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品种数据系列之附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688125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5.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材品种数据系列之附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中药材品种数据系列之附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中药材品种数据系列之附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中药材品种数据系列之附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中药材品种数据系列之附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材品种数据系列之附子.docx

《中药材品种数据系列之附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材品种数据系列之附子.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药材品种数据系列之附子.docx

中药材品种数据系列之附子

中药材品种数据系列之:

附子

概述

别名:

乌头、堇、茛、独白草、鸳鸯菊、鹅儿花、铁花、五毒、乌喙、奚毒、即子、鸡毒、毒公、耿子、川乌头。

附子为毛茛科乌头属植物乌头AconitumcarmichaeliDebx.(又名卡氏乌头)茎基粗短匍匐茎上所长出的侧生块根。

乌头的母根叫乌头,为镇痉剂,治风痹,风湿神经痛。

侧根(子根)入药,叫附子RadixAconitiLateralisPreparata。

有回阳、逐冷、祛风湿的作用。

附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陶弘景谓:

“乌头与附子同根”。

李时珍谓:

“附乌头而生者为附子,如子附母也。

”现代文献记载附子仍是由主根上的侧根膨大而成。

附子的药用历史悠久,从古代到现代,将附子列为组方的很多,其药用始载于《神农本草经》、《金匮要略》、《伤寒论》中的很多方剂含附子,以后历代本草书中大多有附子的记载,在《中国药典》及卫生部标准第1~19册中,含有乌头类的中成药制剂(扣除重复品种)共约400种,所占比重很大。

由于附子具有众多的药效,一直以来受到关注,需求量较大。

附子主要有效成分为生物碱成分,其中乌头碱(aconitine)、次乌头碱(hypaconitine)和中乌头碱(mesaconitine)等为主要成分,具有抗炎、镇痛、强心、抗心律失常、降血糖、抗癌、毒性以及对心血管系统和对神经系统作用等主要药理作用,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除湿的功效。

乌头适应性强,对气候要求不严,具有耐寒与耐阴湿的特点,主产四川地区,如江油、平武、绵阳、安县、布拖和陕西地区,如城固、鄂县、勉县、南郑、汉中,产量占全国总产的90%以上,是国家确定的附子商品生产基地,产品销全国和出口;湖北、湖南、贵州、重庆、云南也有栽培。

附子的全国道地性药材最大适宜产地是四川江油,已有上千年的栽培历史,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盛誉。

附子除药用外,其双酯类生物碱剧毒特性还有其他用途。

在《神农本草经》就有“名射阙,杀禽兽”的用法,民间常用来制造箭毒以猎射。

乌头碱还可用作农药,防治病虫害,消灭蚊蝇幼虫等。

附子的浸渍液能够对一些害虫进行杀灭作用,如蚜虫、银纹夜蛾、柑桔红蜘蛛。

此外,乌头植物的花大多为蓝紫色,而且花序高而美观,可供园林观赏。

基源鉴定

乌头AconitumcarmichaeliDebx

  块根倒圆锥形,长2-4厘米,粗1-1.6厘米。

茎高60-150(-200)厘米,中部之上疏被反曲的短柔毛,等距离生叶,分枝。

茎下部叶在开花时枯萎。

茎中部叶有长柄;叶片薄革质或纸质,五角形,长6-11厘米,宽9-15厘米,基部浅心形三裂达或近基部,中央全裂片宽菱形,有时倒卵状菱形或菱形,急尖,有时短渐尖近羽状分裂,二回裂片约2对,斜三角形,生1-3枚牙齿,间或全缘,侧全裂片不等二深裂,表面疏被短伏毛,背面通常只沿脉疏被短柔毛;叶柄长1-2.5厘米,疏被短柔毛。

顶生总状花序长6-10(-25)厘米;轴及花梗多少密被反曲而紧贴的短柔毛;下部苞片三裂,其他的狭卵形至披针形;花梗长1.5-3(-5.5)厘米;小苞片生花梗中部或下部,长3-5(10)毫米,宽0.5-0.8(-2)毫米;萼片蓝紫色,外面被短柔毛,上萼片高盔形,高2-2.6厘米,自基部至喙长1.7-2.2厘米,下缘稍凹,喙不明显,侧萼片长1.5-2厘米;花瓣无毛,瓣片长约1.1厘米,唇长约6毫米,微凹,距长(1-)2-2.5毫米,通常拳卷;雄蕊无毛或疏被短毛,花丝有2小齿或全缘;心皮3-5,子房疏或密被短柔毛,稀无毛。

蓇葖长1.5-1.8厘米;种子长3-3.2毫米,三棱形,只在二面密生横膜翅。

9-10月开花。

乌头原植物

真伪鉴别

正品:

附子:

为毛莨科植物乌头AcontumcarmichaeliDebx子根的加工品。

根据加工方法不同,商品分为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等。

如下:

盐附子:

药材为乌头的子根经食用胆巴的水溶液和食盐水混合液浸制的加工品。

黑顺片:

药材为乌头的子根经食用胆巴的水溶液浸制、煮、水漂、切纵片、染色、蒸、烘的加工品。

白附片:

药材为乌头的子根经食用胆巴的水溶液浸制、煮、水漂、切纵片、染色、蒸、烘硫磺熏的加工品。

熟附片:

药材为乌头的子根经食用胆巴的水溶液浸制、煮、水漂除去外皮及根下端部分,切成横片、蒸、烘、晒后的加工品。

挂片:

药材为乌头的子根经食用胆巴的水溶液浸制、煮、水漂、剥去外皮、切成纵片、浸糖汁、蒸、晒后的加工品。

黄附片:

药材为乌头的子根经食用胆巴的水溶液浸制、煮、水漂、除去外皮及根下端部分、切成横片、再用甘草、生姜、红花等药液液浸、烘、晒后的加工品。

刨片:

药材为乌头的子根经食用胆巴的水溶液浸制、煮、水漂、刨成薄片、染色、蒸、晒干的的加工品。

主要混淆品

草乌:

药材为毛茛科植物北乌头AconitumkusnezoffiiReichb.的干燥块根。

主要非正品:

黄山乌头:

为毛茛科乌头属物种乌头的变种Aconitumcarmichaelivar.hwangshanicumW.T.WangetHsiao的干燥块根,别称:

吓虎打(浙江天目山)。

瓜叶乌头:

为毛茛科植物瓜叶乌头AconitumhemsleyanumPritz.的干燥块根。

主要伪品:

番薯片:

为旋花科植物番薯Ipomoeabatatas(L.)Lam.的块根加工品。

药材性状:

盐附子

本品呈不规则圆锥形,长4~7cm,直径3~5cm。

表面灰黑色,被盐霜,顶端有凹陷的牙痕,周围有瘤状突起的支根(习称“钉角”)或支根痕。

体重,难折断,切面灰褐色,可见白色结晶颗粒。

中部横切面木部呈多角形。

气微,味咸而麻,刺舌。

盐附子

黑顺片

本品呈纵切不规则三角形片状,上宽下窄。

长1.7~5cm,厚0.2~0.5cm。

外皮黑褐色,切面暗黄色,油润,具光泽,半透明,木部呈三角形,并可见纵向筋脉纹理。

质硬而脆,断面角质样,气微味淡。

黑顺片

白附片

本品形状、气味与黑顺片相同。

唯外表皮已除去,全体均为黄白色半透明状,片较薄,厚约0.3cm。

白附片

熟附片

本品呈横切的类圆形片状。

切片呈类圆形,厚0.3~0.5cm。

表面浅黄棕色,具光泽,略透明。

熟附片

挂片

本品呈纵切对开的剖片状。

表面褐色,剖面呈黄棕色或棕褐色。

具光泽,呈半透明状。

味淡或微带麻辣。

挂片

黄附片

本品呈横切的类圆形块片状。

厚0.3~0.5cm。

切面棕黄色,角质样,木部呈多角形。

味淡。

黄附片

刨片

本品呈不规则的薄片状。

表面边缘棕黑色,切面类黄色。

质柔韧。

刨片

混淆品:

草乌

本品呈不规则长圆锥形,略弯曲,长2~7cm,直径0.6~1.8cm。

顶端常有残茎和少数不定根残基,有的顶端一侧有一枯萎的芽,一侧有一圆形或扁圆形不定根残茎。

表面灰褐色或黑棕色,皱缩,有纵皱纹、点状须根痕和数个瘤突状侧根。

质硬,断面灰白色或暗灰色,有裂隙,可见一多角形或类圆形环纹,髓部较大或中空。

气微,味辛辣,麻舌。

草乌

非正品:

黄山乌头:

原植物与乌头的区别:

叶质地较薄,草质,中央全裂片顶端渐尖或长渐尖,小裂片较狭;花序轴极短,因此花序常似伞形花序。

药材外皮褐棕色,黑褐色,明显皱缩,顶端常具茎残基,基部常尖。

质坚硬,难折断。

黄山乌头

瓜叶乌头

本品呈椭圆形或圆锥形。

长2~5cm,直径1~1.5cm。

外皮褐棕色,明显皱缩,顶端常具茎残基,基部常急尖,四周有须根残留,有的呈短角刺状。

质坚硬,难折断,断面棕黄色,可见五角星状的环纹。

瓜叶乌头

伪品:

番薯片

本品多切成原片烘干。

表面及切面染成黄色或不染色,有时可见形成层环。

质脆,易折断,断面白色,显粉性。

气微,味淡,具明显的番薯味。

番薯片

产地分布

生态环境

野生乌头多生于海拔800米以上山区。

自然植被为湿性常绿阔叶林,土壤多为山地黄壤或山地红壤。

家种乌头多栽培在海拔500-600米的向阳平坝。

以栽培植被为主,主要品种有水稻、玉米、高粱、小麦、油菜等。

土壤多为紫色土、水稻土或黄壤。

海拔较高的丘陵、山地亦有栽培。

产地分布

附子主要分布于四川和陕西;河北、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河南、湖北、湖南、云南、甘肃等亦有分布及种植。

附子传统产区主要为四川江油及陕西城固、勉县。

建国后发展的新产区有四川安县、布拖、美姑、城口;陕西南郑、汉中、兴平、户县;河北晋县、元氏;湖北竹山、竹溪;云南丽江、巍山;山东菏泽、潍坊等。

以四川江油、陕西城固种植历史悠久,产量大,质量好,销全国并出口。

陕西兴平是附子种苗生产基地。

混淆品:

北乌头在我国分布于山西、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和黑龙江。

在山西、河北及内蒙古南部生海拔1000-2400米山地草坡或疏林中,在内蒙古北部、吉林及黑龙江等地生海拔200-450米山坡或草甸上。

在朝鲜、苏联西伯利亚地区也有分布。

地方习用品:

黄山乌头分布于江西东北部、浙江西北部、安徽南部(黄山)。

生海拔1000米一带山地。

瓜叶乌头分布于四川、湖北、湖南北部、江西北部、浙江西北部、安徽西部、陕西南部、河南西部。

生海拔1700-2200米山地林中或灌丛中。

功效主治

性味归经:

辛、甘,大热;有毒。

归心、肾、脾经。

功效主治: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用于亡阳虚脱,肢冷脉微,心阳不足,胸痹心痛,虚寒吐泻,脘腹冷痛,肾阳虚衰,阳痿宫冷,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

主要成分

附子除主要含淀粉、脂肪、蛋白、糖类、树脂杂质等一般成分外,主要的活性成分是生物碱、脂类、多糖和强心物质等,生物碱同时也是其毒性成分。

1.乌头类生物碱

在乌头属植物的化学研究上,朱任宏等首先开展了国产乌头属植物紫乌头的化学研究,陈泗英(1978)首先对我国二萜生物碱结构开展研究,这之后不断有新的研究报道。

二萜生物碱是乌头属植物主要生理活性成分及毒性成分,可分为C19和C20两大类。

C20型又可分为阿替生(atisine)型和维特钦(veatchine)型,这类生物碱含氧取代少,毒性较小;C19型又可分为牛扁碱(lycoctonine)型、乌头碱(aconitine)型和内酯(lactone)型,常为多含氧取代,或有1~2个酯基,其中乌头碱型双酯碱一般毒性很大,为该属植物中的主要毒性成分。

乌头类生物碱种类众多,包括双酯型生物碱、单酯型生物碱、胺醇型生物碱和其他类生物碱等,不同生物碱类型的生源途径不同,主要生物碱如下:

乌头碱(aconitine),中乌头碱(mesaconitine),次乌头碱(hypaconitine),塔拉乌头胺(talatisamine),和乌胺(higeramine)即是消旋去甲基衡州乌药碱(demethylcoclaurine),棍掌碱氯化物(coryneinechloride),异飞燕草碱(isodelphinine),苯甲酰中乌头碱(benzoylmesaconitine),新乌宁碱(neoline),附子宁碱(fuziline),北乌头碱(beiwutine),多根乌头碱(karakoline),去氧乌头碱(deoxyaconitine),附子亭碱(fuzitine),准葛尔乌头碱(songorine)尿嘧啶(uracil),江油乌头碱(jiangyouaconitine),新江油乌头碱(neojiangyouaconitine),去甲猪毛菜碱(salsolinol)

陈燕等从陕西所产秋季采集的川乌苯提取再由氧化铝层析分得二种新生物碱为川乌碱甲,熔点111℃;川乌碱乙,熔点185℃。

日本学者小管卓夫等分离得到一种水溶性的无色板状结晶,定名为higenamine(消旋去甲乌药碱),日本今野等报导了以附子的升压作用为指标,从北海道伊达产的附子为原料,经色层分离出一种己知成分棍常碱(coryneine)。

王永高等从内蒙产北草包中分得五种生物碱去氧乌头碱(deoxyaconitine)、次乌头碱(hypaeonitine)、乌头碱(aconitine)和新乌头碱(mesoaeonitine)、新化合物--北草乌头碱,熔点196-198℃。

陈迪华等从云南丽江产的附子中利用醇提溶剂粗分及层析分离得到一水溶性生物碱,结果为(V),定名为去甲猪毛菜碱(Salsolinol)。

张迪华等从白附片中分得八个成分异翠雀碱(isodelpinine),下乌头碱(即aeonitine),乌头碱(aeonitine),中乌头碱(mesaconitine),苯甲酞中乌头原碱(benzoylmesaeonitine),新乌碱(neoline),15a-羟基新乌碱(15a-hydroxynedine)及非生物碱结晶.陈泅英等从云南移植栽培的川乌中分离获得了美沙乌头碱(中乌头碱),海帕乌头碱(次乌头碱),乌头碱,尼奥灵,准噶尔乌头碱及一个新生物碱附子灵(fuziline),鉴定为15α-OH-neoline。

北川勋等报导川乌中分得乌头碱,美沙乌头碱,海帕乌头碱,塔拉胺,14-乙酞塔拉胺,isotaltizidine,尼奥灵,卡拉可林及四个脂生物碱:

Lopoaeonitine,Lipohypaeonitine,Lipomesaconitine,Lipodeoxyaeonitino,Chohachi,Konno等,中国产药附子中获得十个生物碱:

海帕乌头碱,美沙乌头碱,乌头碱,塔拉胺,isotalatizkdine,卡拉可林,乙酞塔拉萨敏,SenbusineA、B、C,附子灵。

Pelletier.s,w等从附子中分得附子灵,乌头碱,海帕乌头碱,美沙乌头碱,尼奥灵,SenbusineC,ignavine,hokbusikeA,B。

王洁之等江油附子中,利用经典方法从中分离得到七个已知二萜生物碱,海帕乌头碱,乌头碱,附子灵,美沙乌头碱,尼奥灵,卡拉可林,北乌碱,非生物碱类。

王桂岭等采用水提取,不同极性溶剂萃取,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和硅胶进一步分离等方法从具有强心作用附子的水溶液中分离得到两种非生物碱类单体成分:

尿嘧啶和附子苷。

2.附子多糖

Konno,chohachi等从附子中分离出多糖:

AconitallA,分子量--8700,由α-(l→6)-D-葡萄糖组成,具降血糖活性,附子中还有多糖B、C、D。

草乌中也有人发现草乌多糖AK(AconitumkusnezoffiiReichb.polysaccharide,AK)

3.其它类成分

附子中除生物碱外,还含有脂类成分0.7%,含量较高的为附子脂酸,其次为附子磷脂酸钙,β-谷甾醇及脂肪酸酯。

Konno,chohachi等从附子中分离出多糖:

AconitallA,分子量--8700,由α-(l→6)-D-葡萄糖组成,具降血糖活性,以及附子多糖B、C、D。

草乌中也有人发现草乌多糖AK(AconitumkusnezoffiiReichb.polysaccharide,AK)

药理作用

1.抗炎作用和对内分泌的影响

大鼠口服附子20%煎剂2.5ml/100g或50%煎剂2ml/100g对甲醛或蛋清引起的大鼠踝关节肿均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

熟附片煎剂0.5g/kg亦能非常显著的抑制大鼠蛋清性足肿。

生附子的甲醇提取物能抑制蛋清引起的小鼠腹腔血管渗透性增加和角叉菜胶引起的踝关节肿。

大鼠口服300mg/kg对踝关节的佐剂性关节炎的作用比口服50mg/kg保太松强,口服30mg/kg时,对棉球肉芽肿的抑制作用比口服20mg/kg可的松强。

附子水煎醇沉液(每1ml=生药2g)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给于大鼠,对蛋清性关节肿胀具有不同的抑制作用,其强度与药物剂量呈正相关性。

对附子抗炎作用的机制看法不一:

如有报道给附子后,肾上腺内维生素C和胆甾醇含量减少,尿排泄17-酮同类固醇增加,血中嗜酸性白血球减少,碱性磷酸酯酶和肝糖无增加,似有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作用。

亦有报道,在切除肾上腺后,附子的抗炎作用仍保存,认为其抗炎作用与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无关。

有人认为附子本身具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

2.镇痛、镇静和对体温的影响

附子0.1-1g/kg给于动物,能抑制压迫大鼠尾部引起的疼痛和腹腔注射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

附子水煎醇沉液(1ml=2g生药)腹腔注射给于小鼠,可提高小鼠的痛阈值。

小鼠口服生附子冷浸液能延长环己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减少自主运动,并能降低体温达2小时之久,而炮制附子在相同剂量下则无上述作用。

但在寒冷情况下,附子冷浸液和水煎剂均能抑制寒冷引起的鸡和大鼠的体温下降,甚至使降低的体温恢复,延长生存时间,降低死亡率。

附子水煎剂20g/kg灌胃给于小鼠,可非常显著延长受寒小鼠的存活率(P<0.01)。

附子水煎剂能显著对抗小鼠水浸应激和大鼠盐酸损伤性溃疡;还能显著对抗蓖麻油和番泻叶引起的小鼠药物性腹泻,在热板法等中的镇痛作用等,被认为是附子温中止痛的药理学基础。

3.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3.1.强心和升压作用

去甲乌药碱是附子中的强心成分之一,含量甚微。

它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很强,能明显增加离体蛙心,在位兔心和豚鼠衰竭心脏的心肌收缩力,给麻醉犬静脉注射l-2ug/kg后,左心室压力上升最大速率和心输出量均增加,冠脉、脑和外周动脉以及全身血管阻力降低,心肌氧耗量增加,大鼠培养心肌细胞搏动频率和幅度也增加。

上述作用可被心得安阻断,这些都与异丙肾上腺素的作用相似。

附子中的去甲猪毛菜碱是一种弱β-兴奋剂,它能兴奋豚鼠离体心房,增加收缩的频率,静脉注射能升高正常和毁脊髓大鼠血压,加快心率,而毁脊髓大鼠对去甲猪毛菜碱的升压作用比正常大鼠更敏感,因而认为去甲猪毛菜碱既有对β-受体及α-受体均有兴奋作用。

附子中棍掌碱具有明显的升压和强心作用,静脉注射40ug/kg可使大鼠血压升高50%,3×10(-6)g/ml可使离体豚鼠右心房的收缩幅度和频率分别增加250和120%。

对毁脊髓猫也有上述作用。

它的升压作用可破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酚妥拉明取消,其升压作用及对豚鼠右心房的作用也能被神经节阻断药-六烃季胺所对抗。

表明其作用与兴奋神经节或节前纤维有关。

3.2.对心率和心律失常的影响

去甲乌药碱能加速心率,对实验性缓慢型心律失常有改善作用。

临床观察也证实了去甲乌药碱对缓慢型心律失常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静脉注射后,病人的心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窦性心动过缓恢复到正常水平,窦房阻滞和结区房室传导功能得到改善,从而使传导阻滞减轻或消失,其机理主要为缩短A-H间期。

实验还表明,去甲乌药碱和异丙肾上腺素对β-肾上腺素能受体的亲和力相似,但内在活性明显小于异丙肾上腺素。

从而直接证明去甲乌药碱是β-肾上腺素能受体部分激动剂。

对气管β2-受体也有明显的激动作用,此作用比直接激动心肌B1-受体强。

为解释附子的回阳救逆提供了部分证据。

附子的水溶部分(不含乌头碱类生物碱的水溶部分)60、120mg/kg(相当于小鼠静脉注射LD50的1/10-1/5)或生理盐水(对照)静脉注射给于大鼠,给药5分钟后静脉注射乌头碱30ug/kg,记录出现心律失常时间均比对照组明显延迟(P<0.001)。

给120mg/kg组的6只大鼠20分钟内均未出现心率失常(P<0.001)。

大鼠口服附子水溶部分550、1100mg/kg,对抗乌头碱所致的心律失常作用,亦得到上述类似的结果。

附子的水溶部分对静脉注射乌头碱40ug/kg和20ug/kg的大鼠,出现心律失常5分钟后,分别静脉注射200mg、400mg/kg和十二指肠给于500mg、1000mg/kg,均可十分显著地转为正常心律(P<0.001)。

但附子水溶部分对哇巴因、或氯仿所致的心律失常无效。

有意义的是在同一生药中同时存在引起和对抗心律失常的化学成分。

3.3.对休克的影响

附子水溶部分2mg/(kg.min)或1次30mg/kg静脉滴注给于由内毒素引起休克的猫。

结果可明显对抗主动脉压力(BP)、左心室收缩压力(LVP)和左心室压力上升最大速率(LVdp/dt,max)的降低和心率和减慢并延长生存时间。

表明对内毒素引起的休克有治疗作用。

川附子提取物801,可显著延长烫伤休克大鼠的存活时间。

3.4.对血流量的影响

附子有扩张外周血管的作用,附子煎剂可明显扩张麻醉犬和猫的后肢血管,乌头煎剂也有此作用。

静脉注射附子水溶部分7.5,15和30mg/kg,可使麻醉犬股动脉血流量分别增加30,70和129%,阻力降低0.42和50%,作用可维持10分钟左右,此作用可解释用附子后四肢变暖的原因。

3.5.对心肌缺血的影响

附子注射液和水溶部分对急性心肌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明显延长小鼠耐缺氧时间,降低碱性磷酸酶活性。

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显著减少结扎前降支引起的麻醉犬心外膜电图ST段的提高以及ST段升高的总数。

3.6.其它作用

附子水提物能明显延长白陶土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及凝血酶原消耗时间。

附子强心注射液(每1ml含去甲乌药碱3mg)4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400ml中,分别于犬急、慢性病窦模型中维持静脉点滴,同时进行心房内调搏测定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c)及心外膜起搏点标测。

结果发现附子注射后降心率加快,SNRTc缩短外,心脏的起搏点也发生移动,绝大多数的次级起搏点上移至窦房结区,为临床治疗病窦提供了依据。

附子水提物有促进血小板聚集等作用。

乌头多糖有降低血糖作用。

4.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观察附子注射液对小鼠血清溶菌酶活性、血液抗体及脾脏抗体细胞和对豚鼠血清补体含量的影响,发现可提高小鼠体液免疫功能及豚鼠血清补体含量,但对小鼠血清溶菌酶活性无明显影响;以RE花环及细胞转化实验研究对机体细胞免疫影响时发现,附子注射液可使T细胞和RE花环形成细胞明显上升,0.4ml/(kg.d)共9天(皮下注射),可使兔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上升,与对照比较P<0.01。

5.对阳虚动物模型的作用机制

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联用,以樟脑磺酸为离子对试剂,测定可的松阳虚大鼠及正常大鼠下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

观察助阳药附子的效果。

结果表明:

可的松阳虚大鼠下丘脑去甲肾上腺素(NA)较正常大鼠下降,肾上腺素(A)升高(P均<0.05)。

用附子后能恢复正常。

且可使可的松阳虚大鼠及正常大鼠多巴胺(DA)均升高(P分别<0.05及P<0.01),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下降(P<0.001),并使正常大鼠5-羟色胺(5-HT)升高(P<0.001),用药后阳虚及正常大鼠都表现为DA/DOPAC及5-HT/5-羟吲哚醋酸(5-HTAA)比值升高(P<0.01-0.001),提示附子似有抑制下丘脑单胺氧化酶活性。

生物学特征

生态习性

乌头喜温暖、湿润、光照充足的气候条件,怕高温、高湿。

适宜生长的年均气温15.9℃,绝对最高气温36.2℃,绝对最低气温-4.8℃,年日照1327.4小时,年降雨量1179.4毫米,相对湿度81%,无霜期323天。

生长发育特性

乌头12月中旬栽种,地温在10℃以上时,7天后发生新根。

次年2月,气温在9℃以上时,从地下茎节上长出5-7片基生叶。

抽茎后,地上部分生长加快,尤其3月上旬至4月上旬(气温13-18℃)生长最快。

3月上旬以后,地下茎节生出根茎,不久即向下伸长而形成块根,其子根(侧生块根)称为附子。

特别是5月下旬至6月下旬,地下部分的生长速度超过地上部分的生长速度。

在种根较大而肥料又充足的情况下,粗壮的地下茎可以在同一节上生长2个块根。

9月中、下旬现蕾;10月上旬,花开放。

11月下旬果成熟开裂,散出大量种子。

在传统栽培的控制情况下(打顶,修根),附子生长习性与乌头基本相同。

但只经历须根生长发育期(从栽种至出苗)、叶丛期(从出苗至抽茎)、地上部分生长旺盛期(从抽茎至摘尖掰芽)和块根膨大充实期(从第2次修根至收获)4个时期,共240天左右。

一般3月下旬萌生,当地上部分在摘尖掰芽后,干物质略有下降,但由于叶的长大及茎的加粗,干物质迅速回升,以后由于修根时去掉部分脚叶,养分向下转运等。

5月下旬块根干物质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