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实验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690092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7.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学实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微生物学实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微生物学实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微生物学实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微生物学实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生物学实验教案.docx

《微生物学实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学实验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微生物学实验教案.docx

微生物学实验教案

h实验八卫生细菌的检验—细菌总数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并掌握水体中细菌总数的检验方法、检验的原理、检验的依据、数据处理和报告方法。

2、强化水体细菌总数检验的卫生意义知识。

二、实验原理

本实验应用平板菌落计数技术测定水中细菌数。

由于水中细菌种类繁多,它们对营养和其他生长条件的要求差别很大,不可能找到一种培养基在一种条件下,使水中所有的细菌均能生长繁殖,因此,以一定的培养基平板上生长出来的菌落,计算出来的水中细菌总数仅是一种近似值。

目前一般是采用普通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

三、实验器材

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灭菌水;

灭菌三角烧瓶,灭菌的带玻璃塞瓶,灭菌培养皿,灭菌吸管,灭菌试管,培养箱等。

四、方法步骤

  1.水样的采取

  

(1)自来水先将自来水龙头用火焰烧灼3分钟灭菌,再开放水龙头使水流5分钟后,以灭菌三角烧瓶接取水样,以待分析。

  

(2)池水、河水或湖水应取距水面10—15cm的深层水样,先将灭菌的带玻璃塞瓶,瓶口向下浸入水中,然后翻转过来,除去玻璃塞,水即流入瓶中,盛满后,将瓶塞盖好,再从水中取出,最好立即检查,否则需放入冰箱中保存。

  2.细菌总数测定

  

(1)自来水

  (a)用灭菌吸管吸取1ml水样,注入灭菌培养皿中。

共做两个平皿。

  (b)分别倾注约15ml已溶化并冷却到45℃左右的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并立即在桌上作平面旋摇,使水样与培养基充分混匀。

  (c)另取一空的灭菌培养皿,倾注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15ml,作空白对照。

  (d)培养基凝固后,倒置于37℃温箱中,培养24小时,进行菌落计数。

  两个平板的平均菌落数即为1ml水样的细菌总数。

  

(2)池水、河水或湖水等

  (a)稀释水样取3个灭菌空试管,分别加入9ml灭菌水。

取1ml水样注入第一管9ml灭菌水内,摇匀,再自第一管取1ml至下一管灭菌水内,如此稀释到第三管,稀释度分别为10-1、10-2与10-3。

稀释倍数看水样污浊程度而定,以培养后平板的菌落数在30—300个之间的稀释度最为合适,若三个稀释度的菌数均多到无法计数或少到无法计数,则需继续稀释或减小稀释倍数。

一般中等污秽水样,取10-1、10-2、10-3三个连续稀释度,污秽严重的取10-2、10-3、10-4三个连续稀释度。

  (b)自最后三个稀释度的试管中各取1ml稀释水加入空的灭菌培养皿中,每一稀释度做两个培养皿。

  (c)各倾注15ml已溶化并冷却至45℃左右的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立即放在桌上摇匀。

  (d)凝固后倒置于37℃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

3.菌落计数方法

  

(1)先计算相同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

若其中一个培养皿有较大片状菌苔生长时,则不应采用,而应以无片状菌苔生长的培养皿作为该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

若片状菌苔的大小不到培养皿的一半,而其余的一半菌落分布又很均匀时,则可将此一半的菌落数乘2以代表全培养皿的菌落数,然后再计算该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

  

(2)首先选择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当只有一个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符合此范围时,则以该平均菌落数乘其稀释倍数即为该水样的细菌总数。

  (3)若有两个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在30—300之间,则按两者菌落总数之比值来决定。

若其比值小于2,应采取两者的平均数;若大于2,则取其中较小的菌落总数。

  (4)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大于300,则应按稀释度最高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

  (5)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小于30,则应按稀释度最低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

  (6)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不在30—300之间,则以最近300或30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

五、结果与思考

1、结果

按实验具体结果分别记录自来水和池水或湖水的细菌总数。

2、思考题

(1)从自来水的细菌总数结果看,是否合乎饮用水的标准?

(2)你所测的水源的污秽程度如何?

 

实验九水中总大肠菌群的测定-多管发酵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多管发酵法测定水中总大肠菌群的技术。

2、预习第二章有关活性污泥的有关内容。

二、实验原理

总大肠菌群可用多管发酵法或滤膜法检验。

多管发酵法的原理是根据大肠菌群细菌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以及具备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孢,呈杆状等有关特性,通过三个步骤进行检验求得水样中的总大肠菌群数。

实验结果以最可能数(mostprobablenumber),简称MPN表示。

多管发酵法包括初(步)发酵试验、平板分离和复发酵试验三个部分。

  1、初(步)发酵试验

  发酵管内装有乳糖蛋白胨液体培养基,并倒置一德汉氏小套管。

乳糖能起选择作用,因为很多细菌不能发酵乳糖,而大肠菌群能发酵乳糖而产酸产气。

为便于观察细菌的产酸情况,培养基内加有溴甲酚紫作为pH指示剂,细菌产酸后,培养基即由原来的紫色变为黄色。

溴甲酚紫还有抑制其他细菌如芽胞菌生长的作用。

  水样接种于发酵管内,37℃下培养,24小时内小套管中有气体形成,并且培养基混浊,颜色改变,说明水中存在大肠菌群,为阳性结果,但也有个别其他类型的细菌在此条件下也可能产气;此外产酸不产气的也不能完全说明是阴性结果。

在量少的情况下,也可能延迟到48小时后才产气,此时应视为可疑结果,因此,以上两种结果均需继续做下面两部分实验,才能确定是否是大肠菌群。

48小时后仍不产气的为阴性结果。

  2、平板分离

  平板培养基一般使用复红亚硫酸钠琼脂(远藤氏培养基,Endo'smedium)或伊红美蓝琼脂(eosinmethyleneblueagar,EMBagar),前者含有碱性复红染料,在此作为指示剂,它可被培养基中的亚硫酸钠脱色,使培养基呈淡粉红色,大肠菌群发酵乳糖后产生的酸和乙醛即和复红反应,形成深红色复合物,使大肠菌群菌落变为带金属光泽的深红色。

亚硫酸钠还可抑制其他杂菌的生长。

伊红美蓝琼脂平板含有伊红与美蓝染料,在此亦作为指示剂,大肠菌群发酵乳糖造成酸性环境时,该两种染料即结合成复合物,使大肠菌群产生与远藤氏培养基上相似的、带核心的、有金属光泽的深紫色(龙胆紫的紫色)菌落。

初发酵管24小时内产酸产气和48小时产酸产气的均需在以上平板上划线分离菌落。

  3、复发酵试验

  以上大肠菌群阳性菌落,经涂片染色为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者,通过此试验再进一步证实。

原理与初发酵试验相同,经24小时培养产酸又产气的,最后确定为大肠菌群阳性结果。

三、实验仪器

1、高压蒸气灭菌器、恒温培养箱、冰箱、生物显微镜、载玻片、酒精灯、镍铬丝接种棒、培养皿(直径100mm)、试管(5×150mm)、吸管(1、5、10mL)、烧杯(200、500、2000mL)、锥形瓶(500、1000mL)、

2、培养基及染色剂的制备:

(1)乳糖蛋白胨培养液:

将10g蛋白胨、3g牛肉膏、5g乳糖和5g氯化钠加热溶解于1000mL蒸馏水中,调节溶液pH为7.2—7.4,再加入1.6%溴甲酚紫乙醇溶液1mL,充分混匀,分装于试管中,于121℃高压灭菌器中灭菌15min,贮存于冷暗处备用。

(2)三倍浓缩乳糖蛋白陈培养液:

按上述乳糖蛋白胨培养液的制备方法配制。

除蒸馏水外,各组分用量增加至三倍。

(3)品红亚硫酸钠培养基

贮备培养基的制备:

于2000mL烧杯中,先将20—30g琼脂加到900mL蒸馏水中,加热溶解,然后加入3.5g磷酸氢二钾及10g蛋白胨,混匀,使其溶解,再用蒸馏水补充到1000mL,调节溶液pH至7.2—7.4。

趁热用脱脂棉或绒布过滤,再加10g乳糖,混匀,定量分装于250或500mL锥形瓶内,置于高压灭菌器中,在121℃灭菌15min,贮存于冷暗处备用。

平皿培养基的制备:

将上法制备的贮备培养基加热融化。

根据锥形瓶内培养基的容量,用灭菌吸管按比例吸取一定量的5%碱性品红乙醇溶液,置于灭菌试管中;再按比例称取无水亚硫酸钠,置于另一灭菌空试管内,加灭菌水少许使其溶解,再置于沸水浴中煮沸10min(灭菌)。

用灭菌吸管吸取已灭菌的亚硫酸钠溶液,滴加于碱性品红乙醇溶液内至深红色再退至淡红色为止(不宜加多)。

将此混合液全部加入已融化的贮备培养基内,并充分混匀(防止产生气泡)。

立即将此培养基适量(约15mL)倾入已灭菌的平皿内,待冷却凝固后,置于冰箱内备用,但保存时间不宜超过两周。

如培养基已由淡红色变成深红色,则不能再用。

(4)伊红美蓝培养基

贮备培养基的制备:

于2000mL烧杯中,先将20—30g琼脂加到900mL蒸馏水中,加热溶解。

再加入2g磷酸二氢钾及10g蛋白胨,混合使之溶解,用蒸馏水补充至1000mL,调节溶液pH值至7.2—7.4。

趁热用脱脂棉或绒布过滤,再加入10g乳糖,混匀后定量分装于250或500mL锥形瓶内,于121℃高压灭菌15min,贮于冷暗处备用。

平皿培养基的制备:

将上述制备的贮备培养基融化。

根据锥形瓶内培养基的容量,用灭菌吸管按比例分别吸取一定量已灭菌的2%伊红水溶液(0.4g伊红溶于20mL水中)和一定量已灭菌的0.5%美蓝水溶液(0.065g美蓝溶于13mL水中),加入已融化的贮备培养基内,并充分混匀(防止产生气泡),立即将此培养基适量倾入已灭菌的空平皿内,待冷却凝固后,置于冰箱内备用。

(5)革兰氏染色剂

结晶紫染色液:

将20mL结晶紫乙醇饱和溶液(称取4—8g结晶紫溶于100mL95%乙醇中)和80mL1%草酸铵溶液混合、过滤。

该溶液放置过久会产生沉淀,不能再用。

助染剂:

将1g碘与2g碘化钾混合后,加入少许蒸馏水,充分振荡,待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补充至300mL。

此溶液两周内有效。

当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淡黄色时应弃去。

为易于贮备,可将上述碘与碘化钾溶于30mL蒸馏水中,临用前再加水稀释。

脱色剂:

95%乙醇。

复染剂:

将0.25g沙黄加到10mL95%乙醇中,待完全溶解后,加90mL蒸馏水。

四、方法步骤

1、生活饮用水

(1)初发酵试验:

在两个装有已灭菌的50mL三倍浓缩乳糖蛋白胨培养液的大试管或烧瓶中(内有倒管),以无菌操作各加入已充分混匀的水样100mL。

在10支装有已灭菌的5mL三倍浓缩乳糖蛋白胨培养液的试管中(内有倒管),以无菌操作加入充分混匀的水样10mL,混匀后置于37℃恒温箱内培养24h。

(2)平板分离:

上述各发酵管经培养24h后,将产酸、产气及只产酸的发酵管分别接种于伊红美蓝培养基或品红亚硫酸钠培养基上,置于37℃恒温箱内培养24h,挑选符合下列特征的菌落。

①伊红美蓝培养基上:

深紫黑色,具有金属光泽的菌落;紫黑色,不带或略带金属光泽的菌落;淡紫红色,中心色较深的菌落。

②品红亚硫酸钠培养基上:

紫红色,具有金属光泽的菌落;深红色,不带或略带金属光泽的菌落;淡红色,中心色较深的菌落。

(3)取有上述特征的群落进行革兰氏染色

①用已培养18—24h的培养物涂片,涂层要薄。

②将涂片在火焰上加温固定,待冷却后滴加结晶紫溶液,1min后用水洗去。

③滴加助染剂,1min后用水洗去。

④滴加脱色剂,摇动玻片,直至无紫色脱落为止(约20—30s),用水洗去。

⑤滴加复染剂,1min后用水洗去,晾干、镜检,呈紫色者为革兰氏阳性菌,呈红色者为阴性菌。

(4)复发酵试验:

上述涂片镜检的菌落如为革兰氏阴性无芽孢的杆菌,则挑选该菌落的另一部分接种于装有普通浓度乳糖蛋白胨培养液的试管中(内有倒管),每管可接种分离自同一初发酵管(瓶)的最典型菌落1—3个,然后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24h,有产酸、产气者(不论倒管内气体多少皆作为产气论),即证实有大肠菌群存在。

根据证实有大肠菌群存在的阳性管(瓶)数查后附表1“大肠菌群检数表”,报告每升水样中的大肠菌群数。

2、水源水

(1)于各装有5mL三倍浓缩乳糖蛋白胨培养液的5个试管中(内有倒管),分别加入10mL水样;于各装有10mL乳糖蛋白胨培养液的5个试管中(内有倒管),分别加入1mL水样;再于各装有10mL乳糖蛋白胨培养液的5个试管中(内有倒管),分别加入1mL1:

 10稀释的水样。

共计15管,三个稀释度。

将各管充分混匀,置于37℃恒温箱内培养24h。

(2)平板分离和复发酵试验的检验步骤同“生活饮用水检验方法”。

(3)根据证实总大肠菌群存在的阳性管数,查后附表2“最可能数(MPN)表”,即求得每100mL水样中存在的总大肠菌群数。

我国目前系以1L为报告单位,故MPN值再乘以10,即为1L水样中的总大肠菌群数。

例如,某水样接种10mL的5管均为阳性;接种1mL的5管中有2管为阳性;接种1:

10的水样1mL的5管均为阴性。

从最可能数(MPN)表中查检验结果5-2-0,得知100mL水样中的总大肠菌群数为49个,故1L水样中的总大肠菌群数为49×10=490个。

对污染严重的地表水和废水,初发酵试验的接种水样应作1:

10、1:

100、1:

1000或更高倍数的稀释,检验步骤同“水源水”检验方法。

如果接种的水样量不是10mL、1mL和0.1mL,而是较低或较高的三个浓度的水样量,也可查表求得MPN指数,再经下面公式换算成每100mL的MPN值。

 

表9-1大肠菌群数检数表

接种水样总量300ml(100ml2份,10ml10份)

10ml水

量的阳

性管数

100ml水量的阳性管数

0

1

2

每升水样中大肠菌群数

每升水样中大肠菌群数

每升水样中大肠菌群数

0

l

2

3

4

5

6

7

8

9

10

<3

3

7

11

14

18

22

27

31

36

40

4

8

13

18

24

30

36

43

51

60

69

11

18

27

38

52

70

92

120

161

230

>230

表9-2大肠菌群数检数表

接种水样总量11.11ml(10ml、1ml、0.1ml、0.01ml各1份)

 

接种水样总量(ml)

每升水样中大肠菌群数

101

0.10.0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地+   -

<90

90

90

95

180

190

220

230

280

920

940

五、结果与思考

1、结果

  

(1)自来水

  100ml水样的阳性管数是多少?

  10ml水样的阳性管数是多少?

  查表ⅪⅤ-2得每升水样中大肠菌群数是多少?

  

(2)池水、河水或湖水

  阳性结果记“+”;阴性结果记“-”。

  查表ⅪⅤ-3得每升水样中大肠菌群数是多少?

  查表ⅪⅤ-4得每升水样中大肠菌群数是多少?

2、思考题

  

(1)大肠菌群的定义是什么?

  

(2)为什么要选择大肠菌群作为水源被肠道病原菌污染的指示菌?

  (3)EMB培养基含有哪几种主要成分?

在检查大肠菌群时,各起什么作用?

  (4)经检查,水样是否合乎饮用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