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线路安装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658300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9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仪表线路安装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仪表线路安装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仪表线路安装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仪表线路安装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仪表线路安装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仪表线路安装作业指导书.docx

《仪表线路安装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仪表线路安装作业指导书.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仪表线路安装作业指导书.docx

仪表线路安装作业指导书

 

仪表线路安装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机电工程分公司

二O一二年十一月

仪表线路安装作业指导书

1 编制依据及适用范围

1.1 编制目的

1.1.1依据现行的施工标准规范、规程,总结公司成熟的仪表线路安装施工工艺,结合公司仪表工程施工特点,编制《仪表线路安装作业指导书》。

1.1.2 使仪表线路安装作业过程质量控制和安全风险控制达到规范化、程序化,保证全过程的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

1.1.3 作为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HSE管理体系的基础和依据;

1.1.4 作为职工培训、学习教材,以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

1.1.5 为工程技术人员编制施工技术方案提供参考。

1.2 编制依据

本作业指导书依据有关施工现行标准规范、仪表工手册及多年施工经验等编制而成。

GB50093-2002《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SH/T3521-2007《石油化工仪表工程施工技术规程》

GB50131-2007《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SY4205-2007《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自动化仪表工程》

GB50484-2008《石油化工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GB/T50430-2007《工程建设施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炼油化工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手册》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炼油与化工分公司2008.7

《仪表工手册》第二版乐嘉谦(主编)

1.3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七建设公司承揽工程中的自控专业中仪表导压管路的安装施工。

2作业流程及作业内容

2.1作业流程

2.2施工准备

2.2.1 自控专业施工平面布置图、安装图、及材料表等准备齐全。

2.2.2 技术人员及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图纸审查和图纸会审,对图纸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监理、业主及专业设计人员。

2.2.3编制材料计划,编制施工技术方案,并报批。

2.2.4对施工人员进行调配,并进行人员培训。

2.2.5施工过程中需要的设备、机具、计量器具及消耗材料在安装前必须准备齐全。

2.2.6技术人员对作业人员作好施工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明确施工重点、难点,使参加施工人员掌握施工技术质量要求和图纸要求。

2.3材料验收

材料到货后由采购单位组织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技术、质检、供应和主要安装施工人员参加,共同进行设备的开箱验收及材料验收。

2.3.1 采用的型钢、管材、管件、电缆、导线、电缆桥架等主要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现行国家或行业标准的有关规定。

2.3.2 对材料验收包括:

材料的外观、规格、型号、数量、材质符合设计要求,并有材质证明书和合格证。

对电缆桥架、型钢、管材及管件进行外观检查,其表面应无裂纹、锈蚀、伤痕、凹陷、折叠等缺陷;电缆及导线无其他机械损伤。

2.3.2 采用的电焊条(焊丝)的材质按母材的材质选定,并有合格证。

2.3.3 对仪表设备的附属件、零部件、易损件等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缺陷。

2.3.5 验收完后,办理交接手续,对发现的问题应由采购单位签字认可并限期解决。

2.4 仪表线路安装

2.4.1 电缆桥架的托架、支架制作安装

2.4.1.1托架、支架制作

制作托架、支架时,应将材料矫正、平直,采用机械切割方法,切口表面应平整,不应有卷边和毛刺;型钢除锈、涂防锈漆完毕符合质量要求。

电缆桥架宽度500mm及以上的托架制作,一般采用的型钢为[10#槽钢;电缆桥架宽度400mm及以下的托架制作仪表采用50X50的角钢。

托架宽度应比桥架宽度大2~3mm,横撑连接间距为1m,托架长度一般为6m,焊接时采用双面焊接。

在托架制作过程中,要采取适当的防变形措施。

制作好的托架、支架应牢固、平直、尺寸准确。

2.4.1.2电缆桥架的制作

电缆桥架的制作应符合以下规定:

电缆桥架及其配件应选用制造厂的标准产品,其结构形式、规格、材质、涂漆等均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并应有质量证明文件。

当弯头、三通、变径等配件需要在现场制作时,宜采用切割机、锯弓等对成品直通电缆槽进行加工,不能使用电焊或气焊切割。

切割后的电缆桥架均需打磨,使边缘光滑无毛刺、无裂缝。

电缆桥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在该电缆槽中敷设的电缆最小弯曲半径,变径应平整、准确、无毛刺。

现场制作的配件宜采用螺栓连接。

特殊情况可用焊接,焊接时应采用断续焊,并应有防变形措施,接缝应相互错开,焊完后配件应平整牢固,焊缝应打磨光滑。

加工成形后的配件应及时除锈涂刷底漆和面漆。

电缆桥架底部应有漏水孔,漏水孔宜按之字形错开排列,孔径为¢5mm~¢8mm。

如需现场开孔时,应从里向外进行施工,并应作防腐处理。

2.4.1.3支架、托架安装

(1)支架安装

支架安装在允许焊接的金属结构上和有预埋件的水泥框架上,应采用双面焊接固定。

支架安装在允许焊接的工艺设备上时,应预先焊接一块与其材质相同的加强板,然后将支架焊在加强板上,以增加支架的受力面积,保证支架的强度。

在有防火要求的钢结构上焊接支架时,应在防火施工之前进行。

在无预埋件的水泥框架上采用膨胀螺栓固定。

不允许焊接支架的管道上,应采用U型螺栓、抱箍或卡子固定。

支架应固定牢固、横平竖直、整齐美观,在同一直线段上的支架间距应均匀。

支架不应安装在高温或低温管道上。

支架安装在有坡度的电缆沟内或建筑结构上时,其安装坡度应与电缆沟或建筑结构的坡度相同。

支架安装在有弧度的设备或结构上时,其安装弧度应与设备或结构的弧度相同。

在拐弯处、伸缩缝两侧、终端处的位置应设置支架。

电缆直接明敷时,水平方向支架间距宜为0.8m,垂直方向宜为1m。

(2)托架安装

托架安装前,根据仪表电缆桥架平面布置图和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托架的标高、走向。

托架的安装跨度大于10m时,采取加强措施,可适当增加支架或吊架。

托架安装如和工艺管道、设备发生碰撞时,及时与设计沟通,改变标高或走向。

2.4.2 电缆桥架的安装

电缆桥架及其构件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

其内、外应平整,内部应光洁、无毛刺,镀层(漆层)应完好无损,尺寸应准确,配件应齐全。

电缆桥架安装在工艺管架上时,宜在管道的侧面或上方。

对于高温管道,不应平行安装在其上方。

电缆桥架安装的程序是先主干线,后分支线,先将弯头、三通和变径定位,后直线段安装。

电缆桥架内的隔板形状应成L形,且低于电缆桥架高度,边缘应光滑。

若隔板与槽体采用焊接固定时,应在L形底边的两侧采用交替定位焊固定,隔板之间的接口应用定位焊连成整体,并及时做好防腐处理。

电缆桥架宜采用半圆头防锈螺栓连接,螺母应在电缆槽的外侧,固定应牢固。

特殊情况下,若采用焊接时,应焊接牢固,且不应有明显的焊接变形。

焊接后,打掉药皮,清除飞溅。

焊缝与母材应圆滑过渡,并补涂防锈漆和面漆。

电缆桥架安装直线长度超过50m时,要采用在支架上焊接滑动导向板的固定方式,在槽板接口处要预留适当的防热膨胀间隙。

电缆桥架安装应横平竖直,排列整齐,底部接口应平整无毛刺。

成排电缆桥架安装时,其弯曲弧度应一致。

电缆桥架的上部与建筑物和构筑物之间应留有便于操作的空间。

槽与槽之间,槽与仪表柜和仪表箱之间、槽与盖之间、盖与盖之间的连接处,应对合严密。

槽的端口宜封闭。

电缆桥架的开孔应采用机械加工方法。

电缆桥架垂直段大于2m时,应在垂直段上、下端槽内增设固定电缆用的支架。

当垂直段大于4m时,还应在其中部增设支架。

电缆桥架连接时中间要留有2mm~5mm的缝隙。

电缆桥架由室外进入建筑物内时,桥架向外的坡度不得小于1/100。

2.4.3 保护管安装

保护管是用来保护电缆、电线和补偿导线的。

用作保护管的管材,有镀锌水煤气管、电气管和硬聚氯乙烯管。

电气管管壁薄,内径小,基本不用,硬聚氯乙烯管只在强腐蚀性场所使用,通常普通采用镀锌钢管。

2.4.3.1保护管配制的一般要求

保护管用的管材、管件等,应附有首席齐全的产品技术文件,材质、规格和型号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

保护管外观不应有变形及裂缝,内壁应清洁、无毛刺,管口应光滑、无锐边。

保护管安装位置应选择在不影响操作、不妨碍设备检修、运输和行走的地方。

保护管不应平行敷设在高温设备、管道的上方和具有腐蚀性液体物料的设备、管道的下方。

保护管与保温设备、管道保温层表面之间的距离应大于200mm,与其他设备、管道表面之间的距离应大于150mm。

2.4.3.2支架的制作与安装

支架的制作与安装要求同20.1.1和20.1.3。

保护管要用管卡固定在支架上。

长度小于2m的保护管,在固定支架时,应固定两点。

一根6m长的直段电缆保护管,在固定时可采用两点或三点固定,拐角处前后必须分别加支架。

支架制作时,伸出端做圆角处理,防止伤人。

2.4.3.3保护管预制

保护管弯制应采用弯管机冷弯,弯度不应小于90°;对于穿无铠装电缆且明敷设时,保护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保护管外径的6倍;对于穿铠装电缆以及埋于地下或混凝土内时,保护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保护管外径的10倍;保护管弯曲处不应有凹陷、裂缝和明显弯偏;单根管的直角弯不得超过两个。

保护管套丝可用手动套丝机、自动、半自动套丝机。

保护管套丝端不能太长,一般为2cm~3cm。

保护管切割一般采用砂轮切割机,切割时手臂力量要均匀,使管口截面平整无凹洼,保护管切割后要打磨,应光滑、无毛刺。

2.4.3.4保护管安装

保护管在安装时,如直线长度超过30米或弯曲角度的总和超过270°时,中间应加装线盒,遇梁柱时,应采取弯管或变头的形式绕过,不得在钢结构上开孔,混凝土可采用预埋保护管的办法。

当保护管安装直线长度超过30m,且沿塔、槽、加热炉或过建筑物伸缩缝时,应采取热膨胀措施。

如增加一个鹤首弯,保护管之间加软管,在两管连接处,预留适当间距,弯管形成自然补偿。

保护管间的常用连接件有镀锌管接头、锁紧螺母、管箍、穿线盒等。

保护管用的管件应内壁清洁、无毛刺,丝扣清晰完好,有防腐层且内径与保护管相匹配。

保护管之间及保护管与连接件之间,应采用螺纹连接。

管端螺纹的有效长度应大于管接头长度的1/2。

当钢管埋地敷设时,宜采用套管焊接,管子对口应处于套管的中心位置,对口应光滑,焊接应牢固,焊口应严密,并应作防腐处理。

保护管与就地仪表盘、仪表箱、接线箱、穿线盒等部件连接时,应有密封措施,并将管固定。

保护管管口应低于设备进线口约250mm,以保证保护管内的积液不会流进仪表进线孔。

保护管与检测元件或就地仪表之间宜用金属挠性管(即金属软管、蛇皮管)连接,当不采用挠性管连接时,管末端应带护线帽。

保护管从上向下敷设时,在最低点应加排水三通。

仪表及仪表设备进线口应用电缆密封接头密封。

暗配保护管应按最短距离敷设,在抹面或浇灌混凝土之前安装,埋入墙或混凝土的深度与其表面的净距离大于15mm,外露的管端应加木塞封堵或用塑料布包扎保护螺纹。

埋地保护管与公路、铁路相交时,管顶埋入深度应大于1m;与排水沟交叉时,管顶离沟底净距离应大于0.5m,并延伸出路基或排水沟外1m以上;与地下管道交叉时,与管道的净距离应大于0.5m,过建筑物墙基应延伸出散水坡外0.5m。

保护管引出地面的管口宜高出地面200mm;当从地下引入落地式仪表盘(箱)内时,管口宜高出地面50mm,多根保护管引入时,应排列整齐,管口标高一致。

明配保护管应横平竖直,成排安装时应排列整齐美观、间距均匀一致,并用镀锌U型螺纹或管卡固定牢固。

在保护管穿过钢平台和楼板时,应开孔准确,大小适宜;不可切割楼板内的钢筋或平台钢梁;过楼板时,应加保护套管;穿过钢平台时,应焊接保护套或防水圈。

电缆明敷穿过楼板、钢平台或隔墙处,应预留保护管,管段宜高出楼面1m;穿墙保护管的套管两端伸出墙面净长度应不小于30mm。

在户外和潮湿场所敷设保护管时,在可能积水的位置或最低处,应安装排水三通;保护管进盘柜时,应从底部进出,保护管引入就地仪表盘柜时,应采取密封措施;向上的保护管管口须密封,但如果已有排水三通,不应密封,否则不利于排水。

电缆管应低于仪表设备。

电缆敷设后,在电缆周围充填密封填料。

保护管进槽盒时,应采用开孔器开孔,开孔位置在槽盒侧面距槽盒上边缘1/3处,开孔后必须打磨,最后必须防腐。

保护管管端丝扣在槽内外两侧用锁紧螺母将保护管固定在槽的侧板上,并在管口处加护线帽。

2.4.3.5保护管安装方法

大中型装置施工时,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避免材料浪费,保护管配制时最好采用集中下料,分工要明确。

施工时配备下料小组,下料小组的主要工作是跟据各安装小组现场测量的穿线管的规格、尺寸进行下料,并将穿线盒等附件配置齐全,安装小组负责穿线管的定位、测量和长度计算以及穿线盒等附件的规格和数量统计等工作,安装时根据之前测量的数据以及定位情况,按先主管后支管的顺序进行安装,安装时不宜先焊接管支架,可以用铁丝边组管边悬吊,待同标高或小区域内的穿线管组对完后,再进行支架测量和安装工作。

保护管配制时,注意穿线管规格的选用,应容纳下设计图电缆(包括备用电缆)的数量;一般情况下非铠装电缆DN15-20穿1根电缆;DN25穿2-3根;DN40穿5根;DN50穿8根。

穿线管路中应尽量减少弯通穿线盒的数量,采用弯管器煨弯,为将来穿电缆创造好条件;当穿线管跨越不同膨胀量的结构时,注意采取防热膨胀措施(加装金属软管),比如催化楼梯间与反应器等之间的配管。

处理膨胀问题的保护管安装实例图

2.5 电缆敷设

2.5.1 电缆(线)敷设前的准备工作

(1)按照电缆编号、规格型号、起点和终点、设计长度与实际敷设长度编制电缆分配表,对敷设长度宜进行实测,其实际长度应与设计长度基本一致,否则,应按实测电缆敷设长度及电缆到货长度编制;

(2)根据现场电缆分布情况和电缆分配表,按先远后近,先集中后分散的原则,安排电缆敷设顺序;

(3)电缆首尾两端应挂有设计文件规定的标识。

电缆标识需标明电缆型号、材质、起点和终点位置。

2.5.2 电缆(线)敷设前的检查:

(1)电缆槽或桥架已安装完毕,内部应平整、光洁、无毛刺、干净无杂物;

(2)控制室机柜、现场接线箱及保护管已安装完毕。

(3)进行电缆质量检查:

一般检验项目是规格型号,主要检验项目是外观和绝缘电阻。

其规格、型号、长度等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外观良好,无扁瘪,保护层无破损;导通试验检查合格;低压电缆用直流5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值应不小于5MΩ,高压电缆用直流25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值应不小于400MΩ或符合产品说明。

2.5.3 电缆敷设的方法及要求

(1)敷设电缆时的环境温度,对塑料绝缘电缆不低于0℃,对橡皮绝缘电缆不低于-15℃。

(2)电缆敷设应采用人力集中敷设。

敷设过程中,应由专人统一指挥。

(3)线路应按最短路径集中敷设,横平竖直,整齐美观,不宜交叉。

线路不应敷设在影响操作和妨碍设备、管道检修的位置;线路不应敷设在高温设备、管道的上方,也不宜敷设在腐蚀性管道或设备的下方。

(4)线路不应敷设在易受机械损伤、有腐蚀性物质排放、潮湿及有强磁场、强静电场干扰的位置,当无法避免时,应采取防护或屏蔽措施。

(5)当线路周围环境温度超过65℃时,应采取隔热措施,线路附近有火源时,应采取防火措施。

线路与绝热的设备、管道绝热层之间的距离应大于200mm,与其他设备、管道表面之间的距离应大于150mm。

(6)线路从室外进入室内,应有防水和封堵措施。

线路进入盘、柜、箱时,宜从底部进入,并应有防水密封措施。

(7)线路敷设完毕,应进行导通试验和标号,并测量电缆电线的绝缘电阻,填写绝缘电阻测量记录。

测量绝缘电阻应在仪表设备及部件接线前进行,否则必须将已连接的仪表设备及部件断开。

电缆的绝缘电阻测量包括测量电缆芯向,电缆芯与外保护层、绝缘层之间的绝缘电阻。

(8)电缆敷设完毕应及时加好盖板,不得机械损伤和烧伤电缆。

(9)电缆敷设应合理安排,不得交叉,防止电缆之间或电缆与其他硬物之间相摩擦。

(10)同一电缆槽内的不同信号、不同电压等级和本质安全防爆系统的电缆,应用金属隔板隔离,并按设计文件的规定分类、分区敷设。

(11)电缆在电缆槽或桥架内应排列整齐,在垂直电缆槽内敷设时,应用支架固定,并做到松紧适度。

电缆在拐弯、两端、伸缩缝、热补偿区段、易震等部位应留有余量。

多芯控制电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其外径的10倍,铠装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其保护管外径的10倍。

(12)多条电缆槽垂直分层敷设时,电缆应按仪表信号线路、安全联锁线路、仪表用交、直流供电线路顺序从上到下分层排列。

(13)电缆不应有中间接头,无法避免时,应在接线箱或接线盒内接线,中间接头的芯线应同极性相缠绕,采用压接,并用热塑管热封,外包绝缘带,挂上标志牌,并在隐蔽记录中标明位置。

如采用焊接时,应用无腐蚀性的焊药。

同轴电缆和高频电缆要用专用接头。

(14)明敷设的信号电缆与具有强电场和强磁场的电器设备之间的净距离宜大于1.5m;当屏蔽电缆穿金属保护管以及在电缆槽内敷设时宜大于0.8m。

(15)本安线路与非本安线路在同一槽板或电缆沟中敷设时,间距应大于50mm。

(16)电缆直接埋地敷设时,应采用铠装电缆,其上、下应铺100mm厚的砂子,砂子上面盖一层砖或混凝土护板,覆盖宽度应超过电缆边缘两侧50mm。

电缆埋设深度应大于700mm。

(17)综合控制系统和数字通信线路的电缆敷设应按设计文件和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进行,且不同电压等级的电缆不应敷设在同一电缆槽内,不可避免时,应用金属板隔离;信号线宜采用屏蔽电缆,采用双冗余结构的网络通道电缆应单独隔离敷设。

(18)仪表电缆与电力电缆交叉时,宜成直角;平行敷设时,两者之间的距离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

网络通信电缆与供电线路之间的间距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以防止干扰。

(19)仪表信号线路、仪表供电线路、安全联锁线路、补偿导线及本安型仪表线路和其他特殊仪表线路,应分别采用各自的保护管或分支电缆槽。

(20)电缆穿过楼板时,应装套管,敷设完后应将套管与楼板之间的缝隙用防火材料堵死。

2.5.3 补偿导线敷设

补偿导线的型号、规格、材质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绝缘层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无损伤。

补偿导线应穿保护管或电缆槽内敷设,不得直接埋地敷设。

多根补偿导线穿同一根保护管时,应涂抹适量滑石粉,遇到阻碍不得强拉硬拽。

补偿导线的型号应与热电偶及连接仪表的分度号相匹配,国产补偿导线的型号和极性可根据其芯线材质、芯线绝缘层的颜色及所配热电偶分度号来识别。

当补偿导线与测量仪表之间不采用切换开关或冷端温度补偿器时,宜将补偿导线和仪表直接连接。

补偿导线不宜有中间接头,需要接头时,应采用压接方式,不得接错极性,当有屏蔽层时,应确保屏蔽层连接点接触良好,外包绝缘带,并做好隐蔽工程记录。

2.5.4电缆接线

2.5.4.1 电缆接线前,电缆两端应作电缆头。

电缆头制作应符合如下要求:

(1)从开始剥切电缆皮开始到制作完成要连续一次完成;

(2)剥切电缆皮不能伤及芯线;

(3)铠装电缆应用钢线将电缆钢带和接地线固定;

(4)屏蔽电缆的屏蔽层要露出保护层15-20mm,用铜线捆扎两圈,接地线焊接在屏蔽层上;

(5)电缆终端应用绝缘胶带包扎密封,较潮湿、油污场所电缆头应用热缩管热封;

2.5.4.2电缆接线前应校线,线端应有标号;线号管的线号按设计图纸的标号,线号正确,字迹清晰不易褪色;

2.5.4.3接线应按设计接线图和仪表设备接线图进行,接线正确,牢固;

2.5.4.4屏蔽线应加绝缘护套;

2.5.4.5导线与接线板、仪表设备等连接时,应留有余度;

2.5.4.6仪表盘、箱、柜内的线路敷设在汇线槽内,导线线束应用塑料扎带绑扎牢固,扎带间距为200—300mm;

2.5.4.7备用芯线应接在端子板上或按可能使用的最大长度预留,并按设计文件要求标注备用线号;

2.5.4.8补偿导线(电缆)与热电偶或仪表设备连接时,要保证极性正确,严禁接错。

2.5.5 光缆敷设

我国通信线路敷设安装方式主要有管道敷设、直埋敷设、架空敷设和水下敷设。

当数字信号采用断续变化的电压或光脉冲来表示时,一般则需要用双绞线、电缆或光纤介质将通信双方连接起来。

当综合布线系统需要在一个建筑群之间的长距离线路传输,或者外界与其他网络特别是与电力电缆网络一起敷设有电磁干扰时,宜采用光缆作为传输媒介。

当用于计算机局域网时,宜采用多模光缆,作为公用电话或数据网的一部分时采用单模光缆。

光缆敷设前时,应检查光缆的型号、规格及材质,均应符合设计文件要求,且有质量证明文件。

同时,应进行外观检查和光纤导通检查,绝缘层表面应平整、色泽均匀、无损伤,接头处应密封良好。

检查光缆端接面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视频放大镜,光缆导通检查常用仪器是红外线测温仪。

光缆在地上敷设时,应按设计文件规定敷设在指定的电缆槽区域内或独立的保护管内;光缆在地下敷设时,应对保护管(束)和电缆井进行清理,达到清洁畅通。

光缆在控制室敷设时,宜敷设在独立的电缆槽内。

光缆敷设时,应保持光缆的自然状态,不得强拉硬拽,不得出现急剧性的弯曲。

光缆敷设时,光缆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光缆外径的15倍。

穿保护管时应用钢线引导,并涂抹滑石粉。

当光缆穿放塑料管时,光缆一次牵引长度一般不应大于1000m。

光缆敷设时,在线路的拐弯处、电缆井内以及终端处应预留适当的长度,并按设计文件规定作好标识。

光纤线路中间不应有接头。

各种光缆的接续应采用通用光缆盒。

2.5.6 光缆熔接

光纤熔接必须选用合适的专用熔接机和工具。

光纤熔接的一般操作程序简要介绍如下:

1、开剥光缆,将光缆固定到接续盒内。

光缆的开剥长度一般1m左右,开剥后,用干燥的棉布将光缆内部的油膏擦试干净,然后将光缆穿入接续盒,并将光缆的钢丝固定压紧,不能有松动。

否则,有可能性造成光缆扭曲折断纤芯。

2、将光纤穿过热缩管。

不同束管,不同颜色的光纤应分开穿过热缩管。

热缩管的作用是保护剥去涂覆层的光纤熔接头。

3、制作光纤端面。

光纤端面的制备包括剥覆、清洁和切割这几个环节。

合格的光纤端面是熔接的必要条件,端面质量直接影响到熔接质量。

4、打开熔接机电源,我们可以根据光纤种类和工作波长来选择合适的熔接程序。

如没有特殊情况,一般都选用自动熔接程序。

5、放置光纤。

将光纤放在熔接机的V形槽中,根据光纤切割长度设置光纤在压板中的位置,小心压上光纤压板和光纤夹具,合上防风罩,按下熔接按钮,即可自动完成熔接,只需几秒的时间。

6、取出光纤,用加热炉加热热缩管。

打开防风罩,把光纤从熔接机上取出,再将热缩管放在裸纤中心,放到加热炉中加热。

7、盘纤固定。

把接续好的光纤盘到光纤收容盘上,在盘纤时,盘圈的半径越大,弧度越大,整个线路的损耗越小。

所以一定要保持一定的半径。

8、密封和挂起。

接线盒一定要密封好,防止进水。

光纤熔接完成,光纤连接后应对光纤进行测试,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规定,同时做好记录。

2.5.7 光纤检测

光纤检测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光纤的熔接质量,保证通信系统的接续质量,减少系统的故障因素以及故障时找出光纤的故障点。

检测方法很多,主要分为人工简易检测和精密仪器测量。

人工简易检测一般用于快速检测光纤的通断,以及施工时用来分辨光纤。

它是用专门的红光笔或者简易光源从光纤的一端打入可见光,从另一端观察光纤的发光来进行检测。

应该注意的是,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易行,但是不能定量测量光纤的衰减和故障光纤的断点。

精密仪器测量是指使用光功率计或者光时域反射仪(OTDR,OpticalTimeDomainReflectometer的缩写)等仪器对光纤进行定量测量,它可以测出光纤的衰减和接头的衰减,可以测出故障光纤的断点位置。

这种测量方法也可以用来定量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