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2 议论文阅读.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686772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3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嘉兴市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2 议论文阅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浙江省嘉兴市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2 议论文阅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浙江省嘉兴市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2 议论文阅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浙江省嘉兴市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2 议论文阅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浙江省嘉兴市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2 议论文阅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嘉兴市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2 议论文阅读.docx

《浙江省嘉兴市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2 议论文阅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嘉兴市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2 议论文阅读.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嘉兴市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2 议论文阅读.docx

浙江省嘉兴市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2议论文阅读

浙江省嘉兴市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

专题12议论文阅读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共7题;共99分)

1.(20分)(2017九上·重庆月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失败的伟大

白岩松

①2012年,我参与过整个伦敦奥运报道,伦敦奥运会最重要的那句话,叫“影响一代人”。

有记者提问:

“体育如何影响一代人?

”伦敦奥组委的一位官员回答:

“体育教会孩子们如何去赢。

”这句话很正常,在中国,很多事都能教孩子们如何去赢,但是他的下一句话让我格外感动:

“同时,教会孩子们如何体面并且有尊严地输。

②这是中国人很缺乏的一种教育。

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孩子从小到大,什么时候学习过如何体面并且有尊严地输?

失败固然不可喜,但如果能将它与伟大联系在一起,想来亦不那么可悲吧!

③回头看中国历史,包括世界历史,想想看,失败很可怕吗?

中国有无数的历史人物,之所以伟大,恰是因为失败,而不是因为成功。

④岳飞是因为成功才伟大吗?

如果从我们现在的“成功学”角度来看,岳飞很失败。

不管你仗打得怎么样,被人家N道金字令牌召回,最后还给办了,在当时的社会来说,他是一个失败者。

当时的成功者是谁?

是秦桧。

可是后来呢?

秦桧在西湖边上已经跪了多少年,但岳飞是我们心目当中的英雄,对吗?

⑤项羽是成功者吗?

作为一个男人,一个将领,项羽已经失败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了吧?

都霸王别姬了。

但是他仍然以英雄的形象,存留于中国的戏剧故事和百姓谈论当中。

反倒是“成功者”刘邦,会让我们在内心里,产生某种不屑或者不那么喜欢的感觉。

⑥林则徐的人生成劝吗?

大家只记住了他成功那一点一虎门销烟,但却不知道在很多“妥协派”的压力之下,一年之后林则徐被去职。

从当时的官场角度来说,他成功吗?

一点儿也不。

但我们一样认定他是民族英雄。

⑦再来说我们为什么要补上失败这一课?

⑧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

失败不可避免。

人从出生开始,就是一条单行线,直奔死亡而去。

就算你赢了全世界,也赢不了这个结果。

死亡,是一个最大的“失败”,你应该怎么去面对它?

⑨失败,其实有很多意义,这些意义比成功大,或者说有一种成功必须是以失败作为助推力的。

⑩就政治而言,南唐李后主的失败可谓登峰造极了。

但我们至今仍在谈论他,为什么?

因为他作为一个伟大的文学创作者,留在了中国的文学史当中。

如果不是彻底的国破家亡,他会写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一种感怀吗?

不会。

这个失败对于李后主固然惨痛,但对于后人,对于中文的传承,何尝不是一件幸事?

在他的文字中,失败,竟然成为了一种美妙的意境。

⑪莫扎特,我不止一次去过他的故乡萨尔茨堡。

他生前在家乡不是一个受欢迎的人,屡受排挤,命运多舛。

但他又是一个天才,天才到什么地步?

他一生中创造的音乐作品,交给普通人抄谱,都未必抄得完。

在他的音乐中,你听不到失败,听不到挫折,听不到身世的飘零和所有的难言之隐。

他的音乐,永远是人世间原本美好的那种存在,这是一个太奇妙的事情。

也许正是磨难让他真正习惯了平静和向往美好。

   

⑫此外,我们还应该明白,挫折与失败原本就是变革的机会。

要知道,人在胜利的时候是不必做决定的,但在失败的时候要做决定。

⑬体育场上一直有一个准则一胜者不变败者变,对吗?

今年巴萨得到了“三冠王”,但如果回到1月份的时候,这是几乎所有的体育迷都想不到的。

因为当时巴萨已经近乎完蛋了,输给皇马,输给塞尔塔,尤其是在新年伊始,输给了皇家社会。

失败就像是一个挤破毒瘤的过程。

一次失败好像还无所谓,两次失败似乎也还能扛,但是输给皇家社会之后,整个队的矛盾全面爆发出来:

梅西和主教练之间的问题、足球风格的问题等等。

这个时候球员们意识到惨了,如果不认真面对它,做出一个新的决定,我们将一事无成。

快离队的哈维要跟梅西谈,难道你就准备继续看C罗得金球奖吗?

然后去斡旋他跟恩里克之间的关系……

⑭球队从那次失败开始,真正走上了正轨,创造了足球史上又一个“三冠王”的奇迹。

如果没有此前接二连三的失败,尤其是输给皇家社会的这次惨败,如果当时稀里糊涂赢了,所有的问题,恐怕仍会稀里糊涂地存在着。

隔几场输一场,隔几场再输一场,最后或许能拿到“三冠王”的一冠,但不会达到如此伟大的高度。

⑮失败自然不是成功,但它往往能成就伟大!

(选自《读者》2015年22期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

(2)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3)按要求回答下列两个问题。

①文章第⑥段主要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②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含义。

就政治而言,南唐李后主的失败可谓登峰造极了。

(4)请结合文章内容解释我们“为什么要补上失败这一课”。

(5)下面一段文字应紧跟在文中第______段后最适合。

()

还有多少伟大的诗人,正是因为人生中的不幸、挫折和难过,才创作出那些伟大的作品。

我们都知道苏轼的作品太好了,但苏轼的官宦生涯其实是非常糟糕的,屡屡被排挤,被贬谪,但即便这样,他仍然留下了传世的佳作,连生活中的负面情绪也找到了别出心裁的出口,否则“东坡肉”是哪儿来的?

所以,以史为鉴,回归到个人去看,我们应该知道,失败有时是需要的,而且是伟大创作的重要动因。

A.⑤    

B.⑦    

C.⑪    

D.⑭    

2.(15分)阅读议论文片段,完成下列各题。

①从小,我们就拒绝骄傲,自己不能骄傲,也不能接受别人骄傲。

②但实际情况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直截了当。

拉长耳朵听听,睁开眼睛看看,骄傲了还在进步,谦虚了原地踏步,也少不了。

其实,骄傲的含义广得多,影响进步与落后的要素也多得多,谦虚教育过于单一了。

③骄傲是一种心理和心情的反映。

可以是傲慢和狂放,也可以是自信和喜悦;可以在一时一事,也可以沉浸其间;可以成为一个终点,也可以是一个新的起点;骄傲也是千姿百态的。

显而易见,把骄傲等同于自满、昏头、止步不前,是有失偏颇的。

④所以,中国人骄傲地说60年中国进步了,世界都鼓掌。

这个骄傲是事实,也是自豪。

舍我其谁,骄傲还可以成为鼓励剂、推动力。

⑤谦虚也同样是一种心理和心情的反映。

虚怀若谷,博采众长,谦虚可以通向成功,但成功的因素并非只是一种态度,谦虚代替不了知识代替不了技术代替不了规则。

谦虚可以成为谦谦君子,但成为英豪的还是狂放的曹操。

⑥过度的谦虚教育,之于个人,可以有二害。

一害,丧失自我,有他无我,只有我之短而无我之长,久而久之,畏缩不前,无进取之心。

二害,拒绝他人张扬,只取其态度,而不看人张扬的依据骄傲的理由,自我封闭,最终还是落后于人。

以谦虚之态度论成败定功过,虚假之风伪饰之风必起。

⑦接受骄傲并不容易。

之于己,既要对自己有信心,骄傲的资本经得起实际和历史的检验,又不怕人说三道四,神经要有刚性韧性,又要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不陶醉不止步;之于人,要容得了人,容得了人张扬,看得到他人之长而取人之长。

⑧允许骄傲,接受骄傲,我们这个时代需要骄傲。

让骄傲成为一种自信。

别老低着头过日子。

(节选自《别老低着头过日子》,作者秋末)

(1)

下列对文章各段落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第①段是树靶子,准备批驳旧观点的偏激和教育方式的单一

B.②~④段,全面阐述“骄傲”的含义,突出其积极意义。

C.⑤~⑥段,就“谦虚”展开论述。

阐明谦虚并不永远是美德,谦虚可以造就谦谦君子,但却难以造就绝代英豪,意在突出过分谦虚的消极影响。

D.⑦~⑧段,明确写作目的,强调清醒头脑,把握好“谦虚”和“骄傲”的分寸。

作者把“骄傲”的几个常用含义混杂在一起,但并没有犯概念不清的错误。

(2)

下列对文章内容、特色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篇驳论性质的议论文,行文简洁,视野开阔,逻辑严密。

B.文章第②段列举了人们的一些思维盲点,为下文说理拓展了空间。

C.通篇采用举例论证法,选例典型,描述准确,第④、⑥段就值得我们揣摩借鉴。

D.本文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引导读者看到“骄傲”的积极意义,主张让骄傲成为一种自信。

3.(15分)(2014·龙东)阅读《谈自立》一文,回答下列各题。

谈自立

①常言说:

大树底下好乘凉。

然而庇护在大树底下的小树苗是长不成参天大树的。

同样,人也是如此,要想成才,先得自立。

②自立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只有自立才能有发展的前途。

世界著名的大发明家爱迪生的自立本领就很强。

他十三、四岁时为了建造实验室,常常到车站卖报,同时还在自己的后院里种植蔬菜,收获时再拿到市场上去卖。

他用这些钱为自己建造了一间实验室,在此基础上他的发明也层出不穷。

由此可见,自立对一个人的成功多么重要。

③相反,一个人如果不自立,样样都依赖别人,那么他是不会成大器的。

球王贝利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我能成为球王,而我的儿子是不会成为球王的。

”他说的话是有道理的。

贝利能成为球王是因为他有很强的自立本领,而他的下一代却在富足的环境下产生了依赖的心理,缺乏吃苦的精神,这就决定了球王的儿子永远成不了球王。

④球王贝利认识到了这一点,可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庇护子女的现象却十分严重。

含辛茹苦的家长们为子女样样操心,尽力为子女减轻一切负担,然而这却使不少少年养成了过度依赖的坏习惯。

殊不知我们当代的少年是跨世纪的一代,肩负着历史的重任。

视子如宝的家长们,你们应该还自己子女一份自由,让他们自立,为他们将来建设祖国打下基础。

⑤自立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想成才的青年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摆脱别人的庇护去自立吧!

(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第②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3)

第④段中划线的词语“这一点”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4)

根据作者的观点,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我们怎样做才能够“自立”?

4.(19分)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假如人生没有磨难

①到过农村的人常发现这样一种农事现象:

农民们对刚出土的青苗要进行碾压。

开始人们觉得不可思议,甚至认为对柔嫩的幼苗采取如此高压手段,似乎近于残酷。

后来有经验的老农告诉我们,碾压青苗恰恰是为了能让青苗长得更好!

刚出土的青苗头重根浅,耐不住风吹雨打,必须施以重压才能扎稳根须,夯实基础。

根扎得稳,苗才长得壮。

②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生下来就掉进福堆里,左拥右抱,百般呵护,不经受种种磨砺,不遭受些许苦难,这种环境能培养出栋梁之材吗?

显然不能!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

磨难是人生最好的礼物!

③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不会进化,社会也不会向前发展。

人类长期生活在一顺百顺、无忧无虑的环境中,那么既淘汰不了劣者,也筛选不出强者。

假如当初就如此,人体的各种功能必将全面退化,最后可能倒退回原始状态。

真的那样,人类也许现在还同猿猴们称兄道弟,与野兽们同林为伍!

④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可能会成为愚不可及的白痴蠢蛋。

富贵温柔真如同一把无形利剑,它削去了人的铮铮铁骨、坚强意志、奋斗精神和冲天豪气,将猛虎变为猫咪,将雄狮变为绵羊,将雄鹰变为麻雀,将龙种变为跳蚤……古语说:

“富贵不过三代”,又说“自古纨绔无伟男”。

清代八旗子弟的历史悲剧就是明鉴。

⑤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会丧失很多优秀品质。

胆识、进取、意志和坚韧等一串串闪光的字眼便没有任何社会意义,甚至可能会从字典中删除,黯然“下岗”。

然而,现实中,正是这些千古不朽的社会理念在支撑着人生的框架,在构建着人生的坐标,在书写着人生的底蕴,在指引着人生的航向……

⑥所以,假如人生没有磨难,其本身就是一种灾难。

⑦磨难乃人类的良师。

它令人振作,催人奋进,教人警醒,激人超越。

正是磨难本身使人产生了对于环境的种种“适应性”,诱发了人的种种潜智潜能。

环境需要听力,人便提高了耳朵的听觉功能;环境需要视力,人便提高了眼睛的视觉功能;环境需要思维,人便促使大脑日益聪睿精进。

⑧磨难实乃人类文明成果的孵化器、催生剂和奠基石。

关于磨难,司马迁曾深有感慨地说出下列掷地有声的话语:

“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此真乃千古良言,历久弥珍!

我们甚至还可以将司马迁的名句续写下来:

太史公受辱而作《史记》,杜甫流落乃成《三吏》、《三别》,吴敬梓落第方有《儒林外史》,曹雪芹困顿而著《红楼梦》。

中国历史上这些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无一不是因作者饱受磨难而成。

假如当初这些文化先贤没有遭受如此磨难,恐怕人类就不会有这些文化精品出现了!

⑨有人说过,人的脸型就是一个“苦”字,天生就该受尽各种苦难。

此言似乎不谬。

想人之一生,在自己的哭声中临世,在亲人的哭声中辞世,中间百十年的生涯,无时无刻不在与艰难、困苦、疾病、灾祸打交道。

然而正是由于人类历尽磨难而甘之如饴,才将我们的生命演绎得如此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如诗如画,如梦如歌……

⑩因此,我们对于人生中的各种磨难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我们知道“阳光总在风雨后”“吹尽黄沙始见金”。

我们向磨难要勇气,要智慧,要韧性,要成功!

只要是人生中不可摆脱的磨难,尽管来吧!

早些来吧!

我们昂首挺胸地站立着!

绝不胆怯!

绝不屈服!

(1)

通读全文,完成填空,理清文章论证的思路。

①—②提出问题:

作者由农民们对刚出土的青苗要进行碾压这一农事现象,引发对人生的思考,提出这一论点。

③—⑥分析问题论证了              。

⑦—⑧分析问题:

从正面论证了磨难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

⑨分析问题:

人天生就该受尽各种苦难,历尽磨难生命才会精彩。

⑩解决问题:

我们对于人生中的各种磨难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战胜各种磨难。

(2)

第⑧自然段说“磨难实乃人类文明成果的孵化器、催生剂和奠基石”,请你举一个事例加以论证。

(文中出现的例子除外)

(3)

请从论证方法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富贵温柔真如同一把无形利剑,它削去了人的铮铮铁骨、坚强意志、奋斗精神和冲天豪气,将猛虎变为猫咪,将雄狮变为绵羊,将雄鹰变为麻雀,将龙种变为跳蚤……

(4)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自然段谈“农民们对刚出土的青苗要进行碾压”这一农事现象,既自然地引出了论点,又是对论点的一个有力证明。

B.文章主要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从正反两个方面有力地论证了论点。

C.第⑨自然段中说“有人说过,人的脸型就是一个“苦”字,天生就该受尽各种苦难。

”这句话告诉我们:

人生来就是受苦的,无论你怎么努力,也不会改变人生中的苦难。

D.第⑩自然段中引用“阳光总在风雨后”“吹尽黄沙始见金”,号召人们要以积极的姿态面对磨难,催人奋进。

(5)

结合全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文章第⑨自然段“正是由于人类历尽磨难而甘之如饴,才将我们的生命演绎得如此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如诗如画,如梦如歌……”的理解?

5.(13分)(2017八下·苏州期末)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我的读书经验

冯友兰

①我7岁上学就读书,一直读了80年,基本上没有间断,不能说对于读书没有一点经验。

我所读的书,大概都是文、史、哲方面的,我的经验总结起来有四点:

           ,解其言,知其意,           。

②先说第一点。

古今中外,积累起来的书真是多极了,浩如烟海。

但是,书虽多,有永久价值的还是少数,我们要学会选择。

可以把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要精读的,第二类是可以泛读的,第三类是只供翻阅的。

怎样知道哪些书是值得精读的呢?

自古以来,已经有一位最公正的评选家,有许多推荐者向它推荐好书。

这个评选家就是时间,这些推荐者就是群众。

历来的群众,把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书,推荐给时间。

时间照着他们的推荐,将那些没有永久价值的书刷下去了,让那些有永久价值的书流传下来。

现在我们所称为“经典著作”或“古典著作”的书都是经过时间考验,流传下来的。

这一类的书都是应该精读的书。

③读的时候先要解其言,这就是说,首先要懂得它的文字,它的文字就是它的语言。

语言有中外之分,也有古今之别,这叫语言文字关。

攻不破这道关,不知道关里边是些什么东西,只在关外指手画脚,那是不行的。

当然,攻语言关,要先作许多准备,用许多工具,如字典和词典等工具书这类。

④中国有句老话说是“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读书时即使书中的字都认得了,话全懂了,也未必能知道作书人的意思。

从前人说,读书要注意字里行间,又说读诗要得其“弦外音,味外味”。

这都是说要在文字以外体会它的精神实质。

这就是知其意。

司马迁说过:

“好学深思之士,心知其意。

“意”离不开语言文字,但有些是文字所不能完全表达出来的。

如果只局限于语言文字,死抓住语言文字不放,那就成为死读书了。

语言文字是帮助了解书的意思的拐棍。

既然知道了那个意思以后,最好扔了拐棍。

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得意忘言”。

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过河拆桥是不道德的事。

但是,在读书中,就是要过河拆桥。

⑤上面所说的“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之下,还要加一句“意不尽理”。

“理”是客观的道理,“意”是著书人的主观认识。

人总是人,不是全知全能。

他的主观上的体会和判断,同客观的道理总要有一定的差距,有或大或小的错误。

所以读书只到“得其意”还不行,还要名其理,才不至于为前人的意所误。

要把前人的“意”作为参考,和自己明白的那些客观道理,互相比较,互相补充,互相纠正。

这就可能有一个比较正确的“意”。

这个“意”就是自己的。

读书到这个程度就算是能够现学现用,把书读活了。

⑥会读书的人能把死书读活,不会读书的人能把活书读死。

把死书读活,就能使书为我所用;把活书读死,就是使我为书所用。

能够用书而不为书所用,读书就算读到家了。

(选自《冯友兰读书与做人》,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1版,有删改)

(1)

冯友兰将自己的读书经验概括为四点。

通读课文,仿照第①段已有经验的句式,将横线上的其它两点经验补全(每点三个字)。

(2)

联系你读过的著作,给第②段划线句再补充一个论据。

(3)

第⑥段中,作者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6.(8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莫言被幸福烦恼并非矫揉造作

获诺贝尔文学奖后,莫言遭遇到了幸福的烦恼。

被各大媒体采访,被央视记者追问“你幸福吗”,被陈光标隔空喊话要赠与豪宅等,莫言烦恼强势袭来,因疲于采访无奈下宣称不再接待任何人。

莫言称遭遇幸福烦恼,并非其在矫揉造作。

当记者追问“你幸福吗”时,莫言回答“我不知道”,这才是实实在在的“真相”。

幸福是什么?

智者见智仁者见仁,难有标准答案。

获大奖后遭遇烦恼被“骚扰”,莫言既幸福又不幸福,是真实而又真诚的反应。

幸福,是个心理过程,幸福,和钱有关,但幸福感,花钱买不来。

心理学家马斯洛,曾将人的需求由低到高列为五层:

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

在我看来,幸福感则是渗透各层面的综合需求,虽与财富紧密相关,但各层面的幸福更需要有效感知。

如,鹿特丹的社会学家研究就认为,冰岛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因为他们从来不知道在烈日下不得不工作的痛苦。

伦敦经济学家则认为,孟加拉人最幸福,因为他们的收入和生活永远达不到高度“饱和值”,他们对未来永远充满憧憬,穷但快乐着。

再如,闻信莫言想用诺奖在北京买房后,陈光标欲豪爽掷豪宅,试图让莫言幸福,而莫言却并不感觉幸福,反而坚守做人原则表示,无功不受禄,回绝好意。

如此的回合,张弛有力更彰显出不同的幸福理念。

你幸福吗?

其实答案也简单---舒服了就幸福,不爽了就不幸福。

经济学上的幸福指数告诉我们,幸福=可感知幸福/欲望。

欲望越大,幸福指数则越低。

一个人的幸福感,很多时候就在于自己如何去想。

因此,调节幸福的心理感受,至关重要----追求名利、拼命赚钱,或是一种幸福;工作向上看、生活向下看,也是一种幸福。

能在相同条件相同境遇下,活得更开心一些,多想想已拥有的,少觊觎难以得到的,就会快乐幸福很多。

对莫言来说,让他开开心心写作,或许远比让其面对镜头回答“你幸福吗”的提问,快乐得多,也幸福得多。

(1)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划线句中冰岛人和孟加拉人的例子是否可以删掉一个?

为什么?

(3)

请用简洁的语言叙说本文的论证过程。

7.(9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习惯成自然   叶圣陶

①“习惯成自然”,这句老话很有意思。

②我们走路为什么总是左脚往前,右脚往前,两只胳膊跟着动荡,保持身体的均衡,不会跌倒在地上?

我们说话.为什么总是依照心里的意思,先一句,后一句,一直连贯下来,把要说的都说明了?

因为我们从小习惯了走路,习惯了说话,而且“成自然”了。

什么叫做“成自然”?

就是不必故意费什么心,仿佛本来就像那样子的意思。

③走路和说话是我们最需要的两种基本能力。

推广开来,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是我们有了那种能力。

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勉勉强强地做一做,那就算不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

如果连勉勉强强做一做都不干,当然更说不上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了。

④听人家说对于样样事物要仔细观察,才能懂得明白,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

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观察的能力。

听人家说劳动是人人应做的事,一切的生活资料,一切的文明文化,都从劳动产生出来,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

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劳动的能力。

听人家说读书是充实自己的一个重要法门,书本里包含着古人今人的经验,读书就是向许多古人今人学习,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

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读书的能力。

听人家说必须做个好公民,现在是民主时代,个个公民尽责守分,才能有个好秩序,成个好局面,自己幸福,大家幸福,心里相信这个话很有道理。

这时,并不是我们就有了做好公民的能力。

⑤这样说下去是说不完的,就此打住,不再列举吧。

⑥要有观察的能力,必须真的用心去观察。

要有劳动的能力,必须真的动手去劳动。

要有读书的能力,必须真的去把书本打开。

要有做好公民的能力,必须真的去做公民应做的一切事情。

在相信人家的话很有道理的时候,只是个“知”罢了,“知”比“不知”似乎好些,但仅仅是“知”,实际上与“不知”并无两样。

到了真的去观察去劳动去读书的时候,“知”才会渐渐化为我们的习惯,习惯成自然,才是我们的能力。

⑦通常说某人能力不强,就是某人没有养成多少习惯的意思。

譬如说张三记忆力不强,就是张三没有把看见的听见的一些事物好好记住的习惯。

譬如说李四发表力不强,就是李四没有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说出来写出来的习惯。

⑧习惯养成的愈多,那个人的能力愈强。

我们做人做事,需要种种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习惯。

⑨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

教育不限于学校,也不限于读书。

学校教育只是教育的一部分,读书这门事也只是教育的一部分。

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

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种种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己教育,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

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孔子一生“学而不倦”,就是看透了这个道理。

(1)

文章第②段以走路、说话为例,引出了下文什么观点?

(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2)

第④段列举了哪些事例?

意在阐明什么?

(3)

第⑥段加点的“似乎”一词能否去掉?

请说说理由。

(4)

文中在阐述了习惯与能力的关系后,得出了什么结论?

(5)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第⑨段学校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的认识。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共7题;共99分)

1-1、

1-2、

1-3、

1-4、

1-5、

2-1、

2-2、

3-1、

3-2、

3-3、

3-4、

4-1、

4-2、

4-3、

4-4、

4-5、

5-1、

5-2、

5-3、

6-1、

6-2、

6-3、

7-1、

7-2、

7-3、

7-4、

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