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及教案六年级上册南方出版社.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67962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0.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及教案六年级上册南方出版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及教案六年级上册南方出版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及教案六年级上册南方出版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及教案六年级上册南方出版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及教案六年级上册南方出版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及教案六年级上册南方出版社.docx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及教案六年级上册南方出版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及教案六年级上册南方出版社.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及教案六年级上册南方出版社.docx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及教案六年级上册南方出版社

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案

教师:

曾濒

二0一七年下学期

学信息技术六年级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选用的教材是南方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上册。

此册教材分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是我的多媒体世界,第二单元是制作个性化的多媒体作品,第三单元是“电鸽”传信。

1、知识点介绍,重点突出,有详有略,适当分散、更易入门。

2、学习方式为学生构想,更多样。

学生的学习内容可以有所选择,尊重学生个性。

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注重知识点的联系、迁移和归纳。

3、与学科结合更紧密。

二、学生分析

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来看,六年级学生以直接兴趣为主,对具体事实和经验的知识较有兴趣,对这样的有实物的观察内容比较感兴趣。

对他们来说只有有了明确的观察目的任务和实现这些任务的具体方法时,他们的观察才能持久和有效,同时大部分同学都接受过了电脑教育。

三、教学策略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跳出学科本位从教育的高处来看信息技术的教学,教学变为充满活力和创意的学习活动,因此,我觉得可以应用以下教学方法:

1、演示法:

演示法指的是教师通过“实物”、“图片”、“视频”等特殊媒体把知识信息传递给学生的教学方法。

在班级组织形式下的教学,对于基本操作的教学显然不能用“一对一”、“手把手”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只能采用广播方式,把操作步骤、过程展示给学生,学生依此为模仿的对象,进行初步操作的模仿,从而达到基本操作的入门。

2、“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法。

从学习者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是一种学习方法,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的知识和技能,从教师的角度说,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般来说,一个完整的任务驱动教学由以下几个过程构成:

任务设计、任务布置、学生自主探求任务的完成、任务完成评估。

四、教学进度安排表

第一周:

课堂常规教学第二周:

走进多媒体

第三周:

体验多媒体第四周:

浅尝多媒体作品

第五周:

我的快乐童年第六周:

点缀多媒体作品

第七周:

美化多媒体作品第八周:

接活多媒体作品

第九周:

展示多媒体作品第十周:

综合测评

第十一周:

我的成长记录第十二周:

多媒体制作

第十三周:

觅“鸽”第十四周:

训“鸽”

第十五周:

用“鸽”第十六周:

养“鸽”

第十七周:

写给妈妈的信第十八周:

考核

第一单元我的多媒体世界

第一课走进多媒体

第二课体验多媒体

第三课浅尝多媒体作品

活动篇我的快乐童年

第二单元制作个性化的多媒体作品

第四课点缀多媒体作品

第五课美化多媒体作品

第六课接活多媒体作品

第七课展示多媒体作品

活动篇我的成长记录

第三单元*“电鸽”传信

第八课觅“鸽”

第九课训“鸽”

第十课用“鸽”

第十一课养“鸽”

活动篇写给妈妈的信

 

第1课时 走进多媒体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媒体、多媒体的概念。

2.了解多媒体计算机的组成及其应用领域。

  3.学会设计多媒体作品创作方案。

过程与方法1.向学生讲解、展示多媒体作品。

2.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多媒体作品创作方案。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了解多媒体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2.在设计多媒体作品创作方案中养成良好的信息伦理习惯。

二: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多媒体、多媒体计算机和多媒体作品。

难点:

 设计多媒体作品的创作方案。

三:

教学准备

  接入因特网的多媒体计算机教室。

四:

教学过程

(一)引入情境  信息技术发展飞速,我们在家里看电视时既可以看到生动的画面,还可以听见有趣的声音;在电影院我们可以看到感人的电影,其实这些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多媒体。

大家知道什么是多媒体吗?

能举出几个例子出来吗?

  1.学生相互讨论。

  2.回答问题。

  引导学生对多媒体进行了解。

课时堂学习

(一)感受多媒体

  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比较常见的媒体。

  1.文本是十分常见的媒体,它不仅可以准确地描述信息内容,还可以给读者带来丰富的想象;展示文本,并问:

同学们从这些文字中可以联想到什么?

  2.图片能够直观地呈现信息,让浏览者一目了然;展示图片。

  3.向学生展示声音媒体。

  4.展示动画和视频媒体。

  1.认真听教师讲解,做好笔记。

  2.浏览教师展示的媒体素材,思考问题。

  3.相互交流讨论,回答教师的提问。

  向学生展示丰富的媒体素材,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多媒体计算机

  1.多媒体计算机是指具有多媒体功能的计算机。

它是在个人计算机的基础上添加一些硬件和相应软件组成。

  2.多媒体计算机广泛应用于学校教育、公共信息咨询、商业广告和家庭生活与娱乐等领域;向学生展示画面。

  3.同学们,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多媒体计算机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吧。

  1.认真听取教师的讲解。

  2.思考问题,也可以提问。

  3.观看教师放映的画面。

  4.小组交流讨论。

  让学生了解多媒体计算机及其应用。

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小组协作学习的能力。

(三)多媒体作品

  同学们,你们知道多媒体作品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吗?

制作多媒体作品需要经过哪些流程呢?

  1.在制作多媒体作品前首先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作品的主题内容和思想,然后对多媒体作品进行规划设计,接着搜集素材,加工合成,最后将作品发布出去。

  2.下面大家根据我刚才所讲的来设计一个作品创作方案吧。

(以上三个部分可以结合“学乐园”中的“课时堂讲解”进行讲解。

)  1.认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2.听教师讲解,做好笔记。

  3.动手操作,设计方案。

  让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其创新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堂活动  参照“学乐园”中的“课时堂活动”,组织学生设计一个多媒体作品创作方案。

  独自完成活动任务,讨论并解决遇到的问题。

  让学生自主地完成任务,实现技能的进一步巩固。

  请大家思考多媒体计算机对我们的学习有哪些帮助?

  相互讨论,回答问题。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时外探究  请同学们下课时后探究一下益智园中的任务,设计一个更完美的多媒体作品创作方案。

  课时外探索。

  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后记

第2课时 体验多媒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获取图片素材和声音素材的方法。

  2.学会利用ACDSee2009管理和加工图片素材。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摩与实践,学会获取多媒体素材。

  2.通过实践操作学会管理加工图片素材的方法和技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积极思考、主动探求知识的习惯。

  2.在获取多媒体素材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会获取多媒体素材。

难点:

 利用ACDSee2009软件管理和加工图片素材。

教学准备

1.具备搜索网络资源的能力,能管理和加工资源素材。

 2.接入因特网的多媒体计算机教室。

教学过程

引入情境

  要制作多媒体作品就必须要有足够的素材,不仅要有文本、图片,还应有声音、动画和视频等素材。

大家想想,利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应该如何获取这些素材呢?

获取这些素材之后,又该怎样管理这些素材呢?

  1.相互讨论

  2.回答问题

  巩固以前学过的知识,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课时堂学习

(一)获取多媒体素材

  1.获取声音素材

  方法一:

准备好麦克风,执行“开始”→“所有程序”→“附件”→“娱乐”→“录音机”命令,打开录音机。

单击录音按钮录音,单击停止按钮停止录音。

录音完后保存。

  方法二:

利用搜索引擎搜索需要的声音素材,并下载到本地计算机。

  2.获取图片素材

  可以通过数码照相机拍照,也可以利用网络搜索下载。

  结合“学乐园”的“课时堂讲解”来示范操作过程。

  1.认真听教师讲解并观看教师演示。

  2.按照教师的操作步骤自己再重新操作一遍。

  3.学生认真思考问题,对于不懂的地方相互讨论或向教师提问。

  让学生在观察与实践操作中掌握获取多媒体素材的基本操作技能。

(二)管理与加工图片素材

  1.认识ACDSee

执行“开始”→“所有程序”→“ACDSeeSystems”→“ACDSee相片管理器2009”命令,运行程序“ACDSee相片管理器”,可以阅读“快速入门指南”来了解该软件。

  2.浏览与查看图片

在“ACDSee相片管理器”窗口左侧的“文件夹”窗格中可以查找到图片所在的文件夹,单击该文件夹便可浏览图片了。

可以在“排序方式”中调整图片的排序方式。

  3.加工图片

  在“ACDSee相片管理器”中打开要编辑的图片,执行“修改”→“曝光”→“亮度”命令,然后拖动“曝光”、“对比度”和“填充光线”滚动条来调整图片,调整后保存。

  结合“学乐园”的“课时堂讲解”来示范操作过程。

  1.结合讲解观察教师的操作。

  2.按照教师的操作步骤自己再重新操作一遍。

  3.认真思考。

  4.相互交流讨论,对难解的地方进行提问。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操作,提高操作技能。

课时堂活动  请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搜集“练功坊”中“交通安全知识”作品素材。

  分组完成活动任务,讨论解决遇到的问题。

  让学生自主地完成任务,实现技能的进一步巩固。

整理和加工“练功坊”任务中搜集的多媒体素材。

  整理和加工多媒体。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竞争意识。

课时外探究

  请大家尝试为益智园中的任务搜集相关的素材,并对素材进行整理和加工。

要求搜集的素材尽可能丰富,且符合要求。

  课时外探索。

  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后记

第3、4课时 浅尝多媒体作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熟悉多媒体作品制作工具PowerPoint2003,掌握基本操作。

  2.学会制作简单的幻灯片,会为幻灯片加标注。

  3.掌握放映演示文稿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摩与实践,熟悉制作简单幻灯片的过程。

  2.在制作幻灯片的过程中掌握多媒体作品的制作方法与技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积极思考、主动探求知识的习惯。

  2.在制作多媒体作品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会制作简单幻灯片。

难点:

 为幻灯片添加标注,掌握演示文稿的放映方式。

教学准备

1.上节课时准备好的多媒体素材。

2.接入因特网的多媒体计算机教室。

教学过程

引入情境

  准备好各种多媒体素材后,接下来就是制作多媒体作品了,同学们知道制作多媒体作品的软件有哪些吗?

比较常用是哪一个呢?

你会用这个软件合成多媒体素材吗?

1.深入思考,相互讨论交流。

2.回答问题。

巩固以前的知识,同时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课时堂讲解

(一)初识PowerPoint2003

  1.PowerPoint2003是Office2003的组件之一。

它被广泛地应用于学校教学、学术交流和产品展示等领域。

执行“开始”→“所有程序”→“M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