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中级财务会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2694170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答案 中级财务会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答案 中级财务会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答案 中级财务会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答案 中级财务会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答案 中级财务会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答案 中级财务会计.docx

《答案 中级财务会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答案 中级财务会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答案 中级财务会计.docx

答案中级财务会计

要求:

以下三个任务任选一个即可,作业以word文本形式提交。

任务一:

背景:

甲公司按单项存货、按年计提跌价准备。

2016年12月31日,甲公司期末存货有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

A产品库存100台,单位成本为15万元,A产品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18万元,预计运杂费等销售税费为平均每台1万元,未签订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

资料二:

B产品库存500台,单位成本为4.5万元,B产品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4万元。

甲公司已经与长期客户某企业签订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约定在2017年2月10日向该企业销售B产品300台,合同价格为每台5万元。

向长期客户销售的B产品平均运杂费等销售税费为每台0.3万元;向其他客户销售的B产品平均运杂费等销售税费为每台0.4万元。

B产品的存货跌价准备期初余额为50万元。

资料三:

C产品存货跌价准备的期初余额为270万元,2016年销售C产品结转存货跌价准备195万元。

年末C产品库存1000台,单位成本为3.7万元,C产品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4.5万元,预计平均运杂费等销售税费为每台0.5万元。

未签订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

资料四:

D原材料400千克,单位成本为2.25万元,合计900万元,D原材料的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千克1.2万元。

现有D原材料可用于生产400台D产品,预计加工成D产品还需每台投入成本0.38万元。

D产品已签订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约定次年按每台3万元价格销售400台。

预计平均运杂费等销售税费为每台0.3万元。

资料五:

E配件100千克,每千克配件的账面成本为24万元,市场价格为20万元。

该批配件可用于加工80件E产品,估计每件尚需投入加工成本34万元。

E产品2016年12月31日的市场价格为每件57.4万元,估计销售过程中每件将发生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2.4万元。

E配件期初的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0。

问题:

根据上述资料,判断各产品或材料期末是否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果不需要计提,请说明理由;如果需要计提,计算应计提的减值损失金额,编制相关会计分录。

并分别说明期末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列示的金额。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以万元表示)

任务二:

背景:

A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6%。

有关资料如下:

(1)2×09年8月6日,购入一台需要安装的生产用机器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设备价款为3800万元,增值税进项税额为608万元,支付的运输费为242.29万元(不考虑运输费抵扣增值税的因素),款项已通过银行支付,购入当天投入安装。

安装设备时,领用原材料一批,价值363万元;另发生安装费用900万元,已通过银行存款支付;发生安装工人的薪酬为494.71万元;假定不考虑其它相关税费。

(2)2×09年9月8日该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净残值为200万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算年折旧额。

(3)2×10年末,A公司在进行检查时发现该设备有可能发生减值,现时的销售净价为4200万元,未来持续使用以及使用寿命结束时的处置中形成的现金流量现值为4500万元。

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预计使用年限均不改变,但预计净残值变更为300万元。

(4)2×11年4月30日,A公司决定采用出包方式对该设备进行改良,以提高其生产能力。

改良工程于当日开始,A公司于当日向承包方预付工程款1500万元,以银行结算。

(5)2×11年6月30日,根据工程进度结算工程款1693万元,差额通过银行结算。

(6)2×11年7月进行负荷联合试车发生的费用,领用原材料200万元,不考虑其他费用支出,试车形成的产品已收存入库,尚未对外出售,预计售价为233万元。

(7)2×11年7月31日该项设备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

A公司决定改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同时对预计使用寿命进行复核,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仍为300万元。

问题:

根据上述资料,编制会计分录及计算折旧额(金额单位以万元表示,计算的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编制固定资产安装及安装完毕的有关会计分录。

(2)计算2×09年折旧额并编制会计分录。

(3)计算2×10年应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并编制会计分录。

(4)计算2×11年改良前发生的折旧额。

(5)编制有关固定资产改良的会计分录。

(6)计算2×11年改良后应计提的折旧额。

任务三:

背景:

甲公司为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6%。

甲公司发生的有关交易或事项资料如下:

资料一:

20×6年1月1日,甲公司以一项生产用设备、库存商品一批作为对价取得乙公司股票600万股,每股面值1元,占乙公司实际发行在外股数的30%。

该设备原值为750万元,累计折旧75万元,尚未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公允价值为750万元;库存商品的成本为975万元,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为75万元,市场销售价格为900万元。

股权过户手续等于当日办理完毕,投资后甲公司可以派人参与乙公司生产经营决策的制定。

20×6年1月1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4500万元。

取得投资时乙公司的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为450万元,账面价值为300万元,固定资产的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按照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无形资产公允价值为150万元,账面价值为75万元,无形资产的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按照直线法摊销。

乙公司其他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

资料二:

20×6年末,乙公司实现净利润375万元,提取盈余公积37.5万元。

20×6年6月5日,乙公司出售商品一批给甲公司,商品成本为600万元,售价为900万元,甲公司购入的商品作为存货。

至20×6年末,甲公司已将从乙公司购入商品的60%出售给外部独立的第三方。

资料三:

20×7年乙公司发生亏损7500万元,20×7年乙公司因其他债权投资净增加其他综合收益150万元。

假定甲公司账上有应收乙公司长期应收款90万元且乙公司无任何清偿计划。

20×7年末,甲公司从乙公司购入的商品仍未实现对外销售。

资料四:

20×8年乙公司在调整了经营方向后,扭亏为盈,当年实现净利润780万元。

假定不考虑所得税和其他事项。

20×8年末甲公司从乙公司购入的商品剩余部分全部实现对外销售。

资料五:

20×9年4月15日,甲公司将持有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60%对外出售,售价为180万元。

剩余股权占乙公司总股权的12%,在当日的公允价值为120万元,对乙公司不再具有重大影响。

对于剩余股权投资,甲公司作为非交易性权益投资。

问题:

(1)根据资料一,编制甲公司20×6年初始投资的相关会计分录,并判断甲公司对乙公司的投资采用何种方法进行后续计量。

(2)根据资料二,判断20×6年末乙公司提取盈余公积甲公司是否进行会计处理,并编制甲公司20x6年末确认投资收益的会计分录。

(3)根据资料三,编制甲公司20×7年关于长期股权投资的相关会计分录。

(4)根据资料四,编制甲公司20×8年长期股权投资的相关会计分录。

(5)根据资料五,编制甲公司20×9年4月15日针对该项股权投资的相关会计分录。

参考答案

任务一

(1)A产品不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理由:

可变现净值=100×(18-1)=1700(万元)

产品成本=100×15=1500(万元),可变现净值大于产品成本,因此不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2016年12月31日A产品在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中列示的金额为1500万元。

(2)B产品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①签订合同部分300台

可变现净值=300×(5-0.3)=1410(万元)

成本=300×4.5=1350(万元)

由于可变现净值高于其成本,则签订合同部分不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②未签订合同部分200台

可变现净值=200×(4-0.4)=720(万元)

成本=200×4.5=900(万元)

③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900-720)-50=130(万元)

借:

资产减值损失130

  贷:

存货跌价准备130

B产品期末在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中列示的金额=1350+720=2070(万元)。

(3)C产品不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理由:

可变现净值=1000×(4.5-0.5)=4000(万元)

产品成本=1000×3.7=3700(万元),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不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存货跌价准备科目期末余额为0

应转回的存货跌价准备=270-195=75(万元)

(计提=期末0-期初270十借方发生额195=-75)

借:

存货跌价准备75

  贷:

资产减值损失75

C产品期末在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列示金额为3700万元。

(4)D原材料不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理由:

D产品可变现净值=400×(3-0.3)=1080(万元),D产品的成本=400×2.25+400×0.38=1052(万元),由于D产品未发生减值,则D原材料不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D原材料期末在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中列示的金额为900万元。

(5)E配件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E配件是用于生产E产品的,所以应先判断E产品是否减值。

E产品可变现净值=80×(57.4-2.4)=4400(万元)

E产品成本=100×24+80×34=5120(万元)

由于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则E产品发生减值。

进一步判断E配件的减值金额。

E配件可变现净值=80×(57.4-34-2.4)=1680(万元)

E配件成本=100×24=2400(万元)

E配件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2400-1680=720(万元)

借:

资产减值损失720

  贷:

存货跌价准备——E配件720

E配件期末在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列示金额为1680万元。

任务二

(1)①支付设备价款、增值税、运输费等

借:

在建工程 4042.29(3800+242.29)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608

  贷:

银行存款 4650.29

②领用原材料

借:

在建工程 363

  贷:

原材料  363 

③发生安装费用

借:

在建工程 900

  贷:

银行存款 900

④发生安装工人薪酬

借:

在建工程 494.71

  贷:

应付职工薪酬  494.71

⑤设备安装完毕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借:

固定资产5800(4042.29+363+900+494.71)

  贷:

在建工程 5800 

(2)2×09年折旧额=(5800-200)/10×3/12=140(万元)

借:

制造费用140

  贷:

累计折旧140

(3)计算2×10年应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并编制会计分录。

2×10年折旧额=(5800-200)/10=560(万元)

2×10年应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5800-140-560)-4500=600(万元)

借:

资产减值损失 600

  贷: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600

(4)计算2×11年该设备改良前发生的折旧额。

2×11年折旧额=[(4500-300)/(10×12-3-12)]×4=160(万元)

(5)编制有关固定资产改良的会计分录。

借:

在建工程4340

  累计折旧 860(140+560+16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600

  贷:

固定资产  5800

借:

预付账款1500

  贷:

银行存款1500

借:

在建工程1693

  贷:

银行存款  193

    预付账款1500

借:

在建工程200

  贷:

原材料200

借:

库存商品233

  贷:

在建工程233

借:

固定资产6000

  贷:

在建工程6000

(6)计算2×11年改良后应计提的折旧额。

2×11年应计提的折旧额=(6000-300)×5/15×5/12=791.67(万元)。

任务三

(1)

20×6年1月1日投资时

借:

固定资产清理675

  累计折旧75

  贷:

固定资产750

借:

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1914

  贷:

固定资产清理675

    主营业务收入9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64

    资产处置损益75

借:

主营业务成本900

  存货跌价准备75

  贷:

库存商品975

因为投资后甲公司可以派人参与乙公司生产经营决策的制定,所以甲公司可以对乙公司实施重大影响,所以采用权益法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后续计量。

(2)20×6年末乙公司提取盈余公积,甲公司不需进行账务处理。

20x6年末调整后的净利润=375-(450-300)/10-(150-75)/10-(900-600)×40%=232.5(万元)

借:

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232.5×30%)69.75

  贷:

投资收益69.75

(3)20×7年乙公司因其他债权投资净增加其他综合收益150万元

借:

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150×30%)45

  贷:

其他综合收益45

调整20×7年乙公司亏损

20×7年乙公司调整后的净亏损=7500+(450-300)/10+(150-75)/10=7522.5(万元)。

在调整亏损前,甲公司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1914+69.75+45=2028.75(万元)。

当被投资单位发生亏损时,投资企业应以投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为限,因此应调整的“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的数额为2028.75万元,而不是2256.75万元(7522.5×30%)。

借:

投资收益2028.75

  贷:

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2028.75

借:

投资收益90

  贷:

长期应收款90

(4)调整20×8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

20×8年乙公司调整后的净利润=780-(450-300)/10-(150-75)/10+(900-600)×40%=877.5(万元),甲公司按持股比例享有263.25万元,应先恢复备查簿中的138万元,然后恢复长期应收款90万元,最后恢复长期股权投资35.25万元。

会计分录如下:

借:

长期应收款90

  贷:

投资收益90

借:

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35.25

  贷:

投资收益35.25

(5)甲公司20×9年4月15日的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

银行存款180

  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2028.75-69.75-35.25)×60%]1154.25

  贷:

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1914×60%)1148.4

          ——其他综合收益(45×60%)27

    投资收益158.85

借: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120

  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2028.75-69.75-35.25)×40%]769.5

  贷:

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1914×40%)756.6

          ——其他综合收益(45×40%)18

    投资收益114.9

借:

其他综合收益45

  贷:

投资收益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