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试题全套及答案.docx
《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试题全套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试题全套及答案.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模块综合测评
(一)
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万物一齐”与“物之不齐”
李智福
①庄子与孟子同是战国中期人,同为思想巨擘,他们对“物之齐否”持两种完全相反的态度。
庄子提出“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万物一齐,孰短孰长”的观点,孟子则针锋相对地提出“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的命题。
形式上,“万物一齐”与“物之不齐”是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二者歧见之大,归本于哲人对世道人生不同的关怀方式和迥异的观照态度。
②庄子不是将万物强定为一尊,而是以承认“万物之不齐”为前提的,这种“齐”意味着承认一切存在皆有合法性、合理性。
章太炎说:
“齐其不齐,下士之鄙执;不齐而齐,上哲之玄谈。
”正是此意。
庄子因“不齐”而走向的“齐”,是一种平等的眼光和宽容的胸怀,对差异的包容,对弱势群体、少数群体、独异个体的尊重,这与《中庸》所说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近似。
同时,当他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天地万物时,齐万物,一生死,生命也从高下区分的利益焦灼中悬解了出来。
另外,庄子认为“齐物”的初始图景是人类未开化时的“至德之世”,那个时候,“山无蹊隧,泽无舟梁,万物群生,连属其乡,禽兽成群,草木遂长”,庄子对“至德之世”的呼唤渗透着浓浓的诗人之乡愁意识和哲人之批判精神,警醒着人类不可妄自尊大,时时需要反省。
③孟子没有像庄子那样悉心去论证“物之齐否”,而是用一句常识之语“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对提倡“君臣并耕”的农家学派展开批评。
当时,农家学派之许行从楚国到滕国传道,宋国的陈相、陈辛兄弟闻风而来,尽弃前学,从师许行。
陈相将许行之学转告孟子,孟子深不以为然,乃从社会分化、商品交换、劳心与劳力分工等角度论证了这种“君民同耕”是不合时宜的,不现实的,甚至是荒唐的。
孟子说: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
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
从许子之道,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
”
④孟子强调“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恰恰是反对对天下万物整齐划一,比而同之。
天下之物的价值本应有大小多少之分,因此不可以“同价”贾之,如若以“同价”来买不同之物,必然会造成良莠不齐,以次充好。
若这种“比而同之”的思想上升至社会政治领域就必然会造成天下大乱。
在孟子看来,正常的社会应该是一个由“劳心者”与“劳力者”两个阶层组成的社会。
“劳心者”从事治理、组织和教化之事,是“食税者”,古代圣贤如后稷、尧、禹等都属于这类人;“劳力者”从事生产劳动,包括耕作、做工和经商,他们要“上税”,为“劳心者”提供衣食之资。
可见,孟子言“物之不齐,物之情也”这一常识之语目的在于证明社会分工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⑤庄子持“万物一齐”,孟子持“物之不齐”,二者不可同,不能同,不必同,亦无高下之分。
在那个战乱频仍、世道窳败的战国之世,他们发现的是不同的症结,因此对“君臣佐使”的调配,亦大不同。
唯其不同,才证明了思想史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二人在中国思想史上实现了互诤互补。
以孟子对人性之善的信念补庄子的自然天性论,以免人性的沉沦、堕落和虚无;以庄子“万物一齐”之自在的、诗意的、艺术的觉悟精神补孟子哲学所许诺人生之过于沉重的负担、责任和义务,以避免人生的异化、僵化、道学化。
(选自《光明日报》2015年07月27日第16版,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虽承认“万物不齐”,但是:
万物的存在都有其合法性和合理性,因而他又认为,“以道观之,万物一齐”,无所谓贵贱短长。
B.庄子的“万物一齐”是强调因“不齐”而走向“齐”。
“齐其不齐”和“不齐而齐”正是他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天地万物的思想基础。
C.《中庸》所说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体现了对差异的包容,对弱势群体、少数群体、独异个体的尊重。
D.庄子的“齐物论”是对人类未开化时的“至德之世”初始图景的呼唤和向往,渗透了一种诗人的乡愁意识和一种哲人的批判精神。
【解析】 “齐其不齐”是将万物强定为一尊,不是庄子观点;庄子承认“万物不齐”,主张“不齐而齐”。
“齐其不齐,下士之鄙执;不齐而齐,上哲之玄谈”是章太炎对《齐物论》的阐释,他对“齐其不齐”持否定态度,对庄子“不齐而齐”大加赞赏。
文中说章太炎的话“道出此意”,“此意”紧承上句加以理解。
见②段,关键是对“齐其不齐”的理解。
【答案】 B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孟子认为,“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是一种客观常识,天地万物本来就存在个体之间的差异,因而,不能对天下万物整齐划一,比而同之。
B.孟子从社会分化、商品交换、劳心与劳力分工等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君民同耕”的农家学派的做法是不合时宜的,而且会造成天下大乱。
C.由于存在社会分工是必然和合理的,一个正常的社会应由“劳心者”和“劳力者”两个阶层组成,所以,孟子得出“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的结论。
D.孟子认为天下之物的价值有大小多少之分,因此价格不一样;“劳心者”和“劳力者”从事不同的工作,他们的社会职责也不尽相同。
【解析】 C项,因果关系倒置,孟子提出“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是为了证明社会分工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答案】 C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对世道人生的关怀方式和观照态度的迥然不同,庄子与孟子对“物之齐否”的观点和态度迥然不同,庄子持“万物一齐”,孟子持“物之不齐”。
B.庄子“万物一齐”的处世态度可以把生命从高下区分的利益焦灼中解放出来;孟子“物之不齐”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等级制度,为阶级剥削提供了借口。
C.庄子自在的、诗意的、艺术的觉悟精神使人沉沦、堕落和虚无;孟子宣扬的人生过于沉重的负担、责任和义务,则导致人生的异化、僵化和道学化。
D.庄子的“万物一齐”反对将万物强定为一尊,警醒着人类不可妄自尊大,具有朴素的平等思想;孟子强调“物之不齐”,目的是建立有序合理的社会秩序。
【解析】 C项,片面强调消极影响,与原文意思不符,过于绝对。
见⑤段,“二人在中国思想史上实现了互诤互补”。
【答案】 C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爱国科学家邓叔群
经过清华学堂八年苦读,邓叔群于1923年经考试公费留学美国。
同时去的同学大多选择学习外交、银行、军事、法律等专业,只有他不听别人劝告,为了解救贫困的中国农民,一心入读康奈尔大学的农林专业。
留学期间,目睹同胞受到种族歧视,这激发了他为国争光的民族自尊心,决心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精湛的科学知识。
他不仅主科成绩都是A,而且荣获了全美最高科学荣誉学会颁发的两枚金钥匙证章。
正当他博士论文接近完成时,国内岭南大学急需一位植物病理学教授,导师惠凑推荐了他,但建议他完成论文后再回去。
邓叔群却认为,学到先进知识报效祖国,正是自己求学的真正目的,于是当即回国。
在回国后的十年中,为搜集我国第一手真菌资料,他手提竹篮,攀山入林,一样一样地采集,逐一鉴定,定名分类。
他先后研究鉴定的真菌种类达一两千种,分隶于数百个属,其中首次发现的新属5个,新种121个,为世界真菌资源宝库增添了新标本,在世界真菌学史上为我国的真菌科学谱写了重要的第一章,向世界宣告了中国有自己的真菌科学。
在世界著名真菌分类学家考尔夫教授总结的康奈尔大学120年来做出突出贡献的41位真菌学家中,他是唯一的东方人。
抗战开始不久,为了使自己的研究与国计民生关系更为直接,邓叔群转向了林业研究。
他带领助手深入云南、西康、四川一带,勘察森林资源状况。
他们冒风雨,顶烈日,忍饥寒,摸清了该地区森林资源的组成、分布、蓄积量及病虫害等情况,绘制了中国的早期林型图,并提出了合理经营、开发和管理原始森林的研究报告,为大后方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参考。
其中森林的材积估算、轮伐期、更新方法、造林方针等,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后来,邓叔群拒绝就任农林部副部长,而在甘肃省建设厅厅长张心一的支持下,举家奔赴甘肃,开始黄河上游水土保持的研究。
经过几年艰苦奋斗,成功创办了洮河林场及三个分场,建立了一整套保证森林更新、营造量大于采伐量的制度,创建了以科学的方法经营和管理森林的新模式。
邓叔群认为,水利和林、牧之间具有密切关系,要根治黄河水患,就必须三者并重。
为保持黄河上游水土、减轻下游灾害,他提出了森林生态平衡理论。
1948年,邓叔群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随后,中央研究院要求全体高级研究人员迁往台湾或去美国。
他不仅自己明确表示决不离开,还动员其他同事共同抵制。
他对家人说:
“别忘了自己是中国人,要为民族富强奋斗终生。
我绝不跟腐败的国民党去台湾,也不去美国。
”其实在他内心深处,对共产党抱有希望和向往,愿与民族同甘苦、共命运。
后来,他早年的学生沈其益受东北解放区领导委托,特地到上海动员他去东北筹建农学院,他欣然接受邀请,并在半年时间内,带病编写出一整套林科大学的教材纲要。
作为沈阳农学院创建总指挥,他辛勤工作,调度有方,快速、高效地完成了建校任务。
邓叔群生活简朴,不图物质享受。
新中国成立后,他把抗日战争前在南京购建的花园洋房捐献给国家,还三次主动提出减薪。
抗美援朝时,他将自己的积蓄捐作军用。
1960年,他受林业部委托,举办森林病理学培训班,为各省培训出数十名专业技术骨干。
培训结束后,他谢绝巨额酬金,只留一张结业合影作纪念。
邓叔群一生的选择,都从人民和祖国的需要出发,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科学报国的理想。
(摘编自《中国真菌学先驱——邓叔群院士》)
相关链接
①邓叔群(1902—1970),中国真菌学家。
福建福州人。
曾任岭南大学、金陵大学、中央大学等校教授,中央研究院研究员。
新中国成立后,任沈阳农学院和东北农学院副院长、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
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
主要著作有《中国的高等真菌》《中国的真菌》等。
(摘自《辞海》第六版)
②我自幼被外祖母严氏收养。
她教我劳动,晓我勤俭,并以民族英雄岳飞、戚继光、林则徐等人的事迹勉励我;教我做人要坚贞不屈、清正廉洁、光明磊落,这一切促使我从小就立志为中华民族的强盛奋斗终生。
(摘自《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邓叔群》)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第一段中“邓叔群却认为,学到先进知识报效祖国,正是自己求学的真正目的,于是当即回国”,表明了他在国家需要时,主动牺牲个人利益的高尚品格。
B.第六段中“他把抗日战争前在南京购建的花园洋房捐献给国家,还三次主动提出减薪”,表现了邓叔群为国分忧的品格。
C.邓叔群不愿意去台湾,也不去美国,而欣然接受邀请去东北筹建农学院。
他这样做,既有现实因素,又有思想基础。
其现实因素有:
国民党腐败统治的现实使他深感失望;不忘自己是中国人,愿为中华民族富强奋斗终生。
D.相关链接②中外祖母对邓叔群的影响,培养了他从小就立志为中华民族的强盛奋斗终生的思想基础。
【解析】 “不忘自己是中国人……”应是思想基础。
【答案】 C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
A.因为种族歧视使邓叔群深受伤害,激发了他的民族自尊心,他决心用最短的时间学到最精湛的科学知识,为国争光。
B.考虑到岭南大学开学在即,急需一位植物病理学教授,邓叔群听从导师的建议当即回国,全然不顾自己即将得到的博士学位。
C.邓叔群采集、鉴定的中国真菌标本,填补了世界真菌研究领域的空白,他本人也因为在真菌学领域的卓越贡献而得到世界同行认可。
D.抗战时期,邓叔群与助手开展森林勘察,其研究成果不仅支持了当时的大后方建设,其中不少内容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E.邓叔群基于水利和林、牧并重的思想而提出的森林生态平衡理论,使得黄河上游的水土得以保持,并减轻了下游的水患灾害。
【解析】 本题考查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要逐项回到原文中比较分析,找出选项中表述不当的地方。
A项,“因为种族歧视使邓叔群深受伤害”的说法不够恰当,原文是“目睹同胞受到种族歧视”。
B项,“邓叔群听从导师的建议当即回国”表述有误,原文是“建议他完成论文后再回去。
邓叔群却……当即回国”。
E项,根据原文“邓叔群认为,水利和林、牧……为保持黄河上游水土、减轻下游灾害,他提出了森林生态平衡理论”可知,本选项表述不当。
【答案】 CD
6.作为一位爱国科学家,邓叔群有哪些突出表现?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5分)
【解析】 本题考查探究能力。
作答本题,要理清文本结构,概括出各部分的要点,避免遗漏。
文章首先写了邓叔群“为了解救贫困的中国农民”,选学农林专业;接着写他为中国的真菌学,乃至世界真菌学做出的突出贡献;然后写他为国计民生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转向了林业研究;最后写他为新中国农林业的发展,带病编写教材纲要,筹建农学院,培训专业技术骨干。
【答案】 ①为中国建立了自己的真菌学,在世界学术领域争得一席之地;②为改变中国农业的落后面貌,选学农林专业;③为国计民生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④为新中国农林业的发展,努力培养专业人才。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野 草
丽 尼
(1)在间壁的牛房中的母牛真安静,惯常在后山吼着的松风,也停止了它的呼吸,狗也没有叫吠。
整个的村庄,甚至整个的平原,该是全都睡熟了吧?
(2)女孩子感觉得这夜晚是过于寂寞的;而生活,也同样安静而且寂寞。
她才刚刚十六岁,母亲在一年前已经死去了。
只有父亲,而他,却每个晚上把她留在这祖遗的房屋里,自己则到镇上去,一直到午夜以后才醉醺醺地歪歪倒倒跑回来。
(3)荒唐的父亲啊!
——女孩子叹息着,感觉寂寞和恐怖。
她抖了一抖,拿起火油灯来,走到了间壁牛房里去,好像在这阴惨而寂寞的屋子里,惟有那头母牛才是一个可靠的伴侣似的。
母牛已经衰老了,它安静地躺在那里,虽然明知道有人来到它的身旁,但是,却没有动一动的意思。
它的头伏在地面,眼睛好像已经阖上,而骨瘦的身体,在那安静的躺卧姿态里,似乎更为显得支离了。
年轻的女主人把灯照到它的眼前,端详了一下它的呆滞的眼睛,于是,抚抚它那带着白花的头额,忍不住地有着想要哭泣的抽搐了。
(4)“母亲……”她模糊地嗫嚅着,一滴眼泪不自主地流下了她的面颊。
她记起来,那母牛是母亲坚持着要买来的。
她自己,那时还不过十岁。
她也爱这只母牛,它驯良,在那时,它还年轻,有些害羞,怕人摸它的脸面和鼻子,同时,却又非常淘气,爱故意扬起头去,让幼小的女主人的手不能顺利地摸到它的犄角。
她把它叫作“傻子”,叫作“蠢货”,而它,则把尾巴一撅,趁着她还不曾把缰绳系到那脱了皮的柏树上面,就如飞地跑开了。
(5)然而,记忆却不能永远这么明朗。
一层黑的阴影罩上来了。
从那时以后,她就被送到城里去,在一处有如修道院的学校里被禁锢起来了。
老处女们的眼睛是严厉的,言语是急促而愠怒的。
人们不再教她唱着山歌,却教她唱着敬神的歌曲。
到这时候,是临到别人来叫她“傻子”,叫她“蠢货”了。
(6)“傻子,敏子,你十二岁了,你可晓得?
年纪不小!
”可是,到明年,别人又来提醒她道:
“蠢货,敏子,你十三岁了,还不会作祷告?
上帝要罚你的!
”
(7)她轻轻地咽了一口气,从牛房里,照样端着火油灯,再回到堂屋里来。
她有一些幻想,她想着在那遥远的天上,生活应当是快乐的;她想到她的母亲,那个慈祥的妇人,只在三十五岁的时候,就死掉了的。
(8)在村头,忽然传来几声断续的狗吠。
她抬起头来,静听着,也许是父亲回来了吧?
然而,狗吠声立刻又停止下来,整个村子,一时又重归静寂。
(9)“是赶夜路的人从村头经过呢。
”她又低下头来,继续着她的思想。
她有一些秘密,但是,她不知道向什么人去告诉。
在乡村里,她感觉着她该疏远每一个年长的人,而对于少年人们,她更感觉着一种不自主的羞怯。
她孤独着,她不会对人说话,而别人,也同样地用着歧视的眼睛看她,要不然,就是给她嘲笑:
“啊,敏姑,乡下住不惯啊!
”或者,“敏姑,到底是城里人啦!
城里人比乡下人好啊,多斯文!
”她感觉得羞惭,感觉得嫌憎和恨恶,然而有时也感觉得一些自满,可是,有什么可以自满的呢?
(10)她有着许多的秘密,她感觉得无论怎样也要向一个人倾吐出来。
她从那积满灰尘的笔盂里拿出一根细的铅笔来,在一本抄本上轻轻地写下了两个字:
(11)“妈妈——”
(12)而在灯焰里面,妈妈的慈爱的脸面就好像出现了来;仍然是那样含着微笑,眼睛和嘴唇仍然是显示着坚决和良善,头发上面仍然是包着那块印着蓝色条纹的头巾。
女孩子的手指战栗了,她深深地认识那个脸面,她想要捉住它,然而,她知道那不可能,于是,低下头来,在纸上迅速地写了下去。
(13)“妈妈,我看见您在我的眼前!
我在这里是这样寂寞。
这是怎样寂寞的地方啊。
母牛阿黄也老了呢,没有精神,青草和黄草都不高兴吃……”
(14)她望望灯焰,母亲的脸面变得多么模糊啊,好像是有一些泪花挂在她那含笑的眼睫上面,使那慈爱的脸面变成看不清楚的影子了。
她急忙又低下头来,疾疾地写着,好像怕那模糊的影子转眼之间就会消逝。
(15)“……妈,我怎么办呢?
您怎样来安排我呢?
父亲对我什么事也不管,他忘记我了,好像他已经不记得他还有一个女儿。
妈妈,别人瞧不起他,瞧不起我们呢。
在乡下,没有合适的人家做亲,人家不要不会作田的女孩子,人们把我们当作了另外的人。
妈妈,我怎么办呢?
没有人理我——我……我……我是一根野草啊……”
(16)油灯快近熄灭了,只剩有一星如豆的火光,而母亲的影子,也忽地消失了下去。
女孩子把头俯在案上,手里握着笔。
“母亲,您在哪里呢?
”她喃喃着,“我要到您那里去。
……”
(17)在间壁的牛房里,母牛轻轻地叹息着。
在村子的一端,狂吠声传来了,凄厉而且恐怖;然而,父亲还是没有回来呢。
(有删改)
【注】 丽尼,原名郭安仁,1909年生于湖北孝感,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位有影响的散文家。
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头描写村庄没有风吼犬吠,结尾处描写狗吠的凄厉恐怖,表现了村庄乃至社会的死寂,用以衬托女孩的孤独寂寞。
B.作者把笔触伸入底层民众的社会生活,描写了女孩贫穷艰难的生存状况,表达了作者对弱小者的深深同情。
C.文章主要运用了对比拟人的手法,突显了独处家中的女孩孤苦伶仃、备受侮辱和损害的事实,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D.通览全文,女孩的遭遇令人心酸,其孤独的原因是父亲的冷漠、不负责任,村人的讥讽和学校的禁锢。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B项,“贫穷”错,文中无此意。
C项,文章没有运用拟人手法。
D项,“学校的禁锢”错,而是女孩自身与村里人格格不入。
如第(9)段“有时也感觉得一些自满”,第(15)段“在乡下,没有合适的人家做亲,人家不要不会作田的女孩子,人们把我们当作了另外的人”。
【答案】 A
8.请联系上下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6分)
①请简要分析第(4)、(5)段中“傻子”“蠢货”的妙处。
(3分)
②理解第(15)段中“我是一根野草啊”一句的含意,并分析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3分)
【答案】 ①第(4)段是女孩对老牛亲昵的称呼,(1分)表现了女孩对老牛的喜爱之情;(1分)第(5)段则是学校里的人对女孩的称呼,表现了学校里的人对女孩的讥讽和侮辱。
(1分)
②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女孩对自己像“一根野草”一样无人照顾、无人关爱、任人践踏的不幸命运的深沉慨叹。
(2分)照应文章题目。
(1分)
9.丽尼的散文被称为“内心探索”散文,请根据本文,探究“内心探索”这一特点是如何体现的。
(5分)
【答案】 ①细腻入微的人物心理描写。
作者以极其细腻的笔法描写了女孩的内心世界,特别是内心独白式的书信,将女孩的内心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揭示出文章的主题。
②以人物心理意识来构思文章。
文章以女孩的心理意识来联结其遭遇和背景材料。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
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
时蔡翛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
翛不能用。
迁至中书舍人。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
靖康元年,召为给事中,进兵部尚书。
上章乞复祖宗法度,钦宗问之,傅曰:
“祖宗法惠民,熙、丰法惠国,崇、观法惠奸。
”时谓名言。
十一月,拜尚书右丞,俄改同知枢密院。
金人围都城,傅日夜亲当矢石。
金兵分四翼噪而前,兵败退,堕于护龙河,填尸皆满,城门急闭。
是日,金人遂登城。
二年正月,钦宗诣金帅营,以傅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