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C卷.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655861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37.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C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C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C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C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C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C卷.docx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C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C卷.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C卷.docx

人教版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C卷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C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分析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B.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点然可燃性气体前要验纯,所以点燃H2前一定要验纯

D.Na+、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则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都是离子

2.下列元素符号可以表示某元素,一个某原子,还可表示某单质的是()

A.N

B.S

C.O

D.F

3.以下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对鉴别方法的认识

B.对安全的认识

①区分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后搅拌

②区分棉纤维和羊毛纤维,点燃后闻气味

③区分硫酸铵和硫酸钾,加熟石灰粉末研磨

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

②海鲜食品喷洒甲醛溶液防腐

③煤矿矿井要保持通风、严禁烟火

C.对现象的认识

D.对铁生锈的认识

①气体压缩,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②活性炭除去异味,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③纯碱使无色酚酞变红,纯碱是碱

①自行车的支架喷油漆防锈

②保留铁锈可防止铁进一步锈蚀

③可用稀硫酸浸泡除铁锈

A.对鉴别方法的认识                                     B.对安全的认识

C.对现象的认识                                            D.对铁生锈的认识

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的火焰,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5.下列食物富含蛋白质的是

A.土豆

B.牛肉

C.苹果

D.青菜

6.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且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是

A.CH4+2O2

CO2+2H2O

B.H2CO3="=="CO2↑+H2O

C.BaCl2+2AgNO3="=="2AgCl↓+Ba(NO3)2

D.2H2O2

2H2O+O2↑

7.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部分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是氧化物

B.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是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分子总数在反应前后发生变化

8.如图是一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

”、“

”表示初中常见的不同原子,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可能表示氢分子(H2)

B.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C.反应涉及二种单质和二种化合物

D.反应可表示为:

H2+O2=H2O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H2还原CuO

B.稀释浓硫酸

C.取液体药品

D.称量氢氧化钠

10.市场上销售的加碘食盐、含氟牙膏、高钙牛奶、补铁酱油、富硒康、葡萄糖酸锌等,这里的碘、氟、钙、铁、硒、锌是指

A.离子

B.分子

C.原子

D.元素

11.下列过程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①③④

B.①④

C.②

D.③④

12.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新能源,下列关于氢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氢气制取成本高和贮存困难

B.氢气点燃前需要验纯

C.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与制取二氧化碳的相同

D.氢气只能用排水法收集

13.下列对物质的归类正确的是()

选 项

归 类

物 质

A

合金

水银、焊锡、生铁

B

氧化物

水、氧气、过氧化氢

C

常见干燥剂

碱石灰、熟石灰、活性炭

D

常见营养物质

蛋白质、维生素、葡萄糖

A.A

B.B

C.C

D.D

二、多选题

14.下列四幅图像分别表示四个化学小组活动中的数据及处理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A.

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

B.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C.

向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过量的镁与铝

D.

用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制取氧气

15.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  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6.4

3.2

4.0

0.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56

7.2

0.5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a和b是反应物,d一定是催化剂。

B.反应后a物质的质量为4.64g

C.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a、b二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

D.若物质a与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

1,则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

1

三、填空题

16.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

①当a=_____时,该粒子为原子。

②当a=19时,该粒子符号为_____。

17.回答下列与金属有关的问题

(1)从金属活动性表可知:

铁(Fe)比锡(Sn)的金属活动性_____;

(2)铝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_____;(用名称或化学式填空)薄膜;

(3)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是

,其中被还原的物质是_____;若炼得5.6t的铁,理论上至少需要含Fe2O320%的赤铁矿石质量为_____t。

18.请从下列五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注:

填序号)

a羊毛 b金刚石  c铝  d干冰   e水

(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_______;

(2)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

(3)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___________;

(4)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____________;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

四、实验题

19.以下是有关气体制取以及性质实验的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

A.___,B___。

②用装置A.制取氧气,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判断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

反应结束时,若未将导管从水中移走就熄灭了酒精灯,可能的后果是___。

③若用B作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分液漏斗的作用是____。

(填入相应字母)

A便于添加试剂。

B通过控制滴加试剂的速率,控制双氧水的反应速率。

C通过控制滴加试剂的速率,使反应能保持较平稳地进行。

④ 写出装置C中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关于装置C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酒精灯Ⅱ需要在气体纯净后方可点燃。

B酒精灯Ⅱ的作用是将反应后气体中的一氧化碳点燃,防止有毒气体的排放。

C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酒精灯,待冷却到室温后再停止通入一氧化碳。

五、简答题

20.钢铁是人类广泛使用的金属材料,每年因锈蚀而损失的钢铁占世界年产量的四分之一。

请完成下列填空:

(1)车轮的钢圈在潮湿的空气中会锈蚀,这是因为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______等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其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最简比),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2)新型食品保鲜剂“纳米α铁粉”被称为“双吸剂”,其实质就是利用了铁生锈的原理:

用化学方法检验使用一段时间的“纳米α铁粉”是否完全失效,可选用_____检验,若出现____________现象,说明该双吸剂仍可使用。

(3)用磁铁矿冶炼铁的原理可用:

4CO+Fe3O4

3Fe+4CO2表示,检验产物CO2常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以下是初中化学常见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一的集气瓶中预先加入了少量水,其作用是__________;

(2)实验二为电解水的实验,其中A是与电源的_________极相连。

通电后,发生反应的符号(或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___________;实验刚开始时,X和Y气体的体积比>2:

1,则可能原因是:

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氧气溶解的更多 ②氢气溶解的更多 ③氧气密度大 ④氢气密度小 ⑤氧气与电极发生了反应 ⑥水中未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

(3)实验三是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1/5,假如集气瓶容积为100mL,实验前已经装水20mL,则实验后集气瓶内的水约是_________mL。

六、推断题

22.某白色固体甲的主要成分为NaCl,可能含有MgCl2、KCl、BaCl2和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杂质,为检验白色固体甲的成分并除去其中杂质,进行如下实验:

(1)写出生成白色固体丙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向无色溶液D中加入过量稀盐酸的步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在蒸发的操作中,当蒸发皿内出现有_____时,应停止加热。

(4)分析上述实验可知,白色固体甲中一定没有的物质是_____。

(5)若用上述实验中的A、B、C、D四种溶液鉴别稀H2SO4和NaOH溶液,分别取样后,按下图所示操作进行实验,就能达到鉴别目的是实验_____(填实验编号)。

23.A、B、C、D、E、F六种物质之间的转换关系如图所示(部分转换关系的反应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A、B、C中含有同种金属元素,D、E、F中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B、D、E属于氧化物,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份。

(1)E的化学式是_____;E能使人中毒的原因是_____。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指定的转换关系:

A→D:

_____;B→C:

_____。

(3)D、E、F之间除上述转换关系外,还可有如下转换关系,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D→E:

_____。

七、计算题

24.将NaCl与NaNO3的混合物1.47g完全溶于4.8g水中,加入12.2gAgN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质量比反应前少2.87g,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保留1%)

25.维生素是人体必备的营养物质,某种维生素D2的化学式C28H44O,计算:

(1)每个维生素D2分子中有____________个原子;

(2)维生素D2中的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8g维生素D2中的氧元素____________g。

八、综合题

26.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_____(填字母)。

A冰水混合物           B石灰水           C碘酒           D可乐饮料

(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均一、稳定的液体

B溶质都以分子的形式分散在溶剂中

C饱和溶液的浓度不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的浓度

(3)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

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_____有关。

(4)室温时分别向三份等质量的水中加入硝酸铵、氯化钠和氢氧化钠固体,充分搅拌至不再溶解时,烧杯底部均有固体剩余。

静置至室温后,观察到溶解____(填溶质的化学式)的烧杯底部固体明显减少。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g

氯化钠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氢氧化钠

42.0

51.0

109.0

119.0

129.0

145.0

174.0

硝酸铵

119.0

140.0

190.0

236.0

286.0

303.0

421.0

(5)配制2500mL浓度为0.9g/100mL的生理盐水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_____g。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二、多选题

1、

2、

三、填空题

1、

2、

3、

四、实验题

1、

五、简答题

1、

2、

六、推断题

1、

2、

七、计算题

1、

2、

八、综合题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