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问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664328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平均数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平均数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平均数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平均数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平均数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平均数问题.docx

《平均数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平均数问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平均数问题.docx

平均数问题

第九讲平均数问题

(1)

[教学内容]:

《佳一数学思维训练教程》春季版,五年级第9讲“平均数问题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通过解决问题,让学生加深对平均数的认识,并能用不同的方法求平均数,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学习,掌握求平均数的不同方法,体验求平均数的过程,从而掌握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解决问题中进一步巩固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灵活地运用所学方法解决较复杂的求平均数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路径

学生活动

方案说明

一、导入:

同学们好,欢迎大家走进佳一数学课堂。

平均数,大家一定不陌生吧,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经常会遇到有关平均数的问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有关平均数的问题。

大家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二、新课:

1、教学例1

(1)出示例1,

例1:

寒假期间,小明正在读《西游记》,已知他前8天平均每天读30天,后12天平均每天读40页,那么这20天中平均每天读多少页?

读题后先估一估:

平均每天大约看了多少页?

A、让学生说说怎样求平均数?

B、分别怎样求总数和总份数。

C、学生独立完成解答。

D、质疑:

为什么不是35页?

课件出示:

解:

8×30+12×40=720页

720÷20=36页

答:

这20天中他平均每天读36页。

(2)拓展问题1~2

1、明明为了培养自己的数学解题能力,规定自己每星期的星期一到星期五共做题16道,星期六、星期天平均每天做6道。

明明平均每天做题多少道?

2、工程队为玉树灾区修一条公路,前3天修了2160米,后3天每天修520米。

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2、教学例2,

(1)出示例2,

例2:

小明上山又原路下山,上山速度每小时3千米,下山每小时行5千米,小明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读题后问:

能用两个速度相加除以2吗?

为什么?

A、问:

没有具体数量怎么办?

追问:

用哪个数比较好?

为什么?

B、独立完成。

课件出示:

解:

设上山的路程是S,

上山的时间:

S/3

下山的时间:

S/5

那么平均速度:

2S/(S/3+S/5)=3.75(千米/小时)

(2)拓展问题3~4。

3、一辆汽车以每小时10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到达乙地后,又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返回甲地。

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

4、王大爷收了2.4吨苹果,分为一级和二级苹果,其中一级苹果是二级苹果的3倍,分级卖,一级苹果每千克2.4元,二级苹果每千克1.6元。

现不分级卖,每千克1.8元,你认为合算吗?

如果要使不分级的收入与分级的收入相同,应该怎么卖?

3、教学例3

(1)出示例3,

例3:

(1)班男生平均身高150厘米,女生平均身高比男生平均升高少4厘米,已知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3倍,全班平均身高多少厘米?

读题后问:

有例2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A、假设男女生各有多少人比较简便?

B、学生尝试解答。

课件出示:

解:

假设女生有10人,则男生的人数是30人。

那么男生的总身高是150×30=4500(厘米);女生的总身高是10×146=1460(厘米);所以全班的总身高是4500+1460=5960(厘米);

所以全班的平均身高是5960÷40=149(厘米)

答:

全班平均身高是149厘米。

4、全课总结:

这节课中,我们解决了一些较复杂的平均数问题,关键是求出总数和总份数。

同时也学习了假设的方法,来把一些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我们要善于总结这些方法,来帮助我们以后进一步学习。

 

学生口答。

 

学生独立解答,交流时,说说要注意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

 

独立完成后交流想法。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想法,说说自己的感受。

 

 

让学生理解平均数总是介于最小数与最大数之间,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唤醒学生知识经验。

 

与例题类似,让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要注意解释“速度平均是多少”和“平均速度”的区别。

 

第4题计算比较复杂一点,适当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路径

学生活动

方案说明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求平均数的问题,这节课继续探究一些相关问题。

二、新课:

1、拓展问题5

5、某班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一半,男生平均体重是35千克,女生平均体重是32千克,该班全体同学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

老师引导学生来探索本题的解决办法;分小组来完成。

2、教学例4

(1)出示例4,

例4:

小军参加了三科的测试。

已知:

语文和英语的平均分是90分,数学和英语的平均分是94分,数学和语文的平均分是95分,问小军这三科的成绩各是多少?

读题后问:

根据已知条件可以求出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语文+英语=180

数学+英语=188

数学+语文=190

根据这些你能想到什么?

A、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B、尝试完成。

C、根据以上信息,除了求出三门课的总分外,还可以求出什么?

课件出示:

解:

语文和英语共180分;

数学和英语共188分;

数学和语文共190分;

所以三科的总成绩为:

(180+188+190)/2=279分

279-180=99(分)

279-188=91(分)

279-190=89(分)

答:

小军数学、语文、英语的成绩分别是99分、91分、89分。

(2)拓展问题6

6、在某次测试中,小明、小方和小华三人的平均成绩为85分,已知小明和小方的平均成绩是88分,小明和小华的平均成绩是86分。

求:

(1)小方和小华的平均成绩

(2)他们三人中的最高成绩。

问:

与例4相比,有什么不同?

3、教学例5

(1)出示例5,

例5:

李刚参加若干次考试,若最后一次得97分,他的平均成绩为90分;若最后一次为73分,他的平均分为87分。

李刚共参加了几次考试?

读题后,问:

平均分为什么会变化的?

A、学生讨论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B、独立解答完成。

课件出示:

解:

因为97-73=24(分)

90-87=3(分)

24÷3=8

答:

李刚共参加了8次考试。

(2)拓展问题7

7、某次考试中A、B、C、D、E五人的平均分比C、D、E三人的平均分少4分,A、B两人的平均分是80分。

求五个人的平均分数是多少?

图解:

从图中也可以清晰看出,C、D、E多出的12分平均分给A、B两人,每人得6分,所以五人的平均分是80+6=87.5(分)。

4、全课总结:

这两节课中,我们一起研究了有关平均数的问题,除了利用基本的数量关系之外,画图也是解决平均数问题的重要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要注意灵活地运用。

 

学生独立完成,说说是怎么样思考的。

 

完成了说说想法。

 

讨论交流后再独立解答。

 

学生试做后,交流想法,教师在评讲时,可以画图来分析题意。

 

 

与例3类似,让学生独立完成,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C这个问题是提示学生不要局限于这一种思路,根据前两个条件,可以求出数学和英语的差,再和第三个条件,就形成了和差问题,就能求出数学和语文分别是多少分了。

主要是看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同时渗透平均数的不稳定性,只要一个数变化,平均数就会变化,从而进一步理解平均数。

画图也是解决平均数问题的重要的辅助手段。

线段图可以清晰地表示出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后反思:

 

答案:

拓展练习:

1、4道

2、620米

3、75千米/小时

4、不合适;应该不分级的时候每千克2.2元卖

5、34千克

6、81分93分

7、8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