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概论笔记整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646909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60.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史学概论笔记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史学概论笔记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史学概论笔记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史学概论笔记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史学概论笔记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史学概论笔记整理.docx

《史学概论笔记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史学概论笔记整理.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史学概论笔记整理.docx

史学概论笔记整理

【史学概论·笔记整理

(一)】[导论]

重点:

史学概论的性质和内容体系难点:

史学概论课程的产生与中外历史学科发展的关系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内容。

1、何谓“史学概论”?

史学概论努力阐明史学研究过程各个阶段在历史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不同特点。

(姜义华《从<史学要论>到<史学概论>》,《书林》1985年1期)

2、《历史学概论》的基本内容

(1)相关争论

(2)历史学的结构与史学概论的内容

历史学的结构:

①历史哲学(理论与方法,是史学的指导部分):

A.史学论:

关于历史学本身的理论探讨;B.本体论:

关于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理论探讨;C.认识论:

关于历史认识主体认识历史客体的理论问题;D.方法论:

关于史学研究方法的理论问题。

②历史重构(复原与解释,是史学的主体部分):

A.以时间为顺序的重构——编年、大事记、人物年谱等;B.空间位置——区域史、地方史、国别史等;C.史实内容——各专门史。

③历史痕迹(信息与材料,是史学的基础部分):

A.心理痕迹:

一切人类发展过程留下来的文学材料与信息;B.行为痕迹:

一切人类发展过程中留下来的遗址、遗迹、遗物等;C.遗风痕迹:

一切人类发展过程留下来的习俗、传统等。

二、“史学概论”的产生与学科地位

1、从中外史学史的角度看“史学概论”的产生

(1)传统史学的依附经学到近代史学的学科独立

(2)西方中世纪史学依附神学到近代史学的理性解放民族国家

2、史学观念的转变与历史学的“范式”革命

(1)史学概论与史学观念的密切关系

(2)历史观与历史学研究的“范式”(革命与近代化)

三、20世纪中国“史学概论”研究状况

[第一章]

什么是历史?

①广义:

是指一切事物以往的运动发展过程,它可以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②狭义:

专指人类史,即与自然界互相依赖、互相制约的人类社会已往的运动发展过程。

历史学的特性:

时序性、整体性、实证性。

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纵向观察、横向观察、证据

与历史有关的学问:

①文字资料:

文献学、档案学、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辑佚学、收藏学;②非文字资料:

考古学、文物学、金石学、古器物学、陶瓷学、印章学、古钱币学、古建筑学;③辨伪学、训诂学、考据学

一、辨伪学伪书伪事

二、校勘学客观原因:

水、火、虫、乱主观原因:

误、脱、衍、倒

三、辑佚学类书

四、版本学善本、孤本、殿本、局本、坊刻本、家刻本

五、考据学:

①外考证:

决定某种材料之真伪;②内考证:

决定某种材料陈述之真假。

六、史料学:

①理论史料学:

研究、鉴别和运用史料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有意史料(这类史料的原作者大都“有意”想以自己的文字左右时人和后人的视听,如:

成文的历史著作、回忆录、公开的报道等)和无意史料(这类史料为当时的人们在无意中留下的证据:

政府的文档、军事文件、私人信件、各类文物)。

②应用史料学:

研究某一时期或某一史学领域史料的来源、价值和利用。

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历史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十分密切。

(1)历史学与哲学

(2)文学与历史:

①文学是认识生活的一种特殊形式,即通过真实的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来反映作家对某一时期社会生活的认识和判断;②文学的真实性问题:

文学的真实,表现为典型的真实,它是从许多同类的事实中提炼出来的精粹。

毛泽东:

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有普遍性——《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③文学作品中包含着的历史:

A.我们可以从历史时期的文学作品中获得一种强烈的历史感,加深对历史时期、历史现象的理解。

B.优秀文学的艺术典型,代之历史记载中那些孤单的历史事实,更具有历史的真实性,更能说明历史、证明历史。

C.文学作品中包含大量可以补正史事的历史资料。

(《元白诗笺证稿》《柳如是别传》)

(3)历史学与考古学:

考古学是根据物质史料研究人类社会的一门学科。

考古学推动了历史科学的发展,考古学为历史学提供了两条基本的研究方法:

利用考证实物史料研究历史的方法和文献、实物史料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二重证据法。

(4)历史学与地理学。

顾颉刚——地理沿革史的重要性。

年代、地理、职官、目录——两把钥匙。

历史地理学对事项而研究的意义:

各民族、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特俗的地理环境、历史地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恢复古代社会生活的原貌、增强历史感。

(5)目录学:

①目录学是研究目录工作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伴随着文化典籍的不断丰富,在长期的目录、工作实践中产生的、文献的丰富性与需求者的特殊针对性二者的矛盾要去目录工作者科学地揭示与有的报导文献,要充分发挥文献的作用,满足读者对文献的需要。

②目录学对史学研究的意义:

王鸣盛:

目录之学,学中第一要紧事,必从此问深,方能得门而入。

陈垣:

目录学就好像一个账本,打开账本,前人留给我们的历史著作概括可以了然。

(6)历史学与自然科学:

历史学也需要各种自然科学的知识,如光绪之死、拿破仑之死、年代学

人类的存在是历史的存在

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交往关系的历史连续性工具:

石器→机器能源:

柴→煤→石油→新能源精神:

口语→文字→印刷术→电脑网络交往:

族类→国家→世界历史是人类充满矛盾的活动与成长过程知人论世

历史学:

对客观历史的主观认识族类记忆的产生国家记忆与国家认同世界记忆与公众认同

历史学作用:

①理解国情、资政的作用;②认识人类自己;③通过训练,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表达能力。

[第二章]

重点:

历史认识的过程与历史认识的多重结构难点:

全面理解历史认识的科学性与局限性

第一节历史认识的过程与结构

二、介绍古今中西关于历史认识论的有关学说

人的意识能否正确地或客观地认识适合历史?

(1)人们的意识完全能够达到对历史的客观认识,因为历史是人类创造的,因而人类就一定能够认识历史,并且比认识自然具有更大的优势和精确性。

(2)历史认识不可能完全正确地、客观地认识历史,因为历史认识必要要受到人们的立场、方法、心理、价值、伦理、宗教、时空等因素的影响。

(3)对历史客观性的认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虽然人类不能正确地或客观地认识历史,但人们在认识的过程中却是在向客观性的认识逼近。

认识是主体收集客观知识的主动行为,是认识意识的表现形式。

主体是有生命的物体,是行为的主导者和实行者。

生物主体具有行为的需要和行为的能力,行为是生物主体的日常生活方式。

客体是同主体处在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关系中的事物、现象、环境、矛盾和问题,是具有多种属性和规定的认识对象,是知识的唯一来源。

客体具有质量、价值、意识、运动、时间、空间、数量的属性和规定,是质量、价值、意识、空间、数量组成的统一整体。

三、考察影响历史认识的因素。

讨论历史认识主体、客体、中介的关系

历史认识的本质

历史事实属于过去,而研究历史的历史学家则属于现在,因此历史学家与其对象——过去之间是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赖的。

把过去与现在,也就是说,把主体——历史学家与客体——历史事实统一起来则是历史学家的工作。

要做好这个工作,历史学家必须克服历史事件间距所造成的主观偏见和曲解,要超越“现在”的障碍以达到客观的历史事实。

历史认识是主体、客体、中介的三者能动统一。

历史实际的特点:

客观性,不可再现性

历史实际的客观实在:

历史实际是已经发生了事变、过程,它一经发生,就成了不可能更改的既定存在。

杜甫: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长江万古流。

历史中介的特征:

历史实际的遗留和副产品;选择性:

王子与平民;客观性;中介性

历史中介:

历史研究只能通过目击者的记录来叙述以往的史事,因此,与对现在的了解相反,对过去的了解必然是“间接”的。

然而除了前代留下的史料可供我们思索之外,没有其他办法能使时光流转。

历史资料的种类:

历史文献等文字资料;遗迹、遗物;非物质文化;口述历史、传说、风俗等。

史料传承与解读:

假定过去是A、对过去的所有记载是B、流传下来的记载是C、流传下来且能被解读的记载D、既流传下来又能被解读且能被史学家搜集到的史料是E,则A>B>C>D>E。

近代的历史学只是史料学,利用自然科学提供给我们的一切工具,整理一切可逢着的史料。

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

主体意识的社会性:

传统的科学方法讨论一向寻求这样的规则的集合,它将允许任何遵守规则个人产生可靠的知识。

相反,我一向寻求这样的规则的集合,它将允许任何遵守规则的个人产生可靠的知识。

相反,我一向坚持的却是:

虽然科学是由个人来研究的它却本质上是集体的产物,不提及产生它的那些集体,它的特殊的效力和它怎样发展起来的方式都不会被理解。

——库恩

主体意识结构与个性:

哲学观点;政治立场;知识基础;生活经验;情感;性格气质

哲学观点: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历史认识的相对性:

历史资料所固有的残缺性、不完善性决定历史认识不能达到绝对真理。

恩格斯:

由于历史材料不足,甚至永远是有缺陷的和不完善的,而谁要以真正的、不变的、最后的终极的真理的标准来衡量它,他职能证明他自己的无知与荒谬。

——《反杜林论》

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不会变成李尔王。

历史与编年史:

死的历史;活的历史。

柯林武德在《历史的观念》中也论证了作为过去经验之重演的历史学。

[第二节历史认识的感性、知性与理性认知过程]

感性认识:

通过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的片面的、现象的和外部联系的认识。

感觉、感知、表象等是感性认识的形式。

感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低级阶段。

要认识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必须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其特点是:

直接性和具体形象性。

内容是:

现象

“知性”,德文原文Verstand,也经常被译为“理智”或“悟性”。

康德把“知性”了解为主体对感知对象进行思维,把特殊的没有关系的感性对象加以综合处理,并且联结成为有规律的自然科学知识的一种先天认识能力。

黑格尔则指出了知性思维具有抽象性、普遍性、同一性、坚定性、明确性、分离性等特征。

由此知性开始被理解为具有某种主动的品格。

知性思维作为认识辩证发展的一个必要的基本环节和相对的独立阶段。

理性:

①意思和感性相对,指处理问题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自然进化原则来考虑的态度,考虑问题、处理事物不冲动,不凭感觉做事情。

②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和内部联系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其形式包括:

概念、判断和推理。

其特点是:

间接性和抽象性。

内容是:

事物的本质。

一、人类社会整体历史认识从感性、知性到理性的过程

1、感性阶段:

历史认识者满足于亲身经历或口耳相传事实的记述,历史资料基本上是一鳞半爪的流水账式的片段记录,历史实际只显示了若干个别的表象的方面。

即“原始的历史”。

2、知性阶段:

人们对历史已不再满足于先前的感性直观的了解,而要求比较完整地了解历史沿革的全过程,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对历史作出价值判断,从历史的经验与教训中获得鉴戒,即“反省的历史”。

3、理性阶段:

历史资料比之先前范围大大扩展;要对历史的内在联系、内在规律深入的了解。

即“哲学的历史”;“科学历史学”。

二、具体历史事实被认知的过程

1、感性阶段:

从相互矛盾的各种历史资料中清洗出一个个历史事实。

2、知性阶段:

集合相关的若干被清洗出来的历史事实,以复原历史过程。

3、理性阶段:

透过历史事实与历史过程探索历史发展的内在联系与内在规律,提高人们在历史所提供的现实基础上创造新的生活的自觉性。

三、历史认识与“范式”之间的关系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

“范式”是指特定的理念、观念体系,它包括世界观、信念、理论、方法、仪器等等。

它给科学家提供了他们可信赖的观念和实用工具,使科学研究成为一种高度自觉的理性活动,但同时又把人的思路限制在一定的方向上

[第三节历史思维的方式与范围]

科学性:

历史学家在尽最大的努力来保持对事实的忠实,并力求用曾在自然科学与其他科学中成功地运用的方法去发现联络各种事实的因果律。

艺术性:

历史学家对他所叙述的事实和他所描写的人物应该怀有感情,应当用丰富的想象力将事实像一出戏似地构成一个统一体,再用十分个人化的优美文体表现出来,以便使历史认识成为广大的非历史学家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史料分析:

项庄舞剑

(一)形象思维:

历史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有情感的具体而生动的活动,是活生生的各个个人、各种群体在具体的时间、具体的地点进行具体的活动;没有形象思维,历史认识将无法再现历史过程,认识历史的本质特征;有助于一般成员接受;但不能虚构。

(二)逻辑思维:

人们在认识过程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反映现实的思维方式。

它与形象思维不同,用科学的抽象概念揭示事物的本质,表述认识现实的结果,也叫抽象思维。

(三)直觉思维:

灵感、顿悟。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陈寅恪被困香港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何兆武文革被斗与《资治通鉴》。

二、微观、中观、宏观的历史考察。

(一)微观研究是将个别的历史事件和情节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以就事论事弄清事实真相为自己的任务。

(二)中观研究是将一组历史事件和历史过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以根据时间、空间、内容等弄清它们之间的内外部联系为自己的任务。

(三)宏观研究将历史发展的全局和整体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以根据时间、空间、内容等弄清它们之间的内外部联系作为自己的任务。

“信”观念的演变。

[第四节历史认识的“真理性”及其检验]

一、历史认识真理的相对性

1、人们的历史认识永远不可能达到永恒真理、绝对真理,这首先决定于人们自身认识能力的有限性与认识的主观性。

这种情况贯穿历史研究工作的始终。

(1)选题。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所关注的选题,每个学派、每个学者所关注的选题也不相同。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

(2)搜集与清理历史资料。

(3)复原历史过程,对历史演变作出解释,探寻历史过程的内部联系与客观规律,给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发展以一定评价等,均受到认识者知识结构、价值取向、思维方法、个人素质乃至时代风尚、群众情绪、个人或集体利益因素的制约。

(4)历史资料所固有的残缺性、不完整性决定历史认识不能达到绝对真理。

(5)历史实际自身的未完成性也决定了人们的历史认识不能达到绝对真理。

坚决反对否认历史认识真理性的观点:

①历史是人人装扮的小姑娘;②历史是不可知的。

(1)人的主观能动性固然会使认识活动带有来自主观方面的各种局限,但同时又会给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接近客观真理带来强大的动力。

历史认识活动不能脱离历史资料,历史资料的客观性限制了人的主观能动活动走向主观主义。

历史认识活动既是一项个人的认识活动,又是一种社会的认识活动,作为一种社会的认识活动,各种不同的个人认识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可以克服人们所难以避免的主观局限性,使历史认识的客观性获得保障。

(2)事物本身就是无限性与有限性的对立统一。

历史实际从它的全部影响和作用的延伸来讲,始终处于未完成状态,但从另一个意义上讲,历史实际之所以成为历史,又正是它已经完成。

因此,人们便有可能通过有限的认识去把握历史实际。

历史实际本身在发展,但人自身的认识能力也在提高。

对于历史的认识尽管有许多困难,但集合整个认识群体、整个社会考察,人们正在人情越来越多的历史实际问题。

二、历史认识的真理性的检验

卡尔纳普《哲学与逻辑句法》把真理分为两种类型:

一、综合真理(归纳);二、分析真理(演绎)

波普尔《科学发现的逻辑》认为真理的发现是人们充分发挥自己主体能动作用的结果。

科学研究就是人们通过自由创作、自由猜测、自由想象,提出一个个假说,然后设法尽其所能反复地检查它们,设法推翻它们,找到它们不能成立的事实,淘汰掉这些已被证伪的假说,而保留那些尚未被证伪的假说。

即使经受住了各种证伪,这种假说也不能被认为已经达到了真理,充其量只能说它们具有较大的似真性,逐步趋向于真理。

1、历史资料方面的检验重要史料是否缺漏:

史料种类;史料考证、诠释。

例如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名著《达·芬奇及其对童年的一个记忆》史料上的不足。

2、科学认识总体方面真理越辩越明;卓有建树的新成就,经过争论、交流,会为群体所承认;反之,就会为群体所鄙弃、淘汰。

3、社会实践方面的间接检验股市预测测不准定理历史遗留问题(高考与科举)

马克思:

人类解剖对于猴体解剖是一把钥匙。

反过来说,低等动物身上表露的高等动物的征兆,只有在高等动物本身已被认识之后才能理解。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社会活化石摩尔根《古代社会》井田制

[第三章史学方法论]

重点:

各种具体历史方法的掌握难点:

如何理解“史无定法”、借鉴其他社会科学方法时的“历史学立场”

[第一节历史研究的一般方法]

研究历史的方法,是通向历史认识、揭示历史本质的桥梁和手段,它以特定的历史认识论为旨归,通过具体的操作程序和手段去完成对历史及其本质的认识。

还原历史事实,解释历史进程

历史事实的双重含义:

我们通常说的史料,就是指那些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并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

何为“史料学”,概括地说,史料学就是关于搜集、分析和运用史料的知识方法和某些领域具体的史料研究。

历史学的研究对象是历史,它只能通过对史料的解读重现历史实际。

从根本上说,史学研究的水平取决于占有史料和分析运用史料的水平,因此史料学是历史学的核心。

二、史料的种类:

1.文字史料;2.实物史料;3.口传史料

1、文字史料:

(1)经、史、子、集

经部:

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

史部:

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别史类、杂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抄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

子部:

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

集部:

楚辞类、别集类、总集类、诗文评类、词曲类

(2)档案类。

档案分公、私两种。

公家档案:

我国早在商周时期就建立了国家档案制度,凡涉及国家政治、经济、军事等大事,便记载下来,由专门机构加以保管。

如周朝的“天府”;汉代的“兰台”“东观”;唐朝“国史馆”;宋、元的“架阁库”;明朝的“皇史宬”;清朝的“内阁大库”。

私家档案:

如私人信札、笔记、谱牒、契约、账簿、商号、文书等

(3)地方志类。

地方志是记载各个时期各个地区的社会生活、历史变迁、地理沿革、风土人情等情况的书籍。

我国历来重视地方志的编修工作,其涉及地域之广,内容之丰富,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地方志一般分为总志和地区志。

总志是全国性的方志,如战国时的《禹贡》、《山海经》,清朝时的《一统志》;地区志极为丰富,省、府、州、郡、县一般都各有其志,记载详细,内容广泛,是研究地方史的一手资料,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4)甲骨和金石铭文类甲骨文是商周时期人们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金文以商周青铜器为主。

它们都是研究商周时代的珍贵史料,郭沫若的《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和《卜辞通纂》总汇了甲骨金文资料。

石刻铭文包括石经、造像、墓志、记事碑等,以记事碑的史料价值最高,它往往记录了不见经传的重要史实。

如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立的《大秦景教流行最高碑》;唐穆宗长庆三年(823年)吐蕃赞普建的《唐蕃会盟碑》。

(5)外国人著述类。

外国人有关中国历史的记载中不乏颇有价值者。

如《马可波罗游记》、波斯人拉施特的《蒙古史》,是研究元朝历史的重要文献;朝鲜的《李朝密录》对研究前清的历史很有帮助,近代以来,随着中国与国外的交往日益频繁,外国人关于中国的论述也越来越多,成为研究中国历史的重要资料来源。

2、实物史料

(1)现存之实物:

村落、住宅、祠堂、寺观、宫殿、纪念碑、道路、古家具等。

(2)地下之遗存:

遗物;古器物。

二重证据法:

王国维《古史新证·总论》提出了“二重证据法”。

3、口传史料:

历史传说、民间史诗、乡风民俗、俚语、杂耍、庙会、法事等

司马迁与非文字史料:

《淮阴侯列传》:

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

···

三、史料的搜集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傅斯年)文献检索+田野考察

1、充分利用各种工具书。

(1)字典、词典类;

(2)为搜集史料指引线索的目录、索引类;(3)类书等史料汇编;(4)网络检索:

中国期刊网;四库全书全文检索

2、分类搜集法

梁启超:

“大抵史料之为物,往往有单举一事,觉其无足轻重,及汇集同类若干事比而视之,则一时代的状况可以跳跃表现”(《中国历史研究法》第五章)。

梁启超在考察古代中西交通的道路和学术文化相互影响时,曾运用了这个方法。

3、追踪搜寻法

此法指的是研究者为搜求某事史料而览读某书时,发现某书提到与该项史事密切相关的另一些史事,或在注引中提到了与该项史事有关的另一些书名或篇名,便追踪寻读有关的史著,循此一直到未见新的踪迹方休。

例如,为搜求有关屈原的史实,读《史记·屈原列传》,得知屈原曾为楚怀王左司徒,并与张仪的活动有关,便追踪寻读有关楚怀王和张仪的史书。

4、通过平时读书与阅读报刊搜集史料。

史料的搜集按照目的性与时空性,不外两种情况:

一是在确定选题后,即遵循题目对号入座地搜集专门史料,希冀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史料的搜集问题;另一种是立足于自己的研究方向和长远目标,广泛搜集与此有关的各种史料。

后一种即属经常性地搜集史料,它需日积月累,甚至要穷毕生之力。

5、通过调查,采访收集口碑史料

口述史学方法也是搜集史料的基本方法之一。

《史记》内容丰富、生动,人物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读来倍感亲切,这与司马迁注意实地调查、来访,占有丰富史料不无关系。

至于研究近现代史,对事件当事人进行调查、采访尤其重要。

四、史料的整理

1、按时间先后的整理。

在完成史料的分类整理后,还应当进行史料的分节,即把每一族的史料,以其所表示的史实之前后,加以再编排。

如此一来,所突出的便不仅是史料的性质,而且也是它们依次发展的过程了。

在实践分节的时候,种种问题就会突出出来:

有若干条史料完全雷同;有若干条史料稍有差异;有若干条史料截然相反。

对于这些史料,我们又要加以类集,使它们各为一群。

凡雷同者要找出它们的先后关系,舍弃后者;凡稍有差异或截然相反的史料,要进行一番考证和辨伪,找出它们所以差异或相反的原因,清除讹误的部分。

2、按空间方位进行整理。

即根据历史运动的空间范围和活动区域来安排史料。

如汤因比的《历史研究》把古代社会分为二十三个“文明区域”。

3、按性质分门别类的整理。

即把从各种书中搜集来的史料,不依其来源,而以其性质加以类别。

例如先立定经济、政治、文化三大类,然后把各种来源不同的史料,分别归纳到这三个类别之中。

而经济一类,可再分为农业、手工业、商业;农业又可再分为土地的所有关系、耕种方法、技术、水利、地租、赋役等等。

这样,大类之中再分小类,小类之中再分更小的类别,一直分到不可再分为止。

经过这样的层次分门别类,既显出了史料的一致性,又显出了它们的特殊性。

五、史料的鉴别

1.史料鉴别的重要性

批判的历史学:

最天真的警察也知道,取证不能仅仅以人们的证词为依据,尽管他对考证的理论一窍不通。

同样,人们也早就知道,不可盲目地轻信所有的史料。

鉴别史料的原则:

鉴别史料之误者或伪者,其最直接之法,则为举出一极有力之反证。

2、史料鉴别的方法:

史料的鉴别或称考证,归纳起来不外两种:

一是外考证,即史书的辨伪与文句的校勘;二是内考证,即对史事的真实性加以鉴别。

(1)史书的鉴别:

在我国汗牛充栋的古文献中,有不少伪书。

如仅据近人张心澂在《伪书通考》中的统计,伪书计有经部73部,史部93部,子部317部,集部129部。

伪书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内容全伪者,如《孔子家语》《鬼谷子》;有部分伪者,如《列子》《竹书纪年》;有内容不全为伪而书名伪或书名、著者全为伪者,如《春秋左氏传》》《商君书》;也有内容虽真,但时代为伪者等。

伪书的出现,使史料真假难辨,是非不清,这些都为研究者征引史料带来了种种问题,不能不加以注意。

胡应麟《四部真伪》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方法》

伪书的利用:

真伪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