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68580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42.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1、买文具

教学内容:

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教学目标:

1、结合“买文具”的具体情景,理解小数的意义,体会小数的特征。

2、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

教学重难点:

简单小数的读、写;小数意义的理解,小数的写法。

课前准备:

挂图,钱币模型

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知:

1、认识小数。

⑴出示课本插图。

⑵引导学生观察“书橱”里陈列的文具。

让同桌互相说一说每一种文具的单价是几元几角几分。

⑶教师巡视,发现并帮助个别理解不当的学生。

⑷认识小数。

像3.50、1.06、16.85、0.85、8.00……这样的数,叫做小数。

①这里的“……”是什么意思?

使学生明白除了这几个,还有无数的小数。

②引导观察小数的特征。

教师说明这个“.”是小数点。

2、小数的读法。

提出问题:

小数该怎么读呢?

教师范读.以16.85为例.板书:

16.85读作:

十六点八五.

教师边读边出示板书.教师说明小数读法的要求.小数点“.”读作点,小数点左边的数按整数来读,小数点右边的数按数字顺序一个数字一个数字来读。

读一读:

0.020.310.502.410.338.0520.004.135教师要特别注意强调小数点右边的数的读法。

3、小数的写法:

比如:

5元4角可以写成5.4元

尝试练习:

3元5角2元5角5分15元6角

这里要特别注意:

8角=0.8元5分=0.05元两者进行比较,明确角与分的书写位置。

二、巩固练习:

课本P2试一试

德育渗透内容:

要让学生收拾好纸币模型,不乱扔纸屑,教育学生讲究卫生,养成良好习惯。

板书设计

像3.501.0616.850.508.00……这样的数,叫做小数。

16.85读作十六点八五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以“身边事物引入”“小数的认识”“小数的读法”“小数的待定意义”“小数的写法”为主线,逐步加深学生对小数的理解,并获取小数的读法技巧,实践证明这种以知识点为线索的设计对于本次内容的学习是比较实用,比较恰当的。

2、货比三家

教学内容:

简单小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目标:

结合“货比三家”的具体情景,让学生经历比较简单小数大小及同伴交流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比较小数的大小

课前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知:

1、两个小数的大小比较。

⑴让学生认真观察情景图,说一说有哪些文具,它们的价格各是多少。

⑵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去哪个文具店买铅笔盒便宜?

”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说出比较的方法和过程.

⑶比较过程、方法。

首先,是要求学生说出各家文具店铅笔盒的价格。

奇奇文具店:

4.9元,丁丁文具店:

5.1元。

然后,使学生明白要比较哪家铅笔盒便宜,其实就是比较4.9元和5.1元的大小。

学生比较的方法可能有:

⑴把元改写成几元几角来表示。

4.9元=4元9角,

5.1元=5元1角。

根据生活经验,判断5元1角大于4元9角,即5.1元大于4.9元。

⑵以5元为中介,进行间接比较。

4.9元比5元少,5.1元比5元多。

⑶可能看成角来比较:

4.9元是49角,5.1元是51角,51角大于49角。

⑷通过比较整数部分来判断4.9元,小数点左边的数是4,这个数就是4元多。

5.1元,小数点左边的数是5,这个数就是5元多。

⑷板书:

4.90元<5.10元

2、三个小数的大小比较:

例如:

找出2.63、2.36、2.65中最小的数。

先比较2.63与2.36的大小2.63>2.36然后再把小的数(即2.36)与第三个(2.65)进行比较.得出结果:

2.36<2.65,所以,在2.63、2.36、2.65中最小的数是2.36。

在这个比较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强调:

比较出两个数的大小后,一定要取出小的哪个数再与第三个数比较,这样才能判断出最小的数。

板书设计:

去哪个文具店买铅笔盒便宜?

4.90元5.10元

找出2.63元、2.36元、2.65元中最小的数

2.36<2.63<2.65

教学反思:

在情景中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探究、解决,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新课程实施的焦点在于改造学生的学习方式,变“灌输中心的教学”为“对话中心的教学”。

3、买书

教学内容:

没有进位或退位的小数加减法

教学目标:

1、结合“买书”的具体问题情境,探索没有进位或退位的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

2、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教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小数加减法(没有进位或退位)

课前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课:

1、教学例题。

⑴投放问题情境。

⑵让学生说说画面意思。

并用自己的话概括题目。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最后,整理出:

一共花了多少元?

⑶想一想,应该用什么方法解答:

教师出示解答算式:

3.2元+11.5元=()元

⑷探索算理和算法:

①估一估:

大约有多少元?

②让学生各自独立探索计算方法。

学生可能的算法有:

第一种把元化成角来计算。

3.2元=32角,11.5元=115角,32角+115角=147角,147角=14.7元。

第二种:

用竖式计算

3元2角

+11元5角

14元7角

第三种:

用小数计算

3.2

+11.5

14.7

③讨论:

第一种算法——统一化成角为单位。

第二种算法——元归元相加,角归角相加,第三种算法——以元为单位相加。

计算小数竖式加法时,小数点一定要对齐。

2、拓展知识

⑴提出问题。

⑵判断解决问题,写出算式。

11.5元-3.2元=()(元)

⑶列竖式计算

竖式:

11.5

--3.2

8.3

板书设计:

买书

3.2+11.5=()元

3.2

+11.5

14.7

教学后记:

强调:

①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对齐。

②与整数加减法中的数位对齐原则相统一。

4、寄书

教学内容:

小数加减法(进位或退位)的算法和算理

教学目标:

1、能独立分析和解决用小数加减计算可以解决的简单问题。

2、正确处理小数加减计算过程中需要进位或退位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小数加减法(进位或退位)

课前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讲授新课

1、教学例题。

⑴出示问题情景,让学生认真观察插图,用语言表达所看到的情景。

⑵根据已知信息,提出问题:

如:

一共需要多少元?

算式:

1.6+12.4=?

⑶探索计算方法:

让学生自己探索计算方法,独立完成所列算式的计算。

学生计算的方法可能有:

第一种:

把元化成角来计算

1.6元=16角12.4元=124角16角+124角=140角140角=14元

第二种:

按不同单位分别相加1元+12元=13元6角+4角=10角=1元

13元+1元=14元或1元6角

+12元4角

13元10角

13元10角=14元

第三种:

列竖式计算

1.6

+12.4

14.0

也就是14元

提醒学生注意处理进位问题。

2、拓展练习:

提出问题:

2包书的邮费相差多少元?

⑴列出算式:

12.6-1.6=元

⑵选者正确的计算方法。

要求或引导学生列竖式计算:

12.4

-1.6

10.8

⑶交流计算方法和过程

处理退位问题

小数点对齐

板书设计:

寄书

1.6+12.8=()元12.4-1.6=()元

12.4

1.6-1.6

+12.8

14.4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小数以及小数基本加减法计算的基础上处理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运算。

在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地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交给学生。

从问题提出到问题解决;从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到小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从估算到列竖式计算,最后到总结,每个过程都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思想交流碰撞出闪光的火花带来的成功和喜悦,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第二单元:

1、“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

①、让学生观察、欣赏民间艺术的剪纸作品,以及服饰工艺品与建筑等图案,感知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

②、通过折纸、剪纸、画图、图形分类等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①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正确判断。

②找不出对称轴;③给出对称图形的一半,画另一半。

课前准备:

剪纸艺术作品,建筑物图片,剪刀等等

教学过程:

一、展示剪纸艺术和建筑物图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许多的对称图形。

用投影展示(剪纸作品和建筑物图片)。

二、动手实践,发现对称:

1、学生动手操作

⑴各人取出一张纸,对折,并画出图案。

⑵用剪刀剪下图形,再打开

⑶揭示对称图形

师:

仔细观察,我们剪下来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生:

这个图形是对称的。

师:

什么是对称?

生:

左右两边一样大。

师:

你怎么知道左右两边一样大呢?

生:

对折一下就知道了。

师:

真聪明!

像这样对折以后左右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折痕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设计意图:

让学生独立操作,主动探索,在自己亲自动手的实践中感受对称图形的特点。

师:

让学生摸一摸折痕,感受一下对称轴的特点。

师:

让学生试一试,不沿对称轴对折,看一看图形左右两边会不会完全重合。

通过这样的检验,使学生明白只有沿着对称轴对折,对称轴左右两边的图形才能够完全重合。

三、理解应用,判断对称

完成课本第14页的1、3题

四、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15页的1题

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

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教学反思:

把新的课程理念融入课堂之中将教材的意图与学生的认识特点进行有机的结合,整堂课是以学生的参与活动为主,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感知对称轴的美,保证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落到了实处。

2、“镜子中的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镜子中的数学

教学目标:

①、通过具体活动,让学生结合活动内容和具体实例,感知镜面对称现象。

②、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经历探索镜面对称现象特征的过程。

③、逐步发展学生空间知觉和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了解镜子中形成的图案是对称的并且和实际的图形是相反的。

镜子成像问题。

课前准备:

观察镜子里的自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兴趣导入

师:

同学们,我们来猜个迷,好吗?

你哭它也哭,你笑它也笑,脸上脏不脏,看它就知道。

(打一日常用品)(谜底“镜子”)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与镜子有关,镜子中也有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

镜子中的数学

二、实践操作,探索新知

1、教师示范

⑴剪一个黑体字“王”的一半。

⑵、把镜子放在对称轴,让全班学生观察镜子里的图形和整个图形。

⑶、让学生说说有什么新发现?

生:

⑴、看到整个“王”字。

  ⑵、镜子里的图形是镜子外图形的对称图形。

设计意图:

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观察,探索使认识得到深化。

2、镜子里的像与实物的关系。

同学们,请你在镜子面前举起你的右手,看看镜子里的你举的是右手吗?

请你眨眨你的左眼,看看镜子里的你眨的是左眼吗?

这是为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使学生体会我们在镜子里看到的和实际是左右相反的。

小结:

我们经常照镜子,但不一定意识到我们在镜子里看到的和实际是左右相反的,你举右手,而镜子里的你却举的是左手。

三、作业布置:

收集一些对称图形、图案和照片,在班里展览。

板书设计

镜子的成像规律:

⑴对称

⑵相反

教学设计:

在教学中我利用我与学生之间的“镜子”关系,具体、形象、生动,非常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调动学生以有的生活经验,激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