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2660992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68.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中历史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docx

《高中历史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docx

高中历史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高中历史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考试总分:

210分考试时长:

120分钟)

一、单选题(本题共计40小题,共计160分)

1、(4分)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的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发刊词有这样两句话:

“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族,方兴未已。

”作者“求变”主要针对()

A.思想观念B.政治制度C.经济组织D.教育

2、(4分)新文化运动以来,鲁迅为青年读书提出的建议是:

少看或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

陈独秀认为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鬼话来捣乱。

这反映出

A.鲁迅、陈独秀主张用外来文化作补充

B.中国人崇洋媚外

C.鲁迅、陈独秀对传统道德文化持批评态度

D.中国传统文化已经过时

3、(4分)陈独秀因有人指责《新青年》而发表了《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为“德先生”和“赛先生”辩护。

这里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指

A.科学与技术B.民主和共和

C.民主与科学D.自由与平等

4、(4分)“我们现在认为,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学术上、道德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此话出自

A.鲁迅B.胡适C.陈独秀D.李大钊

5、(4分)胡适是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之一。

观察胡适下列言行,思考其出现的原因是

A.当时西方启蒙思想占主导地位

B.当时中国社会的婚俗习惯尚未发生变化

C.封建儒学在当时中国社会已不占主导地位

D.既受传统文化的长期熏陶又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6、(4分)新文化运动时期,利用文学作品深刻地揭露专制制度和纲常礼教的黑暗,并发表《狂人日记》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之作的著名作家是

A.陈独秀B.李大钊C.鲁迅D.蔡元培

7、(4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最初用意仅在于确立儒学在官学与朝廷政治中的地位,不许其他学派分沾。

但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梁启超、章太炎等著名学者则认为: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禁止诸子百家在社会上流传,是汉武帝在学术文化上的专制独裁政策。

这一变化说明

A.思想认识受社会政治的影响B.儒家正统地位遭到猛烈抨击

C.社会对儒家思想的研究深入D.国人民主科学意识不断增强

8、(4分)1920年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是什么?

》一文中指出“西洋文化我们固然不能满意,但是东方文化我们更是领教了……我们但有一毫一忽羞恶心,也不至以此自夸”。

该认识有助于

A.使新文化运动进入新阶段B.认清西洋文化的弊病

C.复归传统的东方文化D.理性认识东西方文化

9、(4分)近代中国某一政府发表《通令尊崇孔圣文》强调“天生孔子为万世师表……所谓反之人心而变,放之四海而皆准者。

”这一现象最终引发了()

A.林、魏“睁眼看世界”的新思潮B.康、梁“伸民权”“设议会”的维新变法运动

C.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D.陈独秀等“民主”、“科学”的新文化运动

10、(4分)李大钊在《民彝与政治》中指出:

“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生则自由亡。

”与材料相对应的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

A.提倡科学反对愚昧B.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D.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11、(4分)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是什么》中说,“所以现代道德底理想,是要把家庭的孝弟扩充到全社会的友爱。

现在有一班青年却误解了这个意思,他并没有将爱情扩充到社会上,他却打着新思想新家庭的旗帜,抛弃了他的慈爱的、可怜的老母;这种人岂不是误解了新文化运动的意思?

”这一论述意在

A.促进文化转型B.用“孝弟”文化改造西方文化

C.号召青年摆脱陈旧状态D.引导青年正确理解“孝弟”文化

12、(4分)一份杂志强调要“去遗传的科举思想,进於现世的科学思想;去主观的武断思想,进於客观的怀疑思想”。

这份杂志最可能是哪一时期的产物

A.立宪运动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D.文化大革命

13、(4分)有学者提出“新文化运动至少在其发展初期,只是上一阶段谭嗣同、严复、梁启超的历史工作的继续。

”以下内容贴近该学者观点的是:

他们都在

A.倡导共和B.改良文学C.打倒孔教D.开启民智

14、(4分)下图人物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贡献是

A.创办《新青年》B.提出“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C.发表《文学改良刍议》D.开展“问题与主义”的讨论

15、(4分)在陈独秀看来,“儒者三纲五常之说,为一切道德政治之大源”,“片面之义务,不平等之道德,阶级尊卑之制度”就是“忠、孝、节、义”,“伦理道德不解决,则政治学术皆枝叶问题。

”材料反映出陈独秀

A.主张伦理道德革命B.反对封建等级制度

C.主张变革政治学术D.以立宪反对君主专制

16、(4分)新文化运动后期,曾经接受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不包括

A.李大钊B.陈独秀C.毛泽东D.胡适

17、(4分)陈独秀号称是“文化伟人”、“政治名人”,对近代中国曾产生过重大影响。

作为“政治名人”,他的主要历史事迹是

①1917年,就任北大校长,实行“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

②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最主要的领导人之一

③发表了《变法通议》等一系列文章,宣传民权学说,提倡维新变法

④在新青年上发表《庶人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

A.②④B.②C.②③④D.①④

18、(4分)新文化运动弥补了辛亥革命思想的不足,其表现是

A.彻底批判儒家正统思想B.彻底否定君主专制

C.全面肯定了西方文化D.掀起反封建斗争的浪潮

19、(4分)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

“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悟。

”最符合这一言论的派别是

A.洋务派B.维新派

C.革命派D.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

20、(4分)毛泽东说:

自己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前,是自由主义、民权主义、民族主义、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理念的大杂烩。

这说明

A.毛泽东最早接受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B.早期毛泽东的思想中传统思想占主流

C.接受马克思主义后彻底抛弃原有思想D.早期毛泽东的思想受新文化运动影响

21、(4分)陈独秀号称是“文化伟人”、“政治名人”,对近代中国曾产生过重大影响。

作为“文化伟人”,他的主要历史功绩是

①创办《新青年》,掀起新文化运动

②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最主要的领导人之一

③首先高举社会主义大旗,为运动指明方向

④是文学革命的主要发起人之一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④

22、(4分)“我们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个人,也不是说在古代社会无价值。

不过因他不能支配现代人心,适合现代潮流,还有一班人硬要拿他出来压迫现代人心,抵抗现代潮流,成了我们社会进化的最大障碍。

”这表明陈独秀旨在

A.否定孔教传统的是非和价值标准B.肯定孔教是传统社会的精神支柱

C.强调孔子个人学说不合现代生活D.从现代生活角度重估孔教的价值

23、(4分)为了迎接学业水平考试,某同学在复习中整理了一份学习图示,根据图示已呈现的内容,在________处应填写

A.新文化运动的内容B.“中体西用”的思想

C.马克思主义思想D.三民主义的内容

24、(4分)胡适曾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

这表明他

A.彻底否定古代文学B.宣扬民主与科学精神

C.倡导进行文学改良D.主张文学上的民族主义

25、(4分)有同学在近代某著作中读到如下内容,该著作的作者最有可能是世官为诸子之制,可见选举实为孔子创制。

儒是以教任职,如外国教士之入议院者。

王者往,群者群,孔子能群天下人,非天下之君而何?

该作者是

A.魏源B.李鸿章C.康有为D.陈独秀

26、(4分)民国初年的社会状况与辛亥革命所唤起的希望形成了巨大的落差。

一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认为共和制度之所以不能真正实现,是因为中国缺少一场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批判。

于是,他们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掀起了

A.洋务运动B.新文化运动

C.国民革命运动D.抗日救亡运动

27、(4分)蔡元培在1918年撰文说: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之崇实论与理想派;经济学之干涉论与放任论并列其中,此大学之所以为大也。

”此处蔡元培所说“大学之所以为大”的主要意义是

A.学风开放,思想自由B.文理并重,倡新抑旧

C.学科齐全,综合性强D.规模宏大,名师众多

28、(4分)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后,支持新文化运动,提倡学术研究,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这一主张最重要的影响是

A.活跃了思想,使学术兴盛B.对旧势力妥协,致使北大旧势力猖獗

C.不利于资本主义思想的传播D.保护了进步学术思想,促进思想解放

29、(4分)有一位民国时期的诗人(1896—1931)曾说:

“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A.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B.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C.辛亥革命对新青年的影响深远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批判有片面性

30、(4分)1917年,梁漱溟应蔡元培先生之请出任北京大学讲师,授课当天就倡言要为孔子讨个说法:

“我觉得我有一个最大的责任,即替中国儒家作一个说明,开出一个与现代学术接头的机会。

”对梁激溟所说的“责任”,合理的解释是

A.以实际行动响应文学革命B.借鉴西学以明辨儒学真伪

C.固守传统文化反对新文化D.勇于挖掘儒学的当代价值

31、(4分)《新青年》创刊时即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但其后十余年间所发表的专门论述民主与科学的文章并不多。

尽管如此,“民主”与“科学”仍然被认为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基本口号。

这主要是因为民主与科学是

A.救亡图存的时代需求B.顺应世界发展的潮流

C.西方兴起的历史经验D.倡导文学革命的需要

32、(4分)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

“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B.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

D.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33、(4分)五四运动前夕《每周评论》特辟《国内劳动状况》专栏,先后报道了北京男女佣工、河南修武煤矿、唐山煤厂、山东东平县佃户等地劳动者的生活状况。

该报道表明

A.社会主义革命思想传入中国B.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发生变动

C.知识分子开始关注民众生活D.马克思主义占据思想界主流

34、(4分)“五四”前后,中国有一批激进民主主义者纷纷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李大钊是其中的一位重要代表。

下列各项中,属于李大钊观点的是

A.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高举文学革命的大旗

B.指出民与君势不两立,妄想复辟的人都是国家公敌

C.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指出未来必将是“赤旗的世界”

D.借助短篇小说《狂人日记》,揭露封建礼教吃人本质

35、(4分)对于1930年11月28日胡适一家离开上海的情形,20世纪90年代罗尔纲在《胡适琐忆》中说:

“我跟胡适步入车站,走上月台。

满以为胡适广交游,今天一定有不少亲朋到车站来送行。

……可是这些人,今天连影子都不见。

为什么亲朋满上海的胡适今天却一个人都不来送行呢?

”但胡适当天的日记却说:

“到车站送别者,有梦旦、拔可、小芳、梦雏、原放、乃刚、新六夫妇、孟录、洪开……等几十人。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历史事件纷繁复杂,文字记载不具客观性

B.罗尔纲是几十年后的回忆,不具史料价值

C.两人记录都是第一手资料,但需鉴别使用

D.胡适的记载可信,因为日记总比回忆可靠

36、(4分)1919年,胡适说:

“现在有许多人自己不懂得国粹是什么东西,却偏要高谈‘保存国粹’。

”他将中国过去的一切都称为“国故”,“国故”包括了国粹与国渣,“若要知道什么是国粹,什么是国渣,先须要用评判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去做一番整理国故的工夫”。

这表明胡适

A.认为科学精神应在传统文化中培养B.对新文化运动的理念有所怀疑

C.倡导对中国文化进行现代化改造D.存在“全盘西化”的文化倾向

37、(4分)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陈独秀倡导“用科学的态度、精神、思想和方法去对待一切传统观念和社会问题,以至于人生”。

二者的区别是

①前者重在科学技术,后者重在科学精神、方法

②前者属于制度层面,后者深入到文化层面

③前者用于反侵略,后者推动思想解放

④前者的思想来源于西方,后者的思想源于传统文化

A.②④B.①③C.②③④D.①②③

38、(4分)洋务派选派幼童出国深造,最希望他们

A.传播中华先进文化B.掌握西方先进技术

C.探究西方民主政治D.熟悉西方文化

39、(4分)被喻为“民国四大才女”之一的冯沅君,1923年开始小说创作,以笔名淦女士发表了《隔绝之后》,该书描述了女主人公在为她的母亲尽孝与为爱出走的徘徊中无从选择,最后以一死而得以两全的故事。

这反映了作者

A.对女性权力意识的开拓B.摆脱了封建礼教的束缚

C.对封建伦理道德的控诉D.倡导妇女的全面解放

40、(4分)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指出,中国抛弃沿袭数千年的“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实行“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冶”,有赖于全国人民在政治上的真正觉悟。

这表明陈独秀

A.认为民众普遍支持实行民主政治B.对民国初年的民主政治寄予期望

C.强调民众有选择政治制度的权利D.主张重视培养国民现代政治意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计5小题,共计50分)

41、(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长期以来,“启蒙”一直是思想文化史领域的重大研究课题。

有学者认为,西方的启蒙,是一种“内源”式、接续式的“早熟”的启蒙。

在14至16世纪,西方人依靠自身的社会变革力量酝酿起早期启蒙,并层层推进演绎出18世纪启蒙。

而近代中国的启蒙则是“外源”式、突变性的“晚熟”启蒙。

借助于“西学东渐”的刺激与发酵,中国文化传统的逻辑发展进程才发生历史的大转折,最终在“民族复兴”的理论大框架中,标立起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观、价值观和伦理观,逐渐折射和透显出“西方式”启蒙的反传统含义。

——据孟广林《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时期的思想启蒙》整理

(1)概述西方“早期”启蒙的“内源”因素。

结合史实说明18世纪的启蒙与“早期”启蒙之间有怎样的“接续”关系?

(2)近代前期中国具有反传统含义的“西方式”启蒙思潮有哪些?

近代中国的启蒙为何高举“民族复兴”的旗帜?

42、(10分)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其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仲弓问仁。

子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曰: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

材料二父止(只是)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固定的地位),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

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

——《二程集》

材料三知(感觉、知觉)是心之体(根本、主要方面),心自(自然)然(认为……是对的)会知。

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王阳明《传习录》

材料四我们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个人,也不是说在古代社会无价值。

不过因他不能支配现代人心,适合现代潮流,还有一班人硬要拿出来压迫现代人心,抵抗现代潮流,成了我们社会进化的最大障碍。

——陈独秀《再答常乃德(古文与孔教)》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认为应该怎样才能实现“仁”?

(2)分别概括材料二、三关于人的道德修养方面的主张,指出其理论依据。

(3)据材料四,陈独秀对儒家思想的价值作出了怎样的评论?

综合上述材料,分析这一评论的合理性。

43、(10分)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不断提升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重视道德文化建设是历史发展的主线。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我国古代哪位大思想家提出的观点?

他的思想中的糟粕是什么?

(2)卢梭和康德是启蒙运动时期的著名思想家,他们在社会规范和个人自律方面的观点是什么?

(3)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在社会道德建设方面的主张是什么?

解释其内涵。

(4)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提出建设文化强国有何现实意义?

44、(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

“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从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

——摘编自裴钰《改变中国》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促使中国“内部改变”的指导思想有哪些。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在“改变中国”中的作用。

45、(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张载庄严宣告: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在明清易伐之际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慷慨呼号;文天祥、东林党人在异族强权或腐朽政治势力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无不浸润了理学的精神价值与道德理想。

——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要》

材料二康有为和梁启超并不直接从事引进西学的工作,而是努力创造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的文化。

在甲午战后,新兴的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相比,力量还太弱小,它在政治上虽然有变封建制度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愿望和要求,却不敢也不能够同封建制度彻底决裂,康梁“新学”主要不是他们自己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独立创造出来,而是从西方引进来的,他们的认识还十分肤浅,因此不能不通过传统文化来为外来文化找到民族化的表达形式。

在60—90年代,中国社会西学传播的水平还比较低,输入的主要是“西艺”,而很少“西政”,以致“盖当时之人,绝不承认欧美人除能制造……能操练之外,更有其他学问”。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1918年,陈独秀指出:

文艺复兴以后的欧洲文明,虽然已胜过中国文明,不输入欧洲文化,固有的文明能保民族竟存于20世纪吗?

在共和政体之下,提倡保存“国是”,当作何解?

陈独秀在《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中还断然主张:

“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

——摘编自李侃等著《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学的价值。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梁“新学”有何特点并说明其成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康梁相比陈独秀对中西文化态度有何新变化,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一、单选题(本题共计40小题,共计160分)

1、(4分)【答案】A

【解析】由时间一战期间,刊物内容反映作者“求变”,可断定这份刊物是《新青年》。

它的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集合所学,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故作者所主张的“求变”主要针对思想观念,故排除CD,选A;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主张变革政治制度,排除B。

2、(4分)【答案】C

【解析】材料“少看或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一切都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来捣乱”,说明鲁迅否定了中国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道德,并借此宣传新文化运动,故C项正确。

材料不能说明说明鲁迅、陈独秀主张用外来文化作补充,故A项错误。

国人是借助西方思想反对传统思想束缚,故B项错误。

中国文化显然在当时并不是过时,故D项错误。

3、(4分)【答案】C

【解析】1919年元旦刚过,陈独秀就以《本志罪案之答辩书》一文,正式打出民主与科学这两面旗,他宣称:

"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故“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民主与科学。

4、(4分)【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了陈独秀。

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学术上、道德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的两位先生指的是“德先生”和“赛先生”,即民主与科学,这个是陈独秀在《新青年》中的主张,与鲁迅、胡适和李大钊不符,故排除A、B、D项,故选C。

5、(4分)【答案】D

【解析】材料体现出胡适既有传统思想又有西方近代思想,这是他长期受传统文化熏陶,又接受了西方启蒙思想的结果,故D项正确;19世纪20年代西方文化对中国影响加深,但中国的传统儒学仍占主导地位,故AC错误;此时在辛亥革命影响下中国传统的婚俗习惯已经发生变化,故B项错误。

6、(4分)【答案】C

【解析】《狂人日记》是鲁迅的作品。

鲁迅把反封建内容与白话文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新文学的典范。

故答案为C项。

《狂人日记》不是其他三位历史人物的作品。

7、(4分)【答案】A

【解析】题干中并没有反映出他们对于儒学的研究,只是说他们对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认识变化,故C错误。

题干中并没有反映西方思想冲击儒学正统地位,与材料内容不符。

故B错误。

根据材料“汉武帝在学术文化上的专制独裁政策”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思想家为宣传资产阶级思想,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解读与原来不同,体现出政治形势对思想认识的影响,故A正确。

部分学者对于这一措施的思想认识转变,并不能证明国人民主科学意识不断增强,故D错误。

8、(4分)【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新文化运动。

题意主要反映了陈独秀关于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并不能说明新文化运动进入新阶段,故排除A项;根据“西洋文化我们固然不能满意,但是东方文化我们更是领教了”可知陈独秀对于东西方文化都是不满意的,B、C项都没有准确反映出陈独秀的观点,不符合题意主旨,故排除。

陈独秀对东西方文化都持批判态度,这样的认识有助于理性认识东西方文化,故选D。

9、(4分)【答案】D

【解析】材料中“某一政府”是北洋军阀政府,该政府提倡尊孔复古思想,促使激进民主主义者提出批判孔子思想,发起新文化运动,D正确。

A是鸦片战争之后时期思想家。

B是晚清维新变法时期思想家。

C是五四运动之后,与材料中批判儒家思想信息不符合。

10、(4分)【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生则自由亡。

”结合新文化运动相关所学可知李大钊在提倡民主反对专制,因此B选项正确。

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民主与专制的截然对立,并未涉及提倡科学反对愚昧的内容;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民主与专制的截然对立,并未涉及文学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