较多

较多

X

糖类

44%

50%

较少

较少

Y

A.相同质量条件下,脂肪比糖类在氧化分解时耗氧量多

B.脂肪中H的比例是12%

C.相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氧化分解时产生的水量X

D.脂肪中H的比例较高,所以释放的能量较多

【答案】C

【解析】据表可知,相同质量条件下,脂肪比糖类在氧化分解时耗氧量多,A项正确;脂肪中H的比例是1—75%—13%=12%,B项正确;相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氧化分解时产生的水量X>Y,C项错误;脂肪中H的比例较高,所以氧化分解时消耗氧气较多,释放的能量较多,D项正确。

23.下列物质中,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化合物,该化合物中含有氨基、羧基、肽键数依次是()

A.1、1、2B.1、2、2

C.2、2、2D.1、1、3

【答案】C

【解析】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二者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图中①③⑤符合这一特点;③的R基中含有羧基,⑤的R基中含有氨基,它们通过脱水缩合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肽键数是3—1=2,含有氨基、羧基数依次是2、2。

24.如图为某物质部分结构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能构成一个完整核苷酸的是图中的b

B.核苷酸链的五碳糖是核糖或脱氧核糖

C.该核苷酸链中的每个五碳糖都连接了两个磷酸基团

D.由图可知,该化合物中也可能含有氢键

【答案】D

【解析】能构成一个完整核苷酸的是图中的a,A项错误;该物质含有U,应为RNA,核苷酸链的五碳糖是核糖,B项错误;该核苷酸链中除最后一个五碳糖外,其余的每个五碳糖都连接了两个磷酸基团,C项错误;由图可知,RNA中可能出现碱基互补配对,可能含有氢键,D项正确。

25.下列关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操作步骤中,正确的是(  )

A.取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水解→制作涂片→冲洗涂片→染色→观察

B.取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制作涂片→冲洗涂片→水解→染色→观察

C.取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制作涂片→水解→冲洗涂片→染色→观察

D.取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水解→制作涂片→染色→冲洗涂片→观察

【答案】C

【解析】略

26.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可用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蒸馏水来鉴定葡萄糖和尿液中的蛋白质

B.脂肪的切片法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色的脂肪颗粒

C.鉴定蛋白质时,要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摇匀后,再加入B液

D.在使用苏丹Ⅲ鉴定脂肪的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洗去实验材料上的浮色

【答案】D

【解析】鉴定葡萄糖和蛋白质应选用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二者成分相同,只是后者硫酸铜溶液浓度较低,可用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蒸馏水来鉴定葡萄糖和尿液中的蛋白质,A项正确;脂肪的切片法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色的脂肪颗粒,B项正确;鉴定蛋白质时,要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摇匀后,再加入B液,C项正确;在使用苏丹Ⅲ鉴定脂肪的实验中,洗去实验材料上的浮色应用50%的酒精,D项错误。

【点睛】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使用方法的不同:

(1)斐林试剂:

应等量混合后使用,且需要水浴加热;

(2)双缩脲试剂:

应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摇匀后,再加入2滴硫酸铜溶液。

硫酸铜溶液加入过多,会影响紫色的观察。

27.如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②与③是静止不动的

B.③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C.葡萄糖通过细胞膜需要②的协助

D.细胞识别与糖蛋白①有关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蛋白质和少量糖类组成,脂质中磷脂最丰富,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在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而成的糖蛋白,叫做糖被,糖被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密切关系.

解:

A、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①是糖蛋白、②是蛋白质分子、③是磷脂双分子层.其中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细胞膜中蛋白质和磷脂都是可以流动的,这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性,即流动性,故A错误;

B、③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B正确;

C、葡萄糖通过细胞膜是主动运输或者协助扩散,这二者都需要载体蛋白,所以葡萄糖通过细胞膜需要②的协助,C正确;

D、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识别功能,D正确.

故选:

A.

考点: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细胞膜的成分;细胞膜的功能.

28.下列有关酵母菌、颤藻、小球藻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有核糖体,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有关

B.都属于生产者,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C.都有细胞壁,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D.都有细胞膜,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答案】C

【解析】颤藻属于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没有核仁,A项错误;酵母菌属于分解者,B项错误;三者都有细胞壁,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C项正确;三者的遗传物质均是DNA,D项错误。

【点睛】本题易判断D项正确,错因在于误认为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为RNA。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均含有DNA和RNA,其中DNA做遗传物质。

29.如图是某细胞的部分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该细胞是骨骼肌细胞,则在马拉松比赛中主要的供能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B.若该细胞是吞噬细胞,则除图中标号外,还应该有的细胞器是溶酶体

C.若该细胞来自某低等生物,则由6可知该生物一定为低等植物

D.若该细胞来自动物的卵巢,则参与雌性激素合成的结构是4

【答案】B

【解析】在马拉松比赛中,主要通过有氧呼吸供能,主要的供能场所是线粒体,A项错误;溶酶体含有水解酶,可以水解损伤、衰老的细胞器、被吞噬的颗粒或细菌,B项正确;含有6中心体的可能是低等植物或低等动物,C项错误;性激素属于脂质,参与雌性激素合成的结构是3内质网,4核糖体参与蛋白质合成,D项错误。

【点睛】本题易错选A项,错因在于误认为剧烈运动时主要通过无氧呼吸供能。

剧烈运动时无氧呼吸仅作为辅助功能方式,主要功能途径仍是有氧呼吸。

30.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高尔基体是细胞内的“脂质合成车间”

B.溶酶体能合成水解酶用于分解衰老的细胞器

C.中心体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完成倍增

D.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浓度时,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答案】C

【解析】内质网是细胞内的“脂质合成车间”,A错误;溶酶体内大豆水解酶是在核糖体中合成的,B错误;

中心体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进行复制,C正确;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浓度时,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D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名师点睛】高等生物的细胞质中有各种细胞器,其中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中心体存在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的细胞中,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液泡由液泡膜和膜内的细胞液构成,细胞液中含有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31.下列与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腐乳制作所需要的适宜温度最高

B.果醋发酵包括无氧发酵和有氧发酵

C.使用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

D.使用的菌种都具有细胞壁、核糖体、DNA和RN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